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历史与现状

中国南海之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历史与现状

题记:南海石油储量世界第二,2000多口油井没中国一口,郁闷。据媒体报道,越南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后,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该地区迅速招标,近几年来,越南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企图强化对南沙的实际占有。仅2006年上半年,越南油气总公司油气开采产量就达1237万吨,其中原油为860万吨、天然气37.6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约为820万吨,出口额达41.4亿美元。

先简要介绍一下:

⊙东沙群岛:台湾管辖。目前由台湾海岸巡防署所保卫。

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和最小的群岛。位于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 ,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公里,宽约0.7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

⊙西沙群岛:中国管辖。1974年1月,中国从南越政权收复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由45座岛屿、礁、沙滩、沙洲等组成的群岛,主要有北岛、石头岛、七连屿、永兴岛、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等。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平方千米,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政治中心。

⊙中沙群岛:没有任何驻军及居民,中国、台湾、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主权。目前,由菲律宾实际

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

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 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几乎全部隐没于海面之下,距海面约10~26米,只有黄岩岛南面露出了水面,高出海面约1.8米。黄岩岛犹如一珊瑚岩柱,从4000米深的海盆直插耸立于海面。

⊙南沙群岛:南沙群岛绝大多数岛礁已被几个周边国家抢占。越南:29个;菲律宾:8(9?)个;马来西亚:10 (?)个;文莱:0个;中国:8 (9?)个。

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面积最大的太平岛约0.443平方公里,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还有: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和敦谦沙洲。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海里,距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

一、历史沿革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我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一)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

据古藉记载,远在泰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

明清时期,我国许多图、藉、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该图标出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从古藉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当时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分布及

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我国海防的“门户”和“天堑”。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

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至明清时代,我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我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字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

(二)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

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我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部海域的记载。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进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我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海诸岛。是时,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长宁军和湖广行省的南宁(今儋州市)、万

安(今万宁县)、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其统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还亲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天文测,表明主权归属元代王朝而无疑。

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南澳气”、“七洲洋”、“万里长沙”、“万里石塘”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管辖。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7年中英美三国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自此政府行政机构开始驻岛行使主权,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内19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988年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目前,仍沿袭相当于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

二、地理和自然资源

我国大陆濒临四大边缘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故名,亦称南中国海。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面积辽阔,水体巨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大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海位于北起纬23°37ˊ;南迄北纬3°00ˊ;西自东经99°10ˊ;东至东经122°10。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处为5559米。

南海海域属于海南省管辖的范围,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

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

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我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

沙洲

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我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

暗礁

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我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

暗沙

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我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我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

暗滩

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我国渔民称之为“廓”。

(二)气候条件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1)终年高温。

(2)雨量充沛。

(3)季风明显。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我国南方海洋。所以南海与南海诸岛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每年4月开始,南海与南海诸岛转而受热带与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4月和10月是季风转换时期。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4)受台风影响。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

(三)自然资源

1.丰富的水产资源

鱼类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

海龟

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西南中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100—200公斤。

海参

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南中沙群岛素以其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

海贝

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西南中沙群岛分布约有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观赏贝类是西南中沙群岛又一重要的“土特产”。虎斑贝、唐冠螺、眼球贝、蜘珠螺等是其中珍品。海贝中很多是珍稀动物,已被列为自然资源保护对象。

其他海产

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软体类除了上面介绍的贝类以外,还有弛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等;甲壳类的螃蟹、龙虾等等。这些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海产。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产区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2.奇异的海岛资源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等。

白鲣鸟,体形以鸭,成鸟重约二、三斤,周身洁白,当地人称为“鸟白”;两翼较长,颇善飞行,在海上觅食早出晚归,飞行很有规律,渔民们根据其飞行方向可确定航行路线和岛屿位置,故把这种鸟称为“导航鸟”。它们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岛的东岛(也称“鸟岛”),与麻枫桐树相互

依存。1981年东岛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使鸟类及其生长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据估计,现在东岛有白鲣鸟约三万只。每逢鸟类早出晚归之时,东岛上空成千上万只白鲣鸟穿梭飞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壮观。

海鸟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标本工艺品供观赏,是一种可观的资源。大量的海鸟在各岛屿上留下丰富的鸟粪,千百年来堆积成厚厚的鸟粪层,有的岛屿竟厚达一米以上,储量十分丰富。鸟粪土富含有机质、氮、磷、钙质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

3.典型的热带植物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

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一般以麻枫桐树组成的纯林为主,称为“热带海岛型常绿林”。麻枫桐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30—50厘米;树枝横生,粗大短壮,从根部到树顶都可生长叶子,叶色淡绿带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枫桐树往往丛生在一起,长成森林。对海鸟来说,枝权较多,易于筑巢,且树要茂密可抵御风雨。是白鲣鸟和其它海鸟的主要栖息场所。

在岛屿上,到处可见一种长成一簇簇、密不透风、葱绿欲滴的灌林丛林,这就是草海桐。也称“羊角树”。属热带常绿灌木。草海桐多生长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滩上。有些岛屿上,拆枝插地就能生长,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岛屿。草海桐的生长对保护岛屿的沙滩、改善岛屿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树木类都与海南岛的树种有关。典型的有椰子树和木麻黄。椰子树,树高20—30米,挺拔秀丽,不怕烈日,喜沐海风,非常适合在各岛屿种植。海南岛的渔民在很早以前就将椰子树移植到过往的岛屿上。高耸的树冠可作为海上航行的标志,栽培较多的树木还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按树等等。另外,各岛屿还种植有各种热带水果、部分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

4.大有希望的海底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我国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蕴藏量约200亿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

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除了上述之外,西南中沙群岛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西南中沙群岛有史以来的开发建设,由于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和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开发仅仅限于渔业捕捞生产和少量的农业种植生产。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南中沙群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西南中沙群岛总人口为1245人。这个数字记录的是在1990年6月31日24日时居住在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上的人口(不包括台湾省驻守的太平岛等岛屿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户藉管理中行政登记的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占99.5%,少数民族只有黎族6人;年龄在15岁以上人口占98.55%,0—14岁仅有18人。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口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其一,各群岛藉地居民人口较少。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面积广阔,但是岛屿陆地狭窄,几十个岛屿面积相加仅有约10平方公里。其二,人口居住分散。西南中沙群岛有可居住的岛礁约有40多个,常年有居民居住和生产的岛屿有20个以上。据考证,我国渔民至迟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在西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而且世代相传连绵不绝。

南海是我国四大渔区之一,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地处赤道带、热带,海水温度适宜,水质肥沃,饲料充足,是经济鱼类的索饵场和越冬场,渔产资料丰富。已经鉴定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鲳鱼、红鱼、鱿鱼、鲨鱼等等。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龙虾等等。

西南中沙群岛众多的岛屿礁滩是海洋渔业的优良基地。渔汛季节一般从每年的10月开始,此时海南岛、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渔民,纷纷扬帆南下到西南中沙群岛海区进行渔业生产。据报道,1996年仅琼海市潭门一地就有170多艘渔船前往西沙、南沙作业。高峰时,该海区云集大小渔船约有500艘之多,捕捞到大量的渔货产品。渔汛季节一般延续到次年台风到来之前的5月,这时大多数渔船返回海南岛或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有一部分渔民在西南中沙群

