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译文填空

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

数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请“来毋亟( ) 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敗之, 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

肃。

祠之者。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 存中命乃寝 寝; 停止。

C. 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 疾革, 草遗奏言 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 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 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 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 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 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 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刘珙字共父。生来就有特殊的禀赋,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被召还朝担任吏部员外郎,兼任代理中书舍人。金人侵犯边界,宋军战败,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泪。随从皇上到建康,车驾将要回宫,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是派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并议论说不能这样。皇上发怒,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再进言就会连累张公。”刘珙说:“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发动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几十个州动荡不安。刘珙上奏说:“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报告朝廷,刘珙说:“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贴出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令所属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刘珙于是发兵,告诫部下说:“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了。”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从各衙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病重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然后又写信与张栻和朱熹诀别,所说的话都是以未能为国家报仇雪耻而遗憾。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

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他喜欢接受直率的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4.D(革:读j í,急,重。)

5.C (②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⑤表明刘珙成功破敌;⑥表明刘珙善纳人言)

6.D (应为: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

7. (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中国”(“中原”)、“于”(表被动)、“岂”(“难道”“怎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临”(“治理”“管理”“为官”等)、“相与”(“共同”“一同”“一起”等)、“祠”(“祭祀”“祭奠”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2.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

使俭参治之。

闻德者身之基,俭者德之舆。春台将立,晋卿秉议;北宫肇构,汉臣尽规。彼二君者,或列国常侯,或守文中主,尚使谏诤在义即悦,况陛下圣哲应期。臣等职司隆重,敢藉前诰,窃乃有心!

”上手诏酬纳。

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年三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贻:赠送 B .后请间言于帝 间:间谍

C .其年固请解选,见许 许:允许 D .上亲临视 临:前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以父终此职 以勇气闻于诸侯 B .卒得职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乃上表固请 见犯乃死,重负国 D .为当时所重 吾属今为之虏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俭幼年时就十分喜欢学习。因父亲早逝,王俭由叔父抚养长大,面对宾客的称赞,叔父担心他以后会名声太大。

B .王俭富有远见。齐高帝任宰相时,王俭想召集当时的才俊协助齐高帝夺取天下,并暗中进言齐高帝,说他已难为人臣。 C .王俭多次进谏都被皇帝采纳。齐高帝曾想立符伍制度被王俭劝止了,有司制定郊殷之礼时,王俭的意见也被采纳了。

D .王俭为官清正廉洁。王俭出行朴素,家无余产,生前只把治理国家作为要务,深得皇帝的信赖,并被当时的人敬重。

(1)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谓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5分)

(2)昔宋祖创业,佐命诸公,开国不过二千,以臣比之,唯觉超越。(5分)

【参考译文】王俭,字仲宝,他出生不久父亲僧绰遇害,便被叔父僧虔抚养长大。他幼年时专心好学,手不释卷。有宾客称赞他,叔父僧虔说:“我不担忧这孩子没名声,只担忧他名声太大了。”于是亲自书写崔子玉的《座右铭》来赠给他。 升明二年,王俭担任长史兼侍中,因为父亲死于这个职位,所以他坚决推辞。此前齐高帝任宰相时,想召引当时的才俊辅佐他夺取天下。王俭平素知道齐高帝的宏图大志,便向齐高帝暗中进言说:“功劳太大了,奖赏不了,自古以来不只哪一个人,凭您现在的地位,想脸朝北做人臣,还能够吗?”齐高帝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他,可是神情却十分温和。当时有个姓谭的客人,到王俭这里求官做,王俭对他说:“齐桓公灭掉了谭国,哪能够还有你这位姓谭的人?”那个客人回答道:“谭国的子孙投奔了莒国,所以还会有我。”王俭赞赏他善于引经据典,终于让他做了官。 齐高帝即位后,与王俭评议辅佐过自己的功臣,从容地对他说:“你谋划的功劳,没有谁能可以并列,你的食邑只有二千户,我认为太少了。”王俭说:“前朝宋高祖打天下,辅佐他的各位大臣中,开国功臣也不过得到两千户的食邑。拿我跟他们相比,只觉得我受的恩惠已经超过他们了。”齐高帝笑着说:“张良推辞侯位,怎么能超过你呢!” 建元元年,王俭改封为南昌县公。当时的都城秩序纷乱,且有很多奸人盗贼,齐高帝想建立符伍制度,让家家户户相互检举监督。王俭劝谏道:“京城庄严雄伟,四方之人会合这里,如果人人一定要拿着凭证,那么于事烦琐,于理不会持久,所以谢安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称得上是京师呢’。”齐高帝于是取消了这个计划。这一年,有司上奏商定在京郊举行盛大的祭典,王俭认为:“应当在今年十月举行大典祭祀宗庙,从此以后,每五年举行一次祭祀盛典。明年正月第一个辛日将到南郊祈谷,就在当天回来祭祀明堂,并在第二个辛日祭祀北郊,且不能有附带的祭祀。”齐高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起初,宋明帝的紫极殿珠帘彩柱,用黄金、白玉装饰着,这是江南所没有的。齐高帝想用紫极殿的材料建宣阳门,王俭、褚彦回及王俭的叔父王僧虔联名上表进谏,齐高帝亲手写诏书表示采纳。(南朝)宋时,宫门外的六门城头都设有竹篱。这年年初,有人挖到了白虎樽,上面写着“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齐高帝受这话触动,就决定改建高大的墙。王俭又劝谏,齐高帝回答说:“我想后代人不要再扩建了。”朝廷初建,制度草创,王俭有问必答。齐高帝常说:“《诗》说‘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如今天神为我生了王俭。”一年后,王俭坚持要求辞去参掌选事的职位,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 建元五年,王俭获得原来的官号开府仪同三司,他坚决辞让。建元六年,齐高帝再次下达以前的任命。起初,命令王俭三天上一次朝,尚书令史出外处理事务,齐高帝认为往来的次数过于频繁,又命令王俭到尚书下省,每月任意用十天时间出朝处理事务。王俭又请求解职,齐高帝不允许。建元七年,王俭又上表坚持请求解职,皇上才同意了,改任中书监,掌管选拔人才的事务。一年后王俭生病了,齐高帝亲自到他住处看望他。他死时,年仅四十八岁。

王俭嗜好很少,只以治理国家为要务,车舆礼服简陋朴素,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所写的诗文,受到当时的人敬重.

4.B (3分)(间:暗暗地。)

5.D (3分)(为:均表示被动,可译为“被”。A .以:因为,连词;凭借,介词。B .焉:表示陈述语气,不译;兼词,可译为“于此”。C .连词,于是、就;连词,才。)

6.B (3分)(“王俭想召集当时的才俊”不合文意,“说他已难为人臣”中的“他”有歧义。)

7. (1)当时有个姓谭的客人,到王俭这里求官做,王俭对他说:“齐桓公灭掉了谭国,哪能够还有你这位姓谭的人?”(“客有姓谭者”“诣”“那得”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前朝宋高祖打天下,辅佐他创业的各位大臣中,开国功臣也不过得到两千户的食邑,拿我跟他们相比,只觉得我受的恩惠已经超过他们了。(“佐命”“二千”“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

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署商州州同。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

众曰:“惟命。”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qiǔ

干粮) 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其半

知。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擢四川顺庆知府。渠县民变,大吏属以兵。方泌曰:“此赛会人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②游击:古代官名。③谳:审判定罪。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贼由雒南东逸逸:逃跑

B .方泌勒乡兵二万勒:率领

C .大吏属以兵属:归属

D .蔽罪如法蔽:判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乃罝药面中②是乃仁术也

B .①亲教之战②句读之不知

C .①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②王怒而疏屈平

D .①方泌一以理喻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盖方泌“治乱有方”的一组是

①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 ②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 ③贼错愕迎战,遂败④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 ⑤皆区画久远 ⑥捕十二人而变息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 .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 .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 .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乱,最终平息了民变。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3分)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4分)

(3)屡谳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3分)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泰人。嘉庆初年,凭借拔贡的身份就职州判,来到陕西,代理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地区向东一百里是龙驹寨,寨的东面是河南,向南出武关是湖北。路四通八达,很多林莽山路,很容易借此藏匿。当时川、楚教匪多次由武关进入陕西。方泌刚来时,民吏非常贫穷,贼首张汉潮带人来到,方泌就把药撒到面粉中,引诱贼人劫食,贼人大多死了,剩余的向西逃跑,大军乘机追击,张汉潮从此一蹶不振。方泌集合众人谋划说:“贼人虽离开了,但必定还会来。你们逃是死,守在这儿不能耕种也是死。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众人回答:“听你的命令。”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四年,贼屯据山阳、镇安,将向东去往河南,方泌迎击打败他们;又在铁峪铺击杀贼人,贼屯据山上,方泌就在山沟上埋伏一半的兵,然后分兵翦伏,夺取占据了东山之上,多次乘贼人松懈时击杀,贼人连夜逃跑。后来贼人由雒南向东逃跑,方泌飞马到分水岭,从小道走铁洞沟抢到贼人前面埋伏袭击,贼惊愕之下迎战,大败,被斩首数百,乡兵名声从此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都请求隶属龙驹寨。 八年,授以盩厔知县,还时时入山搜贼,又抓获宁陕作乱的四十余人。境内刚刚安定,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灾,表彰死者和节妇,河滩、马厂、盐法,都谋划安排得很久远。他被提升为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起商州事很详细。又被提升为四川顺庆知府。渠县发生民变,地方官要带兵

