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前言
目录
2.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 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4
3.1自然因素 ................................... 4
3.2社会因素 ................................... 4
4.治理措施 ................................... 5 5. 结论 .......................................... 7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一、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经济概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睡。本区在地质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部由火山岩构成。土壤北部山地为棕色针叶林土,丘陵区主要为暗棕壤。地势西北部和西部高,东部与南部低,山脉宽约200一300km,东陡西缓,海拔高度300一1400rn,根对高度一般为100一200m。山地起伏和缓,山顶浑圆,大部为低山丘陵,且多宽阔的谷地,适合林木生长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本区属寒温带气候,夏季暂短,冬季漫长而严寒,岭北(伊勒呼里山以北)有连续永久冻土带,岭南有断续和岛状永久冻上带。年平均气温一2℃,极端最低气温一52℃,最高气温38℃;全年结冰期约7个月,无霜期80~105天。本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5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的有155条,大于l000km,的有28条,与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流经区内长达792km。估算全区水资源有140亿m3,其中地面水资源120亿m3,但目前大都尚未被利用。本区森林覆盖率达71%。北部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林区,南部针叶林因大面积的采伐和遭受林火,已被次生树种白桦代替,形成针阔叶混交林。本区行政管辖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和代管归属内蒙古的加格达奇、松岭、呼中、新林四区的3万多k耐面积。全区总人口49.3万,其中林业人口占90.3%,是一个以林为主的林业经济区。
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据初步调查,全区有发生水上流失潜在危险的上地面积约7.28万km,占总面积的86%,现已发生流失的面积为公53万km,占总面积的29.9%。其中强度流失(表土层剥蚀厚度>60%)面积379km,中度流失(表土层剥蚀厚度20%一60%)面积583km,轻度流失(表上层剥蚀厚度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场、35000户、13万人受灾,死29人,失踪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2.表土流失,砂石裸露,给更新造林造成极大困难。据调查,全区因水土流失造成砂石裸露的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疏林地和坡耕地面积约379k砰。这些土地干旱痔薄,陡峭地带甚至有泥石流出现,给恢复植被造成很大困难,使得部分地块不得不采用搬运客土和容器苗造林。3.河岸崩塌,侵吞上地。如黑龙江我国一侧沿岸就有24处长达36km地段受江水冲淘,崩塌严重,年均流失土量90多万m3,损失国上面积10.shm“。又如塔河境内的呼玛河有‘处长1200m的河岸,1990年被洪水冲淘崩塌宽达加多m,扎l失上地2.4hm”。4.蚕食道路,影响交通。舔到春夏两季,山区公路受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的冲刷剥蚀,路基崩塌,路面变窄,甚至个别地段的路而被冲断,使交通受阻。5.坡耕地上壤砂砾化严重。据测算,全区坡拼地年均上壤侵蚀模数为5000一SO0ot/km之,高者达9000t/kmZ以上。如加格达奇区的加北乡,有坡耕地6一3hmZ,垦殖仅24年,就有166.7hm砂砾化。
三、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降水集中,多暴雨。本区年均降水量虽只有400一500mm,但80%集中在6~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多雪,春季冰雪融化难以入渗,从而形成地表径流,引起土壤冲刷。
2.永久冻上存在,降低了土壤的蓄渗水能力。据调查,本区岭北的连续冻土带和岭南的断续与岛状冻上带,6月份阳坡冻上融深仅10cm左右,阴坡基本不解冻。冻土层以上土壤蓄水容量很小,产流系数大,故易造成水土流失。
3.坡陡土薄,土壤抗蚀抗冲能力弱。本区山地坡度多在25。左右,少数可达350以上,上层厚度10~15cm,薄者仅scm左右;丘陵地坡度一般为100左右,土层厚15~20Cm。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薄,加上棕色针叶林土与暗棕壤土质松散,植被一旦破坏,就难抗御径流冲刷。
(二)人为因素