岛屿上居住下来,坚持长期生产,他们将较大的渔船作为母船,从母船上分乘小舢板分散到各个岛屿上,筑屋或搭蓬居住,常年从事浅海捕捞或据岛进行一些农业生产,母船则定期来岛供给生活用品和收集渔货。

西南中沙群岛的商业、社会事业、居民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初次踏上永兴岛这块神奇热上的人,无不对岛上繁荣的商业、发达的服务业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永兴岛,宽敞的街道象一个巨大的“兀”字,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延伸到茂密的椰林深处。街道两旁绿树婆婆,商业楼房整齐排列,人群穿梭流动,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海水总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海水资源可谓取之不尽。鱼类产品与肉类、豆类并列构成人类三大蛋白质供应源。海底蕴藏着全球1/3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着上万亿吨含锰、镍、铜、钴等多金属的锰结核矿。海洋还有可再生的动力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等。总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它已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也是各国展开竞争的新领域。

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政府一贯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在争端未解决之前,我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菲律宾占据的南沙第二大岛——中业岛

南海屏障——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正南约160海里处。北纬20°33′~21 °10′,东经115 °54′~116 °57′。由东沙岛、东沙礁及南卫滩、北卫滩组成,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群。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东沙礁呈圆形,直径 40 多千米。浅湖内礁墩产海龟、玳瑁、砗磲、马蹄螺、海参等。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为南卫滩两倍,水深64米。群岛附近是良好的热带渔场。

东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日本所占领,为南海诸岛的一部分,划归高雄州管辖。

大战结束後,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地于1945年划归广东省管辖。1949年初,划归海南特别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退居台湾,并将此地连同南沙群岛划归高雄市管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将此地划归广东省境,在海南省建省後转归海南省管理。目前由台湾海岸巡防署所保卫。

东沙群岛地处东亚至印度洋和亚、非、澳洲国际航线要冲,广州、香港至马尼拉或台湾高雄的航线由附近海域通过,具有重大航运意义。海产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海龟、墨鱼、海参、鲨鱼和贝类,特产海人草,为驱蛔虫特效药。东沙历为闽、粤、台渔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所和船舶停靠点。东沙岛上栖息大量海鸥,含磷很高的鸟粪堆积达数米之厚,为肥料和制药原料。东沙群岛清初名为“南澳气”,属陆丰县碣石镇管辖。东沙群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

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东沙礁为环礁,两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广,北水道浅窄。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东沙岛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树。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湿热多风,又为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所经,对气象预报有重要意义。岛上气象台和灯塔、台风观测站等建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曾在岛上填土筑机场。

东沙群岛最初名为月亮岛。自明朝起开始有中国人开发和经营东沙群岛,中国清朝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东沙群岛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东沙岛 位于北纬20度42分20秒,东经116度43分,居东沙环礁的西侧礁盘上,北距汕头市140海里。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公里,宽约0.7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1965年填平的浅湖面积),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它平均高出海面约6米,东北面稍高,达12米,西南面次高,约8米。整个岛屿呈四周高中间低形态。中部低地积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开口。1965年7月扩建东沙岛时,浅湖被填平,北面沙堤上修建了机场,使岛屿面积扩大。机场跑道长1500米,宽30米。岛上的地下水来自下雨时储积沙层中的淡水,由于海水的渗入,沙层中淡水被咸化,不能饮用。东沙岛目前由中国台湾驻守。

南卫滩 北卫滩 东沙岛西北面45海里处,在珠江口大陆架前缘的大陆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两个水底上升的珊瑚暗滩,在南的为南卫滩,在北的为北卫滩。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较大,水深64米。最浅处为60米,滩面有沙。两者都是沉水环礁,相距约2海里,中间有334米深的海谷。北卫滩200米等深线呈椭圆形,长21公里,中央深达185米,最浅处水深60米。在北卫滩北面还有浅滩5处,最浅为9米深。南卫滩200米等深线亦呈椭圆形,长约10公里。

东沙环礁 是一个圆形环礁,直径约为11-13海里。东北角在北纬20度47分,东经116度53分,南端在北纬20度36.5分,东经116度52分,西南为东经116度41分。东沙环礁是典型的环礁,即珊瑚礁体呈一环形地貌,中间为一浅湖,浅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间。但是,环礁并非连续

不断,而是有“门”和外海想通,礁盘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岛形成,正是岛,洲,礁,门都具备的典型环礁形态。东侧礁体呈弧形,礁宽1-2海里,长35海里,礁体已长到海面附近,东北部礁盘出露海面。环礁西侧为两“门”(即南北水道)夹一岛礁,礁体外缘急倾入海底,而向浅湖一侧则较缓。南水道宽而深,水道中深水线可达5.5米,水道上珊瑚礁头较少,有利航行。北水道较窄而浅,宽约2-2.6海里,深3-3.6米,水道上有不少珊瑚礁头生长,有些已距海面0.6米,不利航行。

中沙群岛,又名Macclesfield Island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居中的群岛。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相距约22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70多公里。共有30多个岛礁,中沙群岛古称为“长沙”、“石塘”。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 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距海面约10~26米。除黄岩岛外,是一个几乎全部隐伏在水中未露出海面的群岛。东部的黄岩岛通常也包括在中沙群岛范围之中,在中沙群岛北面的宪法暗沙和南面的中南暗沙也一并归入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大部分海区位于热带中部。是我国南海台风的发源地。

中沙群岛的岛礁虽然很少露出海面,但是,隐在水下的暗沙、暗礁、暗滩丛多,浅水处的面积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小于20米水深的礁滩面积的350平方公里。海水清净,海温25—28℃之间,最是适合各类海产繁殖生长。因此,中沙群岛渔场素以出产海参、龙虾、砗磲等珍贵海产品而著名,且产量极高,每逢1—4月,海面风浪不兴,海温趋暖,海水清澈之时,渔民们几艘、几十艘渔船成群结队前往中沙群岛生产,主要是垂钩名贵鱼类和捕捞海参、龙虾等。往返一趟十天半个月,就可满载而归。

中沙群岛正如南中国海上其他岛屿一样,临近海域有丰富鱼产,还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因为浅滩,所以临近海域航行困难。目前中沙群岛沒有驻军和居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及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中沙群岛的主权。我国1984年将中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省成立,中沙群岛划归海南省。中沙群岛,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县级)。中沙群岛为中沙岛礁虚拟镇。

黄岩岛 又名民主礁,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海面的岛礁。国际上把它叫作“斯卡伯勒浅滩”,这是为了纪念1748年在此触礁沉没的英国军舰“斯卡伯勒”号。位于中沙东侧,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屹立在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山,一直伸长到海面附近,形成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水下大环礁,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包括礁湖)。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高于海面0.3—0.5米,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环礁中的泄湖经过疏浚后是良好的码头、连防波堤都不用修了,战略地位显著。

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当时称“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

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80年代初,菲律宾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当时黄岩岛是驻菲美军实际控制的靶场,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撤军,交还苏比克湾基地的时候、也把黄岩岛“移交”给了菲方。这时候起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欲望越来越大。 菲律宾声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的三条理由是:

首先,“黄岩岛被菲律宾实际控制”。美军曾控制该岛,但这并未改变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的事实,因此,菲律宾从美军手中“继承主权”的说法在国际法上站不住脚。

第二,“黄岩岛在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菲律宾号称该理由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但早在国际上出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概念之前,黄岩岛就已经归属中国了。

第三,“黄岩岛离菲律宾最近”。菲律宾以地图显示,黄岩岛离菲吕宋岛最近,只有约120海里,但是国际法从来没有规定距离远近可以作为主权依据。

另外关于菲律宾:

依据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1930年的《英美条约》,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而黄岩岛在此之外。1935年颁布的菲律宾《宪法》和1961年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中菲律宾政府均重申了这一界线。90年代之前菲律宾出版的

地图也未将黄岩岛列入其领土。

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包括菲律宾)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当时

黄岩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领土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管辖:中国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地理位置: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

黄岩岛是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

(Scarborough Shoal),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领土。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黄岩岛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40海里)。

目前,菲律宾宣称实际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地理概况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礁块出水图

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

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泻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信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幽深的马尼拉海沟,海沟

最深处水深5377米,是南中国海水深最深的地区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历史沿革

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他们经常驾渔船进入湖及周围海域进行渔业活动。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当时称“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

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

主权争议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1992年以来,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挑起争端。 从1993年起,菲律宾对该岛进行勘测、考察和巡逻。1997年,菲律宾海军毁坏了中国主权标志;当一艘载着中、美、日三国无线电爱好者的中国船只抵该岛考察时,菲律宾竟在外交场合称中国“企图占领黄岩岛”,还制定了作战原则以维护其“主权”。1998年,菲律宾成立了包括舰艇部队、航空分遣队和情报部队的专门机构。

1999年,菲军舰多次驱赶、撞沉中国渔船。并特意将淘汰的军舰“BRP Benquet ”搁浅在黄岩岛(11月3日)上。中国要求菲律宾拖走。作为总理朱镕基正式访问菲律宾的前提,12月5日“BRP Benquet”被拖离了黄岩岛。2004年菲律宾又将其置于南沙中业岛。

依据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1930年的《英美条约》,

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而黄岩岛在此之外。1935年颁布的菲律宾《宪法》和1961年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中菲律宾政府均重申了这一界线。

1990年代以前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也未将黄岩岛列入其领土,国际社会(包括菲律宾)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当时黄岩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据菲媒体报道,菲总统府文官长埃尔米塔2009年3月11日宣布,尽管中国抗议并坚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但阿罗约还是于前一天签署了第9522号共和国法案,即“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他告诉媒体,“领海基线法”并未特别宣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指南沙群岛)和斯卡伯勒浅滩(指黄岩岛)归属菲,因为菲对这两个岛屿的主权主张“已经在现存法律中得到体现”,“不需要再在新签署的法案中得到体现了”。

埃尔米塔声称,该法案的通过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且“新的法律并不是要扩张领土,只是要对领海基线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大事记

50年代初,驻菲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77年10月、1978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队还登上岛进行考察活动。

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际控制,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理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7年4月30日,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织的中美日无线电探险队登上黄岩岛进行无线电探险活动期间菲律宾多次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此进行跟踪、监视和干扰。

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宾海军巡逻艇在黄岩岛外11千米处拘捕了一艘准备航行到

马绍尔群岛的中国渔船,拘留了21位中国渔民。

1997年8月5日,菲律宾和美国联合在黄岩岛附近举行飞机和战舰的实战演习。

1998年1月起,中国海南省四艘渔船在两个月时间内,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位渔民遭到非法入境的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时间。

1999年5月23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追击并被撞沉,导致11名渔民落水。据报道,菲海军在追赶渔船时,曾使用机枪扫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向菲提出严正抗议和交涉。

1999年6月,菲律宾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黄岩岛,连同整个南沙群岛列入版图。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的内容,试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

1999年11月3日,菲海军一艘舰艇在黄岩岛巡逻时搁浅。菲宣称军舰是在参加救援时发生故障,经中国多次交涉后,仍不将船只拖走。

2000年5月28日,菲海军开枪射杀一名中国渔船船长。

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三读(即最后一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两处岛屿划为菲律宾所属岛屿。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中国驻菲大使馆11日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接下来,这一法案将被提交联合国审议。但中菲学者都认为,联合国是绝不会采纳这一法案的。中国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主权问题不容置疑,如果菲律宾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一意孤行,势必造成双方更多冲突。

中国政府对黄岩岛的态度

抗议的姿势很好看,可惜只是婆婆妈妈的软弱表现而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姜瑜说,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要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

使命意识,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9年3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已发表声明。我愿再次重申,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2009年3月12日

注意事项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中国主权标志于1997年被菲军破坏。 截止到2008年,黄岩岛地区还是被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旅游潜水(1998)和业余无线电探险(1994,1995,1997 和2007)也是允许的,但会受到菲律宾海军的监视。 现状 : 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

个人观点:目前只有菲律宾对中国在中沙群岛的主权持有异议。鉴于黄岩岛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且位于中沙群岛的最东端,该岛不仅是中沙群岛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拥有全部中沙群岛的主权的重要象征。占据了中沙群岛最东端的黄岩岛,相当于在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边界处立下了中国领土的界碑,锁住中沙群岛的东大门,确保中沙群岛海域为中国囊中之物,外敌再也觊觎不得。反之,中国如果失去黄岩岛,则相当于失去守卫中沙群岛的前防阵地,中沙群岛将暴露在外敌面前,时刻有被侵犯和掠夺的危险。因此,黄岩岛是捍卫中国海洋领土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绝对不能含糊(如共同开发控制等),绝对不能有任何妥协退让。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

永兴岛

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平方千米,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政治中心;岛上风光旖旎,椰树成荫。岛上有政府大楼、银行、邮政、商店。淡火净化工程结束了岛上靠大陆来船供给淡水的历史。永兴岛上最多的是椰树,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l000多棵,美丽的批把树亭亭玉立,羊角树、马王腾、马凤桐、美人蕉几乎遍地都是,野蓖麻、野棉花随处可见。岛上的主要景点有西沙海洋博物馆、西沙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等。

西沙海洋博物馆

在永兴岛中心区,有一座三层的楼房,门口挂着“西沙海洋博物馆”牌。博物馆中陈列了许多海洋生物的标本。有身上布满了孔雀斑点的“孔雀颈鳍鱼”,有底部如马蹄的“马蹄螺”,花开如梅的海参“梅花参”,以及各种鱼类标’本,形态各异的珊瑚花和石花,使整个陈列馆琳琅满目,趣味无穷。

西沙将军林

在永兴岛的西部,有一片绿影婆娑的椰林,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沙将军林”,这里的每一棵树上都写着栽种者的名字,国家领导人和100多位将军先后在这里栽种过。

收复西沙纪念碑

在永兴岛上有两处纪念碑亭,亭中各树一碑,其一为“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纪念碑说明中详尽地叙述了当时情况。另一碑是1991年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立的“中国南海诸岛工程纪念碑”,那是一座淡灰色大理石碑,前面用白色的大字详尽地叙写了西沙、南沙、中沙、东沙群岛的历史沿革、疆域面积等,背面是一幅《中国南海诸岛图》。