集合。方泌说:“这是赛会人多,以致各自相互惊扰,谣言到处传,不是叛乱。”抓捕了十二人就平息了民变。调到成都,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后,授职到福建延平。不久调到台湾,两次代理台湾道。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方泌全都用道理来说明,按照法律判罪。道光十八年,死。

1 C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渠县民变”大意可知,属:集合。

2 D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 以:用,拿,均为介词。A .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动词,是。B .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 .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顺承。

3 B ③是间接表现;④是体现战事辛苦;⑤是体现治民措施有方。所以选B 。

4 D “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5(1) 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2) 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他因此能够留任。

(3)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活、状语后置句“当全活尔”“游击某诬以事”、意动用法“大吏直之”、狱、变。

4.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乡试中举。崇祯年间授任为南阳知县。南阳这个地方四通八达,贼出没其间,多次被何腾蛟击败而离去。后来,又讨伐平 定土寇,更加知名。升迁为兵部主事,进升为员外郎,离开朝廷担任怀来兵备佥事,调任口北道。他才智精明敏悟,所任各职都被称道。适逢何腾蛟母亲去世,巡抚 刘永祚荐举他贤能,请求让他不等守丧期满而任职。何腾蛟不同意,坚决推辞归家。 十六年冬,拜授右佥都御史,代替王聚奎巡抚湖广。当时,湖北的土地全部失陷,只剩下武昌,左良玉大军屯驻其地,军队非常强横。何腾蛟与左良玉结好,得以相 安无事。五月,福王即位,诏书至,左良玉驻军汉阳,他的部下有不同的议论,不想宣读皇上的圣旨。何腾蛟说:“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如果不奉诏,我以死 相殉。”不久,左良玉举兵反叛,邀约何腾蛟一同出发,何腾蛟不同意,左良玉便杀掉城中全部的人以劫持何腾蛟,士民争相藏到他的官署之中,何腾蛟坐在大门 口,放任他们进入。左良玉打破墙垣放火,避难的人全部被烧死。何腾蛟急忙解下官印交付家人,命令他们迅速离开,将自杀,被左良玉部将簇拥离去。左良玉想与 他同船,何腾蛟不同意,便安置他于另外的船,以副将四人看守。船停于汉阳门,他趁空隙跳入江中,四人怕被杀,也跳入江中。何腾蛟漂流十几里,打鱼船把他救 起来(的地方) ,正在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的前面。怀藏官印的家人也赶到了,相视大惊。寻找渔船,却忽然不见了。远近之人都说何腾蛟的忠诚得到神灵的保佑, 更想诚心归附。 永明王六年正月,传檄马进忠从益阳到长沙,约定诸将全部聚会,何腾蛟亲自到忠贞营,邀请李赤心到衡州。部下共六千人,畏惧忠贞营突然袭击,不带护卫随行, 只携带吏卒三十人前往。将要到达,听说忠贞营已经向东去,便尾随到湘潭。湘潭是空城,李赤心不守而离开,腾蛟便入城居住下来。大清军队知道何腾蛟进入空 城,派将领徐勇率军入城。徐勇是何腾蛟原来的部将,率其部卒罗列而拜,劝何腾蛟投降。何腾蛟大声呵斥他,徐勇便拥持他而离开。何腾蛟绝食七天,后来被杀掉 了。永明王听说后很哀痛,赐祭九次,赠中湘王,谥号文烈。

才谞:才智 交欢:泛指结好 素知:一向了解 罗拜:环绕下拜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 ) 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 ) 去。已( ) ,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 ) 兵部主事,进( ) 员外郎,出为( ) 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

( ) 精敏,所在见称( ) 。遭母忧( ) ,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 ) 任事。腾蛟不可,固辞( ) 归。

十六年冬,拜( ) 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时湖北地尽失,止( ) 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腾蛟与良玉交欢( ) ,得相安。五月,福王立。诏至,良玉驻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腾蛟曰:“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 ) 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无何( ) ,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 ) ,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争匿( ) 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 ) 之入。良玉破垣( ) 举火,避难者悉( ) 焚死。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 ) 良玉部将拥去。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

( ) 汉阳门,乘间( ) 跌入江水。四人惧诛( ) ,亦赴水。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觅渔舟,忽不见。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六年正月, 檄( ) 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 ) 诸将毕( ) 会,而亲诣( ) 忠贞营,邀赤心入衡。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卒罗拜,劝腾蛟降。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绝食七日,乃杀之。永明王闻之哀悼,赐祭者九,赠中湘王,谥文烈,官( ) 其子文瑞佥都御史。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已,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精敏,所在见称。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腾蛟不可,固辞归。 十六年冬,拜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时湖北地尽失,止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腾蛟与良玉交欢,得相安。五月,福王立。诏至,良玉驻 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腾蛟曰:“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无何,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 争匿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之入。良玉破垣举火,避难者悉焚死。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良玉部将拥去。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觅渔舟,忽不见。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永明王六年正月,檄进忠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 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卒罗拜,劝 腾蛟降。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绝食七日,乃杀之。永明王闻之哀悼,赐祭者九,赠中湘王,谥文烈。

(节选自《明史﹒何腾蛟传》)

【注】①进忠:全名马进忠,明末忠贞营将领,与另一将领赤心有隙,时腾蛟守衡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才谞精敏,所在见称 见称:被称赞

B .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 偕行:一同出发

C .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归心:回家的念头

D .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 掩袭:突然袭击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B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C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D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腾蛟富有才智。在四面通达、不易防守的南阳,他多次挫败贼人,后又讨平土寇。因而更加知名。

B .何腾蛟有胆有识。汉阳驻军左良玉不想宣读福王的圣旨,何腾蛟为了国家的安危以死相劝。

C .何腾蛟将国家大义置于友情之上。左良玉叛变之前,他们关系友好,左良玉叛变后,何腾蛟不愿意与左良玉同船。

D .何腾蛟爱惜百姓、忠诚有节。他打开官衙,放进避难的百姓。面对劝降不为所动,不惜舍弃生命,得到了神灵庇佑。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腾蛟不可,固辞归。

檄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

4.C .归心:诚心归附。

5.B .

6.D .(原文“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这只是当地百姓的说法,不是史实。另外得神佑不是在拒绝劝降之后。)

7.(l)适逢何腾蛟母亲去世,巡抚刘永祚荐举他贤能(因其贤能推荐他),请求让他不待守丧期满而任职。何腾蛟不同意,坚决推辞归家。(“忧”: “母亲去世”。“乞”:“请求”。 “夺情”:剥夺孝亲之情,在这里特指“丧服未满而强令出仕”。“固”:“坚决”。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1分。)

(2)传檄马进忠从益阳到长沙,约定诸将全部聚会,(何腾蛟)亲自到忠贞营,邀请(李)赤心到衡州。( “檄”是“传檄(用檄文征召) ”的意思;“期”是“约定”的意思,“毕”是“全部”的意思,“诣”是“到”的意思,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1分。)

5. 【译文】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

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

者到来,他心里犹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明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大家说:“好。”

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恂大惊,一会儿(由于思路变换而) 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掾:属官的统称) 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功劳) 呢? ”郭恂于是高兴起来。班超于是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班超明白地告诉、又安抚宽慰他,于是(鄯善王) 交纳王子作为人质。众人回去向窦固汇报。窦固十分高兴,详细向朝廷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节概,下达指令对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 现在任命班超作为军司马(汉代大将军的属官) ,让他完成(类似) 先前的功劳。”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 ) 假( ) 司马,将兵别

( ) 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 ) 能,遣与从事郭恂俱

( ) 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 ) 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 ) 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 ) 未知所从故( ) 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 ) 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 ) 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 。超乃闭侍胡,悉

( ) 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 ) 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 ?”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 ) 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 ) 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 ) 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 ) 天大风,超令十人持( ) 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 ) ,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 ) 人悉烧死。明日( ) ,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 )

虽不行( ) ,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

( ) 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 ) 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 ) 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 ) 前功。”

6.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最初是一名射士,金军入侵中原,牛皋聚集众人同金军作战,屡次获胜,西道总管翟兴上表推荐增补他为保义郎。杜充任东京留守时,牛皋在鲁山讨伐势力强大的贼寇杨进,三战三胜,贼众奔溃逃命。金军再次进攻京西一带,牛皋带兵与敌大战十余次都获得胜利。京城留守上官悟任命他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攻打江西的金人,从荆门往北撤退,牛皋在宝丰的宋村埋伏军队,打败了金人。又与金将孛堇在鲁山邓家桥激战,将孛堇击败。伪齐向金国请求派军队入侵南宋,牛皋在险要之地设伏,自己率军驻扎在丹霞等待来犯之敌。敌军全部人马一齐来到,牛皋伏兵突起,擒获敌将领郑务儿。升为安州观察使,不久任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 适逢岳飞统制江西、湖北军务,将通过襄、汉一带谋取中原,朝廷命令牛皋加入岳家军。岳飞十分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不久又改任牛皋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派将领李成联合金军大举入侵,攻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岳飞派牛皋出战,带三天的口粮。粮食尚未吃完,牛皋已攻取随州城,擒获并斩杀王嵩,俘敌五千人,于是收复随州。