1.森林资源锐减,祖盖率降低。本区开发20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7000多万m”的商品木材,加上计划外的地方用材、烧柴和乱砍盗伐等,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另外,本区1964~1985年年均森林地过火面积都在2000km,左右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月987年“5.6”森林大火,林地过火面积达87lokmZ,其中重灾区造成大量荒山,中灾区形成大量疏林,从而使本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76%下降到71%。大兴安岭的森林是个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主的较为简单、相对稳定的天然林,随着集中过量采伐和频繁的火灾.使得林缘退缩,林地而积减少和质量下降.大大加速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恶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林区内河川水文状况发生了骤变,洪枯比陡升,汛期洪峰汇流时问大为缩短。以往呼玛河、塔哈河上游降雨.洪峰8小时到达塔河县,现在缩短到30一40小时;二是森林火灾破坏了林地的蓄水、滞水和排水功能。现在暴雨时地表径流比以往增加50%以L,低平地出现了大量沼泽化现象;三是成林减少,幼林大面积增加,中龄以上的郁闭林分别丧失了15%一40写截留降雨作用。
2.开矿、采石、筑路、集材等,破坏了地表、植被。本区是我国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金矿遍布全区。近些年来,一些工矿企业在施工中和施工后,没有按水上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对生产用地的地面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尤其是采金,一条金船一年破坏地表6hm”多,堆积在河床行洪区的砂石量达24万m”。这些砂石顺流而下,淤塞河道,抬高河床。另外山区纵横交错的运材公路两侧山坡,采石挖砂形成的砂石裸露带,采伐迹地上的集材道等,都没有实施防护措施,一遇暴雨,泻溜、沟状侵蚀相当严重。
3.广种薄收,顺坡垄作。本区坡耕地虽不多,但多是顺坡垄耕作,不论坡度大小,均无任何水保措施。同时耕作粗放,种地不养地,造成农田越种越少,田土越种越薄的恶性循环。
四、治理措施
大兴安岭的森林是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这个屏障如被破坏.将危及整个松嫩平原的生态平衡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做好本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培育和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采取积极措施严防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当前应抓好以下工作:1.加速火烧迹地的森林更新,轻度火烧区应以天然更新为主恢复森林,中度火烧区应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恢复森林,重度火烧区则应以人工造林方式恢复森林。在进行人工更新时,坡地土层厚度大于15cm的,应以植苗造林为主,小于15cm的应以播种造林为主。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2.合理采伐森林,因地制宜选择主伐方式。对成熟木占绝对优势的商品林可采.用小面积皆伐,对单层相同龄林应实行渐伐,多功能林应采用二次间伐或渐伐,过伐林区要最大限度地压低采伐量。伐区布设应有利于森林更新和防护效益,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
3.改变林区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传统经营方式,建立生态经济林业经营利用体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本区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林、水、金、煤、果”五大资源,推行以煤代木,减少木材消耗;其次要大力发展“种、养、采、加、服”五业多种经营,增强经济活力,促进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4.搞好规划,综合防治。对现有森林应按用途、功能重新区划,对区划后的商品林、多功能林、生态林、特殊用途林等,实行分类经营,科学管理。严禁陡坡开荒和毁林开荒,3o以一「的坡耕地推行横坡耕作,3o以_L土层厚的坡耕地培修地埂,并在埂上种植固埂植物,上层薄的坡耕地可采取等高种植物防冲带,坡耕地与林地接壤处开挖截水沟;侵蚀沟应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江河两岸营造护岸林,崩塌处应修筑护岸工程;伐区集材道可每隔IOm左右放置一堆清林剩余物;工矿企业生产破坏的地表及植被应责令及时恢复。
5.认真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增强人们的水+-保持意识。要利用多种形式,结合本区实际,用水土流失造成危害的典型事例,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应将水保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把预防水土流失的工作放在首位。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上流失的单位或个人,按水土保持法规定,该罚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水土保持法的严肃性。
