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生物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生物

必修1

非实验部分

一、 (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 ,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构成蛋白质。

氨基酸结构通式: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 (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核酸:只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三、 (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 C、H、O组成

c、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②二糖:蔗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

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四、 (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分类: ①脂肪:储能。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 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五、 (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 (结合水·自由水)

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六、 (A)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七、 (A)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B)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

2、(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八、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

九、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十、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十一、 (B)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

1、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

2、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3、(B)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①温度;

②PH值

温度 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十二、 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元素组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②ATP的结构简式:A—P∽P∽P,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十三、 (A)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十四、 (B)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光能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  (CH2O) + O2 叶绿体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2、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活跃的化学能(ATP)

3、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

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糖

类等有机物

4.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当光照停止时,C3增加,C5减少 当CO2减少时,C5增加,C3减少

6、(C)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温度: ②光照强度:③CO2的浓度:

十五、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异同

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阶段、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内膜中)

2、反应方程式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酶 C6H12O6 + 6O26CO2 + 6H2O +能量

④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酶 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如酵母菌,苹果等果实,植物根缺氧条件)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如乳酸菌,马铃薯块茎,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再缺氧条件下)

十六、 (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B)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丝分裂模式图

10、(B)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①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②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③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原因:基因控制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 动物克隆(多莉的诞生)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2

十七、 减数分裂的概念(B)

1、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B)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3、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 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 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分裂II: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十八、 DNA分子结构

1、DNA分子的主要特点(B)

DNA的空间结构: 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特点: 一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二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在DNA复制和转录时,碱基对中的氢键断裂。

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 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即A=T、G=C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3、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基因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十九、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脱氧核苷酸)、 过程:(1)解旋:边解旋边复制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

二十、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

定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 过程。场所:细胞核 条件:模板(解旋的1条单链)、原料(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和能量(ATP)碱基配对原则:A-U、C-G 产物: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ATP) 产物:一条多肽链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

二十一、 遗传规律

1、相关概念: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的遗传, 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2、遗传的分离定律(C)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遗传的分离定律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 矮茎

高茎

↓自交

高茎 矮茎

3 : 1

②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③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的表现型分离比是1:1,基因型分离比也是1:1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1、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规律:F2有四种表现型: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

九种基因型: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黄皱) 1yyRR 2yyRr (绿圆) 1yyrr (绿皱)

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十二、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B)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色盲的遗传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二十三、 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A)

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 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征(B)

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特征:1、普遍性;2、随机性;3、突变频率低;4、多数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十五、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与基因突变不同,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见,基因突变是看不见的。备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二十六、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B)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如:从某种群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 30、60、10个。则 : A基因的频率为 (30*2+60)/200=60%

a基因的频率为 (10*2+60)/200=40%

小结: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必修3

二十七、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内环境的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 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尿

素、尿酸、肌酸、氨基酸、多肽、和氨气等。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碳酸氢钠等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当我们进行大量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浆中,与乳酸反应后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神经中枢,使二氧化碳排出。

二十八、 第二章

二十九、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3.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电位:外正内负;刺激后:外负内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中,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

膜,故兴奋在突触间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是

单向的。

四、激素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 下丘脑

细胞代谢 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五、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

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

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 抗原

记忆细胞

4、细胞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抗原

效应T细胞作用:结合靶细胞,使靶细胞破裂

记忆细胞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生物

必修1

非实验部分

一、 (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 ,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构成蛋白质。

氨基酸结构通式: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 (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核酸:只由C、H、O、N、P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三、 (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 C、H、O组成

c、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②二糖:蔗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

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四、 (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分类: ①脂肪:储能。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 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五、 (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 (结合水·自由水)

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六、 (A)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七、 (A)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B)线粒体:具有双膜结构,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供能

2、(B)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八、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具有严整的结构,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

九、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十、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蛋白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十一、 (B)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

1、酶的本质: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

2、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 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3、(B)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①温度;

②PH值

温度 和PH值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十二、 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元素组成:ATP 由C 、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②ATP的结构简式:A—P∽P∽P,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十三、 (A)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十四、 (B)光合作用的过程(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光能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  (CH2O) + O2 叶绿体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2、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活跃的化学能(ATP)

3、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

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糖

类等有机物

4.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当光照停止时,C3增加,C5减少 当CO2减少时,C5增加,C3减少

