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卷答题技巧

初一语文试卷答题技巧篇

一. 卷面与书写

1. 卷子上的自己不一定非常优美,但一定要如果要在横线、方格、括号里填写字词,注意一定不要超出规定区域。(也不要超出密封线) 二. 基础题

1. ○1写完拼音后一定要在拼读一下自己写出的拼音,并仔细检查声调

2填字题一定不能空着,实在不会可以根据字义和形声字样式写出生字。其次可以在试卷中找一找有没有这个生字。 2. 选非题(即选出不正确、不符合、不是„„的题型): ○1首先用笔圈画出否定词(即不正确、不符合、不是等词语),提醒自己是选“表述不正确”的那一项。

2如果一个句子错误,后面也承认它是错误的,那么这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3选非题也好,选择题也好,都可以根据题目来使用“排除法”,把有明显正确的(选非题中)或明显错误的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4选非题需要把错误的地方改正在边上 3. 默写题没有技巧可言,有的只是:多读、多背、多记、多写

4. 选词造句题务必审好题目:看清是否有圈画词语的要求,是

否有字数限制等要求 三.阅读题

文言文时刻谨记“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课内文言文

1. 词语注释:注意通假字,注释方法:A ,通假字通B ,XX 的意思

把课本下圆圈注释背过足以应付。

2. 选择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题(课外文言文也会出现):首先把课内学过的字词注释写在旁边,然后代入到另一句中,看看是否通顺符合逻辑。不适合就是意义、用法不相同。 3. 翻译题:“一一对应,字字落实”。一字注释出一词,把注释按语法顺序串联起来即得翻译。 课外文言文

词语注释与翻译:○1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积累,见得多,做得多,自然就会做

○2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等)、古今义不同等特殊用法

3单子扩充法:把一个字扩充成一个词,代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

○4情景再现:大体理解短文大意,把句子“顺”

出来,从而得出注释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大意等类型的题目)

出了„„的特点。

5. 如何解答有关分析题目的问题(尤其是一语双关的题目) 答题技巧:先分析表层含义(即在文中指代、表明了什么),再分析深层含义(即题目有何寓意)

答题技巧:如果是记叙文,就要从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入手概括。如果选文没有交待时间地点,那就略去。但无论如何现阶段的概括文意题都要出现“人物”和“事件”。即:主要人物是谁,他或他们做了或发生或目睹了什么事。

2.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可大体概括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即:外语动神心

中学需要掌握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3. 当遇到“某句话或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类型的题目时 答题技巧: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回答。内容就是这句话说明(体现、表现、隐含„„)了什么。结构就是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开头就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发展做铺垫、为情节发展埋伏笔等,中间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就是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呼应开头等。 4. 分析句子(特别是修辞句、人物描写或写景句) 答题技巧:○1首先先说“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

2其次分析有什么含义:例如,生动形象地写的描写手法)

初一语文试卷答题技巧篇

一. 卷面与书写

1. 卷子上的自己不一定非常优美,但一定要如果要在横线、方格、括号里填写字词,注意一定不要超出规定区域。(也不要超出密封线) 二. 基础题

1. ○1写完拼音后一定要在拼读一下自己写出的拼音,并仔细检查声调

2填字题一定不能空着,实在不会可以根据字义和形声字样式写出生字。其次可以在试卷中找一找有没有这个生字。 2. 选非题(即选出不正确、不符合、不是„„的题型): ○1首先用笔圈画出否定词(即不正确、不符合、不是等词语),提醒自己是选“表述不正确”的那一项。

2如果一个句子错误,后面也承认它是错误的,那么这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3选非题也好,选择题也好,都可以根据题目来使用“排除法”,把有明显正确的(选非题中)或明显错误的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4选非题需要把错误的地方改正在边上 3. 默写题没有技巧可言,有的只是:多读、多背、多记、多写

4. 选词造句题务必审好题目:看清是否有圈画词语的要求,是

否有字数限制等要求 三.阅读题

文言文时刻谨记“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课内文言文

1. 词语注释:注意通假字,注释方法:A ,通假字通B ,XX 的意思

把课本下圆圈注释背过足以应付。

2. 选择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题(课外文言文也会出现):首先把课内学过的字词注释写在旁边,然后代入到另一句中,看看是否通顺符合逻辑。不适合就是意义、用法不相同。 3. 翻译题:“一一对应,字字落实”。一字注释出一词,把注释按语法顺序串联起来即得翻译。 课外文言文

词语注释与翻译:○1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积累,见得多,做得多,自然就会做

○2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等)、古今义不同等特殊用法

3单子扩充法:把一个字扩充成一个词,代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

○4情景再现:大体理解短文大意,把句子“顺”

出来,从而得出注释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大意等类型的题目)

出了„„的特点。

5. 如何解答有关分析题目的问题(尤其是一语双关的题目) 答题技巧:先分析表层含义(即在文中指代、表明了什么),再分析深层含义(即题目有何寓意)

答题技巧:如果是记叙文,就要从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的起因经过结果)去入手概括。如果选文没有交待时间地点,那就略去。但无论如何现阶段的概括文意题都要出现“人物”和“事件”。即:主要人物是谁,他或他们做了或发生或目睹了什么事。

2. 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可大体概括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即:外语动神心

中学需要掌握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3. 当遇到“某句话或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类型的题目时 答题技巧: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回答。内容就是这句话说明(体现、表现、隐含„„)了什么。结构就是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开头就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发展做铺垫、为情节发展埋伏笔等,中间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就是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呼应开头等。 4. 分析句子(特别是修辞句、人物描写或写景句) 答题技巧:○1首先先说“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

2其次分析有什么含义:例如,生动形象地写的描写手法)


相关文章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下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尘埃落定,后半学期的教学任务已井然展开.教育专 家们认为考试评价是武器.科学分析考试的得与失,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习.这就是召开试卷分析会的意义所在. ...查看


  • 初一语文试卷分析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有较大帮助,也为我调 ...查看


  •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质量分析
  •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质量分析 一.试卷卷本分析 本次考试为全县统考,试卷由是教研室提供.试卷旨在考查学生课堂教学所取得的成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今后教学的对策,同时对学生学习起到激励作用,对以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以七年级的期中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本次试卷考 ...查看


  • 初一历史质量分析
  • 2013年下期初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贺家土中学 初一年级 袁美双 一. 试卷分析 1.2013年下学期芦淞区七年级历史试卷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和<考标>精神,既重视考查历史的" 双基" 知识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本套试卷选择50分,材料问答题50分.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 ...查看


  • 走出语文学习误区,中考轻松拿高分
  • 来源:互联网 要点:初中语文学习误区 收藏 超全课程学习内容,在线学习交流,马上注册吧! 本文相关应用 专家指导:语文学习两大误区 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孩子拥有了更好的外部条件与更多的选择.而面对选择,我们常常有 ...查看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 初一语文下单元学情分析 为了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查缺补漏,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现作分析如下: 试卷采用120分制,分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 一.基础积累(20分): 主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课内知识的考查.这能让认真听课.认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