鸟 岛

在永兴岛东南四五十海里的地方的一座小岛屿,岛上栖息着10万多只鲣鸟、绣眼岛、燕鸥等鸟类,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岛上的鸟儿非常乐于和人待在一起,人一踏上鸟岛,白鲣鸟便迎面而来,同时,众鸟奏起悦耳的声音,招朋唤友,形成一幅人马和谐相处的画面。

石头岛

南海诸岛中的最高峰,海拔约17米,离永兴岛不远。这里海水极为洁净,经海浪击蚀后的礁石,奇形怪状,风光独特。在晴朗天气时,阳光可照到水下30多米,岛屿附近5米深的海底一览无余,形态各异的珊瑚花,把整个海底装扮得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特别是那珍贵的红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光泽滋润,似透非透,树状纹理非常清晰,极为妩媚动人。

七连屿

离永兴岛3个小时的航程,在永兴岛的西南方。其实是由七个大小不一的小岛屿组成,岛上。为无人区,不过风光旖旎,海鸟纷飞,让人留恋。而在岛屿周围有着由珊瑚虫堆集成的珊瑚环礁,大小不一,有的绵延数千米,犹如一个个神奇的海上动物园。用肉眼你就可看到全身翠绿的翠斑珊瑚虾和腹鼓虾。美蝴蝶鱼、红蝴蝶鱼等数十种色彩艳丽的珊瑚礁鱼,忽闪忽闪地游来游去。

历史与现状

在距海南岛l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睡莲,像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古称七洲洋、千里长沙。

西沙群岛是由45座岛屿、礁、沙滩、沙洲等组成的群岛,主要有北岛、石头岛、七连屿、永兴岛、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等。自古以来西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很早时候海南渔民就在此地生活,海南建省后,划属海南省管辖。

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海洋性热带气候。

南沙最难:

南沙群岛简介

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群岛位于我国南海(即南中国海)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 分布 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海诸岛归海南省管理。地理上, 南沙群岛位于东经109度30 分至117度50分,北纬3度40至11度55分之间, 由大大小小200多个岛礁沙洲滩组成,其中多数不具备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

重要的战略地位

A.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包括附近海域面积达70万平方千米。 南沙海域的自然资源丰富, 其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外缘地区,如曾母盆地,礼乐沙盆地等都蕴藏油气资源,具备相当的商业开采价值。

B.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国际航道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 又位于越南金 兰湾基地和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基地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重大 的战略价值。

--------------------------------------------------------------------------------

行政管辖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 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 在此之后至清代, 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 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欧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 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 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 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关于美英对日和 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庄严指出: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 中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此后至今,针对外国 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 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侵犯和无可争辩的 主权。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 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1959年3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了“西、南、中沙群岛办 事处”。

从1984年起,中国科学院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为期3年的科学考察。 1987年上半年,“实验2号”、„实验3号” 两艘考察船重点考察了曾母暗沙盆地, 并对东北部10礁进行登礁考察,在59个观察点进行水文、气象、生物等22个项目 的综合考察。 1987年下半年至1988年2月我国在南沙永署礁上人工修筑岛礁, 建立了海洋观测站。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后,南沙、西沙和中沙3群岛划归海南省 管辖,仍在永兴岛设“西沙中沙南沙工委办事处”。1992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南沙群岛等岛屿及其海域是中国领土和领海。中国人民海军行使着保卫中国主权的职责。1987年, 人民海军多舰种合成编队曾在曾母暗沙海区列阵阅兵。1988年3月14日,人民海军到南沙群岛九章群礁海域巡逻,并在赤爪礁建立观察点, 遭到越南入侵舰船的寻衅攻击,人民海军坚决予以还 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今天,在浩渺无垠的南沙海域,人民海军在南疆第一线7个 礁盘上的五星红旗下守卫着祖国海疆。

同时,多年来,中国台湾当局一直派军队驻守在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上

------------------------------------------------------------------------------------

南沙群岛目前被占领情况简介

南沙群岛包括:

南沙群岛 双子群礁 贡士礁 北子岛 北外沙洲

南子岛 奈罗礁 东南暗沙 东北暗沙 北子暗沙

永登暗沙 乐斯暗沙 中业群礁 铁峙礁 铁峙水道

梅九礁 中业岛 铁线礁 渚碧礁 道明群礁

双黄沙洲 南钥岛 杨信沙洲 库归礁 长滩

蒙自礁 郑和群礁 太平岛 敦谦沙洲 船兰礁

安达礁 鸿庥岛 南薰礁 小现礁 大现礁

福禄寺礁 康乐礁 九章群礁 景宏岛 南门礁

西门礁 东门礁 安乐礁 长线礁 主权礁

牛轭礁 染青东礁 染青沙洲 龙虾礁 扁参礁

漳溪礁 屈原礁 琼礁 赤瓜礁 鬼喊礁

华礁 吉阳礁 泛爱暗沙 伏波礁 永暑礁

逍遥暗沙 火艾礁 西月岛 马欢岛 费信岛

和平暗沙 火星礁 大渊滩 五方礁 五方尾

五方南 五方西 五方北 五方头 浔江暗沙

半路礁 南方浅滩 东坡礁 棕滩 宝滩

东华礁 彬礁 安塘滩 安塘礁 鲎藤礁 巩珍礁 礼乐滩 雄南礁 阳明礁 礼乐南礁 紫滩 莪兰暗沙 红石暗沙 仙石滩 忠孝滩 勇士滩 神仙暗沙 海马滩 北恒礁 恒礁 孔明礁 三角礁 禄沙礁 美济礁 仙娥礁 信义礁 海口礁 半月礁 舰长礁 仁爱礁 仙宾礁 钟山礁 立新礁 牛车轮礁 片礁 蓬勃暗沙 指向礁 南乐暗沙 校尉暗沙 都护暗沙 保卫暗沙 司令礁 双礁 石龙岩 乙辛石 无乜礁 玉诺礁 南华礁 六门礁 石盘仔 毕生礁 榆亚暗沙 二角礁 浪口礁 线头礁 金吾暗沙 普宁暗沙 簸箕礁 安渡礁 破浪礁 光星礁 光星仔礁 息波礁 南海礁 柏礁 单柱石 鸟鱼锭石 安波沙洲 隐遁暗沙 尹庆群礁 华阳礁 东礁 中礁 西礁 南威岛 日积礁 康泰滩 朱应滩 奥援暗沙 碎浪暗沙 南薇滩 蓬勃堡 常骏暗沙 金盾暗沙 奥南暗沙 广雅滩 人骏滩 李准滩 西卫滩 万安滩 弹丸礁 皇路礁 南通礁 北康暗沙 盟谊暗沙 义净礁 海康暗沙 法显暗沙 康西暗沙 北安礁 南安礁 南屏礁 南康暗沙 隐波暗沙 海安礁 琼台礁 潭门礁 海宁礁 澄平礁 欢乐暗

从各方面的资料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南沙群岛绝大多数岛礁已被几个周边国家抢占。但各种资料对具体的数目和 岛礁并不统一。经过查证,比较准确的被占岛礁个数为:越南:29个;菲律宾:8(9?)个;马来西亚:10 (?)个;文莱:0个;中国:8 (9?)个。

