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陈云飞)

辛亥革命观后感

——那些血染得丰碑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班级组织了集体观看《辛亥革命》的电影,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电影一开场就描写了广州起义的壮举,看着一群胸中扬着正气,一心为革命的有为青年在血泊中一一倒下,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但多的是无限的感慨!对于所谓的革命,理解为“革命,是牺牲少数年轻人的生命,而换来的是全中国的人的生命,换来的是所有人的自己的命运!”

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

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经济学院金融0931 观感人:陈云飞 2011/11/6

辛亥革命观后感

——那些血染得丰碑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班级组织了集体观看《辛亥革命》的电影,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电影一开场就描写了广州起义的壮举,看着一群胸中扬着正气,一心为革命的有为青年在血泊中一一倒下,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但多的是无限的感慨!对于所谓的革命,理解为“革命,是牺牲少数年轻人的生命,而换来的是全中国的人的生命,换来的是所有人的自己的命运!”

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

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经济学院金融0931 观感人:陈云飞 2011/11/6


相关文章

  • 参观陈云纪念馆有感之三
  • (2013-02-16 12:16:58) 标签: 校园 亲爱的队员们,前段时间我们学校大队部开展了"找寻历史足迹,了解党员故事"活动.五年级的各个中队有部分队员通过实地参观和网上参观的形式,参观了陈云纪念馆,并写下了自 ...查看


  • 十八大开幕式观后感
  • 十八大开幕式观后感 --永远跟党走 作为在校大学生,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如此关注党会议的召开,也是第一次发现其实党离我们有这么近.观看完开幕式, 突然萌生出一种踏实感,觉得国家大事不再是那样遥不可及的,却是那样的真实,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 ...查看


  • 陈云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标志中国从 ...查看


  • 中央党校教授分析为何高规格纪念陈云
  • 中央党校教授分析为何高规格纪念陈云 2015年06月13日   | 新京报报道,中共中央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陈云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 ...查看


  • 薄一波素描
  • 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接触较多.部队首长曾这样叮嘱我:"薄老是一本大书.厚书,要好好学."几年来,听薄老讲党史,讲人生,耳濡目染,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党史上许多重要人物有了更多的真实 ...查看


  • 陈元:父亲陈云给家人定"三不准"原则
  • 陈元:学习陈云同志党风廉政思想 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陈云党风廉政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元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陈云同志108周年诞辰.今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与陈云纪念馆共同举办"陈云党风 ...查看


  • 陈云与中国航空事业
  •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前一段时间播放的电视剧<陈云>,展现了他在中共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在陈云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中国航 ...查看


  • 陈云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认识与运用
  • 作者:周荫祖 江苏社会科学 1995年11期 陈云同志是我党老一辈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我党杰出的理论家.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情有独钟,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极高的造诣,堪称"不是哲学家,胜似哲学家",犹如金岳霖 ...查看


  •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 全国政协委员陈锡文曾表示,他对城镇化有三点担忧:一是农用地不断挤占,这势必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二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结合在一起,在相当程度上会对资源和环境构成巨大的压力;三是对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大量农民虽然进入城市,但并没有变成市民,人本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