金军进攻淮西时,岳飞派遣牛皋渡过长江,自己率兵同牛皋会合。当时伪齐派骑兵五千逼近庐州,牛皋出阵,远望着金军大喊:“牛皋在此,你们为什么前来侵犯我军? ”敌众都惊慌失措,不战而溃逃。岳飞对牛皋说:“一定要追击,不然敌人卷土重来,对我们不利。”牛皋于是乘势追击三十多里,金军自相践踏而死及被杀死的各占半数,斩杀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

威大振。牛皋随从岳飞平定杨么,将杨么击溃。杨么无计可施,将钟子仪举起投入水中,接着自己也跳入水中。牛皋跳进水中把杨么活捉,岳飞将其斩首用木匣装着送至都督行府。

金人背弃盟约,岳飞命令牛皋率师转战于汴京、许昌之间,因为功劳最大,被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监管一切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宴请诸位将领,牛皋在宴会上中毒,急忙回府,他对其亲信说:“我今年六十一岁,官位到了侍从,很是幸运,不止于满足,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不能用马革裹尸的方式死去,只能死在家中(窗下) 罢了。”次日逝世。有人说是秦桧指使田师中毒死了牛皋。

起初,秦桧主张和议,不久,金军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向南侵略,高宗亲笔书写诏令赐令岳飞自行处理有关事务。岳飞于是任命牛皋和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各州郡; 又派梁兴渡河,会合忠义社攻取河东、北州县。不久,牛皋和傅选在京西取得大捷,在黄河上取得大捷。梁兴在河北攻取怀、卫二州,大败金兀术军,切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道路,金军大受困扰。不久,岳飞奉命回朝,下大理寺狱冤死,世人无不痛惜愤恨。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

( ) 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皋讨剧贼( ) 杨进于鲁山,三战三捷,贼党奔溃。累迁( ) 荣州刺史、中军统领。金人再攻京西,皋十余战皆捷。京城留守上官悟辟( ) 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人攻江西者( ) ,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 ) ,击败之。又与孛堇战鲁山邓家桥,败之。伪齐乞师于( ) 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迁( ) 安州观察使,寻除( ) 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 会( ) 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 ) 襄、汉规( ) 中原,命皋隶飞军。飞喜甚,即辟( ) 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寻改( ) 神武后军中

部统领。伪齐使( ) 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飞遣皋行,裹三日粮。粮未尽,城已拔( ) ,执嵩斩之,得卒五千,遂复随州。李成在襄阳,飞遣皋以骑兵击破之,复襄阳。

金人攻淮西,飞遣皋渡江,自提兵与皋会。时伪齐驱甲骑五千薄( ) 庐州,皋遥谓金将曰:“牛皋在此,尔辈胡( ) 为见犯( ) ?”众皆愕然,不战而溃。飞谓皋曰:“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皋追击三十余里,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声大振。从( ) 平杨么,破之。么技穷,举钟子仪投于水,继( ) 乃自仆。皋投水擒么,飞斩首函送( ) 都督行府。

金人渝( ) 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 ) 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

( ) 诸将,皋遇毒,亟归( ) ,语所亲曰:“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 ) 足。所恨( ) 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 ) 死牖下( ) 耳。”明日卒( ) 。或( ) 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

初,桧主和,未几( ) ,金渝盟( ) 入侵,帝手札赐飞从便( ) 措置。飞乃命皋及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诸郡;又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未几,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 ) 黄河上。梁兴在河北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朮军,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 ) 。未几,岳飞还朝,下狱死,世以为恨云。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皋讨剧贼杨进于鲁山,三战三捷,贼党奔溃。金人再攻京西,皋十余战皆捷。

京城留守上官悟辟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又与孛堇战鲁山邓家桥,败之。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迁安州观察使,寻除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会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汉规中原,命皋隶飞军。飞喜甚,即辟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寻改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使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飞遣皋行,裹三日粮。粮未尽,城已拔,执嵩斩之,得卒五千,遂复随州。金人攻淮西,飞遣皋渡江,自提兵与皋会。时伪齐驱甲骑五千薄庐州,皋遥谓金将日:“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众皆愕然,不战而溃。飞谓皋日:“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皋追击三十余里,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声大振。从平杨么,破之。么技穷,举钟子仪投于水,继乃自仆。皋投水擒么,飞斩首函送都督行府。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皋遇毒,亟归,语所亲日:“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明日卒。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初,桧主和,未几,金渝盟入侵,帝手札赐飞从便措置。飞乃命皋及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诸郡;又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未几,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黄河上。梁兴在河北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术军,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未几,岳飞还朝,下狱死,世以为恨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 表:上表推荐。

B .三战三捷,贼党奔溃 奔溃:奔逃,溃散。

C .帝手札赐飞从便措置 措置:处理,处置。

D .将由襄、汉规中原 规:规划,划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伪齐乞师于金人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B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C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D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 阅读答案

A .牛皋善于作战,官职不断升迁。起初是射士,与杨进、孛堇、王嵩、杨么等交战,均取得大败敌军的战果,因功勋卓著多次提升。

B .牛皋被岳飞看重,委以重任。刚进入岳家军便被授予唐、邓、襄、郢州安抚使;之后在与敌人的交锋中,不负岳飞之望,大显身手。

C .牛皋一生力主抗金,至死不渝。绍兴十七年,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秦桧指使田师中给牛皋下毒,牛皋临死时仍然不忘国事。

D .牛皋威震金兵,敌人闻风丧胆。伪齐派五千骑兵逼近庐州之时,牛皋受岳飞之命出兵, 牛皋远远望着金军大喊,敌军不战而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

(2)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4.D (规:谋求,收复)

5.D

6.C (原文是“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

7.(1)攻打江西的金人,从荆门往北撤退,牛皋在宝丰的宋村埋伏军队,打败了金人。 (定语后置句、介宾后置句各1分,北、归、潜各1分,共5分。)

(2)我今年六十一岁,官位到了侍从,很是幸运,不止于满足。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使得我)不能用马革裹尸的方式死去(或者“使得我不能为国捐躯”),只能死在家中(窗下)罢了。

(幸、不啻、恨、顾、牖各1分,共5分)

7.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 ) ,善楷隶。显德初,迁( ) 礼部侍郎、知( ) 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 ) 于( ) 帝者,帝怒,黜( ) 十二人,左迁( ) 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 。

宋初,改( ) 刑部。建隆九年,拜( ) 御史中丞。丁内艰( ) ,退居西洛,旋( ) 复本官。三年,兼( ) 判吏部辁。一日晚归由阙( ) 前,太祖方( ) 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 ) 潜( ) 知之,以白( ) 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 ) 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 ) 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 ) 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 ) 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 ) ,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 ) ,遣吏遗钱( ) 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 ) 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 ) 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 ) ,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 ) 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 ) 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 ) 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 ) ,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令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 ) 足示劝。”擢( ) 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 。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 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 不用,况他人乎?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

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有谮于帝者 谮:说别人坏话,诬陷

B .旋复本官 旋:不久

C .兼判吏部铨 铨:铨选,选拔任用官员

D .前驺者潜知之 潜:隐藏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 .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 .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 .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了旧官。

B .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 .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

D .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 陷他,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

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 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 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 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开宝四年染病,太祖 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礼器玉帛,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缄后再加印记而后离去。第二年端午节,太宗又派人送去 粽子、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 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绝 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的清节越是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 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 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 ”宰相说: “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 炳、刘烨都考中进士。

4.D (潜:秘密地)

5.D (《资治通鉴》 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 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 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 《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6.C (原文是“恶其名不取”, 即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

7.(1)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导”“过”各1分,共5分)

(2) 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

叟)的了。

(译出大意对2分,“愀然”“语”“比”各1分,共5分)

8.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 ) ,有俊声( ) ,急义好施( ) ,或一日挥千金( ) 。进士及第( ) ,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 ) ,召诣( ) 行台白事( ) ,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 ) ,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 。”率诸使者合荐之。徙知襄邑县( ) ,擢监察御史( ) ,进殿中侍御史。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 ) ,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 ) 蒙往秦州逮治( )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 ) 曰:“君辈皆侯伯,无庸( ) 以( ) 狱吏辱君,第以( ) 实对。”案未上( ) ,又拜( ) 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 ) 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 )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 ) 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 。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 ) 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 ) 执政。至是( ) ,帝密谕之( )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 ) ,非臣所敢。”母丧,服除( ) ,归故官,遂同知枢密院。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一日,帝从容问( ) :“蔡京何如人?”对曰:“使( ) 京能正其心术,虽( ) 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 ) ,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 。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 ) 来告曰:“诸府悉辇( ) 大钱市( ) 物于肆( ) ,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 ) ?”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 ) ,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 ) ,帝曰:“侯蒙亦如是( ) 邪?”罢知亳州。旋( ) 加资政殿学士。