越南

越南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南沙群岛的绝大多数岛屿都被越南所侵占。 从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到1975 年4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完全背弃先前他们在南沙群岛上的主张即南沙群岛属於中国领土。目前越南声称拥有全部南沙群岛主权。

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可谓处心积虑,他们陆续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和1998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也有资料说是21),这些岛礁是: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的时间

126 鸿庥岛 10.11 114.22 1973

249 南威岛 8.39 111.55 1973

133 景宏岛 9.53 114.20 1973

100 南子岛 11.26 114.20 1973

123 敦谦沙洲 10.23 114.28 1973

242 安波沙洲 7.53 112.56 1980

142 染青沙洲 1978

247 中礁 8.55 112.22 1978

225 毕生礁 8.56-8.59 113.39-113.44 1978

239 柏礁 8.04-8.17 113.15-113.23 1987(先马后越) 248 西礁 8.49-8.53 112.12-112.17 1988

220 无乜礁 8.50-8.53 114.38-114.41 1988

250 日积礁 8.39-8.40 113.39-111.42 1988

129 大现礁 10.00-10.08 113.52-113.53 1988 246 东礁 8.48-8.50 112.34-112.40 1988

223 六门礁 8.46-8.50 113.54-114.03 1988

222 南华礁 8.40-8.46 114.10-114.12 1988

124 舶兰礁 10.23 114.35 1988

101 奈罗礁 11.23 114.19 1988

149 鬼喊礁 9.45 114.15 1988

147 琼礁 9.46 114.22 1989

260 广雅滩 8.08 110.31 1990

256 蓬勃堡 7.56 114.44 1989

264 万安滩 7.28-7.33 109.56-109.57 1990

263 西卫滩 7.52 109.58 1991

南威岛图片- 等待收复中!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景宏岛 - 等待收复中!

安波沙洲(越南人在安波沙洲大胆活动,干想干的事,包括养猪,种果树,旅游等)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染青东礁 - 等待收复中!

毕生礁.该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现在已经在东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另有越南新闻提到毕生礁B,所以可能在该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沙洲上驻军在30人以上。

六门礁是1988年开始被越南侵占,进过几次扩建现在有两座礁堡,驻军人数估计在一个排的规模,这里属于越南重点加强的区域,为的是阻止我军继续南下,同时有些越南的慰问宣传活动就

以该礁为最东端。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奈罗礁 - 等待收复中!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鬼喊礁 - 等待收复中!

菲律宾

菲律宾目前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也有说法为9个)。这些是: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时间

111 中业岛 11.03 114.17 1971

158 马欢岛 10.44 115.48 1970

159 费信岛 10.49 115.50 1970

116 南钥岛 10.40 114.25 1971

98 北子岛 11.27 114.22 1971

157 西月岛 11.05 115.02 1971

115 双黄沙洲 10.42-10.43 114.19-114.20 1978

216 司令礁 ef 8.22-8.24 115.11-115.17 1980

南沙群岛中业岛,等待收复中,自1974年1月被菲律宾侵占。

文莱

文莱目前在南沙群岛未占领任何岛礁,但文莱声称的海域将南通礁包括在内。 1990年4月文莱

曾派兵侵占南通礁(1), 但并未公开声称对其主权(2)。

马来西亚

从1983~ 1986 年, 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9 个岛礁, 并已把弹丸礁开辟成为一个旅游点, 以强化其对所占岛礁的“合法化”。马来西亚目前侵占的南沙群岛岛礁个数远在3个、5个和6个的几种说法之上,(其中榆亚暗沙和簸箕礁不知道是否被其驻军,可以肯定的是1999年6月和8月礁上建筑被马来西亚炸毁并且马来西亚在此两处礁盘上修建设施)。而马来西亚在卢康暗沙(分北康暗沙、南康暗沙、中康暗沙)建有油气田,马来西亚单方面声称根据“大陆架公约原则”对12个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因南沙群岛岛礁多为珊瑚礁,处于水下,也可能有新礁体露出水面,而各方都不愿意公开表示,所以马来西亚实际控制下岛礁具体占领的准确数目不详。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时间

265 弹丸礁 7.23 113.35 1977 ? 1983-08(较准确)

235 光星礁 7.38 113.48 1987

236 光星仔礁 7.37 113.56 1977? 1986?

238 南海礁 7.56-8.00 113.53-113.58 1979? 1986? 1987?

267 南通礁 6.20 113.14

226 榆亚暗沙 8.07-8.14 114.30-114.50 1999年6月

232 簸箕礁 8.06 114.08 1999年6月

268 北康暗沙 5.23 112.30 不详

277 南康暗沙 5.00 112.40 不详

中康暗沙 4.20 112.41 不详

以前的弹丸礁

被马来西亚占领后,现在的弹丸礁

中国

中国台湾自1946年起就在太平岛上驻军。 我国大陆1988年才开始派兵进驻南沙群岛守卫,目前我国大陆和台湾共在8个岛礁上驻军。另外,经网友刘成刚指出,站长查证,2004年台湾省在离太平岛很近的一个岛礁“中洲礁”建立了一个木石结构的观鸟亭,台湾的一个高官还专门去巡视该礁石。相信目前该礁也在台湾省海巡属管辖之下。但是查阅1935,1947和1983年我国历次公布的南沙群岛名称中并无“中洲礁” 这一岛礁名,相信是珊瑚礁长高后新出现的礁体,或者1983年公布标准名称时露出水面还不多。根据郑和群礁的地形,很可能该礁是位于 太平岛和敦谦沙洲之间的一个礁体。请参看郑和群礁地图。

序号 中文名 地理从标 时间

122 太平岛 10.23 114.22 1946

154 永署礁 9.30-9.40 112.53-113.04 1988 148 赤瓜礁 9.42 114.17 1988

136 东门礁 9.55 114.30 1988

127 南薰礁 10.10-10.13 114.13-114.15 1988 113 渚碧礁 10.54-10.56 114.04-114.07 1988 245 华阳礁 8°51'-8°52' 112°50'-112°53' 1988 198 美济礁 9.52-9.56 115.30-115.35 1995 中洲礁 10.23左右? 114.25左右? 2004

1.收复太平岛时立的碑

2.太平岛图片

3.太平岛图片

永署礁

赤瓜礁

东门礁图片

南薰礁 主权碑

渚碧礁 图中可以看到第3代建筑物及其西南的第2代平台。中国于1988年在渚碧礁建立了第一代高脚屋,随后于90年代后期扩建成第三代建筑物

华阳礁图片 南海第一哨——华阳礁

美济礁 钢筋混凝土建筑楼房基本完工 1999年02月05日

曾母暗沙是在我们手里 已经修了哨所 驻军了

可能是这个,“立地暗沙”,立地暗沙(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是一座位于南海的暗沙,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实际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而非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管辖。北纬3度58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0秒。

在曾母暗沙西南约15海里,八仙暗沙西南约12海里。

南沙群岛的海宁礁(Herald Reef)和澄平礁(Sierra Reef)南方约70公里。 马来西亚的亚西暗沙(Tanjong Payong)北方约50公里。

印尼的纳土纳群岛(Natuna)东方约400公里。

婆罗洲的尼亚城(Niah)西方约120公里

周围水深25-27浔(45.7-49.4米),最浅处19浔(34.7米)。

南沙群岛的历史,解放军在南沙已建永久式礁堡

前些天,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穿梭在各基层舰连之间,听取官兵意见。2月27日下午,记者好不容易见到他,听他讲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南沙西沙官兵生活大变样的故事。

