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TMRI诊断分析

临床经验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

CT MRI 诊断分析

李佩佩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523

【摘 要】目的:分析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和M R I 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对其分别进行CT 和M R I 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良恶性肿瘤C T 检查定位准确率高于M R I ,M R I 定性准确率高于CT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诊断价值肾上腺肿瘤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病具有临床表现复杂、类型多样等特点。CT 和MRI 检查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病变大小、位置、形态等均能明确,对肿瘤是否转移能够有效判断。CT 、MRI 在良恶性肿瘤定性和定位中各具优势[2]。现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对其良恶性肿瘤CT 、MRI 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 报告如下。

肿瘤性质

定位准确率

CT MRI P 值

98.08%78.31%

定性准确率82.54%90.48

定位准确率92.86%80.95%

定性准确率71.43%91.30%

[1]

表一:CT 、MRI 诊断结果对比

良性

恶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45例、41例,平均年龄是(44.69±8.26)岁,最大79岁,最小22岁。38例病变部位为左侧,43例右侧,5例双侧。8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MRI 检查病灶定性准确率、定位准确率。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3讨论

肾上腺肿瘤按照不同的发生部位分为间质瘤、皮质肿瘤、转移瘤和髓质肿瘤;按照是否具有分泌功能可分为功能性肿瘤和非功能性肿瘤;按照不同性质可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必须加强临床有效诊断,提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3]。在本文研究中,对86例患者进行CT 和MRI 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良性肿瘤CT 定性准确率为82.54%,定位准确率为98.08%;MRI 定性准确率为90.48%,定位准确率为78.31%。恶性肿瘤CT 定性准确率为71.43%,定位准确率为92.86%;MRI 定性准确率为91.30%,定位准确率为80.95%。表明CT 定位较为准确,MRI 定性较为准确,两种方式各具优势。

2结果

2.1术后病理结果

对86例患者进行CT 和MRI 检查。(1)叮嘱患者检查前禁食6h ,检查仪器选择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患者膈顶至盆腔或双肾下级,扫描层厚为3mm-5mm 。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型碘海醇,取85ml-90ml 碘海醇经患者前臂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后25s-30s 、70s-80s 分别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重建。(2)MRI 检查仪器选择GE signa1.5T 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方式选择FSE 、T1W1、化学位移同反相位、T2W1、脂肪抑制、FIEST 。对比剂选择Gd-DTPA (钆喷酸),按照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和体质情况进行增强扫描。

在患者CT 和MRI 检查图像中对肿瘤部位、边界、大小、强化程度、内部结构、侵犯范围等进行密切观察,在MRI 检查图像中对比肝脏、肿瘤和脂肪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在CT 检查图像中对肾上腺和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密切观察。将CT 检查和MRI 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记录C T 检查和

86例患者中,63例良性肿瘤,占73.26%,其中24例皮脂腺瘤,1例囊肿,30例嗜铬细胞瘤,8例髓质脂肪瘤,24例左侧,34例右侧,5例双侧。23例恶性肿瘤,占26.74%,其中13例皮脂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

6例转移瘤,14例左侧,9例右侧,无双侧病例。

2.2CT 、MR I 检查结果

CT 检查52例良性肿瘤,22例左侧,25例右侧,5例双侧,定性准确率为82.54%,定位准确率为98.08%。MRI 检查57例良性肿瘤,20例左侧,33例右侧,4例双侧,定性准确率为90.48%,定位准确率为78.31%。CT 检查14例恶性肿瘤,10例左侧,4例右侧,定性准确率为71.43%,定位准确率为92.86%。MRI 检查21例恶性肿瘤,16例左侧,5例右侧,定性准确率为91.30%,定位准确率为80.95%。良恶性肿瘤CT 检查定位准确率高于MRI ,MRI 定性准确率高于CT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高玉颖.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17(16). [2]李加慧. 肾上腺恶性肿瘤的C T 、M R I 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3(14). [3]李秋菊.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的诊断和鉴别[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4(19).

作者简介

李佩佩(1983-) , 女, 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技师。

2014.08

123

临床经验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

CT MRI 诊断分析

李佩佩

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7523

【摘 要】目的:分析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和M R I 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对其分别进行CT 和M R I 检查,对比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结果:良恶性肿瘤C T 检查定位准确率高于M R I ,M R I 定性准确率高于CT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诊断价值肾上腺肿瘤是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病具有临床表现复杂、类型多样等特点。CT 和MRI 检查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病变大小、位置、形态等均能明确,对肿瘤是否转移能够有效判断。CT 、MRI 在良恶性肿瘤定性和定位中各具优势[2]。现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对其良恶性肿瘤CT 、MRI 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 报告如下。

肿瘤性质

定位准确率

CT MRI P 值

98.08%78.31%

定性准确率82.54%90.48

定位准确率92.86%80.95%

定性准确率71.43%91.30%

[1]

