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6 `) O$ h9 q) M3 x$ y. w4 D
项目概况- e
功能定位根据厂区总体布局,对设计地块进行功能定位。靠近大门的边界围墙采用间植高矮花灌木和花草,美化厂区形象。在入口广场合适地块创造小型下沉休闲空间,满足职工休憩及进行企业文化交流的需求并展示企业形象,设有景观小品以及休闲草坪。休闲流通区设有多条道路,可通向生态绿地景观及入口喷水池,方便游园四周人流快捷进入,并布置生态停车场,方便员工及外来车辆泊车。办公楼中庭区设有小景观及休憩设施等,为职工提供短暂休憩以缓解疲劳,并可通过浮雕墙的展示企业文化内涵,提升员工自身的修养。园区根据不同位置的道路布置不同的景观,充分满足节奏和韵律感并富于变化,使道路景观不会过于单调乏味并具有识别性。
概念阐述
整个厂区采用概念设计,各个景观节点围绕主题概念延伸开来,每个景观节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形式到内涵。各个景观之间又相互存在着分支概念,贯穿始终。
* D/ b5 ~0 T& T; u) ]& N
主体概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考虑到制药行业的特性以及制药的严格程序,“精”是最不可缺少的,只有精细到每一个细节,决不可忽视任何一步,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药,治病救人。“诚”代表着企业的诚信,尤其是对于医药行业,“诚”也体现出企业的形象。注意概念体现了企业性质又提升了企业形象。概念设计贯穿整个厂区,从“采药”到“筛药”、“抓药”再到“包药”,最后“炼药”入库。以各个景观的联系,将制药的整个过程在各个景观节点中实现。
1 {7 z7 k5 |1 [
- T" M. @+ F+ K3 P1 Q
转载请注明出自SketchUp 虚拟现实设计论坛 http://www.sketchupbbs.com/,本贴地址:http://www.sketchupbbs.com/viewthread.php?tid=6374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工业园区的设计也向系统化发展, 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是严谨的工业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苏泸工业园区的考察得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对未来的工业园区设计作出畅想, 并对景观设计师们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业园区; 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园区景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的工业园区, 即是在某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环境。在这样一个新城区中, 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不再是工程建设后期简单的“绿化处理”,再加上一些假山、喷泉、花坛、亭子所能奏效的, 工业园区就应该在一开始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出一个既统一和谐、又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形象, 展现出丰富多元化的、科学健康的园区环境。
二、工业园区特点
1. 工业生产
工业是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 工业生产带来的大尺度和力量感震撼人心, 产生了特殊的工业文化。在传统意义上, 人们所熟知的工业园区仅仅就是工作的地方, 并不承载休闲、娱乐、住宿、医疗服务等条件。本文就是要颠覆这一旧时观点, 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个新的方向。
2. 工业污染
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及各种噪音造成的, 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现在的工业园区更多的是以IT 业为主的有着高科技技术的科技园区, 再加上国家一系列的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举措, 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
三、我国工业园区研究和发展现状
我国在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方面较少有系统研究, 先后在苏州、南京、上海、宁波、天津等地建成了大型工业园区, 工业园内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不一。作者先后对上海浦东工业园区金科路、张江科技园、世纪公园、金桥工业园、苏州的金鸡湖环湖景观带、科技文化中心、现代大道以及苏虹工业园标准厂房进行考察, 并作出总结。
1. 坚持规划先行, 高起点开发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之初即由中新双方专家制定了富有前瞻性的发展总体规划, 科学布局各项城市功能, 先后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 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章管理制度, 先后投入近4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供热厂等一批重点源厂; 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高标准建设了环金鸡湖中央公园、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等一
批城市景观和娱乐休闲设施, 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超过45%,区域环境保护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之首。
2. 工业文化的体现、企业形象的展示
上海浦东工业园区金科路整体景观简结、大气的设计风格及
节点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雕塑设计作者自摄
