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理论来解释一词多义

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历来很久,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上,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且语义范畴由典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义项成放射状辐射,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典型理论 一词多义 中心义项 边缘义项 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

1 引言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起初,词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是指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义项。多义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断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也是人类对一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扩展的结果。本文将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theory),隐喻和转喻为基础,来分析语言上的一词多义现象。

2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

人们把世界上相同的或相识的事物从认知上归纳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其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跟传统的范畴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范畴理论看来,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必须满足某个范畴中的所有特征,如果它违反了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就被剔出这一范畴成员的地位。此外,结构主义语义学家认为,确定语义范畴的标准是充分必要的语义特征,即判定一个词是否属于某个语义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了该语义场的充分必要语义特征。而近代哲学家L.Wittenstein经过研究发现了传统范畴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alance)。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如F.Ungerer et H.J.Schmid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举的“game”一例中,“游戏”范畴,包括多中游戏,有的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没有输赢;有的游戏需要运气,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需要勇气,也有是游戏兼而有之。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游戏产生了,游戏的范畴也发生了变化。如90年代的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出现并有新成员加入了游戏的范畴,是该范畴扩大了,其特征属性也更复杂了。

而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原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即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即是范畴的原型(prototype),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egree of typicality),比如麻雀就比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此外,他们认为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只是相似程度的不同,典型成员具备所有或大部分该范畴的特性,而边缘成员只与典型成员具有很少的一部分相似属性。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某甲认知对象可能完全成为一个范畴成员,而某乙对象可能部分划在该范畴之内;其中甲范畴成员和乙范畴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某点或多点相似,因此,范畴应该是构成一个连续体。其中,典型(或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1)范畴的确定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有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

(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典型程度差异;

(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同的特征,且够成一个连续体;

(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3 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一类食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而且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随着认知的发展,概念将不断被扩充。这就是说,原有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根据认知语言学,词义属于语义范畴。随着词范畴的不断扩大,其词义也将不断的发展变化。

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其义项成员具有不同等的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就是原型义项(prototype meaning),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最早认知习得的,也是语言符号初现时具有的最早或是“直接”意义。(赵艳芳,2001:84)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其扩展方式是一种放射形结构,即语义由中心义项通过认知机制(隐喻metaphor或转喻metonomy)不断向周围辐射,从而初现新的边缘意义(non-prototypical meaning非典型意义)。下面用“head”一词来看原型理论在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head”的原型意义为“身体的前端部分”(top part of the body),后围绕这个中心意义扩展为“事物的顶端”如 the head of an arrow;后来又逐渐扩展为“首脑,首长或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头人”如the head of college,the head of a delegation;后来进义不扩展为“重点,要点”,如 the head of a discussion;the head of a passage;后来还演化成为“才智,智力,或有才能的人”,如 use your head;the company needs several heads。从上面不难看出,“head”其它义项都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其原型义项进行的拓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通过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而来的义项不能提升到原型意义地位。相反,由于社会文化和语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些词的原型意义会逐渐沦为边缘的、非典型的义项,而原来一些边缘的,非典型义项将会转化为中心的,原型意义。比如PEN一词,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其原义为“羽毛”。由于当时的人们用羽毛当作书写工具,所以pen成为书写工具的名称。后来由于新的书写工具不断出现和其形状的多样化,于是pen的语义范畴也扩大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其原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羽毛笔”转化为了今天的“钢笔”。这也正说明了语义范畴也具有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各个义项之间是具有不同的地位,而是围绕原型意义成辐射状不断扩散,其中各个义项之间具有明确的二分法,而是与原型意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知词汇语义学通过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运用于一词多义的分析,其主要结论是:

(1)语义范畴不能以充分必要特征来进行二分;

(2)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呈现出放射性的链状结构,其中各个义项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即语义结构呈现集合和重叠意义辐射集;

(3)语义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并不是每一个义项成员都可以代表该语义范畴,而只有原型意义最能代表该语义范畴;

(4)语义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随着社会文化变化发展和语境的不同,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出现与其它语义范畴交叉现象。

4 原型理论下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原型意义”的认知拓展机制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对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认知能力的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要求语言要不断的扩展来实现对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需要非常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而对于抽象的事物现象将是一筹莫展。人的大脑不是具有无限的容量,而是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语言符号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其中主要是指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通过对已有符号和事物进行隐喻和转喻来认知新的,抽象的事物,这也是符合“省力原则(least of effort)”和语言的“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

