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摘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当前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搜集近十年左右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用直观的图表法加以处理,大致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由于中部六省涵盖范围较大,故本文只选取在六省中都可以找到的主要经济数据用以分析对比,不期做全面考察,只做大致分析。
关键词: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引言: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同时,环境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一方面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使当前的一些经济行为受到影响。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个省份处理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1 分析方法
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是中部六省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故可想而知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讨论:一即是各省自身在近几年中发展状况的变化情况,即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即是六省之间的相互比较,即横向比较。
最终的结论将从六省的GDP总量、GDP增长速率、以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破坏等方面综合给出。
从以上基本的经济数据出发,将其整合对比,可以得到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进而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几年中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为六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2 数据分析
将以上大量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制成以下图标,用以直观分析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
图1: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年份
图2: 24000 22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年份
人均GDP/元GDP总量/亿元
图1和图2反映的都是2003~2009年中,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成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河南省相对于其它5省有着明显的人口优势,因此其经济总量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其它5省中,湖北省与湖南省处于第二阶梯,在2003~2009年这段时间内,二者的经济总量几乎相同;安徽省独处第三阶梯,稍逊于两湖;而江西省和山西省则呈现出类似于两湖的状况,经济总量基本相当,但处于中部六省的末尾。 图2反映的人均GDP情况,应该说更能真实的表明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抛开湖北省不看的话,其它5省有比较明显的高低排名,那就是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安徽,而湖北省则在开始处于第二的位置,而在09年之后明显的超越了山西省,成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类似的,在09年,湖南省也有明显的赶超河南省的趋势。两湖在06年之后的人均GDP增速是明显高于其它4省的。
另外,纵向来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中部六个省份在2003~2009年中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这与国家的政策、大的经济环境是相符合的。因为中部崛起已经成为共识,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平稳较快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下面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问题。
图3: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720082009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图4:
24000
22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图5:
17000 16000 15000 14000 13000
12000
11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6年份
[***********]0420052006年份
[1**********]9
图3中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各省之间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差距非常明显。处在排污第一位的河南省的废水排放总量是末位山西省的3倍有余,而结合图4和图5又可以看到,处在废水排放量末尾的山西省,在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两项指标上“当仁不让”的居于首位。这实际上反映出了两省之间的经济结构存在着的差别:山西省过度依赖煤矿的开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加重了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而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则减少了废水排放量。而其他省份在这“三废”的排放量上则相互交错,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况。
纵向来看,在废水排放量这个指标上,六省几乎都没有呈现出随时间推移排放量增大的趋势,在不同的年份中基本比较平稳;而在废物和废气这两项指标上,六省则都显示出增加的趋势,虽然具体年份可能会有起伏,但总的态势是排污量的增大。
综合来看,江西省的“三废”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反映了江西省在GDP总量上处于末尾位置的事实。而同样在GDP总量上处于末尾位置的山西省,则排污量大大高于江西省,这也反映了山西省过度依赖煤矿开采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环境带来巨大承受压力。
那么,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总需要一定的财政投入来纠正,否则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图6: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720082009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亿元
图6中,先横向比较。江西省的治污资金投入明显最低,而最抢眼的莫过于那条红线代表的山西省。这也是反映事实的。江西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都相对较小,导致在一定条件下,所需的治污资金也较少,事实上由于财政宽裕程度的原因,也可能是江西省的财政状况只适合于投入如此规模的治污资金。而山西省,前面提过,煤矿开采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在GDP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资金来用于环境治理,这就是粗放型经济的弊端。
除此之外,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治污资金在近两三年来也增长的非常迅猛,这可能也是源自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迅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更大可能的财政支持,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安徽省在GDP总量明显低于两湖的情况下,在治污资金的投入上却超过两湖,不知道是因为政府更加重视环境治理还是因为其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在产生了更大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却不能产生更大规模的GDP。安徽省的治污资金在07、08年保持快速增长后,在09年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莫非受到金融危机的掣肘?