宋江寇( ) 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 ) 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 ) 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日薨,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T 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T 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至是,帝密谕之。对日:“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9.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隋匡州刺史,以悫愿( ) 闻。万纪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 ) 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太宗按状( ) ,珪不伏( ) 。魏征奏言:“房玄龄等皆大臣,所考有私,万纪在考堂无订正,今而弹发,非诚心为国者。”帝乃置之,然以为不阿贵( ) 近,繇是( ) 奖礼。万纪又建言:“宇文智及受隋恩,贼杀其君,万世共弃,今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 ) 以惩不轨。”帝从之。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既以言得进,颇掉罄自肆,众情懔懔。征奏:“万纪等暗大体( ) ,诋讦弹射

( ) 皆不实,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 ) 下罔( ) 上,钓

( ) 强直名,迷夺圣明,以小谋大,群下离心。如玄龄等且不得申,况疏贱

( ) 之臣哉?”帝寤( ) ,徙( ) 万纪散骑常侍,而免仁发。数年,复召万纪为持书御史,即奏言:“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帝让( ) 曰:“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斥使还第( ) 。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 ) 尚书左丞,出为( ) 西韩州刺史。徙

( ) 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 ) 之。齐王佑不奉法,帝素奇

( ) 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佑长史。佑昵比群小,万纪骤谏( ) 不入,即条( ) 过失以闻( ) 。帝遣刘德威按问( ) ,因

( ) 召佑入朝。佑恐,与所嬖( ) 燕弘亮谋杀之,而万纪先引道。佑遣弘

亮驰彀骑追击,斩首,殊( ) 支体,投圊( ) 中。又杀典军韦文振。文振本以校尉从帝( ) 征伐,以质谨自将,帝使事佑,典( ) 厩马,切谏不纳,辄( ) 见万纪道之,故佑内( ) 尝忿疾。万纪死,文振惧,驰去,追骑获之。佑平,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谥曰敢,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千户。

[注释]①悫(qu è)愿:诚实,谨慎。 ②掉罄:急躁厌烦,争论。 ③暱比:亲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纪劾其不平 劾:检举 B .贼杀其君 贼:暗地

C .万纪等暗大体 暗:不明 D .即条过失以闻 条:列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B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C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D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权万纪为官刚直不阿。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和地方官吏有偏袒之心,万纪不惧他们是权贵近臣,敢于弹劾他们考核不公正。

B .权万纪深得皇帝赏识。万纪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但皇帝没有像对李仁发那样处置他。

C .权万纪多次建言,有时不合圣意。他向太宗皇帝提的在宣、饶地区开山炼银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

D .权万纪为国恪尽职守。皇帝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时,齐王李祐亲近小人,万纪曾屡次进谏,未果后就写奏章上报他的过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5分)

(2)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5分)

权万纪,他的先祖出生 在天水,后来迁徙至京师,成为万年人。父亲权琢玠,担任隋匡州刺史,凭借诚实,谨慎闻名。万纪刚直、廉洁、俭约,从潮州刺史提拔做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 房玄龄、侍中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万纪弹劾他们不公正,太宗核查实情,王珪不服。魏征上奏说:“房玄龄等人都是大臣,考核官员有偏心,万纪在考堂 没有校正错误,现在却检举揭发,这不是诚心为国着想啊。. 太宗皇帝于是就搁置了此事,但是认为万纪不逢迎权贵近臣,从此就奖励他,礼遇他。万纪又建议说: “宇文智及受隋朝恩遇,却杀死他的君王,他的后世永不录用,现在他的儿子竟然担任千牛卫,请您斥退他的儿子以便惩罚他的不法行为。.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凭借建言获得晋升之后,弹劾越发放纵,众人心感恐惧。魏征上奏说:“万纪等人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陛下接受他们的 一切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让小人谋害大臣,群臣会离心离德。像房玄龄这样的大臣尚且不能申诉,更何况被疏 远、地位卑微的臣子呢?. 太宗皇帝(听后)醒悟过来,贬万纪为散骑常侍(太宗时,为闲职),而且免了仁发的官职。几年之后,朝廷又召回万纪担任持书御史, 他随即上奏说:“宣、饶地区可以开山炼银,每年可以获取数百万。太宗皇帝责备他说:“天子缺少的,是有益于国家的良好计谋和政策。您不推举贤才进献良 策,却用利益规劝我(劝我牟利),想把我比作汉代的桓帝、灵帝吗?斥令他回府反省。

过了很久,万纪从御史 中丞晋升为尚书左丞,出京担任西韩州刺史,后调为吴王长史。吴王害怕他的刚直,就友好地对待他。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赏识万纪能控制吴王,就调

他担 任李祐的长史。李祐亲近小人,万纪屡次进谏去不被采纳,就逐条列出他的过失上报皇帝。太宗皇帝派遣刘德威审理,趁机诏令李祐入朝。李祐害怕了,就与自己宠 幸的燕弘亮谋划杀掉万纪,而万纪需先行启程为齐王开路。李祐派遣燕弘亮带着持弓弩的骑兵追杀,砍下万纪的头颅,分解四肢和躯体,扔进茅厕。还杀死了典军韦 文振。文振当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太宗皇帝征战,靠着诚实谨慎保全自己,太宗皇帝派他侍奉李祐,主管马厩马匹。恳切直言劝谏不采纳,文振就去见向万纪诉说, 因此李祐心里常含愤恨。万纪死后,文振恐惧,骑马奔驰逃走,骑兵追上抓住处死他。李祐被评定后,朝廷追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邑二千户,谥号为 “敢. ,追赠韦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邑千户。

4.B (贼:残害。)

5.C

6.B (“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 “群臣离心离德. 不合文意。)

7.(1)(因)陛下 接受他们的一起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收:接受,听取。附下: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罔上:欺骗君主。钓: 捞取。迷夺:惑乱。每个1分。)(2)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向来赏识万纪能掌控吴王的能力,就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奉:遵守。素:向来,一向。 奇:赏识,看重。左右:掌控。徙:调任。每个1分。)

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

数千人入境,種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请“来毋亟( ) 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敗之, 尽擒以归,诛青恶数十,余隶军籍。

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

肃。

祠之者。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风言者逐之 风:通“讽”,暗示。

B. 存中命乃寝 寝; 停止。

C. 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 具:准备。

D. 疾革, 草遗奏言 革:痊愈。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是(3分)

①召礼官会问, 珙不至 ②词气激烈,闻者泣下③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④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⑤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⑥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 告诫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 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 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 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厚的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 在写给张栻与朱熹的诀别信中,他深深遗憾未能为国报仇雪恨。

D. 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 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 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刘珙字共父。生来就有特殊的禀赋,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合询问,刘珙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被召还朝担任吏部员外郎,兼任代理中书舍人。金人侵犯边界,宋军战败,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泪。随从皇上到建康,车驾将要回宫,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是派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并议论说不能这样。皇上发怒,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再进言就会连累张公。”刘珙说:“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发动民夫开道,毁坏房舍,几十个州动荡不安。刘珙上奏说:“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报告朝廷,刘珙说:“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贴出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令所属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刘珙于是发兵,告诫部下说:“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了。”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从各衙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境没有饿死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病重时,起草遗奏说:“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栻学问纯厚正派,可以补纠缺失,希望赶快召见任用他们。”然后又写信与张栻和朱熹诀别,所说的话都是以未能为国家报仇雪耻而遗憾。去世时五十七岁,谥号忠肃。

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他喜欢接受直率的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4.D(革:读j í,急,重。)

5.C (②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⑤表明刘珙成功破敌;⑥表明刘珙善纳人言)

6.D (应为: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

7. (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中国”(“中原”)、“于”(表被动)、“岂”(“难道”“怎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5分;译出大意给2分;“临”(“治理”“管理”“为官”等)、“相与”(“共同”“一同”“一起”等)、“祠”(“祭祀”“祭奠”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2. 王俭,字仲宝,琅琊临沂人也。幼有神彩,专心笃学,手不释卷。丹阳尹袁粲闻其名,言

使俭参治之。

闻德者身之基,俭者德之舆。春台将立,晋卿秉议;北宫肇构,汉臣尽规。彼二君者,或列国常侯,或守文中主,尚使谏诤在义即悦,况陛下圣哲应期。臣等职司隆重,敢藉前诰,窃乃有心!