4.1隐喻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类长借助简单的具体概念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隐喻中又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Lakoff提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抽象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过程。其中这种映射来自于两个概念,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即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用来互为比喻。

下面以“face”为例来说明,隐喻对“face”这个英语单词意义的拓展。

(1)face of a mountain,face of a building,face of a watch.其中,始源域为:人的脸一直在身体的最外层,最容易被注意;而目标域为:实体都有表面和各个侧面。从中可以看出,用人的“脸”映射为实体的表面。因此,“face”就具有了“实体表面”意义。(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SURFACE)

(2)又由于脸上表情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人们心情的晴雨表,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因此出现了像“she had a face like thunder” equals to “she looked very angry”;“you are a good judge of faces” equals to “you can judge a person’s character by the expression on his face.”等隐喻用法。因此“face”具有了“人的表情”的用法。(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EXPRESSION)

此外,“face”还可以表示“尊严”,如,it is a matter of face,I’m shocked that you have the face to rest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中可以看出,“face”的原型意义——“人或动物的脸部分”通过隐喻机制增加了“实体表面”、“人的表情”和“尊严”等边缘义项。

4.2转喻

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机制,当然也对词义的扩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proximity)”和“突显(salience)”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又很多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赵艳芳,2001:116)比如,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它的丹凤眼最显眼、最突出,于是它被叫做“丹凤眼”。随着词语转喻用法的日益固化,其转喻部分意义也成为词义的一部分并被列入词典中。因此,转喻跟隐喻一样,也对单义词向多义词的拓展起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地名与机构”、“原因与结果”、“人名与作品”等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国脚”代替著名足球运动员,“head”代替“智力”,“It is hard for me to read shakesphere”其中“shakesphere”代替其些的作品,“我需要几个帮手”与“我们组织需要增加一些心血液”为“部分代整体”和“这是中央电视台从前方发回的报道”为“整体代部分等。

下面以汉语的“头”为例来说明转喻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汉语“头”主要有以下语义义项:

(1)(人的)头部:如头脸、头骨等;(2)(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3)(物体)顶端:山头;(4)(动物、物体)数量,多指牲畜:一头牛;(5)头发或头发式样:寸头等等。 其中,(4)和(5)义项是临近原则在起作用,即转喻的作用。第(4)义项是由第(1)和第(2)义项转喻而来的。“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头就可以代替整个事物(部分代整体),并且能成为量词。头发长在头上,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就顺理成章了(整体代部分)。

由此可见,跟隐喻一样,转喻对词义拓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一词多义现象也可以从转喻得到解释。

5 “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对原型意义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是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之一。Ungerer和Schimd(1996:226)提出了多义词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原型转换”(prototype shift)和“原型分裂”(prototype splits)两个观点。“原型转换”指一个范畴的中心特征发生了改变,即一个词的中心义项慢慢变为该词的边缘义项,而原来某个边缘义项由于社会变化发展而突变为中心或原型义项。“原型分裂”指原型从一般到具体的变化。下面我们用“coach”和“idea”两个词的意义变化和构成来解释“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在多义词形成中的作用。 “Coach”在被引入英语时,指一种较大的封闭式的四轮马车,它内部设有作为并依靠马做动力。那个时候的其主要为皇家的正要服务的。因此“state carriage”是“coach”的原型意义,而其它意义属于从属地位。随着“coach”的广泛使用,普通居民也开始广泛的运用它作为叫他工具,因此到了十九世纪,“coach”的原型意义由原来的“state carriage”转变为了“state coach”。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的使用和发展使“coach”又富于了新的意义——“旅客车厢”,并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很快这一意义随着铁路交通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成为“coach”意义中的第二重要意义。到了二十世纪,长途汽车成为“coach”意义的原型。这种词汇意义的原型转换不易被我们察觉,反而使我们决定这些意义是该词本身所具有的很自然低使用。但究其认知根源,是由于这些意义的重要属性在原型转变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比如“一种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内部设有座位”等。

“idea”一词义项形成是“原型分裂”的一个很好的实例。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时期的“idea”一词的原型意义是“构想”、“思想”的意思,后来又增添了“信念”的意义,知道十九世纪它又具有了“灵感”和“目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正是“原型分裂”在多义词中的作用。

从历时角度看,一词的多个义项并存的共时表现是由原型义项通过“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

6 结论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对世界的有效认知。通过认知语言学上的语义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度,其避免了传统语义理论中语义由一组成分必要属性来确定和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的成分分析方法的弊端。此外,语义原型理论对教学上对词汇教学具有建设性的效果。它使我们认识到词汇的教学应从语义的原型语义义项开始,逐渐扩展到其由隐喻和转喻语义拓展机制得来的边缘义项。这正符合了人类认知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Ungerer,F.&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Taylor,John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Jackondoff,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Mass:MIT Press,1983.

