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上课教案复件

1、走迷宫

一、教材分析

《走迷宫》这一课是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第二课,本课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轴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迷宫。

2、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1、走迷宫

教学准备:迷宫大挂图

教学方法:演示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1.下面老师就课本上的迷宫来试玩,请同学监督计时,每隔10秒报一次。

2.同学们现在打开你们桌子上的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和同桌一起合作走迷宫。

3.这位同学走的很好,来我们请他给同学们演示一遍。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那么同学们来想一想通过迷宫大挂图、计时表、 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那么我们能了解到迷宫的知识有哪些?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迷宫结构复杂,进去容易出去难,恩,很好。那么老师来总结一下迷宫的含义。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2.现在老师介绍一下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座精心制作的建筑物,由名匠代达罗斯为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所设计,建造于克诺索斯。这座迷宫用来囚禁米诺斯的儿子,半人半牛怪物的弥诺陶洛斯。代达罗斯巧妙地建造这座迷宫,使得在完成后他本人几乎无法从中逃脱。雅典英雄忒修斯得到阿里阿德涅的襄相,在杀害弥诺陶洛斯后,顺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带领之下成功逃出迷宫。 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很难找到出口。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怎样做迷宫图

1.那么我们来想一想怎么做迷宫图。

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想,那么现在同学一起玩一玩迷宫,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

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2.迷宫图的构成:看一看我们书本上的五张不同迷宫图片进行的对比分析,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共同和规律吗?你说,有进出口,还有很漂亮的图案。恩,很好。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3.同学们讨论怎样设计迷宫图:

(1我们来设计小蚂蚁找家,现在有一只蚂蚁,他要回家,但是找不到出口,现在请同学们帮助小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4.观看两张迷宫,请同学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四.评析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五.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2、我爱校园

一、 教材分析

校园,尤其是小学校园留下了每名同学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可能给学生留下或欢乐或伤心的种种故事。本课就是基于学生对校园及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校园,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结合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选择的是线描淡彩的画法,简约、概括地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以及树木、人物等的物象的轮廓,画面流畅的线条加上主观色彩的运用,使这幅作业没有了活动一所见示意图的“呆板”,却显得生动、更有“画”味,表达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线描基础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在上一活动——校园平面示意图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校园已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因此这节课主要对学生在取景和表现技法上做一点拨、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目标是不会有大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线描淡彩的基本表现手法画校园一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色彩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线描淡彩画法的基本运用。难点是线与色的有效结合,做到以线的纤细、色的清丽,使画面形色独具韵味,运用其多变的表现手法,达到朴素无华、清新悦目之效果,要求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慢慢的去领会和掌握。

五、教学准备

依据美术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体验教学的新理念,本课采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介绍平面示意图

1,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会问其他人。那么我们除了这种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这位同学请问答,我可以根据校园平面示意图,恩,对,很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平面示意图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到课本上来学习我爱校园。

二.创作平面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来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学校的校门,教学楼,操场,食堂,在什么方位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们的校门在前面,恩,好,同学们根据上北下南,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课本,试一试勾画出校门、教学楼、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1)我们在画示意图的时候要注意,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的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在画的时候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然后再画上淡淡的水彩。

(3)等颜色干后适当的加勾线条。

4. 在画图之前,我们来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业,比如这一幅,他就很好的表现空很强的立体感。

5.同学们我们在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来画一副校园意图的时候,要注意用箭头表明方向。

6.下面同学们来开始画。

7.同学们注意在画校园意图的时候,线描时不要表现过多,画个大体的轮廓。要注意离我们近的物体大些,远的物体小些。在用色的时候,要注意颜色有深有浅,离我们近的颜色亮些,远的地方颜色暗些。

三.评价同学的作品

好现在让老师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恩,同学们的作品都很好,那么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呢?我们来相互比一比,看一看。恩,这位同学的作品很好的表现了校园的空间感,还有这个颜色对比非常好。这位同学的作品也很好,不过好像少了箭头。

四.总结

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我学会了怎么

画房子,还有怎么运用颜色。恩,很好,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线描淡彩画,画一副校园一景。

4、真情对印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儿童最为喜好的手工活动。依托儿童之所好,以“节庆窗花”的营造为题材内容,开展适合其发展条件需求的纸工学习活动,是本课确定的学习任务。学生运用折、设计、剪、的方法,将正方形的彩色小纸折剪出一个个漂亮的窗花。学习内容结合手工与平面造型的表现特点,具有比较简单的综合趋向。学习活动的展开应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和表现热情。通过富有创意的情境设置,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表现,做到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体现个性特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学习材料满足了儿童的欲求,抓住兴趣点便能产生刺激兴奋的作用,学生的操作表现在普遍情况下呈现积极状态。折剪作为一种方法,学习难度不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剪对称纹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对剪出美观、漂亮的对称纹样的教学。

2、操作过程中的耐心、准确和细致。

教学准备:画纸。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探究

一.欣赏探究

1. 导入: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回答

2.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本上的图案,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位同学请说,是画上去的,那么这些图片是怎么画上去的呢?你来说一说,我不明白。其实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那么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里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恩,运用了对称。对,但是它除了运用对称,还有抽象、机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真情对印,

二.实际操作

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书本上的真情对印的内容有制作方法和步骤,尝试去做一个这样的对印好吗?