南沙西沙,远离祖国大陆,岛礁环境险恶,官兵生活艰苦。黄嘉祥深情地说,守礁官兵的困难也是舰队党委心头的牵挂。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时尚生活引入南沙西沙。

黄嘉祥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改扩建,南沙过去的高脚屋已被永久式礁堡所代替。礁堡上用电有保障,室内空调、冷藏设备、电视机、DVD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成了卫星通信固定站,实现了与大陆的视频通话和数字同步传输。为了让守礁官兵吃上放心米面,海军党委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出7大类、48个品种的

过去,

黄嘉祥介绍说,西沙变化也不小。机场、海底光缆已经连通各岛,一艘现代化交通艇也于近期交付西沙部队使用,艇上装备了先进的动力和导航系统,建有专用干货舱、冷藏舱和客舱,岛际交通运输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西沙医院通过全军远程医疗信息网,可以和军内外医疗专家网上会诊、实施复杂手术。随着新型节能蔬菜大棚的建成,20多种瓜果蔬菜在西沙试种成功,加上海水培植蔬菜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基本保证了西沙官兵旺季蔬菜不断,淡季盘中见绿。

============================================================================

南沙群岛局势骤然升级

南海诸岛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介

(一)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金银岛尾岛、尾峙0.36

2、甘泉岛圆岛、圆峙0.30

3、珊瑚岛老粗岛、老粗峙0.31

4、全富岛全富峙、全富、曲手0.02

5、鸭公岛鸭公峙0.01

6、银屿龙坑0.01

7、银屿仔银峙仔2000(平方米)

8、咸舍峙咸舍、咸且岛3000(平方米)

9、石屿石屿2000(平方米)

10、晋卿岛四江门、四江岛、世江峙0.21

11、琛航岛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0.28

12、广金岛三脚峙、小三脚岛0.06

13、盘石屿白树仔、白峙仔、白礁0.40

14、中建岛半路、半路峙、螺岛1.20

15、永兴岛猫注、吧注、猫岛2.10

16、石岛小巴岛0.08

17、南岛三峙0.17

18、中岛二岛0.13

19、北岛长峙、长岛0.04

20、赵述岛树岛、暗岛、船暗岛0.22

21、东岛猫兴岛、巴兴、吧兴岛0.60

22、高尖石尖石、双帆0.04

23、筐仔沙洲筐仔峙0.01

24、东新沙洲4000(平方米)

25、西新水洲2000(平方米)

26、南水洲0.06

27、中沙洲0.05

28、北沙洲0.02

29、西沙洲0.04

西沙群岛除了这些露出海面的岛屿沙洲以外,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在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2.10平方公里,仅次的东岛为1.60平方公里,中建岛为1.20平方公里,其余的都有0.4平方公里以下;海拔最高的石岛为13米,其余在9米以下,一般为1—5米。高尖石是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永兴岛

是西南中沙群岛行政、交通、经济的中心。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海上水碧波平,鸟翔鱼跃,一派生机盎然。

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首府,海南省派出的政府机构(相当于县级)驻在该岛。当地政府对各岛礁及其海域实施卓有成效的主权管辖,并致力于促进海岛社会文化事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形成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我国渔民航行到西沙各岛或远船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必经永兴岛中转。现在,除了庞大的渔业

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经济中心。除了强大的海洋经济管理的功能之外,巨量的海岛物资集散功能和本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到向各岛礁及其海域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永兴岛的建设日新月异。岛上海洋渔业生产、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讯业、商业零售业、物资供销业、金融保险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等国民经济诸多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岛上卫生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海洋研究事业、气象测报事业等等社会文化事业日益发达;岛上先后完成了电厂、港口码头、机场、医院、海水净化、冷冻库、商业服务大楼、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等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今日的永兴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产发展、居民生活幸福,是名符其实的海岛新都市。

东岛

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故名。距永兴岛6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以其海鸟众多而闻名于世,人们了称之为“鸟岛”。1981年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东岛树林茂密,原生的麻枫桐树大干壮,枝短叶疏,蔚然成林,是白鲣鸟栖息的主要树木;岛四周遍布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丛,绿茵欲滴;人工种植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批把等等和各类花划更是随处可见。整个岛屿郁郁葱葱,终年常绿,热带海岛型环境异常优美。

东岛上生长着很多种类的陆生动物。黄牛、山羊成群,据观察,现存黄牛有十四、五群,约300多头;山羊时有出没。还有野狗、山鸡、野鸭、野猫等等。这些动物都是很多以前我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和生产而放养繁衍下来的。

东岛是海鸟的“天堂”。现在鸟类50多种,总数约达五万只。其中白鲣鸟最多,估计超过三万只。这些海鸟在海上觅食时,经常移居其他岛屿,形成所有的岛屿礁滩都有成群海鸟栖息。

(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的一个群岛。西北与越南遥摇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沿海相接。其中心岛屿太平岛,北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750公里。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点,位于太平岛以南,北距海南岛榆林港约1500公里。

南沙群岛拥有广阔的海域,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岛屿礁滩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群岛。已发现和命名的岛屿礁滩有近200个,其中露出海面的岛屿11个,沙洲6个,岛屿的陆地总面积约2平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北子岛奈罗线仔0.14

2、南子岛奈罗峙仔0.13

3、中业岛铁峙0.33

4、南钥岛第三峙0.07

5、太平岛黄山马峙0.43

6、鸿庥岛南乙、南密0.08

7、景宏岛秤钩0.08

8、西月岛红草峙0.16

9、马欢岛大罗孔、罗孔0.06

10、费信岛罗孔仔0.04

11、南威岛鸟仔峙0.15

12、北外沙洲奈罗下峙水下

13、双黄水洲双黄水下

14、杨信沙洲铜锅、铜金(8000平方米)

15、敦谦沙洲马东、黄山马东0.09

16、染青沙洲染青峙0.12

17、安波沙洲锅盖峙0.02

在南沙群岛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太平岛也只有0.4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鸿庥岛仅有海拔6米。

南沙群岛地处低纬度,南部距离赤道更近,气候终年高温,四时皆夏。以太平岛为例,年平均气温27.9℃。一年中气温变化很小,最热的四、五月为29.0℃,最冷的一月为26.8℃。年降雨量为1842毫米,雨季达7个月。与其他几个群岛相比,南沙群岛受台风影响稍小。因为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形成的台风,受热带海洋气流的牵引和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一般是向西、西北方向移动,台风中心较少直接侵袭南沙群岛。

太平岛

位于北纬10°23ˊ,东经114°22ˊ。略处南海海洋的中央。面积0.4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政府派出“太平号”军舰前往收复南沙群岛,为了纪念此艘军舰,遂将古称的“南沙马峙”重新命名为“太平岛”,我国渔民历来称此岛为“黄山马”、“黄山

中国南海之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历史与现状

题记:南海石油储量世界第二,2000多口油井没中国一口,郁闷。据媒体报道,越南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屿后,将南沙海域划分为上百个油气招标区,在该地区迅速招标,近几年来,越南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不断签订勘探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合同,企图强化对南沙的实际占有。仅2006年上半年,越南油气总公司油气开采产量就达1237万吨,其中原油为860万吨、天然气37.6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约为820万吨,出口额达41.4亿美元。