纵向来看,基本上各省投入的治污资金都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多的,只在个别年份偶尔出现起伏,这是政府为粗放型经济模式买单的下场,否则之前发展经济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会严重影响今后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不同省份投入的治污资金变化的走向表明了它们不同的经济模式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
3 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
首先,在上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部六省中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是河南以及湖北湖南三省。河南省凭借明显的人口数量优势在经济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湖北湖南则不具备人口优势,我认为是两湖(尤其是湖北)相对较发达教育发展程度导致这两省有相对较“绿色的”经济结构,而其他省份则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安徽省和江西省在既没有人口资源优势,又没有教育发展的优势的条件下,人均
GDP处于六省中的倒数第一二位,而山西省则是依靠大量的自然资源,使其人均GDP处于较高水平,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上文中提到,“三废”的排放量与当地的经济规模呈现出一定的关系。以河南、江西和安徽三省为例。这三省在同时缺乏教育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河南省的污染物排放量要远远高于江西省和安徽省的排放量,而事实上在GDP总量上也是如此。这说明,在现
阶段,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体上还是处于粗放型的阶段,即经济规模的增长不可避免的造成更大程度的环境破坏。而看看山西省的状况就会明白,过度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来获取经济增长,其后果无异于自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坟墓。一旦自然资源耗尽,甚至不待资源耗尽,而是由于环境的过度破坏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该种依赖于攫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将走到尽头。
再次,要准确把握为了发展经济而能够牺牲环境的程度。因为一旦失去平衡,为了追求GDP的增长而过度污染环境,再想靠环境治理将其弥补,可能得不偿失,甚至还不如牺牲掉一定的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污染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否则,总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问题永远的不到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环境污染与此相悖,因此要把握好度。还要加快改善经济的机构,是经济发展更加环境友好化。 最后,中部六省要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政策和资源,在此期间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要充分意识到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的巨大差距,参考发达地区的发展经历,借鉴先进的发展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尽量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 结语
总的来说,中部地区目前在全国的发展中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东部地区远远走在前面,而广大西部地区则依靠特殊的资源条件大跨步地奋起直追。因此,中部六省要发展好经济,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奋斗,不能在如此良好的发展局面下落伍。当然,中部六省也有自己的优势,广大的人口数量和处于中心的地理位置都是促进发展的有力支撑,相信如果把握住了中部崛起这个历史机遇,中部地区一定会实现全面发展,进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步社会。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摘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当前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搜集近十年左右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用直观的图表法加以处理,大致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由于中部六省涵盖范围较大,故本文只选取在六省中都可以找到的主要经济数据用以分析对比,不期做全面考察,只做大致分析。
关键词:中部地区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引言: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同时,环境恶化反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国家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这一方面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使当前的一些经济行为受到影响。因此,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个省份处理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就显得更为突出。
1 分析方法
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是中部六省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故可想而知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讨论:一即是各省自身在近几年中发展状况的变化情况,即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即是六省之间的相互比较,即横向比较。
最终的结论将从六省的GDP总量、GDP增长速率、以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利用、破坏等方面综合给出。
从以上基本的经济数据出发,将其整合对比,可以得到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进而分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几年中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为六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2 数据分析
将以上大量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制成以下图标,用以直观分析六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异同点。
图1: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年份
图2: 24000 22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年份
人均GDP/元GDP总量/亿元
图1和图2反映的都是2003~2009年中,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成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河南省相对于其它5省有着明显的人口优势,因此其经济总量也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其它5省中,湖北省与湖南省处于第二阶梯,在2003~2009年这段时间内,二者的经济总量几乎相同;安徽省独处第三阶梯,稍逊于两湖;而江西省和山西省则呈现出类似于两湖的状况,经济总量基本相当,但处于中部六省的末尾。 图2反映的人均GDP情况,应该说更能真实的表明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抛开湖北省不看的话,其它5省有比较明显的高低排名,那就是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安徽,而湖北省则在开始处于第二的位置,而在09年之后明显的超越了山西省,成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类似的,在09年,湖南省也有明显的赶超河南省的趋势。两湖在06年之后的人均GDP增速是明显高于其它4省的。