好,同学们已经做好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很好,那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是将纸对折后展开,涂上颜色,再双面按一下,就好了。

恩,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老师来讲解一下做法,在折线的一侧点、滴

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三. 自由练习

那么根据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再做一次,每4人一组,组内设计的纹样最好是不同的,每组交一副作品,我们来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做的最好?恩,同学们做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评选一个最佳创意奖。恩,这时老师颁发给你们组的奖品,希望再接再厉,努力创作。

四.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在做真情对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你来回答一下,恩,很好。你呢,恩是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五,作业

以花为主题来设计一副真情对印的作品。回去可以先查资料,然后选颜色,最后自己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4、记忆大比拼

一、教材分析

《记忆大比拼》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活动一学习内容记忆大比拼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记忆大比拼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学情分析

此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其关键在于技法的传授,由于学生描绘形体受儿童时期想像画定式的干扰,技法的形成与掌握往往需要长期的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尽可能将技法形象地、深入浅出地融汇于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单一的、刻板的、传统的技法学习模式,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掌握知识技能。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3、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地添画立体形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教学难点: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和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添画时用线流畅, 表现生动。)

五、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半只花瓶(稿纸一)、半个粉笔盒(稿纸二)、半个楼房 和半个花盆 (稿纸三)图片; 笑脸若干;圆形卡纸一张。 学生准备:纸盒、易拉罐(圆柱体)、彩笔、铅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闯关比拼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例如,那些让我们可亲可敬的人,一双旧鞋子,一只旧花瓶,一个难忘的节日……,只要是曾经熟悉,不论它们现在是否完整,不论它是否躲避,我们依然能把它画下来用心珍藏。今天我们就拾起记忆的碎片,进行一次考验记忆的比赛。

(板书课题:记忆大比拼)比赛中有好几道关卡,看看哪些同学能顺

利通过这些关卡。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前不久,老师不小心把家里一只漂亮的花瓶打破了,现在只剩下残缺的一半,你们能帮老师把它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半只残缺的花瓶)

下面同学们在老师发的稿纸一上添画,把图形补充完整。

如果你添画有困难,可以与同学交流一下,或是观察自带的圆柱体。巡回指导。

现在同学们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现在老师出示圆形卡纸,同学们观察一下,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说明圆的透视缩形原理。

修改图形。

教师活动:1、课件演示添补花瓶的另一半。

2、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我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这位同学请说,这位同学说花瓶线条流畅,非常美观。圆柱的上面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的。恩很好。

小结:圆柱形(类似于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透视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特点和圆的透视缩形原理。

活动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我们已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昨天四年一班调皮捣蛋的王健同学把教室里的粉笔盒撕坏了,我们能帮他复原画出另一半吗?(课件出示残缺的粉笔盒图片)

现在老师发的稿纸二上添画,把粉笔盒补充完整。

如果添画时有困难,可以观察自带的纸盒。可以请教老师。

恩,同学们都画好了,那么我们现在以四人为以小组小组交流,每小组展示一副作品。恩,这位穿白色衣服的这组同学画的最棒。

下面看看出示方形的立体实物,同学们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

下面请同学们修改补充图形。

1、课件演示添补粉笔盒的另一半。

2、:能比较合理地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

3、小结: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方形物体的特征,使他们懂得由于面的收缩,侧面的方形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 活动三:拼图游戏,激趣观察

你们已顺利通过了两个关卡,下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放松放松。让我 们一起进入第三关:找找另一半。(课件出示4个水壶的半张图片,并出示打乱顺序的另外四幅半张图片)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小组讨论连线。

教师活动:你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同一个水壶的?

回答连线的依据。

1、课件演示拼图。

2、小结:要完成拼图,必须仔细观察,找到特征,拼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在绘画时也要仔细观察,才能抓住物体的特点,从而画出生动的画。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使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同学们已经通过了第三关,下面进入最难的第四关。大家都知道4月14我国青海省的玉树县发生了7.1级大地震,那里的许多楼房都被震塌,也包括学校的教学楼,当然教室里的花盆也被打破了。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为灾区小朋友们恢复教学楼和教室里的花盆,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课件出示:残缺的楼房和半个花盆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出示的图形,并把稿纸三中的物体添画完整。

观察、添画。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评议,选出组内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笑脸贴在大家认为较好的作品上,并说明理由。

1、课件演示添画楼房和花盆。

2、小结:这些作品都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细心绘画出来的。它们的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可以看出作者都是用心在绘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圆柱形物体和方形物体透视变化的认识。

活动五:总结拓展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一些线描画。

下面同学们观看线描画。

这些作品都是跟大家差不多年龄的同学画的,有的是规则的物体,有的是不规则的物体,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前面讲过的规律来画,不规则的物体,就要根据记忆和想象来添画。下面我们来看这幅画怎样添画完整。(课件出示不完整的鞋图)

那么现在同学们小组讨论回答。

1、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示范添画不完整的鞋。

2、不规则物体的添画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绘画其实不难,只要找到规律,用心去画,你也能画出优秀的作品。课后,同学们可以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线描添画。

6、静物一家

一、教材分析

《静物一家》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6课,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感悟构图中主次关系,运用线描工具,有意识的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第一个小训练是根据主题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学生从中对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

作业设置包含了两种活动:1、选择物品进行分类组合。2、用线描表现物品。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绘画,还是以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强调教师课堂直观绘画示范。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以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

的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静物的分类。2、以线描的形式表现静物。 教学难点:1、静物的有趣组合。2、作品突出构图形式美。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准备对于美术课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准备好画具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课前布置学生选择静物时,可提示学生一定的选择范围,贵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险物品等不宜作为课堂学习用具,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教师准备:静物图片、范作、多媒体课件、面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铅笔、白纸、美术课件、多种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和同学们去认识一个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静物的一家。

一、课前活动布置

那么昨天我已经让同学们带2~3件日常生活用品。

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呈现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恩,这位同学说一说,恩,说的很好。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二、认识静物