[5]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6]扬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7]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8]张辉.认知语义学评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

[9]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10]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11]赵信彰.隐喻的两种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0).

摘要: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历来很久,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上,典型范畴理论,及其典型范畴理论下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典型范畴理论,语义范畴也是由多个不同义项组成的,各个义项地位不同,具有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各个义项之间呈现出家族相似性;且语义范畴由典型义项为中心向边缘义项成放射状辐射,其中,隐喻和转喻在语义拓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典型理论 一词多义 中心义项 边缘义项 家族相似性范畴理论

1 引言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起初,词都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是指一个词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义项。多义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断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也是人类对一个语言形式的核心意义扩展的结果。本文将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典型范畴理论(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theory),隐喻和转喻为基础,来分析语言上的一词多义现象。

2 范畴化和原型理论

人们把世界上相同的或相识的事物从认知上归纳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其过程就称为范畴化。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跟传统的范畴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传统范畴理论看来,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必须满足某个范畴中的所有特征,如果它违反了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就被剔出这一范畴成员的地位。此外,结构主义语义学家认为,确定语义范畴的标准是充分必要的语义特征,即判定一个词是否属于某个语义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了该语义场的充分必要语义特征。而近代哲学家L.Wittenstein经过研究发现了传统范畴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alance)。他认为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该范畴的所有属性,而是AB、BC、CD、DE式的家族相似关系,即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属性。范畴成员的特性不完全一样,他们是靠家族相似性来归属于同一范畴。而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如F.Ungerer et H.J.Schmid在“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举的“game”一例中,“游戏”范畴,包括多中游戏,有的游戏只是为了娱乐,没有输赢;有的游戏需要运气,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需要勇气,也有是游戏兼而有之。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新的游戏产生了,游戏的范畴也发生了变化。如90年代的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的出现并有新成员加入了游戏的范畴,是该范畴扩大了,其特征属性也更复杂了。

而Labove和Rosch在家族相似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成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的核心思想。根据原型理论,在同一范畴中,成员的地位是不同的,即成员代表该范畴的程度不一样,有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和边缘的、非典型的成员之分。其中心的典型的成员即是范畴的原型(prototype),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degree of typicality),比如麻雀就比企鹅更属于“鸟”的范畴。此外,他们认为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只是相似程度的不同,典型成员具备所有或大部分该范畴的特性,而边缘成员只与典型成员具有很少的一部分相似属性。因此,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某甲认知对象可能完全成为一个范畴成员,而某乙对象可能部分划在该范畴之内;其中甲范畴成员和乙范畴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某点或多点相似,因此,范畴应该是构成一个连续体。其中,典型(或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点:

(1)范畴的确定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有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

(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典型程度差异;

(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同的特征,且够成一个连续体;

(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3 一词多义与原型理论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产物,是对现实世界的本质反映,是对一类食物进行概括的符号表征。而且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概念是词义的基础,词义概念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词又通过概念来反映世界上的事物或现象。随着认知的发展,概念将不断被扩充。这就是说,原有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语义范畴。根据认知语言学,词义属于语义范畴。随着词范畴的不断扩大,其词义也将不断的发展变化。

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其义项成员具有不同等的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就是原型义项(prototype meaning),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最早认知习得的,也是语言符号初现时具有的最早或是“直接”意义。(赵艳芳,2001:84)语义范畴是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其扩展方式是一种放射形结构,即语义由中心义项通过认知机制(隐喻metaphor或转喻metonomy)不断向周围辐射,从而初现新的边缘意义(non-prototypical meaning非典型意义)。下面用“head”一词来看原型理论在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head”的原型意义为“身体的前端部分”(top part of the body),后围绕这个中心意义扩展为“事物的顶端”如 the head of an arrow;后来又逐渐扩展为“首脑,首长或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头人”如the head of college,the head of a delegation;后来进义不扩展为“重点,要点”,如 the head of a discussion;the head of a passage;后来还演化成为“才智,智力,或有才能的人”,如 use your head;the company needs several heads。从上面不难看出,“head”其它义项都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机制对其原型义项进行的拓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通过认知机制从原型意义而来的义项不能提升到原型意义地位。相反,由于社会文化和语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些词的原型意义会逐渐沦为边缘的、非典型的义项,而原来一些边缘的,非典型义项将会转化为中心的,原型意义。比如PEN一词,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其原义为“羽毛”。由于当时的人们用羽毛当作书写工具,所以pen成为书写工具的名称。后来由于新的书写工具不断出现和其形状的多样化,于是pen的语义范畴也扩大了。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其原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羽毛笔”转化为了今天的“钢笔”。这也正说明了语义范畴也具有原型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各个义项之间是具有不同的地位,而是围绕原型意义成辐射状不断扩散,其中各个义项之间具有明确的二分法,而是与原型意义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知词汇语义学通过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运用于一词多义的分析,其主要结论是:

(1)语义范畴不能以充分必要特征来进行二分;

(2)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呈现出放射性的链状结构,其中各个义项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即语义结构呈现集合和重叠意义辐射集;

(3)语义范畴成员具有不同的地位,并不是每一个义项成员都可以代表该语义范畴,而只有原型意义最能代表该语义范畴;

(4)语义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随着社会文化变化发展和语境的不同,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并出现与其它语义范畴交叉现象。

4 原型理论下隐喻和转喻对一词多义“原型意义”的认知拓展机制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对象。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认知能力的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使得要求语言要不断的扩展来实现对人类的需求。这样就需要非常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而对于抽象的事物现象将是一筹莫展。人的大脑不是具有无限的容量,而是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它能借助于已知的事物和语言符号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其中主要是指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通过对已有符号和事物进行隐喻和转喻来认知新的,抽象的事物,这也是符合“省力原则(least of effort)”和语言的“语言的经济原则”。因此,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拓展机制。

4.1隐喻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类长借助简单的具体概念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隐喻中又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Lakoff提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抽象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过程。其中这种映射来自于两个概念,即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similarity)”——即相似原则(principle of similarity):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用来互为比喻。

下面以“face”为例来说明,隐喻对“face”这个英语单词意义的拓展。

(1)face of a mountain,face of a building,face of a watch.其中,始源域为:人的脸一直在身体的最外层,最容易被注意;而目标域为:实体都有表面和各个侧面。从中可以看出,用人的“脸”映射为实体的表面。因此,“face”就具有了“实体表面”意义。(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SURFACE)

(2)又由于脸上表情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人们心情的晴雨表,最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因此出现了像“she had a face like thunder” equals to “she looked very angry”;“you are a good judge of faces” equals to “you can judge a person’s character by the expression on his face.”等隐喻用法。因此“face”具有了“人的表情”的用法。(其中概念隐喻公式为:FACE IS EXPRESSION)

此外,“face”还可以表示“尊严”,如,it is a matter of face,I’m shocked that you have the face to rest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从中可以看出,“face”的原型意义——“人或动物的脸部分”通过隐喻机制增加了“实体表面”、“人的表情”和“尊严”等边缘义项。

4.2转喻

转喻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机制,当然也对词义的扩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涉及的是一种“接近(proximity)”和“突显(salience)”的关系。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又很多的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赵艳芳,2001:116)比如,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它的丹凤眼最显眼、最突出,于是它被叫做“丹凤眼”。随着词语转喻用法的日益固化,其转喻部分意义也成为词义的一部分并被列入词典中。因此,转喻跟隐喻一样,也对单义词向多义词的拓展起着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是相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一个突显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地名与机构”、“原因与结果”、“人名与作品”等之间的替代关系。如“国脚”代替著名足球运动员,“head”代替“智力”,“It is hard for me to read shakesphere”其中“shakesphere”代替其些的作品,“我需要几个帮手”与“我们组织需要增加一些心血液”为“部分代整体”和“这是中央电视台从前方发回的报道”为“整体代部分等。

下面以汉语的“头”为例来说明转喻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汉语“头”主要有以下语义义项:

(1)(人的)头部:如头脸、头骨等;(2)(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3)(物体)顶端:山头;(4)(动物、物体)数量,多指牲畜:一头牛;(5)头发或头发式样:寸头等等。 其中,(4)和(5)义项是临近原则在起作用,即转喻的作用。第(4)义项是由第(1)和第(2)义项转喻而来的。“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部分,头就可以代替整个事物(部分代整体),并且能成为量词。头发长在头上,用“头”转喻指头发或发式就顺理成章了(整体代部分)。

由此可见,跟隐喻一样,转喻对词义拓展也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对一词多义现象也可以从转喻得到解释。