表一:CT 、MRI 诊断结果对比

良性

恶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肾上腺肿瘤86例患者,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45例、41例,平均年龄是(44.69±8.26)岁,最大79岁,最小22岁。38例病变部位为左侧,43例右侧,5例双侧。8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

MRI 检查病灶定性准确率、定位准确率。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

3讨论

肾上腺肿瘤按照不同的发生部位分为间质瘤、皮质肿瘤、转移瘤和髓质肿瘤;按照是否具有分泌功能可分为功能性肿瘤和非功能性肿瘤;按照不同性质可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必须加强临床有效诊断,提高定位准确率和定性准确率,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3]。在本文研究中,对86例患者进行CT 和MRI 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良性肿瘤CT 定性准确率为82.54%,定位准确率为98.08%;MRI 定性准确率为90.48%,定位准确率为78.31%。恶性肿瘤CT 定性准确率为71.43%,定位准确率为92.86%;MRI 定性准确率为91.30%,定位准确率为80.95%。表明CT 定位较为准确,MRI 定性较为准确,两种方式各具优势。

2结果

2.1术后病理结果

对86例患者进行CT 和MRI 检查。(1)叮嘱患者检查前禁食6h ,检查仪器选择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 机。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患者膈顶至盆腔或双肾下级,扫描层厚为3mm-5mm 。对比剂选择非离子型碘海醇,取85ml-90ml 碘海醇经患者前臂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后25s-30s 、70s-80s 分别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重建。(2)MRI 检查仪器选择GE signa1.5T 磁共振扫描仪,扫描方式选择FSE 、T1W1、化学位移同反相位、T2W1、脂肪抑制、FIEST 。对比剂选择Gd-DTPA (钆喷酸),按照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和体质情况进行增强扫描。

在患者CT 和MRI 检查图像中对肿瘤部位、边界、大小、强化程度、内部结构、侵犯范围等进行密切观察,在MRI 检查图像中对比肝脏、肿瘤和脂肪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在CT 检查图像中对肾上腺和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密切观察。将CT 检查和MRI 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记录C T 检查和

86例患者中,63例良性肿瘤,占73.26%,其中24例皮脂腺瘤,1例囊肿,30例嗜铬细胞瘤,8例髓质脂肪瘤,24例左侧,34例右侧,5例双侧。23例恶性肿瘤,占26.74%,其中13例皮脂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

6例转移瘤,14例左侧,9例右侧,无双侧病例。

2.2CT 、MR I 检查结果

CT 检查52例良性肿瘤,22例左侧,25例右侧,5例双侧,定性准确率为82.54%,定位准确率为98.08%。MRI 检查57例良性肿瘤,20例左侧,33例右侧,4例双侧,定性准确率为90.48%,定位准确率为78.31%。CT 检查14例恶性肿瘤,10例左侧,4例右侧,定性准确率为71.43%,定位准确率为92.86%。MRI 检查21例恶性肿瘤,16例左侧,5例右侧,定性准确率为91.30%,定位准确率为80.95%。良恶性肿瘤CT 检查定位准确率高于MRI ,MRI 定性准确率高于CT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高玉颖.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17(16). [2]李加慧. 肾上腺恶性肿瘤的C T 、M R I 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3(14). [3]李秋菊. 肾上腺良、恶性肿瘤C T 、M R I 的诊断和鉴别[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4(19).

作者简介

李佩佩(1983-) , 女, 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技师。

2014.08

123


相关文章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鉴别方法是什么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癌.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 )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作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 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查看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 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方法 :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均发生在肝门附近,超声和CT 平扫均表现为低回声 ...查看


  •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活检和病理证实为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象. 结果 肿瘤位于右侧11例,左侧14例,其中原发于肾上腺19例,椎旁交感神经链6例:肿瘤跨中线生长 ...查看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核题库-川大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复习提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核素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按其能量状态,分为稳定性核素和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指能自发的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改变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 ...查看


  • 实验室检查
  • 患者心悸2天,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1)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为550次/分f 波.(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心率l28次/分.(3)QRS波群形态正常.要点:心房颤动. 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1)提早出现的宽大畸形 ...查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 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专业考试大纲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专业考试大纲 (CDFI 医师.技师) (200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 ...查看


  •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 基本资料 实用医学诊断影像学 作者: 隋成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9.05 页数: 定价: CNY88.00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X线检查基础&李娟 吕剑波 第一节 X线发展 ...查看


  • 2014江苏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内容
  • 附件3 江苏省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 临床技能考核方案 (2014版) 修 订 说 明 一.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树立以临床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住院医师培养目标,在前二年实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多站式临床技能考试)的基础 ...查看


  • 解读化验指标
  • 生化全套各项指标意义: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 升高:常见于心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