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这位穿蓝色衣服的同学请回答。这位同学说他想到了家。

3.现在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们根据老师出示的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恩,很好。

那么现在同学们来玩一玩

三、静物分类 游戏

现在我们来给“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现在老师拿出一件我自己带来的物品,同学们想一想它有什么

用途,特征,给他来找一找朋友?恩,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我们以每四人为以一小组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找一找他们的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 物品

三、自主探究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怎么样能把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这位扎小辨的同学你说,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下面老师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现在同学们来讨论分析讨论一下?画面主体位置有什么不同?恩,这位同学说的很好。

3.那么老师现在来总结一下,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1.现在老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同学们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

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相互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学生们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那么我们在物品中摆放的时候要给我们的作品想一个主题名称。

3.恩,这位同学的作品很好,主次明确。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模板教具 粉笔演示

四、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恩,这位同学说的非常的好。

2.下面老师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在你们当中老师要评选出构图美的作品和线条美的作品。这副和这副都很好,那么现在老师要颁奖给他们。给,希望下次你们表现的更好。

(1)现在我们来欣赏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还有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五、自主表现

现在同学们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好,同学们相互欣赏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六、作业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6、草 丛 中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五、教学准备:玩具、标本。

六、教学方法:讨论观察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

学生们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各种各样草的实物、大块泥团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玩具、标本等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

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8、恐龙世界

一、教材分析

《恐龙世界》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要表现的恐龙是地球上早已绝迹的动物,科学家针对恐龙化石的研究还原出来的恐龙形象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并使他们产生无尽的遐想。这一课主要的要求是“根据相关影视、图书资料所获得对恐龙的了解,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这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题材,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宽广、自由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在绘画创作的同时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期与写实期之间,不再像前期孩子一样大胆的作画,但任然爱幻想。他们开始注重观察事物的结构,有写实的需求,但在观察失误的方法及绘画技巧上还需要一定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特征,画一只自己喜欢的恐龙。

2、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恐龙的观察、分析、了解,把握恐龙形态及一般特征,并表现出来。

难点:恐龙造型特征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那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恐龙的故事。《恐龙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2.引入课题。现在请看大屏幕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二、观察了解

1.同学们观看恐龙图片。结合我们第恐龙的认识,

(1)你认识恐龙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这位同学回答,这位同学说恐龙的体型很大。。嗯很好。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

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那么老师就来说一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导

现在老师就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好,同学们看大屏幕。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五、欣赏评述

1.嗯,现在同学已经画好了,老师准备了三个奖项,其中有最有创意奖,构图最美奖,还有优秀着色奖,现在老师就颁发奖状,给,

给,希望同学以后画的更好。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但是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绘画水平。

2.现在我们来看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现在我们自己比较一下课件中学生作品与同学们的作品有什么差异吗?这位同学请说,这位同学说他的颜色没有搭配好,嗯,很好,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提高。

六、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同学没呢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嗯,很好。

2.观看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 们将原有的作业再丰富完善一下。 嗯,很好。

七、查阅资料

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八、课后作业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9、绿色呼唤

一、教材分析

绿色呼唤森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绿色呼唤围绕画树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本课绿色呼唤涉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知识技能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运用的方法,学会使用与色彩画相关的工具材料。绿色呼唤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树,树的外形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三个部分具体组织而成,虽然树千姿百态,但都可以用近似的几何形体如锥形或圆球形来概括或理解。树叶一般分针叶、阔叶两大类,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生长规律,我们列举了三种常见叶丛的画法给学生以提示,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选择教材中的小训练添画叶丛。树枝长在树干上,形成前、后、左、右相互穿插关系,画时一定要注意其形态变化。教师适当让学生掌握调出更多色彩的方法,在了解浓淡色的基础上,发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和倾向性,如教学定位是画一片树林应突出前面的树,再逐层推远。作画步骤先勾线,再涂上较淡薄的色彩,也可复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期与写实期之间,不再像前期孩子一样大胆的作画,但任然爱幻想。他们开始注重观察事物的结构,有写实的需求,但在观察失误的方法及绘画技巧上还需要一定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外形结构及其特征,并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层次要分明。

2、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3、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4、以领养小树的实际行动体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二、整体感知,了解画法

1.观察图片:自然界的树。思考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现。

2.让学生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现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图例),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

现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现树林。

(2)树木局部的表现: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1.图片:自然界的树

2.出示方法步骤

三、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1)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学生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

(2)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3)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1)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产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2)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3)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学生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

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1)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适当;

(3)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1.课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个问题

2.铅笔、 白纸、色彩画工具、教材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画工具材料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小结。

10、编纸条

一、教材分析

《编织美丽》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原题目是《编纸条》,非常直观但我个人觉得标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将它的名字改成了《编织美丽》,我想这样的课题会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这一课最重要的不是只让孩子们掌握编织的技巧,而是寻找生活中与编织有关的物品,同时将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培养孩子们观察的习惯,用美装点生活,用生活创造美。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运用到生活中去,创造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发现创造更多的美。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将生活的感受运用于作品。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

(2)采用编织的基本技法制作一件作品。

(3)通过教材提示与自我观察,掌握改变经纬纸条的形状或灵活变换提压的制作方法。

(4)设计制作一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作品,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可以随时随地大胆创造的。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

难点: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七、教学过程:

(1)编织的基本方法很简单,处理不好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怎样一开始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呢?我设计了一个“送贺卡”的情境,事先我了解上课的班级最近过生日同学的名字,在课堂上,我宣布将有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特别礼物要送给他,接着我亮出贺卡,漂亮的贺卡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而贺卡主要就是运用了编织的技法制作而成。加上是送给本班的同学,孩子们的兴趣更是高涨了起来,我顺势向学生提问:美丽的贺卡的确不止老师的这一张,可我觉得我的最美、最独特,你发现为什么了吗?从而很快引出本课课题,并促使学生投入的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在浓郁的好奇心趋势下自主观察制作的方法,并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做。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很快便掌握了。

(2)接下来如何制作出不同样式的编织作品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增强趣味性,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的游戏激趣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点击进入,将基本编织方法制作的作品

与之对比,找找不同点,比比谁的眼力厉害,找到不同的制作方法之后,老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现场演示,并请同学上来做小老师,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积极参与的同学还可以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编织贺卡,更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巧妙的活动、直观的演示与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很快解决了制作的难题。

(3)美来源于生活而融入生活,最后,如何启发孩子们用美来装点自己的世界,将本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这是整堂课的关键所在,我首先出示没有主题的编织作品,提问:“你觉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接着利用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外部添加、在内部添加、改变外形三种方法,原作品进行了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还可以给她取个名字。直观的画面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给了孩子思考的方向。

(4)看,这些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作品,也许它还很稚嫩,也不够精致,但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光辉,让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每一个奇妙的想法而折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作品展示会,通过拍卖的方法共同评出最具价值的艺术品。在这里,孩子们最可贵的品质得到充分的体现,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会还你一份精彩。

(5)当学生还陶醉在美丽作品中意犹未尽之时,我出示了生活中各具特色的编织品,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到现实生活艺术的魅力,让他们明白艺术与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水乳交融。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我们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11、花团锦簇

一、教材分析

《花团锦簇》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制作难度比较适宜四年级学生。此年龄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观察力和表现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美表现力感受力也相对增强。是相对比较容易驾驭的。

本课核心是对鲜花原形进行艺术再现,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受叠绕纸花方法的局限。要通过叠饶纸花工艺让学生进行创新,探索研究更多的纸花制作工艺方法,制作更多的花型。又将制作和应用进行紧密结合,利用学生的情感激发创作欲望。这样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其审美能力、手工艺制作能力也相对增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花朵造型,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抓住花型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

花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花朵的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纸花制作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制作不同形状的花朵。

六、课前准备

学具: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树叶、铁丝、茅草杆、剪刀、透明胶、花瓶等。

教具:示范的鲜花作品、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颜色形态各异的鲜花,并同时欣赏用多种材料包装的礼品鲜花,以祝福祖国、亲手给祖国赠送生日礼物以及“母亲节”送给母亲什么为主题通过谈话法揭示课题,花团锦簇。

(二)、欣赏探究(分四步)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型都不同,逐支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鲜花我们得学多少种鲜花制作方法啊?然后分小组

研究讨论,并翻阅教材,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作出总结:原来这些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方法制作出来的。

2,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纸花,教师收集几朵探究作品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3、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展示几种花瓣的形状, 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之后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然后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4.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三)、合作表现

主要是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并提出安全卫生要求。

(四)、欣赏交流:

1.师生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形象逼真花形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传授经验。

3、各组之间相互观摩和交流,体验制作成功的愉悦。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学会了美丽的纸花制作,我

要做朵花送给……

让学生讨论说说打算送给谁。

(六)教师总结全课,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其情感需求。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中结束本课。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1、走迷宫

一、教材分析

《走迷宫》这一课是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第二课,本课题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运用描绘、设计、制作等多种造型活动,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平面迷宫,借以释放学生对奥秘领域的好奇之心、探索之愿。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轴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迷宫。

2、收集有关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能大胆想像与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

1、走迷宫

教学准备:迷宫大挂图

教学方法:演示体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1.下面老师就课本上的迷宫来试玩,请同学监督计时,每隔10秒报一次。

2.同学们现在打开你们桌子上的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和同桌一起合作走迷宫。

3.这位同学走的很好,来我们请他给同学们演示一遍。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那么同学们来想一想通过迷宫大挂图、计时表、 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那么我们能了解到迷宫的知识有哪些?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迷宫结构复杂,进去容易出去难,恩,很好。那么老师来总结一下迷宫的含义。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二.介绍什么是迷宫

2.现在老师介绍一下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在希腊神话中是一座精心制作的建筑物,由名匠代达罗斯为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所设计,建造于克诺索斯。这座迷宫用来囚禁米诺斯的儿子,半人半牛怪物的弥诺陶洛斯。代达罗斯巧妙地建造这座迷宫,使得在完成后他本人几乎无法从中逃脱。雅典英雄忒修斯得到阿里阿德涅的襄相,在杀害弥诺陶洛斯后,顺着阿里阿德涅的线带领之下成功逃出迷宫。 他为国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迷宫,宫中通道交错,无论谁只要一走进去,就很难找到出口。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怎样做迷宫图

1.那么我们来想一想怎么做迷宫图。

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想,那么现在同学一起玩一玩迷宫,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

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2.迷宫图的构成:看一看我们书本上的五张不同迷宫图片进行的对比分析,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共同和规律吗?你说,有进出口,还有很漂亮的图案。恩,很好。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3.同学们讨论怎样设计迷宫图:

(1我们来设计小蚂蚁找家,现在有一只蚂蚁,他要回家,但是找不到出口,现在请同学们帮助小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4.观看两张迷宫,请同学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四.评析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五.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2、我爱校园