”上手诏酬纳。

初基,制度草创,俭识旧事,问无不答。

年三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乃手书崔子玉《座右铭》以贻之 贻:赠送 B .后请间言于帝 间:间谍

C .其年固请解选,见许 许:允许 D .上亲临视 临:前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以父终此职 以勇气闻于诸侯 B .卒得职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 .乃上表固请 见犯乃死,重负国 D .为当时所重 吾属今为之虏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俭幼年时就十分喜欢学习。因父亲早逝,王俭由叔父抚养长大,面对宾客的称赞,叔父担心他以后会名声太大。

B .王俭富有远见。齐高帝任宰相时,王俭想召集当时的才俊协助齐高帝夺取天下,并暗中进言齐高帝,说他已难为人臣。 C .王俭多次进谏都被皇帝采纳。齐高帝曾想立符伍制度被王俭劝止了,有司制定郊殷之礼时,王俭的意见也被采纳了。

D .王俭为官清正廉洁。王俭出行朴素,家无余产,生前只把治理国家作为要务,深得皇帝的信赖,并被当时的人敬重。

(1)时客有姓谭者,诣俭求官,俭谓曰:“齐桓灭谭,那得有君?”(5分)

(2)昔宋祖创业,佐命诸公,开国不过二千,以臣比之,唯觉超越。(5分)

【参考译文】王俭,字仲宝,他出生不久父亲僧绰遇害,便被叔父僧虔抚养长大。他幼年时专心好学,手不释卷。有宾客称赞他,叔父僧虔说:“我不担忧这孩子没名声,只担忧他名声太大了。”于是亲自书写崔子玉的《座右铭》来赠给他。 升明二年,王俭担任长史兼侍中,因为父亲死于这个职位,所以他坚决推辞。此前齐高帝任宰相时,想召引当时的才俊辅佐他夺取天下。王俭平素知道齐高帝的宏图大志,便向齐高帝暗中进言说:“功劳太大了,奖赏不了,自古以来不只哪一个人,凭您现在的地位,想脸朝北做人臣,还能够吗?”齐高帝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他,可是神情却十分温和。当时有个姓谭的客人,到王俭这里求官做,王俭对他说:“齐桓公灭掉了谭国,哪能够还有你这位姓谭的人?”那个客人回答道:“谭国的子孙投奔了莒国,所以还会有我。”王俭赞赏他善于引经据典,终于让他做了官。 齐高帝即位后,与王俭评议辅佐过自己的功臣,从容地对他说:“你谋划的功劳,没有谁能可以并列,你的食邑只有二千户,我认为太少了。”王俭说:“前朝宋高祖打天下,辅佐他的各位大臣中,开国功臣也不过得到两千户的食邑。拿我跟他们相比,只觉得我受的恩惠已经超过他们了。”齐高帝笑着说:“张良推辞侯位,怎么能超过你呢!” 建元元年,王俭改封为南昌县公。当时的都城秩序纷乱,且有很多奸人盗贼,齐高帝想建立符伍制度,让家家户户相互检举监督。王俭劝谏道:“京城庄严雄伟,四方之人会合这里,如果人人一定要拿着凭证,那么于事烦琐,于理不会持久,所以谢安说‘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称得上是京师呢’。”齐高帝于是取消了这个计划。这一年,有司上奏商定在京郊举行盛大的祭典,王俭认为:“应当在今年十月举行大典祭祀宗庙,从此以后,每五年举行一次祭祀盛典。明年正月第一个辛日将到南郊祈谷,就在当天回来祭祀明堂,并在第二个辛日祭祀北郊,且不能有附带的祭祀。”齐高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起初,宋明帝的紫极殿珠帘彩柱,用黄金、白玉装饰着,这是江南所没有的。齐高帝想用紫极殿的材料建宣阳门,王俭、褚彦回及王俭的叔父王僧虔联名上表进谏,齐高帝亲手写诏书表示采纳。(南朝)宋时,宫门外的六门城头都设有竹篱。这年年初,有人挖到了白虎樽,上面写着“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齐高帝受这话触动,就决定改建高大的墙。王俭又劝谏,齐高帝回答说:“我想后代人不要再扩建了。”朝廷初建,制度草创,王俭有问必答。齐高帝常说:“《诗》说‘惟岳降神,生甫及申’,如今天神为我生了王俭。”一年后,王俭坚持要求辞去参掌选事的职位,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 建元五年,王俭获得原来的官号开府仪同三司,他坚决辞让。建元六年,齐高帝再次下达以前的任命。起初,命令王俭三天上一次朝,尚书令史出外处理事务,齐高帝认为往来的次数过于频繁,又命令王俭到尚书下省,每月任意用十天时间出朝处理事务。王俭又请求解职,齐高帝不允许。建元七年,王俭又上表坚持请求解职,皇上才同意了,改任中书监,掌管选拔人才的事务。一年后王俭生病了,齐高帝亲自到他住处看望他。他死时,年仅四十八岁。

王俭嗜好很少,只以治理国家为要务,车舆礼服简陋朴素,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他所写的诗文,受到当时的人敬重.

4.B (3分)(间:暗暗地。)

5.D (3分)(为:均表示被动,可译为“被”。A .以:因为,连词;凭借,介词。B .焉:表示陈述语气,不译;兼词,可译为“于此”。C .连词,于是、就;连词,才。)

6.B (3分)(“王俭想召集当时的才俊”不合文意,“说他已难为人臣”中的“他”有歧义。)

7. (1)当时有个姓谭的客人,到王俭这里求官做,王俭对他说:“齐桓公灭掉了谭国,哪能够还有你这位姓谭的人?”(“客有姓谭者”“诣”“那得”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前朝宋高祖打天下,辅佐他创业的各位大臣中,开国功臣也不过得到两千户的食邑,拿我跟他们相比,只觉得我受的恩惠已经超过他们了。(“佐命”“二千”“以”各1分,句意通顺2分。)

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署商州州同。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

众曰:“惟命。”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qiǔ

干粮) 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其半

知。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擢四川顺庆知府。渠县民变,大吏属以兵。方泌曰:“此赛会人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②游击:古代官名。③谳:审判定罪。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贼由雒南东逸逸:逃跑

B .方泌勒乡兵二万勒:率领

C .大吏属以兵属:归属

D .蔽罪如法蔽:判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乃罝药面中②是乃仁术也

B .①亲教之战②句读之不知

C .①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②王怒而疏屈平

D .①方泌一以理喻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盖方泌“治乱有方”的一组是

①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 ②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 ③贼错愕迎战,遂败④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 ⑤皆区画久远 ⑥捕十二人而变息

A .①④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 .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 .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 .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乱,最终平息了民变。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3分)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4分)

(3)屡谳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3分)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泰人。嘉庆初年,凭借拔贡的身份就职州判,来到陕西,代理汉阴通判、石泉知县。三年,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地区向东一百里是龙驹寨,寨的东面是河南,向南出武关是湖北。路四通八达,很多林莽山路,很容易借此藏匿。当时川、楚教匪多次由武关进入陕西。方泌刚来时,民吏非常贫穷,贼首张汉潮带人来到,方泌就把药撒到面粉中,引诱贼人劫食,贼人大多死了,剩余的向西逃跑,大军乘机追击,张汉潮从此一蹶不振。方泌集合众人谋划说:“贼人虽离开了,但必定还会来。你们逃是死,守在这儿不能耕种也是死。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众人回答:“听你的命令。”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四年,贼屯据山阳、镇安,将向东去往河南,方泌迎击打败他们;又在铁峪铺击杀贼人,贼屯据山上,方泌就在山沟上埋伏一半的兵,然后分兵翦伏,夺取占据了东山之上,多次乘贼人松懈时击杀,贼人连夜逃跑。后来贼人由雒南向东逃跑,方泌飞马到分水岭,从小道走铁洞沟抢到贼人前面埋伏袭击,贼惊愕之下迎战,大败,被斩首数百,乡兵名声从此大振。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都请求隶属龙驹寨。 八年,授以盩厔知县,还时时入山搜贼,又抓获宁陕作乱的四十余人。境内刚刚安定,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灾,表彰死者和节妇,河滩、马厂、盐法,都谋划安排得很久远。他被提升为宁陕同知。仁宗召见,问起商州事很详细。又被提升为四川顺庆知府。渠县发生民变,地方官要带兵

集合。方泌说:“这是赛会人多,以致各自相互惊扰,谣言到处传,不是叛乱。”抓捕了十二人就平息了民变。调到成都,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守丧期满后,授职到福建延平。不久调到台湾,两次代理台湾道。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方泌全都用道理来说明,按照法律判罪。道光十八年,死。

1 C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C 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渠县民变”大意可知,属:集合。

2 D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 以:用,拿,均为介词。A .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动词,是。B .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 .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顺承。

3 B ③是间接表现;④是体现战事辛苦;⑤是体现治民措施有方。所以选B 。

4 D “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5(1) 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2) 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他因此能够留任。

(3)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活、状语后置句“当全活尔”“游击某诬以事”、意动用法“大吏直之”、狱、变。