5 “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对原型意义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是一词多义形成的原因之一。Ungerer和Schimd(1996:226)提出了多义词构成的语义范畴中的“原型转换”(prototype shift)和“原型分裂”(prototype splits)两个观点。“原型转换”指一个范畴的中心特征发生了改变,即一个词的中心义项慢慢变为该词的边缘义项,而原来某个边缘义项由于社会变化发展而突变为中心或原型义项。“原型分裂”指原型从一般到具体的变化。下面我们用“coach”和“idea”两个词的意义变化和构成来解释“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在多义词形成中的作用。 “Coach”在被引入英语时,指一种较大的封闭式的四轮马车,它内部设有作为并依靠马做动力。那个时候的其主要为皇家的正要服务的。因此“state carriage”是“coach”的原型意义,而其它意义属于从属地位。随着“coach”的广泛使用,普通居民也开始广泛的运用它作为叫他工具,因此到了十九世纪,“coach”的原型意义由原来的“state carriage”转变为了“state coach”。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的使用和发展使“coach”又富于了新的意义——“旅客车厢”,并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很快这一意义随着铁路交通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而成为“coach”意义中的第二重要意义。到了二十世纪,长途汽车成为“coach”意义的原型。这种词汇意义的原型转换不易被我们察觉,反而使我们决定这些意义是该词本身所具有的很自然低使用。但究其认知根源,是由于这些意义的重要属性在原型转变的过程中保留了下来,比如“一种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内部设有座位”等。

“idea”一词义项形成是“原型分裂”的一个很好的实例。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时期的“idea”一词的原型意义是“构想”、“思想”的意思,后来又增添了“信念”的意义,知道十九世纪它又具有了“灵感”和“目标”的意义。这些意义都变得越来越具体化,这正是“原型分裂”在多义词中的作用。

从历时角度看,一词的多个义项并存的共时表现是由原型义项通过“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不断变化发展而来的。

6 结论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世界而不断的对世界的有效认知。通过认知语言学上的语义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可以对一词多义现象有较好的解释力度,其避免了传统语义理论中语义由一组成分必要属性来确定和结构主义语言学语义的成分分析方法的弊端。此外,语义原型理论对教学上对词汇教学具有建设性的效果。它使我们认识到词汇的教学应从语义的原型语义义项开始,逐渐扩展到其由隐喻和转喻语义拓展机制得来的边缘义项。这正符合了人类认知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Ungerer,F.& H.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6.

[3]Taylor,John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Jackondoff,R.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Mass:MIT Press,1983.

[5]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

[6]扬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7]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8]张辉.认知语义学评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

[9]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10]陈维振.有关范畴本质的认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11]赵信彰.隐喻的两种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0).


相关文章

  • 认知语义学
  • 摘要: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知世界以及用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 原型 范畴理论以及 基本层次 范畴理论,这两个理论对于英语学习的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对于英语 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 ...查看


  •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认知模式
  • 第6卷第1期2008年3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zhenInstituteofInformationTechnology V01.6No.1Mar.2008 感官意象图式--通感的一个新认知模式 杨洋1,董方 ...查看


  •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2013年1月
  • 电大<文学概论>试题 2013 年1 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 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 ...查看


  • [汉语基础]考查样卷
  •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查 <汉语基础>考卷(A ) (共印84份,用于历史101.人教101,星期二上午) 一.填空题(每空1分)15% 1. 根据语言的类型,世界上的语言可以分为孤立语.屈折语 ...查看


  •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资料
  • 九年级上册文言实词复习 (一)通假字辨析: 汉字在古文的实际运用中, 常拘于汉字的词汇量有限, 而令使用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者便借用其它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代替应急之用, 后人便称之为"通假字.请看下面的句子: ...查看


  • 机器翻译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33卷第2期 2004年6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 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 33No. 2J u ...查看


  • 国家政策对文言词语整理的解释
  •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第65中学 黄燕飞 一.问题提出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词语.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和鉴赏评价.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非常关键.可以说,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提升,主要受 ...查看


  • 隐喻还能用来教词汇 ?| 语言学午餐
  •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极其普遍的现象,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多义词也显得至关重要.根据其历史演变,词义可分为本义和延伸义.Leech认为,词义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思维方式来实现的,多义词的产生在本质上源 ...查看


  • 文言文教学策略设计
  • 文言文教学策略设计 一.激活语感 古今贯通 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来的,语义和语法系统虽有变化,但古汉语的许多现象多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感,如果把古今打通,激活学生沉淀在大脑中的不清晰的语感,新的知识和旧的感知结合,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