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copy

前赤壁赋

苏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 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讲述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自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理解课文结构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 新旧联系,导入新课

1 .投影张之洞题黄冈东坡故居对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黄冈东坡故居联

2 .老师扣联中“此”字发问:“此”为何也?[黄州即今天的黄冈]然后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出《赤壁赋》。

3 、教师启发谈话: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要数“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念奴娇》词,同学们,让我们再作一次深情回眸——齐背。因为这首词,念奴娇词牌可以不叫念奴娇而叫“大江东去”或“酹江月”。这首大江东去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

附: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

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二.默读圈点,疏理课文

1 .学生默读,圈点,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句障碍,把握各段大意,标出有疑难的问题。

2 .投影下表,检查自读效果

词语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â)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âng)酌

肴核(yáohã)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â)通假辨别

1. 举酒属客:

2. 冯虚御风:

成语知记

1. 余音袅袅:

2. 遗世独立:

3. 正襟危坐:

4. 羽化登仙:

5. 杯盘狼藉:

6. 不绝如缕:

7.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翻译句子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渔樵于江渚之上:

4. 侣鱼虾而友麋鹿:

5. 渺沧海之一粟:

三、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线索

课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重新畅饮,乐而忘忧。

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1.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2.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小结:

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六、课堂练习: 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理解课文,归纳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 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 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

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4、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

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小结:作者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五、课后练习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苏轼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儒、道、佛思想集于一身,《赤壁赋》是其代表作,本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辩论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愤懑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从形式上看,本篇又是文赋的典范,既自由疏放,灵动有致,又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多读,由浅入深地读,比较着读,读出韵味,读出旨趣。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 评析 ]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的特色:

1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抓住本文是词赋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美读,熟读成诵。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读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读来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 、注重培养学生比较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上教学设计中有两处比较阅读:《赤壁赋》与《赤壁怀古》内容之比较,《赤壁赋》与《渔父》之比较。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合作交流,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切实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的能力。

整体思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是积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前赤壁赋

苏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 学习赋主客问答这一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讲述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自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理解课文结构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 新旧联系,导入新课

1 .投影张之洞题黄冈东坡故居对联

五年间谪宦栖迟,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哪得此清幽山水;

三苏中天才独绝,若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还是公游戏文章。

——黄冈东坡故居联

2 .老师扣联中“此”字发问:“此”为何也?[黄州即今天的黄冈]然后回顾《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出《赤壁赋》。

3 、教师启发谈话: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要数“赤壁三咏”——二赋加一词。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念奴娇》词,同学们,让我们再作一次深情回眸——齐背。因为这首词,念奴娇词牌可以不叫念奴娇而叫“大江东去”或“酹江月”。这首大江东去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

附: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

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二.默读圈点,疏理课文

1 .学生默读,圈点,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句障碍,把握各段大意,标出有疑难的问题。

2 .投影下表,检查自读效果

词语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溯(sù)流光

幽壑(hâ)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âng)酌

肴核(yáohã)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â)通假辨别

1. 举酒属客:

2. 冯虚御风:

成语知记

1. 余音袅袅:

2. 遗世独立:

3. 正襟危坐:

4. 羽化登仙:

5. 杯盘狼藉:

6. 不绝如缕:

7.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翻译句子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渔樵于江渚之上:

4. 侣鱼虾而友麋鹿:

5. 渺沧海之一粟:

三、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线索

课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重新畅饮,乐而忘忧。

整体感知: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1.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2.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小结:

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六、课堂练习: 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理解课文,归纳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羽化登仙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 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 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

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4、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

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小结:作者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五、课后练习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苏轼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儒、道、佛思想集于一身,《赤壁赋》是其代表作,本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先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辩论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愤懑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从形式上看,本篇又是文赋的典范,既自由疏放,灵动有致,又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多读,由浅入深地读,比较着读,读出韵味,读出旨趣。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 评析 ]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的特色:

1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抓住本文是词赋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美读,熟读成诵。采用多种不同方式的读来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读来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

2 、注重培养学生比较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上教学设计中有两处比较阅读:《赤壁赋》与《赤壁怀古》内容之比较,《赤壁赋》与《渔父》之比较。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合作交流,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切实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的能力。

整体思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是积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课例分析-教学教案
  • <赤壁赋>是传统篇目,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名作,也是中国古代文赋的集大成之作,以此文为主构成的赤壁系列是苏轼人生和艺术创作的重要转折点.2000年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第三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要求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学习中国古 ...查看


  • 课件2全面预算管理框架及内容
  • 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不内容 孙 健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email protected] Copy Right Sun Jian 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韩 愈 Copy Right Sun Jian ...查看


  • 1 外国人在苏州就业证件申报材料
  • 目 录 一.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流程„„„„„„„„„„„„„„„„2 二.外国人在苏州就业证件申报材料 (一)申办<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3 (二)外国人在苏州常驻代表机构担任代表申办<外国人就业许可 ...查看


  • 图书版权许可合同 (中英文)
  • 图书版权许可合同 (中英文) Book Copyright License Agreement dated 签约日期 Scholastic Canada Limited(加拿大) (hereinafter called "the ...查看


  • 贪心算法背包问题 1
  •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题目:贪心算法 背包问题 专业:JAVA技术09--02班 学号:[1**********]1 姓名:柏顺顺 指导老师:宋胜利 实验三:贪心算法 背包问题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背包问题的算法 2.初步掌握贪心 ...查看


  •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CORPORATE Business LICENSE(Duplicate)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企业取得企业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的凭证. The Business License for Enter ...查看


  • 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公司的_DD_Checklist(中文简版)
  • 1. 3年来的年度审计报告和季度财务信息 - 收入帐单 - 资产负债表 (附备注) - 现金流量表 - 月度经营状况(之前12个月) - 预算与实际情况 - 销售和毛利润细目分类: - - 以产品分类 以地域分类 - 过期应收账款的时间清单 ...查看


  • 营业执照英文版 1
  • nterprise's Legal Person Registration No.: Date of Establishment: Registration Office: SHENZHEN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 ...查看


  • 咨询公司case分析方法
  • Case interview 分析工具/框架 来源: 张旭的日志 最近在准备CASE INTERVIEW ,刚接触这个,对里面涉及到的FRAMEWORK 和STRATEGY 非常不熟悉,偶获珍宝,与诸君共享.顺便攒RP !! 案例面试分析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