6、(C)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温度: ②光照强度:③CO2的浓度:

十五、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异同

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第一阶段、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基质中)

第三阶段、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内膜中)

2、反应方程式

①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酶 C6H12O6 + 6O26CO2 + 6H2O +能量

④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酶 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如酵母菌,苹果等果实,植物根缺氧条件)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如乳酸菌,马铃薯块茎,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再缺氧条件下)

十六、 (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B)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纺锤体中央,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丝分裂模式图

10、(B)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①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②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③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原因:基因控制的细胞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实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植物。 动物克隆(多莉的诞生)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必修2

十七、 减数分裂的概念(B)

1、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B)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3、精子的形成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 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 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 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分裂II: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十八、 DNA分子结构

1、DNA分子的主要特点(B)

DNA的空间结构: 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特点: 一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二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在DNA复制和转录时,碱基对中的氢键断裂。

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 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即A=T、G=C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3、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基因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十九、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脱氧核苷酸)、 过程:(1)解旋:边解旋边复制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

二十、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

定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 过程。场所:细胞核 条件:模板(解旋的1条单链)、原料(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酶(解旋酶)和能量(ATP)碱基配对原则:A-U、C-G 产物:mRNA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和能量(ATP) 产物:一条多肽链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

二十一、 遗传规律

1、相关概念: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的遗传, 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2、遗传的分离定律(C)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遗传的分离定律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 矮茎

高茎

↓自交

高茎 矮茎

3 : 1

②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③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的表现型分离比是1:1,基因型分离比也是1:1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1、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规律:F2有四种表现型: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

九种基因型: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黄皱) 1yyRR 2yyRr (绿圆) 1yyrr (绿皱)

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十二、 伴性遗传及其特点(B)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色盲的遗传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二十三、 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A)

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四、 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征(B)

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特征:1、普遍性;2、随机性;3、突变频率低;4、多数是有害的。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十五、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与基因突变不同,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见,基因突变是看不见的。备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二十六、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B)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如:从某种群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 30、60、10个。则 : A基因的频率为 (30*2+60)/200=60%

a基因的频率为 (10*2+60)/200=40%

小结: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必修3

二十七、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内环境的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 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尿

素、尿酸、肌酸、氨基酸、多肽、和氨气等。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碳酸氢钠等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当我们进行大量运动时,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浆中,与乳酸反应后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刺激呼吸神经中枢,使二氧化碳排出。

二十八、 第二章

二十九、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3.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电位:外正内负;刺激后:外负内正。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中,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

膜,故兴奋在突触间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是

单向的。

四、激素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 下丘脑

细胞代谢 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级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五、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

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疫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体

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 抗原

记忆细胞

4、细胞免疫的过程:

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抗原

效应T细胞作用:结合靶细胞,使靶细胞破裂

记忆细胞


相关文章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
  • 附件1: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语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一.基本要求 1.综合评语以<浙江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学生每年的成长记录为依据,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查看


  • 三位一体会考
  • 浙教试院[2011]6号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同意浙江师范大学 等11所高校开展深化完善‚三位一体‛ 综合评价招生制度试点的批复 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财经学 ...查看


  • 福建新高考改革政策
  • 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扭转"唯分数论",促学生全面发展 2016年秋季,部分普通高中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2017年起.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评价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 ...查看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生物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 考试标准(2014版) 生 物 (适用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在校学生及相关人员)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编制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 ...查看


  • 广东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科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考核报考文科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考生生物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 ...查看


  • 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简章--浙江工业大学2012-2016
  •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我校在2016年继续实施并深化&qu ...查看


  •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
  • 什么是学业水平考试? 2014年1月,高中的同学们要参加最后一次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水平考试,重在考核同学们的文化课学习是否达到毕业要求.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它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 ...查看


  • [快讯]最新消息:安徽省2018级考生高二可参加高考!
  • 阜阳共青团 安徽省2018年入学的高中生,从高二起就可以提前参加高考地理.生物科目的考试了.昨天下午,"皖版高考改革方案"两大配套办法--<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 ...查看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
  • 导 学 案装 订线 第 1 页 共 28 页 高二 班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2)构成蛋白质氨基酸 约20种 (3)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R基不同导致氨基酸种类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