4.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乡试中举。崇祯年间授任为南阳知县。南阳这个地方四通八达,贼出没其间,多次被何腾蛟击败而离去。后来,又讨伐平 定土寇,更加知名。升迁为兵部主事,进升为员外郎,离开朝廷担任怀来兵备佥事,调任口北道。他才智精明敏悟,所任各职都被称道。适逢何腾蛟母亲去世,巡抚 刘永祚荐举他贤能,请求让他不等守丧期满而任职。何腾蛟不同意,坚决推辞归家。 十六年冬,拜授右佥都御史,代替王聚奎巡抚湖广。当时,湖北的土地全部失陷,只剩下武昌,左良玉大军屯驻其地,军队非常强横。何腾蛟与左良玉结好,得以相 安无事。五月,福王即位,诏书至,左良玉驻军汉阳,他的部下有不同的议论,不想宣读皇上的圣旨。何腾蛟说:“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如果不奉诏,我以死 相殉。”不久,左良玉举兵反叛,邀约何腾蛟一同出发,何腾蛟不同意,左良玉便杀掉城中全部的人以劫持何腾蛟,士民争相藏到他的官署之中,何腾蛟坐在大门 口,放任他们进入。左良玉打破墙垣放火,避难的人全部被烧死。何腾蛟急忙解下官印交付家人,命令他们迅速离开,将自杀,被左良玉部将簇拥离去。左良玉想与 他同船,何腾蛟不同意,便安置他于另外的船,以副将四人看守。船停于汉阳门,他趁空隙跳入江中,四人怕被杀,也跳入江中。何腾蛟漂流十几里,打鱼船把他救 起来(的地方) ,正在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的前面。怀藏官印的家人也赶到了,相视大惊。寻找渔船,却忽然不见了。远近之人都说何腾蛟的忠诚得到神灵的保佑, 更想诚心归附。 永明王六年正月,传檄马进忠从益阳到长沙,约定诸将全部聚会,何腾蛟亲自到忠贞营,邀请李赤心到衡州。部下共六千人,畏惧忠贞营突然袭击,不带护卫随行, 只携带吏卒三十人前往。将要到达,听说忠贞营已经向东去,便尾随到湘潭。湘潭是空城,李赤心不守而离开,腾蛟便入城居住下来。大清军队知道何腾蛟进入空 城,派将领徐勇率军入城。徐勇是何腾蛟原来的部将,率其部卒罗列而拜,劝何腾蛟投降。何腾蛟大声呵斥他,徐勇便拥持他而离开。何腾蛟绝食七天,后来被杀掉 了。永明王听说后很哀痛,赐祭九次,赠中湘王,谥号文烈。

才谞:才智 交欢:泛指结好 素知:一向了解 罗拜:环绕下拜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 ) 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 ) 去。已( ) ,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 ) 兵部主事,进( ) 员外郎,出为( ) 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

( ) 精敏,所在见称( ) 。遭母忧( ) ,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 ) 任事。腾蛟不可,固辞( ) 归。

十六年冬,拜( ) 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时湖北地尽失,止( ) 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腾蛟与良玉交欢( ) ,得相安。五月,福王立。诏至,良玉驻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腾蛟曰:“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 ) 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无何( ) ,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 ) ,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争匿( ) 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 ) 之入。良玉破垣( ) 举火,避难者悉( ) 焚死。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 ) 良玉部将拥去。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

( ) 汉阳门,乘间( ) 跌入江水。四人惧诛( ) ,亦赴水。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觅渔舟,忽不见。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六年正月, 檄( ) 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 ) 诸将毕( ) 会,而亲诣( ) 忠贞营,邀赤心入衡。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卒罗拜,劝腾蛟降。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绝食七日,乃杀之。永明王闻之哀悼,赐祭者九,赠中湘王,谥文烈,官( ) 其子文瑞佥都御史。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举于乡。崇祯中授南阳知县。地四达,贼出没其间,数被挫去。已,又讨平土寇,益知名。迁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出为怀来兵备佥事,调口北道。才谞精敏,所在见称。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腾蛟不可,固辞归。 十六年冬,拜右佥都御史,代王聚奎巡抚湖广。时湖北地尽失,止存武昌,屯左良玉大军,军横甚。腾蛟与良玉交欢,得相安。五月,福王立。诏至,良玉驻 汉阳,其部下有异议,不欲开读。腾蛟曰:“社稷安危,系此一举,倘不奉诏,吾以死殉之。”无何,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不可,则尽杀城中人以劫之,士民 争匿其署中,腾蛟坐大门纵之入。良玉破垣举火,避难者悉焚死。腾蛟急解印付家人,令速走,将自刭,为良玉部将拥去。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腾蛟漂十余里,渔舟救之起,则汉前将军关壮缪侯庙前也。家人怀印者亦至,相视大惊。觅渔舟,忽不见。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永明王六年正月,檄进忠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不护行,止携吏卒三十 人往。将至,闻其军已东,即尾之至湘潭。湘潭空城也,赤心不守而去,腾蛟乃入居之。大兵知腾蛟入空城,遣将徐勇引军入。勇,腾蛟旧部将也,率其卒罗拜,劝 腾蛟降。腾蛟大叱,勇遂拥之去。绝食七日,乃杀之。永明王闻之哀悼,赐祭者九,赠中湘王,谥文烈。

(节选自《明史﹒何腾蛟传》)

【注】①进忠:全名马进忠,明末忠贞营将领,与另一将领赤心有隙,时腾蛟守衡州。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才谞精敏,所在见称 见称:被称赞

B .良玉举兵反,邀腾蛟偕行 偕行:一同出发

C .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益归心焉 归心:回家的念头

D .部下卒六千人,惧忠贞营掩袭 掩袭:突然袭击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B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C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D .良玉欲与同舟/不从/乃置之别舟/以副将四人守之/舟次汉阳门/乘间跃入江水/四人惧/诛亦赴水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腾蛟富有才智。在四面通达、不易防守的南阳,他多次挫败贼人,后又讨平土寇。因而更加知名。

B .何腾蛟有胆有识。汉阳驻军左良玉不想宣读福王的圣旨,何腾蛟为了国家的安危以死相劝。

C .何腾蛟将国家大义置于友情之上。左良玉叛变之前,他们关系友好,左良玉叛变后,何腾蛟不愿意与左良玉同船。

D .何腾蛟爱惜百姓、忠诚有节。他打开官衙,放进避难的百姓。面对劝降不为所动,不惜舍弃生命,得到了神灵庇佑。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遭母忧,巡抚刘永祚荐其贤,乞夺情任事。腾蛟不可,固辞归。

檄进忠由益阳出长沙,期诸将毕会,而亲诣忠贞营,邀赤心入衡。

4.C .归心:诚心归附。

5.B .

6.D .(原文“远近谓腾蛟忠诚得神佑”,这只是当地百姓的说法,不是史实。另外得神佑不是在拒绝劝降之后。)

7.(l)适逢何腾蛟母亲去世,巡抚刘永祚荐举他贤能(因其贤能推荐他),请求让他不待守丧期满而任职。何腾蛟不同意,坚决推辞归家。(“忧”: “母亲去世”。“乞”:“请求”。 “夺情”:剥夺孝亲之情,在这里特指“丧服未满而强令出仕”。“固”:“坚决”。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1分。)

(2)传檄马进忠从益阳到长沙,约定诸将全部聚会,(何腾蛟)亲自到忠贞营,邀请(李)赤心到衡州。( “檄”是“传檄(用檄文征召) ”的意思;“期”是“约定”的意思,“毕”是“全部”的意思,“诣”是“到”的意思,每译对一处给1分。大意1分。)

5. 【译文】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域。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

班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使

者到来,他心里犹豫,不知道要靠在哪一边好的缘故。聪明人在事物未出现端倪时就已经看出来,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想的就是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一定会吓破胆,那就可以完成使命,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是壮士。”大家说:“好。”

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全都烧死。次日,才回去告诉郭恂。郭恂大惊,一会儿(由于思路变换而) 脸色改变,班超看透他的心思,举手说:“你(掾:属官的统称) 虽未一起行动,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独揽(功劳) 呢? ”郭恂于是高兴起来。班超于是把鄯善王广请来,将匈奴使者的头给他看,举国震恐。班超明白地告诉、又安抚宽慰他,于是(鄯善王) 交纳王子作为人质。众人回去向窦固汇报。窦固十分高兴,详细向朝廷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汉明帝赞许班超的节概,下达指令对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使臣,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选别人呢? 现在任命班超作为军司马(汉代大将军的属官) ,让他完成(类似) 先前的功劳。”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 ) 假( ) 司马,将兵别

( ) 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 ) 能,遣与从事郭恂俱

( ) 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 ) 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 ) 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 ) 未知所从故( ) 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 ) 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 ) 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 。超乃闭侍胡,悉

( ) 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 ) 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 ?”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 ) 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 ) 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 ) 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 ) 天大风,超令十人持( ) 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 ) ,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 ) 人悉烧死。明日( ) ,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 )

虽不行( ) ,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

( ) 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 ) 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 ) 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 ) 前功。”

6.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最初是一名射士,金军入侵中原,牛皋聚集众人同金军作战,屡次获胜,西道总管翟兴上表推荐增补他为保义郎。杜充任东京留守时,牛皋在鲁山讨伐势力强大的贼寇杨进,三战三胜,贼众奔溃逃命。金军再次进攻京西一带,牛皋带兵与敌大战十余次都获得胜利。京城留守上官悟任命他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攻打江西的金人,从荆门往北撤退,牛皋在宝丰的宋村埋伏军队,打败了金人。又与金将孛堇在鲁山邓家桥激战,将孛堇击败。伪齐向金国请求派军队入侵南宋,牛皋在险要之地设伏,自己率军驻扎在丹霞等待来犯之敌。敌军全部人马一齐来到,牛皋伏兵突起,擒获敌将领郑务儿。升为安州观察使,不久任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 适逢岳飞统制江西、湖北军务,将通过襄、汉一带谋取中原,朝廷命令牛皋加入岳家军。岳飞十分高兴,当即任命他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不久又改任牛皋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派将领李成联合金军大举入侵,攻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岳飞派牛皋出战,带三天的口粮。粮食尚未吃完,牛皋已攻取随州城,擒获并斩杀王嵩,俘敌五千人,于是收复随州。