一、 教材分析

校园,尤其是小学校园留下了每名同学天真烂漫的金色童年,校园里的一景一物,都可能给学生留下或欢乐或伤心的种种故事。本课就是基于学生对校园及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描绘校园,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和色彩结合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在表现手法上选择的是线描淡彩的画法,简约、概括地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以及树木、人物等的物象的轮廓,画面流畅的线条加上主观色彩的运用,使这幅作业没有了活动一所见示意图的“呆板”,却显得生动、更有“画”味,表达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线描基础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内容在上一活动——校园平面示意图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校园已经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因此这节课主要对学生在取景和表现技法上做一点拨、引导,学生完成活动目标是不会有大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线描淡彩的基本表现手法画校园一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色彩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线描淡彩画法的基本运用。难点是线与色的有效结合,做到以线的纤细、色的清丽,使画面形色独具韵味,运用其多变的表现手法,达到朴素无华、清新悦目之效果,要求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慢慢的去领会和掌握。

五、教学准备

依据美术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体验教学的新理念,本课采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介绍平面示意图

1,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会问其他人。那么我们除了这种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这位同学请问答,我可以根据校园平面示意图,恩,对,很好,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平面示意图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到课本上来学习我爱校园。

二.创作平面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来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学校的校门,教学楼,操场,食堂,在什么方位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我们的校门在前面,恩,好,同学们根据上北下南,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课本,试一试勾画出校门、教学楼、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1)我们在画示意图的时候要注意,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的勾画建筑的立体形态,在画的时候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然后再画上淡淡的水彩。

(3)等颜色干后适当的加勾线条。

4. 在画图之前,我们来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业,比如这一幅,他就很好的表现空很强的立体感。

5.同学们我们在用线描淡彩的画法来画一副校园意图的时候,要注意用箭头表明方向。

6.下面同学们来开始画。

7.同学们注意在画校园意图的时候,线描时不要表现过多,画个大体的轮廓。要注意离我们近的物体大些,远的物体小些。在用色的时候,要注意颜色有深有浅,离我们近的颜色亮些,远的地方颜色暗些。

三.评价同学的作品

好现在让老师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恩,同学们的作品都很好,那么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呢?我们来相互比一比,看一看。恩,这位同学的作品很好的表现了校园的空间感,还有这个颜色对比非常好。这位同学的作品也很好,不过好像少了箭头。

四.总结

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我学会了怎么

画房子,还有怎么运用颜色。恩,很好,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运用线描淡彩画,画一副校园一景。

4、真情对印

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儿童最为喜好的手工活动。依托儿童之所好,以“节庆窗花”的营造为题材内容,开展适合其发展条件需求的纸工学习活动,是本课确定的学习任务。学生运用折、设计、剪、的方法,将正方形的彩色小纸折剪出一个个漂亮的窗花。学习内容结合手工与平面造型的表现特点,具有比较简单的综合趋向。学习活动的展开应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和表现热情。通过富有创意的情境设置,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表现,做到充分发挥自主精神、体现个性特点,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由于学习材料满足了儿童的欲求,抓住兴趣点便能产生刺激兴奋的作用,学生的操作表现在普遍情况下呈现积极状态。折剪作为一种方法,学习难度不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创作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剪对称纹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对剪出美观、漂亮的对称纹样的教学。

2、操作过程中的耐心、准确和细致。

教学准备:画纸。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欣赏探究

一.欣赏探究

1. 导入: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生回答

2.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本上的图案,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位同学请说,是画上去的,那么这些图片是怎么画上去的呢?你来说一说,我不明白。其实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那么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里呢?这位同学请回答,恩,运用了对称。对,但是它除了运用对称,还有抽象、机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真情对印,

二.实际操作

现在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书本上的真情对印的内容有制作方法和步骤,尝试去做一个这样的对印好吗?

好,同学们已经做好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很好,那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是将纸对折后展开,涂上颜色,再双面按一下,就好了。

恩,这位同学说的很好,老师来讲解一下做法,在折线的一侧点、滴

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三. 自由练习

那么根据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再做一次,每4人一组,组内设计的纹样最好是不同的,每组交一副作品,我们来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做的最好?恩,同学们做的都不错,下面我们来评选一个最佳创意奖。恩,这时老师颁发给你们组的奖品,希望再接再厉,努力创作。

四.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在做真情对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你来回答一下,恩,很好。你呢,恩是的,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五,作业

以花为主题来设计一副真情对印的作品。回去可以先查资料,然后选颜色,最后自己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4、记忆大比拼

一、教材分析

《记忆大比拼》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课。活动一学习内容记忆大比拼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记忆大比拼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学情分析

此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其关键在于技法的传授,由于学生描绘形体受儿童时期想像画定式的干扰,技法的形成与掌握往往需要长期的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尽可能将技法形象地、深入浅出地融汇于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单一的、刻板的、传统的技法学习模式,使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掌握知识技能。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3、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地添画立体形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

教学难点: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和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添画时用线流畅, 表现生动。)

五、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半只花瓶(稿纸一)、半个粉笔盒(稿纸二)、半个楼房 和半个花盆 (稿纸三)图片; 笑脸若干;圆形卡纸一张。 学生准备:纸盒、易拉罐(圆柱体)、彩笔、铅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闯关比拼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过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例如,那些让我们可亲可敬的人,一双旧鞋子,一只旧花瓶,一个难忘的节日……,只要是曾经熟悉,不论它们现在是否完整,不论它是否躲避,我们依然能把它画下来用心珍藏。今天我们就拾起记忆的碎片,进行一次考验记忆的比赛。

(板书课题:记忆大比拼)比赛中有好几道关卡,看看哪些同学能顺

利通过这些关卡。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前不久,老师不小心把家里一只漂亮的花瓶打破了,现在只剩下残缺的一半,你们能帮老师把它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半只残缺的花瓶)