苏沪工业园区作为企业生产建设的基地, 是企业实施拓展战略的开始, 是企业形象在公共场所的视觉再现, 代表着苏沪企业的面貌特征和生产特色, 苏沪工业园区的景观是一种公开化、系列性的整体设计, 在考察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苏沪工业园区中景观设计对企业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深入思考。整体景观上表现出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 展现了工业文化的魅力。节点上则通过雕塑、小品等构筑物成功的塑造了工业与自然结合的美感。
3. 人文关怀的体现
苏沪工业园区选址远离城市中心区, 工业区内考虑有完善园区工作人员生活相关的商务会所、住宅、购物店、餐饮娱乐健身场所、医院、学校、公园等。道路景观上增添了人性化的景观休憩广场、街头小游园, 极大的丰富了园区道路的趣味, 弥补了工业机器生产的冷漠感。
苏沪工业园区市政景观在细节的处理上, 也极大地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 主要表现在标识系统、人性化步道系统、服务性设施系统的完善与建立。 苏州工业园区还通过滨水空间、生态走廊等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交往、放松的场所, 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并充分考虑了人的比例尺度, 整体上充分营造亲切宜人“家”的感觉, 增加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以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员工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的完善与建立实质上就是植物系统空间的搭配与建构。在植物系统构建方面上, 苏沪工业区多选用抗污染的植物如香樟、桂花、银杏、雪松、夹竹桃、黄杨、龙柏等, 对污染物起到了有很好的防护性, 并以多样而稳定的绿地结构, 发挥出绿色廊道效益, 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植物的设计上还充分的注重景观的长期性与养护的简易性。
苏州现代大道的植物配置及上海金科路植物配置图片作者自摄
5.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
(1)苏沪工业园还给了我们这样的理念:员工作为工业园区环境的主人, 环境应主动满足员工工作、运动、娱乐、卫生、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而不是让员工去
适应已建成的环境。通过员工的参与, 增强其集体意识, 改善人际关系, 创造安全生产的社会环境, 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2)苏沪工业园区的设计考虑了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 保持了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 使园区环境与自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营造出一个宜人、和谐的景观氛围。
(3)市政景观的设计上苏沪工业园还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 采纳了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 使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最佳平衡, 得到了“双赢”的效果。
(4)苏沪工业园区还探求一种能充分利用阳光、节约能源的工业园区的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 借助自然风、光等自然条件, 组织好自然通风, 提高阳光的利用率, 以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硬质铺地, 扩大植被绿化, 从而改善了工业区地面辐射状况, 减少了导热效应, 创造出理想的微气候。
四、启示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已经转变为系统化的建设模式, 如:工业园区的整体项目策划、概念性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的融合与统一。苏沪工业园区市政景观使我们认识到:工业园区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的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 工业园区市政景观设计必须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 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在工业园区的设计中, 我们应该借鉴苏沪工业园区规划先行, 高起点开发建设的思想, 坚持以规划作为先行的指导思想, 以高要求、高起点作为标准, 进一步明确该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确定正确的设计定位及发展方向, 使建筑、景观、市政道路等设计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 致力体现出所设计的工业园区的现代、简洁、大气及通透的设计风格, 工业及地域文化的特色; 还要逐步完善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等景观建设的内容, 在满足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性化的服务空间及自然、生态的自循环系统, 使该景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工业园区环境中应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齐全的配套服务体系为聚集的工业企业服务, 不能再是单纯的工业区、工业用地, 而是承担了部分城市功能, 其主要是利用工业园新区的环境、空间等优势, 来发展
主城区必须发展但又缺乏发展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及承担部分疏解主城区人口的居住功能, 并逐步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新城区。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陈波, 包志毅. 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19(7).
[3]王佐. 国外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理论与方法研究[J].新建筑2001(3).
[4]王向荣. 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01(2).