金军进攻淮西时,岳飞派遣牛皋渡过长江,自己率兵同牛皋会合。当时伪齐派骑兵五千逼近庐州,牛皋出阵,远望着金军大喊:“牛皋在此,你们为什么前来侵犯我军? ”敌众都惊慌失措,不战而溃逃。岳飞对牛皋说:“一定要追击,不然敌人卷土重来,对我们不利。”牛皋于是乘势追击三十多里,金军自相践踏而死及被杀死的各占半数,斩杀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

威大振。牛皋随从岳飞平定杨么,将杨么击溃。杨么无计可施,将钟子仪举起投入水中,接着自己也跳入水中。牛皋跳进水中把杨么活捉,岳飞将其斩首用木匣装着送至都督行府。

金人背弃盟约,岳飞命令牛皋率师转战于汴京、许昌之间,因为功劳最大,被升为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牛皋监管一切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宴请诸位将领,牛皋在宴会上中毒,急忙回府,他对其亲信说:“我今年六十一岁,官位到了侍从,很是幸运,不止于满足,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不能用马革裹尸的方式死去,只能死在家中(窗下) 罢了。”次日逝世。有人说是秦桧指使田师中毒死了牛皋。

起初,秦桧主张和议,不久,金军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向南侵略,高宗亲笔书写诏令赐令岳飞自行处理有关事务。岳飞于是任命牛皋和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各州郡; 又派梁兴渡河,会合忠义社攻取河东、北州县。不久,牛皋和傅选在京西取得大捷,在黄河上取得大捷。梁兴在河北攻取怀、卫二州,大败金兀术军,切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道路,金军大受困扰。不久,岳飞奉命回朝,下大理寺狱冤死,世人无不痛惜愤恨。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

( ) 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皋讨剧贼( ) 杨进于鲁山,三战三捷,贼党奔溃。累迁( ) 荣州刺史、中军统领。金人再攻京西,皋十余战皆捷。京城留守上官悟辟( ) 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人攻江西者( ) ,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 ) ,击败之。又与孛堇战鲁山邓家桥,败之。伪齐乞师于( ) 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迁( ) 安州观察使,寻除( ) 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 会( ) 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 ) 襄、汉规( ) 中原,命皋隶飞军。飞喜甚,即辟( ) 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寻改( ) 神武后军中

部统领。伪齐使( ) 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飞遣皋行,裹三日粮。粮未尽,城已拔( ) ,执嵩斩之,得卒五千,遂复随州。李成在襄阳,飞遣皋以骑兵击破之,复襄阳。

金人攻淮西,飞遣皋渡江,自提兵与皋会。时伪齐驱甲骑五千薄( ) 庐州,皋遥谓金将曰:“牛皋在此,尔辈胡( ) 为见犯( ) ?”众皆愕然,不战而溃。飞谓皋曰:“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皋追击三十余里,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声大振。从( ) 平杨么,破之。么技穷,举钟子仪投于水,继( ) 乃自仆。皋投水擒么,飞斩首函送( ) 都督行府。

金人渝( ) 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 ) 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

( ) 诸将,皋遇毒,亟归( ) ,语所亲曰:“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 ) 足。所恨( ) 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 ) 死牖下( ) 耳。”明日卒( ) 。或( ) 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

初,桧主和,未几( ) ,金渝盟( ) 入侵,帝手札赐飞从便( ) 措置。飞乃命皋及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诸郡;又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未几,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 ) 黄河上。梁兴在河北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朮军,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 ) 。未几,岳飞还朝,下狱死,世以为恨云。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金人入侵,皋聚众与战,屡胜,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杜充留守东京,皋讨剧贼杨进于鲁山,三战三捷,贼党奔溃。金人再攻京西,皋十余战皆捷。

京城留守上官悟辟为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又与孛堇战鲁山邓家桥,败之。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迁安州观察使,寻除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会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汉规中原,命皋隶飞军。飞喜甚,即辟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寻改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伪齐使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阳六郡。敌将王嵩在随州,飞遣皋行,裹三日粮。粮未尽,城已拔,执嵩斩之,得卒五千,遂复随州。金人攻淮西,飞遣皋渡江,自提兵与皋会。时伪齐驱甲骑五千薄庐州,皋遥谓金将日:“牛皋在此,尔辈胡为见犯?”众皆愕然,不战而溃。飞谓皋日:“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皋追击三十余里,金人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斩其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军声大振。从平杨么,破之。么技穷,举钟子仪投于水,继乃自仆。皋投水擒么,飞斩首函送都督行府。金人渝盟,飞命皋出师战汴、许间,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枢密行府以皋兼提举一行事务。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皋遇毒,亟归,语所亲日:“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明日卒。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初,桧主和,未几,金渝盟入侵,帝手札赐飞从便措置。飞乃命皋及王贵等经略东西京、汝、蔡诸郡;又遣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未几,皋及傅选捷于京西,捷于黄河上。梁兴在河北取怀‘、卫二州,大破兀术军,断山东、河北金帛马纲之路,金人大扰。未几,岳飞还朝,下狱死,世以为恨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西道总管翟兴表补保义郎 表:上表推荐。

B .三战三捷,贼党奔溃 奔溃:奔逃,溃散。

C .帝手札赐飞从便措置 措置:处理,处置。

D .将由襄、汉规中原 规:规划,划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伪齐乞师于金人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B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C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D .伪齐乞师于金入寇/皋设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敌兵悉众来/伏发/俘其酋豪郑务儿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初为射士, 阅读答案

A .牛皋善于作战,官职不断升迁。起初是射士,与杨进、孛堇、王嵩、杨么等交战,均取得大败敌军的战果,因功勋卓著多次提升。

B .牛皋被岳飞看重,委以重任。刚进入岳家军便被授予唐、邓、襄、郢州安抚使;之后在与敌人的交锋中,不负岳飞之望,大显身手。

C .牛皋一生力主抗金,至死不渝。绍兴十七年,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秦桧指使田师中给牛皋下毒,牛皋临死时仍然不忘国事。

D .牛皋威震金兵,敌人闻风丧胆。伪齐派五千骑兵逼近庐州之时,牛皋受岳飞之命出兵, 牛皋远远望着金军大喊,敌军不战而退。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金人攻江西者,自荆门北归,皋潜军于宝丰之宋村,击败之。

(2)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

4.D (规:谋求,收复)

5.D

6.C (原文是“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

7.(1)攻打江西的金人,从荆门往北撤退,牛皋在宝丰的宋村埋伏军队,打败了金人。 (定语后置句、介宾后置句各1分,北、归、潜各1分,共5分。)

(2)我今年六十一岁,官位到了侍从,很是幸运,不止于满足。遗憾的是南北通好议和,(使得我)不能用马革裹尸的方式死去(或者“使得我不能为国捐躯”),只能死在家中(窗下)罢了。

(幸、不啻、恨、顾、牖各1分,共5分)

7.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 ) ,善楷隶。显德初,迁( ) 礼部侍郎、知( ) 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 ) 于( ) 帝者,帝怒,黜( ) 十二人,左迁( ) 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 。

宋初,改( ) 刑部。建隆九年,拜( ) 御史中丞。丁内艰( ) ,退居西洛,旋( ) 复本官。三年,兼( ) 判吏部辁。一日晚归由阙( ) 前,太祖方( ) 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 ) 潜( ) 知之,以白( ) 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 ) 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制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 ) 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 ) 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 ) 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 ) ,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 ) ,遣吏遗钱( ) 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 ) 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 ) 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 ) ,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 ) 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 ) 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 ) 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 ) ,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令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 ) 足示劝。”擢( ) 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 。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 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 不用,况他人乎? 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

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有谮于帝者 谮:说别人坏话,诬陷

B .旋复本官 旋:不久

C .兼判吏部铨 铨:铨选,选拔任用官员

D .前驺者潜知之 潜:隐藏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隶书”。

B .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 .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 .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了旧官。

B .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 .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而不取用。

D .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 陷他,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

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 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 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 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开宝四年染病,太祖 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礼器玉帛,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缄后再加印记而后离去。第二年端午节,太宗又派人送去 粽子、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 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绝 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的清节越是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 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 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 ”宰相说: “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 炳、刘烨都考中进士。

4.D (潜:秘密地)

5.D (《资治通鉴》 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 大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 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 《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6.C (原文是“恶其名不取”, 即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

7.(1)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导”“过”各1分,共5分)

(2) 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

叟)的了。

(译出大意对2分,“愀然”“语”“比”各1分,共5分)