下面同学们在老师发的稿纸一上添画,把图形补充完整。

如果你添画有困难,可以与同学交流一下,或是观察自带的圆柱体。巡回指导。

现在同学们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现在老师出示圆形卡纸,同学们观察一下,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说明圆的透视缩形原理。

修改图形。

教师活动:1、课件演示添补花瓶的另一半。

2、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我们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吗?这位同学请说,这位同学说花瓶线条流畅,非常美观。圆柱的上面圆和下面的圆是一样的。恩很好。

小结:圆柱形(类似于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透视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特点和圆的透视缩形原理。

活动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我们已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昨天四年一班调皮捣蛋的王健同学把教室里的粉笔盒撕坏了,我们能帮他复原画出另一半吗?(课件出示残缺的粉笔盒图片)

现在老师发的稿纸二上添画,把粉笔盒补充完整。

如果添画时有困难,可以观察自带的纸盒。可以请教老师。

恩,同学们都画好了,那么我们现在以四人为以小组小组交流,每小组展示一副作品。恩,这位穿白色衣服的这组同学画的最棒。

下面看看出示方形的立体实物,同学们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

下面请同学们修改补充图形。

1、课件演示添补粉笔盒的另一半。

2、:能比较合理地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

3、小结: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方形物体的特征,使他们懂得由于面的收缩,侧面的方形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 活动三:拼图游戏,激趣观察

你们已顺利通过了两个关卡,下面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放松放松。让我 们一起进入第三关:找找另一半。(课件出示4个水壶的半张图片,并出示打乱顺序的另外四幅半张图片)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小组讨论连线。

教师活动:你从哪里看出它们是同一个水壶的?

回答连线的依据。

1、课件演示拼图。

2、小结:要完成拼图,必须仔细观察,找到特征,拼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在绘画时也要仔细观察,才能抓住物体的特点,从而画出生动的画。

设计意图:通过拼图使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同学们已经通过了第三关,下面进入最难的第四关。大家都知道4月14我国青海省的玉树县发生了7.1级大地震,那里的许多楼房都被震塌,也包括学校的教学楼,当然教室里的花盆也被打破了。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为灾区小朋友们恢复教学楼和教室里的花盆,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课件出示:残缺的楼房和半个花盆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出示的图形,并把稿纸三中的物体添画完整。

观察、添画。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评议,选出组内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每个小组派代表将本组的笑脸贴在大家认为较好的作品上,并说明理由。

1、课件演示添画楼房和花盆。

2、小结:这些作品都是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细心绘画出来的。它们的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可以看出作者都是用心在绘画。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圆柱形物体和方形物体透视变化的认识。

活动五:总结拓展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一些线描画。

下面同学们观看线描画。

这些作品都是跟大家差不多年龄的同学画的,有的是规则的物体,有的是不规则的物体,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前面讲过的规律来画,不规则的物体,就要根据记忆和想象来添画。下面我们来看这幅画怎样添画完整。(课件出示不完整的鞋图)

那么现在同学们小组讨论回答。

1、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示范添画不完整的鞋。

2、不规则物体的添画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绘画其实不难,只要找到规律,用心去画,你也能画出优秀的作品。课后,同学们可以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进行线描添画。

6、静物一家

一、教材分析

《静物一家》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6课,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是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将身边的静物进行合理分类、组合,感悟构图中主次关系,运用线描工具,有意识的表现自己所见所感的物品,表达个人对生活的关注,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材设置了两个尝试性小训练,以分解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第一个小训练是根据主题选出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使学生从中对静物的分类有所感悟;另一个小训练是以画家作品为范作,在示意图中标出主要物品的摆放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图中主体物品摆放的位置关系的意识。

作业设置包含了两种活动:1、选择物品进行分类组合。2、用线描表现物品。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绘画,还是以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强调教师课堂直观绘画示范。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以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

的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静物的分类。2、以线描的形式表现静物。 教学难点:1、静物的有趣组合。2、作品突出构图形式美。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准备对于美术课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准备好画具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课前布置学生选择静物时,可提示学生一定的选择范围,贵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险物品等不宜作为课堂学习用具,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

教师准备:静物图片、范作、多媒体课件、面具等。

学生准备:绘画铅笔、白纸、美术课件、多种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认知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今天我和同学们去认识一个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静物的一家。

一、课前活动布置

那么昨天我已经让同学们带2~3件日常生活用品。

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呈现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恩,这位同学说一说,恩,说的很好。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二、认识静物

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这位穿蓝色衣服的同学请回答。这位同学说他想到了家。

3.现在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们根据老师出示的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恩,很好。

那么现在同学们来玩一玩

三、静物分类 游戏

现在我们来给“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现在老师拿出一件我自己带来的物品,同学们想一想它有什么

用途,特征,给他来找一找朋友?恩,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现在我们以每四人为以一小组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找一找他们的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师生带来的 物品

三、自主探究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怎么样能把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这位扎小辨的同学你说,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下面老师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现在同学们来讨论分析讨论一下?画面主体位置有什么不同?恩,这位同学说的很好。

3.那么老师现在来总结一下,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1.现在老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同学们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

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相互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学生们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那么我们在物品中摆放的时候要给我们的作品想一个主题名称。

3.恩,这位同学的作品很好,主次明确。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模板教具 粉笔演示

四、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恩,这位同学说的非常的好。

2.下面老师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在你们当中老师要评选出构图美的作品和线条美的作品。这副和这副都很好,那么现在老师要颁奖给他们。给,希望下次你们表现的更好。

