Calo 2013-08-02 20:42
猫鼬会结成一雌一雄的伴侣,并持续终身。图片来源:Dieter Lukas
大多数猫鼬个体都是一对相伴一生的猫鼬夫妻产下的后代。图片来源:Dieter Lukas
单配制,即一雄一雌的交配体制,在鸟类中很常见,而在哺乳动物中比较少见。哺乳动物的单配制通常是社会性单配制(Social Monogamy),这种婚配体制在哺乳类中的演化起源存在许多假说。在今天发表于《科学》的论文中,剑桥大学的戴尔特?卢卡斯(Dieter Lukas)和蒂姆?克鲁顿布鲁克(Tim Clutton-Brock)指出,社会性单配制是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繁殖策略演化而来。
研究者分析了除了人类外的2545种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其中约9%的哺乳类采取社会单配制。他们指出,单配制的产生与雌性生活密度较低和领地重叠较小有关。“当雌性动物高度分散时,雄性能采取的最佳策略便是只与一位雌性共同生活,保护它并确保它的所有后代都是自己的。”克鲁顿布鲁克评论道。
此外,论文还指出,不同的觅食需要也影响了单配制在不同哺乳动物种类中的分布:灵长目和食肉目赖以为生的食物营养价值较高但丰度较少,这些物种采用社会性单配制的情形相对较多(灵长目中有29%、食肉目中有16%采用单配制)。而由于食物资源相对丰富,食草动物中甚少出现社会性单配制。
社会性单配制与合作繁殖的演化过程。研究者将哺乳动物社会分成三类:雌性独居制(交配季中雌性在自己的领地独立觅食,只在交配时接触雄性)、社会性单配制(一个雄性与一个雌性共享一片领地,并在长于一个交配季的时间中保持亲密交往)、群居制(多个雌性共享一片领地,一同觅食并一同休息)。原始条件下,雌性独居,雄性同时占有多个雌性(如红松鼠)。随着雌性间竞争的加剧,雌性生活趋于分散,演化出社会性单配制(如犬羚)。迫于环境与繁殖压力,一些哺乳动物(如裸鼹鼠)演化出合作繁殖的生活方式。图片来源:D. Lukas and T. H. Clutton-Brock.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onogamy in mammals. Science. 2013
此前,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需要父亲参与养育后代,因而促进了社会性单配制的演化。卢卡斯和克鲁顿布鲁克的研究则表明,父亲参与养育后代的现象出现在社会性单配制存在之后。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性单配制是雄性为了防止其他竞争者杀死自己的后代而演化出来的。对此,这项研究也给出了不同意见:杀婴行为是哺乳期比交配期长的哺乳动物的典型行为,而在这些动物中,大部分都采用雌性独居制(44%),只有少数(27%)采取社会性单配制的生活方式。卢卡斯和克鲁顿布鲁克利用系统发生独立比较(PIC)等模型,对杀婴行为与社会性单配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行为的演化是相互独立的。
卢卡斯表示,因为他们采集的数据样本很大,并且利用遗传信息确定了不同性状的演化发生在哪些序列上,因而对社会性单配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过,由于这项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以外的哺乳类动物,所以结果并不能直接套用在人类身上。
鉴于所有的非洲猿类都采取多配制和群居制,原始人类的始祖的婚配模式很可能也是一雄多雌的。然而演化到人类时,却从群居的多配制变为了社会性单配制,这在其他哺乳动物很少见。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进行推测,人类采取社会性单配制的原因可能也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人类的饮食习惯随演化而改变,使得女性生活区域愈发分散,最终限制了男性同时保护多个女性的能力。不过,考虑到文化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只凭其他哺乳动物的关系来推断人类的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Calo 2013-08-02 20:42
猫鼬会结成一雌一雄的伴侣,并持续终身。图片来源:Dieter Lukas
大多数猫鼬个体都是一对相伴一生的猫鼬夫妻产下的后代。图片来源:Dieter Lukas
单配制,即一雄一雌的交配体制,在鸟类中很常见,而在哺乳动物中比较少见。哺乳动物的单配制通常是社会性单配制(Social Monogamy),这种婚配体制在哺乳类中的演化起源存在许多假说。在今天发表于《科学》的论文中,剑桥大学的戴尔特?卢卡斯(Dieter Lukas)和蒂姆?克鲁顿布鲁克(Tim Clutton-Brock)指出,社会性单配制是作为一种适应环境的繁殖策略演化而来。
研究者分析了除了人类外的2545种哺乳动物的婚配制度,其中约9%的哺乳类采取社会单配制。他们指出,单配制的产生与雌性生活密度较低和领地重叠较小有关。“当雌性动物高度分散时,雄性能采取的最佳策略便是只与一位雌性共同生活,保护它并确保它的所有后代都是自己的。”克鲁顿布鲁克评论道。
此外,论文还指出,不同的觅食需要也影响了单配制在不同哺乳动物种类中的分布:灵长目和食肉目赖以为生的食物营养价值较高但丰度较少,这些物种采用社会性单配制的情形相对较多(灵长目中有29%、食肉目中有16%采用单配制)。而由于食物资源相对丰富,食草动物中甚少出现社会性单配制。
社会性单配制与合作繁殖的演化过程。研究者将哺乳动物社会分成三类:雌性独居制(交配季中雌性在自己的领地独立觅食,只在交配时接触雄性)、社会性单配制(一个雄性与一个雌性共享一片领地,并在长于一个交配季的时间中保持亲密交往)、群居制(多个雌性共享一片领地,一同觅食并一同休息)。原始条件下,雌性独居,雄性同时占有多个雌性(如红松鼠)。随着雌性间竞争的加剧,雌性生活趋于分散,演化出社会性单配制(如犬羚)。迫于环境与繁殖压力,一些哺乳动物(如裸鼹鼠)演化出合作繁殖的生活方式。图片来源:D. Lukas and T. H. Clutton-Brock.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monogamy in mammals. Science. 2013
此前,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需要父亲参与养育后代,因而促进了社会性单配制的演化。卢卡斯和克鲁顿布鲁克的研究则表明,父亲参与养育后代的现象出现在社会性单配制存在之后。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性单配制是雄性为了防止其他竞争者杀死自己的后代而演化出来的。对此,这项研究也给出了不同意见:杀婴行为是哺乳期比交配期长的哺乳动物的典型行为,而在这些动物中,大部分都采用雌性独居制(44%),只有少数(27%)采取社会性单配制的生活方式。卢卡斯和克鲁顿布鲁克利用系统发生独立比较(PIC)等模型,对杀婴行为与社会性单配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行为的演化是相互独立的。
卢卡斯表示,因为他们采集的数据样本很大,并且利用遗传信息确定了不同性状的演化发生在哪些序列上,因而对社会性单配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过,由于这项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以外的哺乳类动物,所以结果并不能直接套用在人类身上。
鉴于所有的非洲猿类都采取多配制和群居制,原始人类的始祖的婚配模式很可能也是一雄多雌的。然而演化到人类时,却从群居的多配制变为了社会性单配制,这在其他哺乳动物很少见。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进行推测,人类采取社会性单配制的原因可能也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人类的饮食习惯随演化而改变,使得女性生活区域愈发分散,最终限制了男性同时保护多个女性的能力。不过,考虑到文化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只凭其他哺乳动物的关系来推断人类的情况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