8.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 ) ,有俊声( ) ,急义好施( ) ,或一日挥千金( ) 。进士及第( ) ,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 ) ,召诣( ) 行台白事( ) ,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 ) ,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 。”率诸使者合荐之。徙知襄邑县( ) ,擢监察御史( ) ,进殿中侍御史。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 ) ,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 ) 蒙往秦州逮治( )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 ) 曰:“君辈皆侯伯,无庸( ) 以( ) 狱吏辱君,第以( ) 实对。”案未上( ) ,又拜( ) 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 ) 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 )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 ) 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 。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 ) 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 ) 执政。至是( ) ,帝密谕之( )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 ) ,非臣所敢。”母丧,服除( ) ,归故官,遂同知枢密院。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一日,帝从容问( ) :“蔡京何如人?”对曰:“使( ) 京能正其心术,虽( ) 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 ) ,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 。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 ) 来告曰:“诸府悉辇( ) 大钱市( ) 物于肆( ) ,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 ) ?”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 ) ,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 ) ,帝曰:“侯蒙亦如是( ) 邪?”罢知亳州。旋( ) 加资政殿学士。

宋江寇( ) 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 ) 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 ) 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穆。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日薨,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T 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T 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晓之日:“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至是,帝密谕之。对日:“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9. 权万纪,其先出天水,后徙京兆,为万年人。父琢玠,隋匡州刺史,以悫愿( ) 闻。万纪悻直廉约,自潮州刺史擢( ) 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掌内外官考,万纪劾其不平,太宗按状( ) ,珪不伏( ) 。魏征奏言:“房玄龄等皆大臣,所考有私,万纪在考堂无订正,今而弹发,非诚心为国者。”帝乃置之,然以为不阿贵( ) 近,繇是( ) 奖礼。万纪又建言:“宇文智及受隋恩,贼杀其君,万世共弃,今其子乃任千牛,请斥屏( ) 以惩不轨。”帝从之。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既以言得进,颇掉罄自肆,众情懔懔。征奏:“万纪等暗大体( ) ,诋讦弹射

( ) 皆不实,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 ) 下罔( ) 上,钓

( ) 强直名,迷夺圣明,以小谋大,群下离心。如玄龄等且不得申,况疏贱

( ) 之臣哉?”帝寤( ) ,徙( ) 万纪散骑常侍,而免仁发。数年,复召万纪为持书御史,即奏言:“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帝让( ) 曰:“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斥使还第( ) 。

久之,由御史中丞进( ) 尚书左丞,出为( ) 西韩州刺史。徙

( ) 吴王长史。王畏其直,善遇( ) 之。齐王佑不奉法,帝素奇

( ) 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佑长史。佑昵比群小,万纪骤谏( ) 不入,即条( ) 过失以闻( ) 。帝遣刘德威按问( ) ,因

( ) 召佑入朝。佑恐,与所嬖( ) 燕弘亮谋杀之,而万纪先引道。佑遣弘

亮驰彀骑追击,斩首,殊( ) 支体,投圊( ) 中。又杀典军韦文振。文振本以校尉从帝( ) 征伐,以质谨自将,帝使事佑,典( ) 厩马,切谏不纳,辄( ) 见万纪道之,故佑内( ) 尝忿疾。万纪死,文振惧,驰去,追骑获之。佑平,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二千户,谥曰敢,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千户。

[注释]①悫(qu è)愿:诚实,谨慎。 ②掉罄:急躁厌烦,争论。 ③暱比:亲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纪劾其不平 劾:检举 B .贼杀其君 贼:暗地

C .万纪等暗大体 暗:不明 D .即条过失以闻 条:列举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B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C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D .天子所乏嘉谋善政/有益于下者/公不推贤/进善乃以利规我/欲方我汉桓灵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权万纪为官刚直不阿。房玄龄、王珪考核朝廷和地方官吏有偏袒之心,万纪不惧他们是权贵近臣,敢于弹劾他们考核不公正。

B .权万纪深得皇帝赏识。万纪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以致群臣离心,但皇帝没有像对李仁发那样处置他。

C .权万纪多次建言,有时不合圣意。他向太宗皇帝提的在宣、饶地区开山炼银建议,不仅没有被采纳,反而受到了严厉斥责。

D .权万纪为国恪尽职守。皇帝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时,齐王李祐亲近小人,万纪曾屡次进谏,未果后就写奏章上报他的过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收其一切,遂敢附下罔上,钓强直名,迷夺圣明。(5分)

(2)齐王祐不奉法,帝素奇万纪能左右吴王者,乃徙为祐长史。(5分)

权万纪,他的先祖出生 在天水,后来迁徙至京师,成为万年人。父亲权琢玠,担任隋匡州刺史,凭借诚实,谨慎闻名。万纪刚直、廉洁、俭约,从潮州刺史提拔做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仆射 房玄龄、侍中王珪掌管朝廷内外官吏的考核,万纪弹劾他们不公正,太宗核查实情,王珪不服。魏征上奏说:“房玄龄等人都是大臣,考核官员有偏心,万纪在考堂 没有校正错误,现在却检举揭发,这不是诚心为国着想啊。. 太宗皇帝于是就搁置了此事,但是认为万纪不逢迎权贵近臣,从此就奖励他,礼遇他。万纪又建议说: “宇文智及受隋朝恩遇,却杀死他的君王,他的后世永不录用,现在他的儿子竟然担任千牛卫,请您斥退他的儿子以便惩罚他的不法行为。.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万纪与侍御史李仁发凭借建言获得晋升之后,弹劾越发放纵,众人心感恐惧。魏征上奏说:“万纪等人不明大体。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陛下接受他们的 一切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让小人谋害大臣,群臣会离心离德。像房玄龄这样的大臣尚且不能申诉,更何况被疏 远、地位卑微的臣子呢?. 太宗皇帝(听后)醒悟过来,贬万纪为散骑常侍(太宗时,为闲职),而且免了仁发的官职。几年之后,朝廷又召回万纪担任持书御史, 他随即上奏说:“宣、饶地区可以开山炼银,每年可以获取数百万。太宗皇帝责备他说:“天子缺少的,是有益于国家的良好计谋和政策。您不推举贤才进献良 策,却用利益规劝我(劝我牟利),想把我比作汉代的桓帝、灵帝吗?斥令他回府反省。

过了很久,万纪从御史 中丞晋升为尚书左丞,出京担任西韩州刺史,后调为吴王长史。吴王害怕他的刚直,就友好地对待他。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赏识万纪能控制吴王,就调

他担 任李祐的长史。李祐亲近小人,万纪屡次进谏去不被采纳,就逐条列出他的过失上报皇帝。太宗皇帝派遣刘德威审理,趁机诏令李祐入朝。李祐害怕了,就与自己宠 幸的燕弘亮谋划杀掉万纪,而万纪需先行启程为齐王开路。李祐派遣燕弘亮带着持弓弩的骑兵追杀,砍下万纪的头颅,分解四肢和躯体,扔进茅厕。还杀死了典军韦 文振。文振当初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太宗皇帝征战,靠着诚实谨慎保全自己,太宗皇帝派他侍奉李祐,主管马厩马匹。恳切直言劝谏不采纳,文振就去见向万纪诉说, 因此李祐心里常含愤恨。万纪死后,文振恐惧,骑马奔驰逃走,骑兵追上抓住处死他。李祐被评定后,朝廷追赠万纪齐州都督、武都郡公,食邑二千户,谥号为 “敢. ,追赠韦文振左武卫将军、襄阳县公,食邑千户。

4.B (贼:残害。)

5.C

6.B (“诋毁、揭短、弹劾都不符合实情. “群臣离心离德. 不合文意。)

7.(1)(因)陛下 接受他们的一起言论,他们才敢偏袒下属欺骗君上,捞取刚正的名声,惑乱君王圣明的心。(收:接受,听取。附下: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罔上:欺骗君主。钓: 捞取。迷夺:惑乱。每个1分。)(2)齐王李祐不守法纪,太宗皇帝向来赏识万纪能掌控吴王的能力,就调他担任李祐的长史。(奉:遵守。素:向来,一向。 奇:赏识,看重。左右:掌控。徙:调任。每个1分。)


相关文章

  • [梦溪笔谈]文言阅读译文答案
  • <梦溪笔谈>二则 译文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 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查看


  • 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 篇一:夏日赏荷阅读答案 原文: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查看


  • 捕蛇者中考题集锦(含答案)
  • 捕蛇者说 中考题集锦 一.2004年浙江省上虞市 柳宗元笔下的"永之人"为何要争着去捕蛇呢?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 - 4题.(9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永之人争奔走焉.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查看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doc.
  •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 ...查看


  • 4 孙权劝学过关卡
  • 4 孙权劝学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 ) 涉( ) 孰( ) 遂( ) 岂(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 (3)但当涉猎( ) .. (4)见往事耳( ...查看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汇编<孟子>二章 (北京市·2011)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①人不屑也. ②③④⑤⑥万 ...查看


  •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鸿鹄( ) 所罾( ) 倾颓( ) 崩殂( ) 猥( )自枉屈 攘( )除 舴( )艋(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⑵为天下唱 通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⑷ ...查看


  • [金榜学案]201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7.28 干将莫邪练习题 语文版
  • 7.28 干将莫邪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使相之 .(2)比后壮 . ( ) ( ) (3)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4)购之千金 .(5)入山行歌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


  • 七下短文两篇复习资料
  •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复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夸父逐日> 一.原文.译文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查看


  • 2013陕西专升本招生考试大纲说明
  • 2013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大纲说明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说明 I. 考试范围 在校生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是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要求,以及我省各高校高职高专大学生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覆盖的主要内容为命题依据,重点考察语言应用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