先简要介绍一下:

⊙东沙群岛:台湾管辖。目前由台湾海岸巡防署所保卫。

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和最小的群岛。位于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 ,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公里,宽约0.7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

⊙西沙群岛:中国管辖。1974年1月,中国从南越政权收复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由45座岛屿、礁、沙滩、沙洲等组成的群岛,主要有北岛、石头岛、七连屿、永兴岛、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等。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平方千米,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政治中心。

⊙中沙群岛:没有任何驻军及居民,中国、台湾、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主权。目前,由菲律宾实际

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

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 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几乎全部隐没于海面之下,距海面约10~26米,只有黄岩岛南面露出了水面,高出海面约1.8米。黄岩岛犹如一珊瑚岩柱,从4000米深的海盆直插耸立于海面。

⊙南沙群岛:南沙群岛绝大多数岛礁已被几个周边国家抢占。越南:29个;菲律宾:8(9?)个;马来西亚:10 (?)个;文莱:0个;中国:8 (9?)个。

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有11个岛屿,5个沙洲,20个礁是露出水面的。面积最大的太平岛约0.443平方公里,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还有:中业岛,西月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和敦谦沙洲。最南端的曾母暗沙距赤道200海里,距祖国大陆约1000海里。

一、历史沿革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西南中沙群岛历来在我国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之下,1988年海南建省,即时,将这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

(一)我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这些岛屿礁滩

据古藉记载,远在泰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东汉班固(公元32—92)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海外各国的记载。书中完整描述了自广东徐闻出发,经南海,历数国,远至今日印度东南部的康那弗伦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航行路线。

公元226年,三国时的东吴孙权派朱应、康泰出访东南亚各国,船队航经南海到达扶南(今柬埔寨)等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康泰回国后根据经历所写成的《扶南传》,对南海诸岛的地理情况作了准确的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增多,特别是宋初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以后,在南海的航行和生产更趋频繁。当时对南海的航路以及岛屿的位置、名称等都已有较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南宋周去非在《岭南代答》(1178年成书)中载:“…东大洋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此中的“长沙”、石塘”指的就是南海诸岛。长沙是以沙岛为主的珊瑚岛,石塘是以环礁为主的珊瑚礁。

明清时期,我国许多图、藉、方志对南海诸岛的记载已经不胜枚举。从地图方面来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长期航行南海,绘有《郑和航海图》,后载入茅元仪《武备志》。该图标出了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石塘等岛群名称和相对位置。及至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附图《四海总图》,已经明确标绘有四大群岛的地名和位置。当时称东沙群岛为“气沙头”,西沙群岛为“七洲洋”,南沙群岛为“石塘”,中沙群岛为“长沙”。后来,清政府在开展大规模全国地图测量的基础上,编绘了多种地图。在1716年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724年的《清直省分图》、1767年的在《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1800年的《清绘府州县厅总图》和1818年的《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等这些官方舆图中,都在海南岛的东南方绘有南海诸岛,列入中国疆域版图。

从古藉方面来说,郑和“七下西洋”的随从人员费信著《星槎星览》、马次著《瀛涯胜览》、巩珍著《西洋番国志》等书,其中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当时出现的航海著作,如1527年顾蚧的《海槎余录》、黄衷的《海语》等书,对南海航行、岛礁分布及

地理特征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出现的海防著作,无不把南海诸岛作为我国海防的“门户”和“天堑”。

从方志方面来说,明清两代是方志鼎盛的时代,由官方修纂的《广东通志》、《琼州府志》、《万州志》等等许多地方志书,都辑录有西南中沙群岛的资料,列为海南岛的附属岛屿。其《广东通志》中就有: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立海防营于万州”的记载。

据考古发现,在西沙群岛的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这无可辩驳地证明,至少从唐宋时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在西沙群岛居住和生产,早已经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人。至明清时代,我国人民在各岛屿上保留了大量遗迹。包括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金银岛、珊瑚岛、东岛、北岛等岛礁相继出土一大批明代和清代的铜钱、瓷器及其他生活用品;还包括在西沙群岛的各主要岛屿上都发现我国渔民所建的古庙遗存。仅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东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甘泉岛就有古庙十四座。在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南钥岛、西月岛等也都发现有古庙遗存。这些庙字有些是明代建造的,大部分是清代所建。

(二)我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礁进行管辖、行使主权

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标志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直接统治的开始。此后,随着生产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我国人民经常航行于南海之上,并在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南海诸岛与祖国大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历代统治者对南海和南海诸岛的认识不断加深。

至唐初,海南岛环岛已建置有北部的崖州、西部的儋州、南部的振州(今三亚市),振州,前身为临振县,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增设临振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郡为州,时号振州。《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振州)中已有振州管辖海南岛南部海域的记载。自此以后大陆中原王朝对南海诸岛的行政管辖从未中断过。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线测量,南至范围达南海及南海诸岛,并曾在南海上观测有关星座进行测理。这是行使主权之举。

宋代,唐时位于岛北的崖州南移,改振州为崖州,后易名为朱崖军,继后又改为吉阳军。由吉阳军直接管辖南海诸岛。当时,北宋朝廷首命水师出巡至“九乳螺州”(即今西沙群岛),这是我海军最早的巡海活动。

元朝,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将海南的琼州改为琼州路。仍由吉阳军管辖南海诸岛。是时,宋代的军制多已改州,唯四川行省的长宁军和湖广行省的南宁(今儋州市)、万

安(今万宁县)、吉阳(今三亚市)三军未改,是以特殊行政制度管理边疆的方法,可见其统治者对海防边疆的重视。元世祖忽必烈还亲派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到西沙群岛进行天文测,表明主权归属元代王朝而无疑。

明初,海南设立统一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恢复崖州、儋州、万州。将南海诸岛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并明确区分为“南澳气”、“七洲洋”、“万里长沙”、“万里石塘”等四大岛群(即今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群岛)。

清朝,前期和中期基本沿袭明制不变。至清明后期,东沙群岛归属惠州管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仍由海南的万州管辖。自此南海诸岛分属于不同的两个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管辖。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7年中英美三国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继续对西南中沙群岛及其海域行使主权。1959年3月24日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设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自此政府行政机构开始驻岛行使主权,组织开发建设工作,加强对西南中沙群岛岛礁及其附近海域和行政管辖。1969年3月4日改称“广东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革命委员会”。1981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永兴岛设立“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相当于县级的办事机构,由海南行政区公署直接领导。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内19个市、县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1988年9月19日更名为“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目前,仍沿袭相当于县一级派出机构的行政设置体制,办事处仍驻西沙群岛永兴岛。

二、地理和自然资源

我国大陆濒临四大边缘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故名,亦称南中国海。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名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热带自然风光十分绮丽,资源蕴藏量巨大,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面积辽阔,水体巨大,水域深渊,南海,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北面是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大陆和台湾、海南两大岛屿,东面是菲律宾群岛,西面是中南半岛,南面是力里曼岛与苏门答腊岛等。南海位于北起纬23°37ˊ;南迄北纬3°00ˊ;西自东经99°10ˊ;东至东经122°10。南北横越约2000公里,东西纵跨约1000公里。整个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平均水深为1212米,最深处为5559米。