6.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有计划地培养水保技术人才。本区幅员辽阔,约相当于我国浙江省的幅员面积,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但至今包括行署在内的三县四区均未设专门的水土保持机构;全区专做水土保持的技术人员寥寥无儿,特别林区还是空白。这种局面有待迅速改变,否则这里的水土保持工作将很难开展起来。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五、结论 该区域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十分明显 ,采伐前后土壤侵蚀模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西部区明显高于东部区 ,与该区域的坡度变化格局相似 ,说明在该区植被覆盖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而坡度则是造成土壤侵蚀空间差异的主要因子
林区植被是东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的南延部分, 主要建群种有兴安落叶松( Larix gmelinii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等, 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群落。大兴安岭地区的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 在其南部以苔草( Carex sp. ) 沼泽伴生有杂草类的沼泽化草甸为主, 北部以森林沼泽为主。林区地势起伏不大, 西部、中部高, 东部、北部低, 平均海拔 573m, 平均坡度9 5 , 属于低山丘陵缓坡地形。大兴安岭处于黑龙江和嫩江上游源头区,是这 2 个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地之一。近年来, 随着林区的开发建设, 林区人口急剧膨胀, 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日益严重。由于林区大面积原始森林被采伐以及火灾, 大量采伐迹地不能及时更新, 加上森林质量下降, 疏林及低产林增加, 林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种类减少, 森林虫害大面积发生。
关键字
大兴安岭、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现状
参考文献
1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 489 496
2 余新晓, 毕华兴, 朱金兆, 等. 黄土地区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5) : 433 440
3 史立人.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 关于 98 长江洪水灾害的思考. 中国水土保持, 1998(11): 13 16
4 宋晓华, 郑小贤, 杜鹏志, 等. 公益林经济补偿机制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23(3) : 30 34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5 石长金, 吕志学. 大小兴安岭山区的水土流失特点. 中国水土保持, 1995( 1) : 13 14, 22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前言
目录
2.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 3 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4
3.1自然因素 ................................... 4
3.2社会因素 ................................... 4
4.治理措施 ................................... 5 5. 结论 .......................................... 7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一、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经济概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睡。本区在地质构造上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部由火山岩构成。土壤北部山地为棕色针叶林土,丘陵区主要为暗棕壤。地势西北部和西部高,东部与南部低,山脉宽约200一300km,东陡西缓,海拔高度300一1400rn,根对高度一般为100一200m。山地起伏和缓,山顶浑圆,大部为低山丘陵,且多宽阔的谷地,适合林木生长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本区属寒温带气候,夏季暂短,冬季漫长而严寒,岭北(伊勒呼里山以北)有连续永久冻土带,岭南有断续和岛状永久冻上带。年平均气温一2℃,极端最低气温一52℃,最高气温38℃;全年结冰期约7个月,无霜期80~105天。本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5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km,的有155条,大于l000km,的有28条,与俄罗斯交界的黑龙江流经区内长达792km。估算全区水资源有140亿m3,其中地面水资源120亿m3,但目前大都尚未被利用。本区森林覆盖率达71%。北部是我国唯一的大面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林区,南部针叶林因大面积的采伐和遭受林火,已被次生树种白桦代替,形成针阔叶混交林。本区行政管辖呼玛、塔河、漠河三县,和代管归属内蒙古的加格达奇、松岭、呼中、新林四区的3万多k耐面积。全区总人口49.3万,其中林业人口占90.3%,是一个以林为主的林业经济区。