[5]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
[6]吴庆. 技术与场合的融合高技术建筑的地域化倾向[D].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7]余丽娜. 后工业的景观更新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俞孔坚, 李迪华.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X6 `) O$ h9 q) M3 x$ y. w4 D
项目概况- e
功能定位根据厂区总体布局,对设计地块进行功能定位。靠近大门的边界围墙采用间植高矮花灌木和花草,美化厂区形象。在入口广场合适地块创造小型下沉休闲空间,满足职工休憩及进行企业文化交流的需求并展示企业形象,设有景观小品以及休闲草坪。休闲流通区设有多条道路,可通向生态绿地景观及入口喷水池,方便游园四周人流快捷进入,并布置生态停车场,方便员工及外来车辆泊车。办公楼中庭区设有小景观及休憩设施等,为职工提供短暂休憩以缓解疲劳,并可通过浮雕墙的展示企业文化内涵,提升员工自身的修养。园区根据不同位置的道路布置不同的景观,充分满足节奏和韵律感并富于变化,使道路景观不会过于单调乏味并具有识别性。
概念阐述
整个厂区采用概念设计,各个景观节点围绕主题概念延伸开来,每个景观节点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形式到内涵。各个景观之间又相互存在着分支概念,贯穿始终。
* D/ b5 ~0 T& T; u) ]& N
主体概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考虑到制药行业的特性以及制药的严格程序,“精”是最不可缺少的,只有精细到每一个细节,决不可忽视任何一步,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药,治病救人。“诚”代表着企业的诚信,尤其是对于医药行业,“诚”也体现出企业的形象。注意概念体现了企业性质又提升了企业形象。概念设计贯穿整个厂区,从“采药”到“筛药”、“抓药”再到“包药”,最后“炼药”入库。以各个景观的联系,将制药的整个过程在各个景观节点中实现。
1 {7 z7 k5 |1 [
- T" M. @+ F+ K3 P1 Q
转载请注明出自SketchUp 虚拟现实设计论坛 http://www.sketchupbbs.com/,本贴地址:http://www.sketchupbbs.com/viewthread.php?tid=6374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工业园区的设计也向系统化发展, 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是严谨的工业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 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苏泸工业园区的考察得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对未来的工业园区设计作出畅想, 并对景观设计师们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业园区; 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一、工业园区景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的工业园区, 即是在某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是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环境。在这样一个新城区中, 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不再是工程建设后期简单的“绿化处理”,再加上一些假山、喷泉、花坛、亭子所能奏效的, 工业园区就应该在一开始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出一个既统一和谐、又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形象, 展现出丰富多元化的、科学健康的园区环境。
二、工业园区特点
1. 工业生产
工业是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 工业生产带来的大尺度和力量感震撼人心, 产生了特殊的工业文化。在传统意义上, 人们所熟知的工业园区仅仅就是工作的地方, 并不承载休闲、娱乐、住宿、医疗服务等条件。本文就是要颠覆这一旧时观点, 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出一个新的方向。
2. 工业污染
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及各种噪音造成的, 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现在的工业园区更多的是以IT 业为主的有着高科技技术的科技园区, 再加上国家一系列的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举措, 工业污染问题已得到极大改善。
三、我国工业园区研究和发展现状
我国在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方面较少有系统研究, 先后在苏州、南京、上海、宁波、天津等地建成了大型工业园区, 工业园内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不一。作者先后对上海浦东工业园区金科路、张江科技园、世纪公园、金桥工业园、苏州的金鸡湖环湖景观带、科技文化中心、现代大道以及苏虹工业园标准厂房进行考察, 并作出总结。
1. 坚持规划先行, 高起点开发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之初即由中新双方专家制定了富有前瞻性的发展总体规划, 科学布局各项城市功能, 先后编制实施了300多项专业规划, 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章管理制度, 先后投入近4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超前建设了高水准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和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厂、供热厂等一批重点源厂; 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高标准建设了环金鸡湖中央公园、湖滨大道、文化水廊、红枫林等一
批城市景观和娱乐休闲设施, 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超过45%,区域环境保护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之首。
2. 工业文化的体现、企业形象的展示
上海浦东工业园区金科路整体景观简结、大气的设计风格及
节点以工业文化为主题的雕塑设计作者自摄
