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政治学科试卷
2016年 12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
A .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轨道
B .使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符合企业的利益
C .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发展
D .使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相同成果
2.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之一。以下情形有助于维护劳动者这一权利的是
A .国家推行“黄金周”节假日制度
B .企业实行员工“企业年金”计划
C .公司完善职工“带薪休假”规定
D .企业组织“员工能力提升”培训
3. 生产与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环节。以下对两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生产与消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决定
B .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 .消费提供生产的对象并引起新需求
D .社会生产水平是由消费水平决定的
4. 2016年,我国启动“营改增”改革。近半年来,减轻企业负担、打通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成效不断显现。这体现了我国税收
A .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 .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杠杆
C .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 .是依靠国家政权强制征收的
5.下图是2015年我国经济体制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我国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人脑的反映 B.客观实在性
C .客观多样性 D.客观普遍性
7.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发展,“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微文化”因其对知识体系、系统逻辑存在弊端而遭到质疑。但“微文化”因为简单快捷易操作、能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A. 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所以出现图中人物的想法,是因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A. 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B.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C. 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D.深层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联系
9.在具体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矛盾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又称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外因的性质和方向
B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加速变化的作用
C .外因通过增强内因一个方面,制约另一方面而发生作用
D .内外因同时存在,在事物发展中有着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10.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发展的。以下对于真理和谬误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A .真理和谬误是贯穿整个客观世界的一对矛盾
B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
C .分析谬误发生的原因,能够实现向真理转化
D .真理和谬误都是具体的,也是无条件存在的
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
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了“桑基鱼塘”
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图“桑基鱼塘”生态农
业发展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联系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C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互为因果的
D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2.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由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构成,下面属于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责任、道义、仁爱、礼仪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3.以下属于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的是
A .本质和现象 B.内容和形式 C.原因和结果 D.可能性和现实性
14.中央人民政府对外代表国家开展活动,对内统一领导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我国的中央政府是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尊崇党章、依法依规治党,党规严于国法。我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法治之下,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法治之下没有“铁帽子王”说明
A .有法可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
B .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C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治权威的体现
D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强制力的体现
17. 当今世界的国际组织,名目繁多,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它属于
A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 .经济性的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8.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关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 .一切民族,不论大小,都应处于平等地位
B .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位平等的前提条件
C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D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核心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19.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下列属于扩大基层民主的是
A .某高校认真做好学生会选举工作 B.某乡镇做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C .某党支部做好支部书记改选工作 D.某社区做好居民委员会改选工作
20.2016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菲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金融、海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菲经贸热度不减,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 .中菲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菲同处亚太经济圈之中
C .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 G20峰会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资料一: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成功举行。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减少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注: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集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2)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举一例简要说明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6分)
(3)G20成员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全球经济的增长与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之间的关系。(10分)
三、论述题(共20分)
2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摒弃过去以物为中心、片面追求GDP 增长、将卫生与健康单纯作为消耗性行业的发展观,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 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因此,《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注: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的知识,论述我国如何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等级考试质量调研政 治 试 卷2016年 12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 C 2. B 3. B 4. B
6. B 7.D 8. C 9. C
11.D 12.B 13.A 14.D
16.D 17.A 18.B 19.D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5. B 10.B 15.D 20.A
21. (1)说明我国政府履行的职能是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2)图表反映出201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先降后升,2月相比1月有所下降,2月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1月-6月,对外贸易都是出口值大于进口,存在贸易顺差。
举例: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可以弥补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弱势,利用国外资源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3)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组成,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也要重视局部,有些局部在整体中还处于关键的地位,对整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全球经济和G20成员国经济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G20成员国经济是全球经济这个整体中最关键的局部,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实现G20成员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也一定会推动全球经济整体的增长。
三、论述题(共20分)
答案示例:面对已经到来的“健康保健时代”,我国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通过财政、货币等各种手段鼓励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从而逐步建立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健康红利。
我国将始终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争、供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打造健康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将致力于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发挥供求、价格机制对健康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择优汰劣,让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而带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让人民共享“健康红利”。如: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一部分企业实施大数据与移动医疗结合,为患者就诊提供低成本与便利性的服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同时,也推动了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政策,推动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治理体系、战略规划,通过法律、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综合手段,推动创新能力强、国际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跨国竞争、鼓励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我国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如: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健康保险、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同时,让人民共享健康红利。
围绕论题展开论述应该包括以下逻辑线索:
从市场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三大机制作用;使各类优质企业充分竞争;推动健康产业结构升级。
从宏观调控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完善调控体系;各类手段鼓励优质企业竞争、扶持小微企业;推动健康产业良性发展、人民共享健康红利。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政治学科试卷
2016年 12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选择题) 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
A .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到政府工作的轨道
B .使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符合企业的利益
C .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更加健康协调发展
D .使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共享相同成果
2.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之一。以下情形有助于维护劳动者这一权利的是
A .国家推行“黄金周”节假日制度
B .企业实行员工“企业年金”计划
C .公司完善职工“带薪休假”规定
D .企业组织“员工能力提升”培训
3. 生产与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环节。以下对两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生产与消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决定
B .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 .消费提供生产的对象并引起新需求
D .社会生产水平是由消费水平决定的
4. 2016年,我国启动“营改增”改革。近半年来,减轻企业负担、打通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的改革成效不断显现。这体现了我国税收
A .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 .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杠杆
C .是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 .是依靠国家政权强制征收的
5.下图是2015年我国经济体制构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我国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人脑的反映 B.客观实在性
C .客观多样性 D.客观普遍性
7.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的发展,“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微文化”因其对知识体系、系统逻辑存在弊端而遭到质疑。但“微文化”因为简单快捷易操作、能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也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A. 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所以出现图中人物的想法,是因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A. 固有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B.必然的联系而不是偶然的联系
C. 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D.深层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联系
9.在具体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矛盾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又称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着外因的性质和方向
B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加速变化的作用
C .外因通过增强内因一个方面,制约另一方面而发生作用
D .内外因同时存在,在事物发展中有着相同的地位和作用
10.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发展的。以下对于真理和谬误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呢?”