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据初步调查,全区有发生水上流失潜在危险的上地面积约7.28万km,占总面积的86%,现已发生流失的面积为公53万km,占总面积的29.9%。其中强度流失(表土层剥蚀厚度>60%)面积379km,中度流失(表土层剥蚀厚度20%一60%)面积583km,轻度流失(表上层剥蚀厚度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场、35000户、13万人受灾,死29人,失踪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2.表土流失,砂石裸露,给更新造林造成极大困难。据调查,全区因水土流失造成砂石裸露的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疏林地和坡耕地面积约379k砰。这些土地干旱痔薄,陡峭地带甚至有泥石流出现,给恢复植被造成很大困难,使得部分地块不得不采用搬运客土和容器苗造林。3.河岸崩塌,侵吞上地。如黑龙江我国一侧沿岸就有24处长达36km地段受江水冲淘,崩塌严重,年均流失土量90多万m3,损失国上面积10.shm“。又如塔河境内的呼玛河有‘处长1200m的河岸,1990年被洪水冲淘崩塌宽达加多m,扎l失上地2.4hm”。4.蚕食道路,影响交通。舔到春夏两季,山区公路受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的冲刷剥蚀,路基崩塌,路面变窄,甚至个别地段的路而被冲断,使交通受阻。5.坡耕地上壤砂砾化严重。据测算,全区坡拼地年均上壤侵蚀模数为5000一SO0ot/km之,高者达9000t/kmZ以上。如加格达奇区的加北乡,有坡耕地6一3hmZ,垦殖仅24年,就有166.7hm砂砾化。
三、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1.降水集中,多暴雨。本区年均降水量虽只有400一500mm,但80%集中在6~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多雪,春季冰雪融化难以入渗,从而形成地表径流,引起土壤冲刷。
2.永久冻上存在,降低了土壤的蓄渗水能力。据调查,本区岭北的连续冻土带和岭南的断续与岛状冻上带,6月份阳坡冻上融深仅10cm左右,阴坡基本不解冻。冻土层以上土壤蓄水容量很小,产流系数大,故易造成水土流失。
3.坡陡土薄,土壤抗蚀抗冲能力弱。本区山地坡度多在25。左右,少数可达350以上,上层厚度10~15cm,薄者仅scm左右;丘陵地坡度一般为100左右,土层厚15~20Cm。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薄,加上棕色针叶林土与暗棕壤土质松散,植被一旦破坏,就难抗御径流冲刷。
(二)人为因素
1.森林资源锐减,祖盖率降低。本区开发20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7000多万m”的商品木材,加上计划外的地方用材、烧柴和乱砍盗伐等,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另外,本区1964~1985年年均森林地过火面积都在2000km,左右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月987年“5.6”森林大火,林地过火面积达87lokmZ,其中重灾区造成大量荒山,中灾区形成大量疏林,从而使本区的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初期的76%下降到71%。大兴安岭的森林是个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主的较为简单、相对稳定的天然林,随着集中过量采伐和频繁的火灾.使得林缘退缩,林地而积减少和质量下降.大大加速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恶化。主要表现为:一是林区内河川水文状况发生了骤变,洪枯比陡升,汛期洪峰汇流时问大为缩短。以往呼玛河、塔哈河上游降雨.洪峰8小时到达塔河县,现在缩短到30一40小时;二是森林火灾破坏了林地的蓄水、滞水和排水功能。现在暴雨时地表径流比以往增加50%以L,低平地出现了大量沼泽化现象;三是成林减少,幼林大面积增加,中龄以上的郁闭林分别丧失了15%一40写截留降雨作用。
2.开矿、采石、筑路、集材等,破坏了地表、植被。本区是我国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金矿遍布全区。近些年来,一些工矿企业在施工中和施工后,没有按水上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对生产用地的地面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尤其是采金,一条金船一年破坏地表6hm”多,堆积在河床行洪区的砂石量达24万m”。这些砂石顺流而下,淤塞河道,抬高河床。另外山区纵横交错的运材公路两侧山坡,采石挖砂形成的砂石裸露带,采伐迹地上的集材道等,都没有实施防护措施,一遇暴雨,泻溜、沟状侵蚀相当严重。
3.广种薄收,顺坡垄作。本区坡耕地虽不多,但多是顺坡垄耕作,不论坡度大小,均无任何水保措施。同时耕作粗放,种地不养地,造成农田越种越少,田土越种越薄的恶性循环。
四、治理措施
大兴安岭的森林是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这个屏障如被破坏.将危及整个松嫩平原的生态平衡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做好本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培育和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采取积极措施严防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当前应抓好以下工作:1.加速火烧迹地的森林更新,轻度火烧区应以天然更新为主恢复森林,中度火烧区应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恢复森林,重度火烧区则应以人工造林方式恢复森林。在进行人工更新时,坡地土层厚度大于15cm的,应以植苗造林为主,小于15cm的应以播种造林为主。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2.合理采伐森林,因地制宜选择主伐方式。对成熟木占绝对优势的商品林可采.用小面积皆伐,对单层相同龄林应实行渐伐,多功能林应采用二次间伐或渐伐,过伐林区要最大限度地压低采伐量。伐区布设应有利于森林更新和防护效益,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