(1)现在我们来欣赏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还有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五、自主表现

现在同学们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好,同学们相互欣赏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六、作业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6、草 丛 中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领域划分,我将其定为于造型·表现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草丛,是学生每天都要看到的,它装点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环境,本课的学习旨在通过观察了解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及创造力和表现力,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的美术技能。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各种草的形态、结构、穿插关系,并发挥想象进行相关主题创作。

过程和方法:通过看看、想想、说说、感知草作用,并了解草的结构、形态,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现草丛中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草的形态、结构及穿插关系

难点:富有创意地表现草丛中的各种穿插及动态关系。

五、教学准备:玩具、标本。

六、教学方法:讨论观察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

学生们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每组发放草叶实物并插在泥团中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各种各样草的实物、大块泥团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玩具、标本等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

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在教材预留空白处添画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8、恐龙世界

一、教材分析

《恐龙世界》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八册中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要表现的恐龙是地球上早已绝迹的动物,科学家针对恐龙化石的研究还原出来的恐龙形象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并使他们产生无尽的遐想。这一课主要的要求是“根据相关影视、图书资料所获得对恐龙的了解,画一幅恐龙及其生活环境的想象画”这是一个学生很感兴趣的题材,充满了神秘与想象。教材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宽广、自由的创作空间,让学生在绘画创作的同时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关注未来。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期与写实期之间,不再像前期孩子一样大胆的作画,但任然爱幻想。他们开始注重观察事物的结构,有写实的需求,但在观察失误的方法及绘画技巧上还需要一定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特征,画一只自己喜欢的恐龙。

2、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的状态及年代,关注地球生物的未来,增强环保意识。

3、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想象表现力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恐龙的观察、分析、了解,把握恐龙形态及一般特征,并表现出来。

难点:恐龙造型特征的准确表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那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恐龙的故事。《恐龙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2.引入课题。现在请看大屏幕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二、观察了解

1.同学们观看恐龙图片。结合我们第恐龙的认识,

(1)你认识恐龙吗?它是什么样子的?这位同学回答,这位同学说恐龙的体型很大。。嗯很好。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

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那么老师就来说一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导

现在老师就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好,同学们看大屏幕。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五、欣赏评述

1.嗯,现在同学已经画好了,老师准备了三个奖项,其中有最有创意奖,构图最美奖,还有优秀着色奖,现在老师就颁发奖状,给,

给,希望同学以后画的更好。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但是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绘画水平。

2.现在我们来看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现在我们自己比较一下课件中学生作品与同学们的作品有什么差异吗?这位同学请说,这位同学说他的颜色没有搭配好,嗯,很好,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提高。

六、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同学没呢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嗯,很好。

2.观看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 们将原有的作业再丰富完善一下。 嗯,很好。

七、查阅资料

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八、课后作业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9、绿色呼唤

一、教材分析

绿色呼唤森林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课绿色呼唤围绕画树这一活动,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本课绿色呼唤涉及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学科知识技能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运用的方法,学会使用与色彩画相关的工具材料。绿色呼唤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画树,树的外形是由树干、树枝、树叶三个部分具体组织而成,虽然树千姿百态,但都可以用近似的几何形体如锥形或圆球形来概括或理解。树叶一般分针叶、阔叶两大类,有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生长规律,我们列举了三种常见叶丛的画法给学生以提示,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像,选择教材中的小训练添画叶丛。树枝长在树干上,形成前、后、左、右相互穿插关系,画时一定要注意其形态变化。教师适当让学生掌握调出更多色彩的方法,在了解浓淡色的基础上,发现色彩的深浅变化和倾向性,如教学定位是画一片树林应突出前面的树,再逐层推远。作画步骤先勾线,再涂上较淡薄的色彩,也可复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表现期与写实期之间,不再像前期孩子一样大胆的作画,但任然爱幻想。他们开始注重观察事物的结构,有写实的需求,但在观察失误的方法及绘画技巧上还需要一定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外形结构及其特征,并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层次要分明。

2、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3、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4、以领养小树的实际行动体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二、整体感知,了解画法

1.观察图片:自然界的树。思考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现。

2.让学生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现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图例),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

现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现树林。

(2)树木局部的表现: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1.图片:自然界的树

2.出示方法步骤

三、局部演示,尝试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1)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学生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

(2)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3)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1)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产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2)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3)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学生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

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1)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适当;

(3)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1.课件出示色彩探究的三个问题

2.铅笔、 白纸、色彩画工具、教材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画工具材料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小结。

10、编纸条

一、教材分析

《编织美丽》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课的教学内容。这一课的原题目是《编纸条》,非常直观但我个人觉得标题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将它的名字改成了《编织美丽》,我想这样的课题会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编织美丽》是一堂手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这一课最重要的不是只让孩子们掌握编织的技巧,而是寻找生活中与编织有关的物品,同时将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培养孩子们观察的习惯,用美装点生活,用生活创造美。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在美术课堂上,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技法,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经过自己的再创造运用到生活中去,创造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发现创造更多的美。本课的重点就是如何将生活的感受运用于作品。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

(2)采用编织的基本技法制作一件作品。

(3)通过教材提示与自我观察,掌握改变经纬纸条的形状或灵活变换提压的制作方法。

(4)设计制作一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独特作品,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可以随时随地大胆创造的。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

难点: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七、教学过程:

(1)编织的基本方法很简单,处理不好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怎样一开始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呢?我设计了一个“送贺卡”的情境,事先我了解上课的班级最近过生日同学的名字,在课堂上,我宣布将有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特别礼物要送给他,接着我亮出贺卡,漂亮的贺卡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而贺卡主要就是运用了编织的技法制作而成。加上是送给本班的同学,孩子们的兴趣更是高涨了起来,我顺势向学生提问:美丽的贺卡的确不止老师的这一张,可我觉得我的最美、最独特,你发现为什么了吗?从而很快引出本课课题,并促使学生投入的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在浓郁的好奇心趋势下自主观察制作的方法,并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一做。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很快便掌握了。

(2)接下来如何制作出不同样式的编织作品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增强趣味性,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的游戏激趣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款点击进入,将基本编织方法制作的作品

与之对比,找找不同点,比比谁的眼力厉害,找到不同的制作方法之后,老师在投影仪下进行现场演示,并请同学上来做小老师,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积极参与的同学还可以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编织贺卡,更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巧妙的活动、直观的演示与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很快解决了制作的难题。

(3)美来源于生活而融入生活,最后,如何启发孩子们用美来装点自己的世界,将本课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呢?这是整堂课的关键所在,我首先出示没有主题的编织作品,提问:“你觉得它可以用来干什么?”接着利用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方法:在外部添加、在内部添加、改变外形三种方法,原作品进行了加工之后变成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还可以给她取个名字。直观的画面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给了孩子思考的方向。

(4)看,这些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作品,也许它还很稚嫩,也不够精致,但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光辉,让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每一个奇妙的想法而折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作品展示会,通过拍卖的方法共同评出最具价值的艺术品。在这里,孩子们最可贵的品质得到充分的体现,给孩子一个舞台,他会还你一份精彩。

(5)当学生还陶醉在美丽作品中意犹未尽之时,我出示了生活中各具特色的编织品,让孩子们充分领略到现实生活艺术的魅力,让他们明白艺术与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关,水乳交融。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我们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

11、花团锦簇

一、教材分析

《花团锦簇》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制作难度比较适宜四年级学生。此年龄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观察力和表现力也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进入中高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美表现力感受力也相对增强。是相对比较容易驾驭的。

本课核心是对鲜花原形进行艺术再现,引导学生的思维不受叠绕纸花方法的局限。要通过叠饶纸花工艺让学生进行创新,探索研究更多的纸花制作工艺方法,制作更多的花型。又将制作和应用进行紧密结合,利用学生的情感激发创作欲望。这样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其审美能力、手工艺制作能力也相对增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花朵造型,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抓住花型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

花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花朵的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我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新课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纸花制作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制作不同形状的花朵。

六、课前准备

学具: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树叶、铁丝、茅草杆、剪刀、透明胶、花瓶等。

教具:示范的鲜花作品、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颜色形态各异的鲜花,并同时欣赏用多种材料包装的礼品鲜花,以祝福祖国、亲手给祖国赠送生日礼物以及“母亲节”送给母亲什么为主题通过谈话法揭示课题,花团锦簇。

(二)、欣赏探究(分四步)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型都不同,逐支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鲜花我们得学多少种鲜花制作方法啊?然后分小组

研究讨论,并翻阅教材,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作出总结:原来这些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方法制作出来的。

2,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纸花,教师收集几朵探究作品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3、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展示几种花瓣的形状, 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之后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然后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4.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三)、合作表现

主要是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并提出安全卫生要求。

(四)、欣赏交流:

1.师生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形象逼真花形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传授经验。

3、各组之间相互观摩和交流,体验制作成功的愉悦。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学会了美丽的纸花制作,我

要做朵花送给……

让学生讨论说说打算送给谁。

(六)教师总结全课,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其情感需求。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中结束本课。

以上便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足之处各位评委老师予以指正,谢谢!


相关文章

  • 怎样做好"无生上课"各环节
  • 现在很多比赛大都采用无生上课的形式进行.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怎样进行无生上课,无生上课"因为没有学生,所以教师在上课时略去了学生活动,从而压缩了上课的时间,教师需要将课的内容几乎全部快速.流畅的说出来,这种模式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因&qu ...查看


  • 无生上课注意事项
  • 一."无生上课" "无生上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情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许多问题要自问自 答,重难点的揭示是串插在课堂中,难度大于有生教学.评课者主要是考察上 课者的教育.教学功底.为了让听课者给高分,课 ...查看


  •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一: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4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 ...查看


  • 2016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此时无"生"胜有"生"--以英语无生试讲为例
  • 2016天津教师招聘考试:此时无"生"胜有"生" --以英语无生试讲为例 欢迎来到天津教师资格招聘考试网,中公天津教师招聘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 ...查看


  • 微课学习心得
  • 微课学习心得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一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 ...查看


  • 微课的心得体会
  • 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 ...查看


  • 幼儿园校本培训无生授课方案
  • 幼儿园校本培训无生授课方案 各幼儿园 本年度校本培训的专业技能考试项目已经启动,专业技能考核项目分为无生授课和游戏设计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收集游戏方案并现场评定打分:第二环节为现场无生授课部分. 一. 考核时间安排及行程安排 二. 考核流程 ...查看


  • 无生上课建议
  • ( 一 ) 无生上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情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 许多问题要自问自答, 重难点的揭示是串插在课堂中. 难度大于有生教学, 为了让听课者给高分,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各方技能, 提高无生课堂的气氛是关键. 1.首先,"无生上课 ...查看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教案1
  • 食品安全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了解识记食品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心时事,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2.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活动内容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主讨论为辅的形式,分小组进行. 三.活动准备: 1 ...查看


  • 职中评职称教学经验总结
  •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凤台二中 2006年7月我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9月1号进入凤台二中,担任高一(1)班.高一(7)班的数学教师,并且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