苏沪工业园区作为企业生产建设的基地, 是企业实施拓展战略的开始, 是企业形象在公共场所的视觉再现, 代表着苏沪企业的面貌特征和生产特色, 苏沪工业园区的景观是一种公开化、系列性的整体设计, 在考察中可以深切感受到苏沪工业园区中景观设计对企业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深入思考。整体景观上表现出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 展现了工业文化的魅力。节点上则通过雕塑、小品等构筑物成功的塑造了工业与自然结合的美感。
3. 人文关怀的体现
苏沪工业园区选址远离城市中心区, 工业区内考虑有完善园区工作人员生活相关的商务会所、住宅、购物店、餐饮娱乐健身场所、医院、学校、公园等。道路景观上增添了人性化的景观休憩广场、街头小游园, 极大的丰富了园区道路的趣味, 弥补了工业机器生产的冷漠感。
苏沪工业园区市政景观在细节的处理上, 也极大地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理念, 主要表现在标识系统、人性化步道系统、服务性设施系统的完善与建立。 苏州工业园区还通过滨水空间、生态走廊等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交往、放松的场所, 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并充分考虑了人的比例尺度, 整体上充分营造亲切宜人“家”的感觉, 增加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以此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员工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的完善与建立实质上就是植物系统空间的搭配与建构。在植物系统构建方面上, 苏沪工业区多选用抗污染的植物如香樟、桂花、银杏、雪松、夹竹桃、黄杨、龙柏等, 对污染物起到了有很好的防护性, 并以多样而稳定的绿地结构, 发挥出绿色廊道效益, 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植物的设计上还充分的注重景观的长期性与养护的简易性。
苏州现代大道的植物配置及上海金科路植物配置图片作者自摄
5.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运用
(1)苏沪工业园还给了我们这样的理念:员工作为工业园区环境的主人, 环境应主动满足员工工作、运动、娱乐、卫生、交往等方面的需求, 而不是让员工去
适应已建成的环境。通过员工的参与, 增强其集体意识, 改善人际关系, 创造安全生产的社会环境, 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2)苏沪工业园区的设计考虑了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 保持了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 使园区环境与自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营造出一个宜人、和谐的景观氛围。
(3)市政景观的设计上苏沪工业园还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 采纳了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 使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最佳平衡, 得到了“双赢”的效果。
(4)苏沪工业园区还探求一种能充分利用阳光、节约能源的工业园区的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利用地形, 借助自然风、光等自然条件, 组织好自然通风, 提高阳光的利用率, 以减少空调等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硬质铺地, 扩大植被绿化, 从而改善了工业区地面辐射状况, 减少了导热效应, 创造出理想的微气候。
四、启示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现代新型的工业园区设计已经转变为系统化的建设模式, 如:工业园区的整体项目策划、概念性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的融合与统一。苏沪工业园区市政景观使我们认识到:工业园区设计不仅仅在于合理的规划各类工业的生产布局, 工业园区市政景观设计必须从规划、景观到建筑设计都体现出生态、科技和文化的内涵, 更重要的是为业主提供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及融资等内容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为企业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在工业园区的设计中, 我们应该借鉴苏沪工业园区规划先行, 高起点开发建设的思想, 坚持以规划作为先行的指导思想, 以高要求、高起点作为标准, 进一步明确该道路两侧的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确定正确的设计定位及发展方向, 使建筑、景观、市政道路等设计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 致力体现出所设计的工业园区的现代、简洁、大气及通透的设计风格, 工业及地域文化的特色; 还要逐步完善绿地系统、硬质景观、标识系统、附属设施等景观建设的内容, 在满足园区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人性化的服务空间及自然、生态的自循环系统, 使该景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 工业园区环境中应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齐全的配套服务体系为聚集的工业企业服务, 不能再是单纯的工业区、工业用地, 而是承担了部分城市功能, 其主要是利用工业园新区的环境、空间等优势, 来发展
主城区必须发展但又缺乏发展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及承担部分疏解主城区人口的居住功能, 并逐步发展成为高度综合的新城区。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 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陈波, 包志毅. 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3,19(7).
[3]王佐. 国外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理论与方法研究[J].新建筑2001(3).
[4]王向荣. 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01(2).
[5]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
[6]吴庆. 技术与场合的融合高技术建筑的地域化倾向[D].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7]余丽娜. 后工业的景观更新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俞孔坚, 李迪华. 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