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
永新小学 张俊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
习军需处长恪尽职守、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
2、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
的情感。
3、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播放《七律长征》MTV。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就是——丰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欣赏一组有关碑的图片,理解 “碑”和“丰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师相机板书: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
3、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三、直观感受,体验艰辛
1、出示过雪山课件,体会环境恶劣。
2、看后谈感受。
3、体会环境的恶劣和红军队伍面临的困难。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多媒体课件显示:军需处长牺牲的感人场面。
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画面?(第7自然段)
4.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衣着的词语。
5. 作者描写军需处长时,哪一方面写得比较详细?(神态)
6、体会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7、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牺牲前可能想些什么呢?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
(2)、品悟情感。
2、学生汇报,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相关的句子。
A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找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愤怒、很生气)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严峻、抽动,及将军的语言)
“严峻”是什么意思?
(2)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怎样去读?谁能带着愤怒的语气和表情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评,找生读)
B:
(1)“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一下这个表情?从中可以看出什
么?(愤怒到了极点)
(2)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去读?找生读。(谁还想挑战一下)
(3)丰富想像: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等待的时候,将军会
做些什么呢?
C
(1)、生读。
(2)、这句与第一句比感情有什么变化呢?(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
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3).它两在表现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激动、气愤)在读这句话时,
语气要比第一句更强烈。(找生读)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当得知牺牲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将军会怎么想?
2. 指名读。
3.演示课件,向军需处长敬礼。(庄重)
4.正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将军这样关心战士的好干部,所以我们有理由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句话中的“晶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理解后,指导朗读。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12自然段。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打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愿读给大家听?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队伍”指的是什么样的队伍?
(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齐一起大声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五、总 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画碑)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可敬、可赞军需处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提一句碑词,来表达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也提了碑词,请同学们齐读。)
同学们,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
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完成拓展作业。
六.拓展作业:(任选其一)
1.有关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主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军需处长牺牲时英雄形象的段落。
3.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丰 碑
↓
军需处长
倚着、坐着
镇定、安详
单薄、破旧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一心为公 恪尽职守
《丰碑》教学设计
永新小学 张俊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
习军需处长恪尽职守、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
2、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
的情感。
3、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播放《七律长征》MTV。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就是——丰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欣赏一组有关碑的图片,理解 “碑”和“丰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师相机板书: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
3、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三、直观感受,体验艰辛
1、出示过雪山课件,体会环境恶劣。
2、看后谈感受。
3、体会环境的恶劣和红军队伍面临的困难。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多媒体课件显示:军需处长牺牲的感人场面。
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画面?(第7自然段)
4.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衣着的词语。
5. 作者描写军需处长时,哪一方面写得比较详细?(神态)
6、体会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7、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牺牲前可能想些什么呢?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
(2)、品悟情感。
2、学生汇报,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相关的句子。
A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找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愤怒、很生气)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严峻、抽动,及将军的语言)
“严峻”是什么意思?
(2)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怎样去读?谁能带着愤怒的语气和表情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评,找生读)
B:
(1)“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一下这个表情?从中可以看出什
么?(愤怒到了极点)
(2)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去读?找生读。(谁还想挑战一下)
(3)丰富想像: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等待的时候,将军会
做些什么呢?
C
(1)、生读。
(2)、这句与第一句比感情有什么变化呢?(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
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3).它两在表现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激动、气愤)在读这句话时,
语气要比第一句更强烈。(找生读)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当得知牺牲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将军会怎么想?
2. 指名读。
3.演示课件,向军需处长敬礼。(庄重)
4.正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将军这样关心战士的好干部,所以我们有理由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句话中的“晶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理解后,指导朗读。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12自然段。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打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愿读给大家听?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队伍”指的是什么样的队伍?
(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齐一起大声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五、总 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画碑)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可敬、可赞军需处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提一句碑词,来表达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也提了碑词,请同学们齐读。)
同学们,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
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完成拓展作业。
六.拓展作业:(任选其一)
1.有关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主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军需处长牺牲时英雄形象的段落。
3.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丰 碑
↓
军需处长
倚着、坐着
镇定、安详
单薄、破旧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一心为公 恪尽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