3.改变林区以“木材利用”为中心的传统经营方式,建立生态经济林业经营利用体制。首先要充分发挥本区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林、水、金、煤、果”五大资源,推行以煤代木,减少木材消耗;其次要大力发展“种、养、采、加、服”五业多种经营,增强经济活力,促进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4.搞好规划,综合防治。对现有森林应按用途、功能重新区划,对区划后的商品林、多功能林、生态林、特殊用途林等,实行分类经营,科学管理。严禁陡坡开荒和毁林开荒,3o以一「的坡耕地推行横坡耕作,3o以_L土层厚的坡耕地培修地埂,并在埂上种植固埂植物,上层薄的坡耕地可采取等高种植物防冲带,坡耕地与林地接壤处开挖截水沟;侵蚀沟应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江河两岸营造护岸林,崩塌处应修筑护岸工程;伐区集材道可每隔IOm左右放置一堆清林剩余物;工矿企业生产破坏的地表及植被应责令及时恢复。
5.认真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增强人们的水+-保持意识。要利用多种形式,结合本区实际,用水土流失造成危害的典型事例,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应将水保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把预防水土流失的工作放在首位。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上流失的单位或个人,按水土保持法规定,该罚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水土保持法的严肃性。
6.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机构,有计划地培养水保技术人才。本区幅员辽阔,约相当于我国浙江省的幅员面积,水土保持工作任务艰巨,但至今包括行署在内的三县四区均未设专门的水土保持机构;全区专做水土保持的技术人员寥寥无儿,特别林区还是空白。这种局面有待迅速改变,否则这里的水土保持工作将很难开展起来。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五、结论 该区域森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十分明显 ,采伐前后土壤侵蚀模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西部区明显高于东部区 ,与该区域的坡度变化格局相似 ,说明在该区植被覆盖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而坡度则是造成土壤侵蚀空间差异的主要因子
林区植被是东西伯利亚明亮针叶林的南延部分, 主要建群种有兴安落叶松( Larix gmelinii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等, 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群落。大兴安岭地区的湿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 在其南部以苔草( Carex sp. ) 沼泽伴生有杂草类的沼泽化草甸为主, 北部以森林沼泽为主。林区地势起伏不大, 西部、中部高, 东部、北部低, 平均海拔 573m, 平均坡度9 5 , 属于低山丘陵缓坡地形。大兴安岭处于黑龙江和嫩江上游源头区,是这 2 个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地之一。近年来, 随着林区的开发建设, 林区人口急剧膨胀, 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日益严重。由于林区大面积原始森林被采伐以及火灾, 大量采伐迹地不能及时更新, 加上森林质量下降, 疏林及低产林增加, 林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水土流失加剧, 生物种类减少, 森林虫害大面积发生。
关键字
大兴安岭、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现状
参考文献
1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4) : 489 496
2 余新晓, 毕华兴, 朱金兆, 等. 黄土地区植被水土保持作用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21(5) : 433 440
3 史立人.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 关于 98 长江洪水灾害的思考. 中国水土保持, 1998(11): 13 16
4 宋晓华, 郑小贤, 杜鹏志, 等. 公益林经济补偿机制的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23(3) : 30 34
关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论文
5 石长金, 吕志学. 大小兴安岭山区的水土流失特点. 中国水土保持, 1995( 1) : 13 1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