另外,纵向来看,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中部六个省份在2003~2009年中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这与国家的政策、大的经济环境是相符合的。因为中部崛起已经成为共识,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中部地区平稳较快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下面来看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破坏问题。
图3: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720082009 年份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图4:
24000
2200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图5:
17000 16000 15000 14000 13000
12000
11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6年份
[***********]0420052006年份
[1**********]9
图3中可以看出,中部六省各省之间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差距非常明显。处在排污第一位的河南省的废水排放总量是末位山西省的3倍有余,而结合图4和图5又可以看到,处在废水排放量末尾的山西省,在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气排放量两项指标上“当仁不让”的居于首位。这实际上反映出了两省之间的经济结构存在着的差别:山西省过度依赖煤矿的开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加重了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而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则减少了废水排放量。而其他省份在这“三废”的排放量上则相互交错,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状况。
纵向来看,在废水排放量这个指标上,六省几乎都没有呈现出随时间推移排放量增大的趋势,在不同的年份中基本比较平稳;而在废物和废气这两项指标上,六省则都显示出增加的趋势,虽然具体年份可能会有起伏,但总的态势是排污量的增大。
综合来看,江西省的“三废”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反映了江西省在GDP总量上处于末尾位置的事实。而同样在GDP总量上处于末尾位置的山西省,则排污量大大高于江西省,这也反映了山西省过度依赖煤矿开采的经济发展模式,给环境带来巨大承受压力。
那么,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总需要一定的财政投入来纠正,否则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图6: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720082009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亿元
图6中,先横向比较。江西省的治污资金投入明显最低,而最抢眼的莫过于那条红线代表的山西省。这也是反映事实的。江西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对资源的索取和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都相对较小,导致在一定条件下,所需的治污资金也较少,事实上由于财政宽裕程度的原因,也可能是江西省的财政状况只适合于投入如此规模的治污资金。而山西省,前面提过,煤矿开采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在GDP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资金来用于环境治理,这就是粗放型经济的弊端。
除此之外,湖北省和湖南省的治污资金在近两三年来也增长的非常迅猛,这可能也是源自于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迅速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更大可能的财政支持,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安徽省在GDP总量明显低于两湖的情况下,在治污资金的投入上却超过两湖,不知道是因为政府更加重视环境治理还是因为其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在产生了更大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却不能产生更大规模的GDP。安徽省的治污资金在07、08年保持快速增长后,在09年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莫非受到金融危机的掣肘?
纵向来看,基本上各省投入的治污资金都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多的,只在个别年份偶尔出现起伏,这是政府为粗放型经济模式买单的下场,否则之前发展经济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会严重影响今后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不同省份投入的治污资金变化的走向表明了它们不同的经济模式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不同的。
3 数据分析结果的讨论
首先,在上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部六省中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是河南以及湖北湖南三省。河南省凭借明显的人口数量优势在经济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湖北湖南则不具备人口优势,我认为是两湖(尤其是湖北)相对较发达教育发展程度导致这两省有相对较“绿色的”经济结构,而其他省份则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安徽省和江西省在既没有人口资源优势,又没有教育发展的优势的条件下,人均
GDP处于六省中的倒数第一二位,而山西省则是依靠大量的自然资源,使其人均GDP处于较高水平,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上文中提到,“三废”的排放量与当地的经济规模呈现出一定的关系。以河南、江西和安徽三省为例。这三省在同时缺乏教育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河南省的污染物排放量要远远高于江西省和安徽省的排放量,而事实上在GDP总量上也是如此。这说明,在现
阶段,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体上还是处于粗放型的阶段,即经济规模的增长不可避免的造成更大程度的环境破坏。而看看山西省的状况就会明白,过度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来获取经济增长,其后果无异于自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坟墓。一旦自然资源耗尽,甚至不待资源耗尽,而是由于环境的过度破坏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该种依赖于攫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将走到尽头。
再次,要准确把握为了发展经济而能够牺牲环境的程度。因为一旦失去平衡,为了追求GDP的增长而过度污染环境,再想靠环境治理将其弥补,可能得不偿失,甚至还不如牺牲掉一定的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污染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否则,总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问题永远的不到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环境污染与此相悖,因此要把握好度。还要加快改善经济的机构,是经济发展更加环境友好化。 最后,中部六省要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政策和资源,在此期间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要充分意识到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的巨大差距,参考发达地区的发展经历,借鉴先进的发展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尽量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争取早日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 结语
总的来说,中部地区目前在全国的发展中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东部地区远远走在前面,而广大西部地区则依靠特殊的资源条件大跨步地奋起直追。因此,中部六省要发展好经济,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奋斗,不能在如此良好的发展局面下落伍。当然,中部六省也有自己的优势,广大的人口数量和处于中心的地理位置都是促进发展的有力支撑,相信如果把握住了中部崛起这个历史机遇,中部地区一定会实现全面发展,进入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