A .真理和谬误是贯穿整个客观世界的一对矛盾
B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
C .分析谬误发生的原因,能够实现向真理转化
D .真理和谬误都是具体的,也是无条件存在的
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
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创造了“桑基鱼塘”
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图“桑基鱼塘”生态农
业发展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联系是现实的、无条件的
C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互为因果的
D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2.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由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构成,下面属于公民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责任、道义、仁爱、礼仪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3.以下属于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的是
A .本质和现象 B.内容和形式 C.原因和结果 D.可能性和现实性
14.中央人民政府对外代表国家开展活动,对内统一领导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我国的中央政府是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1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尊崇党章、依法依规治党,党规严于国法。我国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法治之下,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法治之下没有“铁帽子王”说明
A .有法可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
B .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C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治权威的体现
D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强制力的体现
17. 当今世界的国际组织,名目繁多,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不同类型。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它属于
A .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C .经济性的国际组织 D.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8.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关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 .一切民族,不论大小,都应处于平等地位
B .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位平等的前提条件
C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D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核心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19.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下列属于扩大基层民主的是
A .某高校认真做好学生会选举工作 B.某乡镇做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C .某党支部做好支部书记改选工作 D.某社区做好居民委员会改选工作
20.2016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菲经贸、投资、产能、农业、新闻、质检、金融、海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菲经贸热度不减,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 .中菲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B.中菲同处亚太经济圈之中
C .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1. G20峰会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资料一: 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成功举行。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减少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注: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集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2)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举一例简要说明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6分)
(3)G20成员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全球经济的增长与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之间的关系。(10分)
三、论述题(共20分)
2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摒弃过去以物为中心、片面追求GDP 增长、将卫生与健康单纯作为消耗性行业的发展观,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带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健康红利”。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 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因此,《纲要》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注:健康产业是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缓和性医疗商品和服务的总称,通常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务等领域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市场调节 宏观调控”的知识,论述我国如何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等级考试质量调研政 治 试 卷2016年 12月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 C 2. B 3. B 4. B
6. B 7.D 8. C 9. C
11.D 12.B 13.A 14.D
16.D 17.A 18.B 19.D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 5. B 10.B 15.D 20.A
21. (1)说明我国政府履行的职能是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2)图表反映出201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先降后升,2月相比1月有所下降,2月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1月-6月,对外贸易都是出口值大于进口,存在贸易顺差。
举例: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可以弥补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的弱势,利用国外资源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3)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组成,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也要重视局部,有些局部在整体中还处于关键的地位,对整体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全球经济和G20成员国经济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G20成员国经济是全球经济这个整体中最关键的局部,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实现G20成员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也一定会推动全球经济整体的增长。
三、论述题(共20分)
答案示例:面对已经到来的“健康保健时代”,我国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通过财政、货币等各种手段鼓励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从而逐步建立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健康红利。
我国将始终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争、供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打造健康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我国将致力于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发挥供求、价格机制对健康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择优汰劣,让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而带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让人民共享“健康红利”。如: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一部分企业实施大数据与移动医疗结合,为患者就诊提供低成本与便利性的服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同时,也推动了健康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政策,推动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治理体系、战略规划,通过法律、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综合手段,推动创新能力强、国际知名度高的大型企业跨国竞争、鼓励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我国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培育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如: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健康保险、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同时,让人民共享健康红利。
围绕论题展开论述应该包括以下逻辑线索:
从市场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三大机制作用;使各类优质企业充分竞争;推动健康产业结构升级。
从宏观调控的视角论证,重要逻辑环节包括:完善调控体系;各类手段鼓励优质企业竞争、扶持小微企业;推动健康产业良性发展、人民共享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