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2教学设计

《丰碑》教学设计

永新小学 张俊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

习军需处长恪尽职守、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

2、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

的情感。

3、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播放《七律长征》MTV。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就是——丰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欣赏一组有关碑的图片,理解 “碑”和“丰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师相机板书: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

3、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三、直观感受,体验艰辛

1、出示过雪山课件,体会环境恶劣。

2、看后谈感受。

3、体会环境的恶劣和红军队伍面临的困难。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多媒体课件显示:军需处长牺牲的感人场面。

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画面?(第7自然段)

4.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衣着的词语。

5. 作者描写军需处长时,哪一方面写得比较详细?(神态)

6、体会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7、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牺牲前可能想些什么呢?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

(2)、品悟情感。

2、学生汇报,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相关的句子。

A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找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愤怒、很生气)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严峻、抽动,及将军的语言)

“严峻”是什么意思?

(2)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怎样去读?谁能带着愤怒的语气和表情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评,找生读)

B:

(1)“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一下这个表情?从中可以看出什

么?(愤怒到了极点)

(2)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去读?找生读。(谁还想挑战一下)

(3)丰富想像: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等待的时候,将军会

做些什么呢?

C

(1)、生读。

(2)、这句与第一句比感情有什么变化呢?(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

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3).它两在表现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激动、气愤)在读这句话时,

语气要比第一句更强烈。(找生读)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当得知牺牲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将军会怎么想?

2. 指名读。

3.演示课件,向军需处长敬礼。(庄重)

4.正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将军这样关心战士的好干部,所以我们有理由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句话中的“晶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理解后,指导朗读。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12自然段。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打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愿读给大家听?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队伍”指的是什么样的队伍?

(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齐一起大声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五、总 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画碑)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可敬、可赞军需处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提一句碑词,来表达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也提了碑词,请同学们齐读。)

同学们,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

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完成拓展作业。

六.拓展作业:(任选其一)

1.有关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主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军需处长牺牲时英雄形象的段落。

3.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丰 碑

军需处长

倚着、坐着

镇定、安详

单薄、破旧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一心为公 恪尽职守

《丰碑》教学设计

永新小学 张俊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

习军需处长恪尽职守、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

2、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

的情感。

3、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4、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将军和军需处长的重点语句,在品读中想象,体会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播放《七律长征》MTV。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

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就是——丰碑。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欣赏一组有关碑的图片,理解 “碑”和“丰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师相机板书:军需处长)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

3、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三、直观感受,体验艰辛

1、出示过雪山课件,体会环境恶劣。

2、看后谈感受。

3、体会环境的恶劣和红军队伍面临的困难。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多媒体课件显示:军需处长牺牲的感人场面。

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画面?(第7自然段)

4.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衣着的词语。

5. 作者描写军需处长时,哪一方面写得比较详细?(神态)

6、体会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7、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牺牲前可能想些什么呢?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

(2)、品悟情感。

2、学生汇报,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相关的句子。

A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找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愤怒、很生气)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严峻、抽动,及将军的语言)

“严峻”是什么意思?

(2)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怎样去读?谁能带着愤怒的语气和表情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评,找生读)

B:

(1)“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一下这个表情?从中可以看出什

么?(愤怒到了极点)

(2)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去读?找生读。(谁还想挑战一下)

(3)丰富想像: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等待的时候,将军会

做些什么呢?

C

(1)、生读。

(2)、这句与第一句比感情有什么变化呢?(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

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3).它两在表现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激动、气愤)在读这句话时,

语气要比第一句更强烈。(找生读)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 当得知牺牲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将军会怎么想?

2. 指名读。

3.演示课件,向军需处长敬礼。(庄重)

4.正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将军这样关心战士的好干部,所以我们有理由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 课件出示: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句话中的“晶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理解后,指导朗读。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12自然段。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打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愿读给大家听?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队伍”指的是什么样的队伍?

(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齐一起大声说: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五、总 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画碑)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可敬、可赞军需处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提一句碑词,来表达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也提了碑词,请同学们齐读。)

同学们,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

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完成拓展作业。

六.拓展作业:(任选其一)

1.有关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主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军需处长牺牲时英雄形象的段落。

3.课外阅读:《 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丰 碑

军需处长

倚着、坐着

镇定、安详

单薄、破旧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一心为公 恪尽职守


相关文章

  • [丰碑]说课稿
  • <丰碑>说课稿 城关镇中心学校 白云 一.说教材: <丰碑>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文章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 ...查看


  • 血染的丰碑
  • 血染的丰碑> 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来突出主题的表达手法. 2. 理解本文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崇尚将士们英勇不屈的抗敌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阅读.圈画文中人物刻画和场面描写的语句,分析其 ...查看


  • 支玉恒教学实录--[丰碑]
  •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课前活跃气氛) 师:大家一起说,我们今天上什么课? 生:(齐)丰碑. 师:看我写字.(板书"石")这是什么字? 生:(齐)石字. 师:组词. 生:(齐)石头..石块.. 师:知道我要写什么字吗? 生 ...查看


  •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 栏目:[名师工作室]  发表日期:2011年3月31日  共浏览340 次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转载) --昌乐二中理想教师的标准 昌乐二中的十大理念里,其中有一条是要求教师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查看


  • 长城赞教学设计
  • < 长 城 赞>教 学 设 计 金湖县实验小学 黄 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文中"巍峨丰碑"和"壮丽奇观"等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盛赞长城深广的历史.现实 ...查看


  •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爱心筑成的丰碑
  •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爱心筑成的丰碑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自从当了老师开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不管当初是怎样走上这个岗位的,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对得起老师这位称号的. 左相平所做的也是大多数老师在做作的,无论是关心学生学习,还是 ...查看


  • 热血丹心铸丰碑
  • 热血丹心铸丰碑 --来自新化十四中的报道 肖红德 梅山腹地,资水之滨,一所历史悠久而又青春勃发的县属初中-- 新化十四中,有如破石惊雷,孕育了一个个令世人啧叹的教育奇迹,其骄人的业绩犹如一座座雄伟的丰碑耸立在古老的梅山大地,与巍巍北塔交相辉 ...查看


  • 第一丰碑的故事
  • http://www.gmw.cn 2013-05-17 09:06:36 来源:文摘报 1950年年底,我自美国留学归国,1951年年初即随梁思成先生参加一些工作,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就是其中的一项. 一.设计方案的择定 人民英雄纪念碑意 ...查看


  • 长春版[军需处长]说课稿
  • 长春版<军需处长>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军需处长>这篇课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材第七版块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丰碑,习作安排的是"我心中的英雄",<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