南海海域属于海南省管辖的范围,总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

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

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我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

沙洲

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我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

暗礁

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我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

暗沙

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我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我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

暗滩

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我国渔民称之为“廓”。

(二)气候条件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1)终年高温。

(2)雨量充沛。

(3)季风明显。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我国南方海洋。所以南海与南海诸岛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每年4月开始,南海与南海诸岛转而受热带与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4月和10月是季风转换时期。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4)受台风影响。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

(三)自然资源

1.丰富的水产资源

鱼类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

海龟

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西南中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100—200公斤。

海参

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南中沙群岛素以其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

海贝

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西南中沙群岛分布约有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观赏贝类是西南中沙群岛又一重要的“土特产”。虎斑贝、唐冠螺、眼球贝、蜘珠螺等是其中珍品。海贝中很多是珍稀动物,已被列为自然资源保护对象。

其他海产

主要有软体类动物、甲壳类动物和藻类。软体类除了上面介绍的贝类以外,还有弛名的鱿鱼、墨鱼、章鱼等等;甲壳类的螃蟹、龙虾等等。这些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海产。热带海藻类资源也极其丰富,是我国主要的产区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的有:石花菜、麒麟菜、马尾藻、紫菜等等。

2.奇异的海岛资源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等。

白鲣鸟,体形以鸭,成鸟重约二、三斤,周身洁白,当地人称为“鸟白”;两翼较长,颇善飞行,在海上觅食早出晚归,飞行很有规律,渔民们根据其飞行方向可确定航行路线和岛屿位置,故把这种鸟称为“导航鸟”。它们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岛的东岛(也称“鸟岛”),与麻枫桐树相互

依存。1981年东岛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使鸟类及其生长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据估计,现在东岛有白鲣鸟约三万只。每逢鸟类早出晚归之时,东岛上空成千上万只白鲣鸟穿梭飞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壮观。

海鸟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标本工艺品供观赏,是一种可观的资源。大量的海鸟在各岛屿上留下丰富的鸟粪,千百年来堆积成厚厚的鸟粪层,有的岛屿竟厚达一米以上,储量十分丰富。鸟粪土富含有机质、氮、磷、钙质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

3.典型的热带植物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

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一般以麻枫桐树组成的纯林为主,称为“热带海岛型常绿林”。麻枫桐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30—50厘米;树枝横生,粗大短壮,从根部到树顶都可生长叶子,叶色淡绿带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枫桐树往往丛生在一起,长成森林。对海鸟来说,枝权较多,易于筑巢,且树要茂密可抵御风雨。是白鲣鸟和其它海鸟的主要栖息场所。

在岛屿上,到处可见一种长成一簇簇、密不透风、葱绿欲滴的灌林丛林,这就是草海桐。也称“羊角树”。属热带常绿灌木。草海桐多生长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滩上。有些岛屿上,拆枝插地就能生长,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岛屿。草海桐的生长对保护岛屿的沙滩、改善岛屿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树木类都与海南岛的树种有关。典型的有椰子树和木麻黄。椰子树,树高20—30米,挺拔秀丽,不怕烈日,喜沐海风,非常适合在各岛屿种植。海南岛的渔民在很早以前就将椰子树移植到过往的岛屿上。高耸的树冠可作为海上航行的标志,栽培较多的树木还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按树等等。另外,各岛屿还种植有各种热带水果、部分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

4.大有希望的海底资源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我国地质学家认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盆地是南海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蕴藏量约200亿吨,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

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

除了上述之外,西南中沙群岛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西南中沙群岛有史以来的开发建设,由于受到各种历史原因的影响和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开发仅仅限于渔业捕捞生产和少量的农业种植生产。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南中沙群岛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才有了较快的发展。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西南中沙群岛总人口为1245人。这个数字记录的是在1990年6月31日24日时居住在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上的人口(不包括台湾省驻守的太平岛等岛屿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户藉管理中行政登记的人口,其中,汉族人口占99.5%,少数民族只有黎族6人;年龄在15岁以上人口占98.55%,0—14岁仅有18人。

西南中沙群岛的人口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其一,各群岛藉地居民人口较少。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面积广阔,但是岛屿陆地狭窄,几十个岛屿面积相加仅有约10平方公里。其二,人口居住分散。西南中沙群岛有可居住的岛礁约有40多个,常年有居民居住和生产的岛屿有20个以上。据考证,我国渔民至迟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在西沙群岛一带居住和生产,而且世代相传连绵不绝。

南海是我国四大渔区之一,渔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地处赤道带、热带,海水温度适宜,水质肥沃,饲料充足,是经济鱼类的索饵场和越冬场,渔产资料丰富。已经鉴定的鱼类有15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200多种,主要有石斑鱼、马鲅鱼、乌鲳鱼、银鲳鱼、红鱼、鱿鱼、鲨鱼等等。还有很多珍贵的海产品种,如海龟、海参、海蜇、海蟹、海马、龙虾等等。

西南中沙群岛众多的岛屿礁滩是海洋渔业的优良基地。渔汛季节一般从每年的10月开始,此时海南岛、广东、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渔民,纷纷扬帆南下到西南中沙群岛海区进行渔业生产。据报道,1996年仅琼海市潭门一地就有170多艘渔船前往西沙、南沙作业。高峰时,该海区云集大小渔船约有500艘之多,捕捞到大量的渔货产品。渔汛季节一般延续到次年台风到来之前的5月,这时大多数渔船返回海南岛或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也有一部分渔民在西南中沙群

岛屿上居住下来,坚持长期生产,他们将较大的渔船作为母船,从母船上分乘小舢板分散到各个岛屿上,筑屋或搭蓬居住,常年从事浅海捕捞或据岛进行一些农业生产,母船则定期来岛供给生活用品和收集渔货。

西南中沙群岛的商业、社会事业、居民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初次踏上永兴岛这块神奇热上的人,无不对岛上繁荣的商业、发达的服务业表示由衷的赞叹。

在永兴岛,宽敞的街道象一个巨大的“兀”字,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延伸到茂密的椰林深处。街道两旁绿树婆婆,商业楼房整齐排列,人群穿梭流动,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海水总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海水资源可谓取之不尽。鱼类产品与肉类、豆类并列构成人类三大蛋白质供应源。海底蕴藏着全球1/3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着上万亿吨含锰、镍、铜、钴等多金属的锰结核矿。海洋还有可再生的动力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等等。总之,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它已成为人类开发的新目标,也是各国展开竞争的新领域。

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政府一贯主张,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在争端未解决之前,我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菲律宾占据的南沙第二大岛——中业岛

南海屏障——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正南约160海里处。北纬20°33′~21 °10′,东经115 °54′~116 °57′。由东沙岛、东沙礁及南卫滩、北卫滩组成,是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群。东沙岛是群岛中唯一的岛屿。东沙礁呈圆形,直径 40 多千米。浅湖内礁墩产海龟、玳瑁、砗磲、马蹄螺、海参等。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为南卫滩两倍,水深64米。群岛附近是良好的热带渔场。

东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日本所占领,为南海诸岛的一部分,划归高雄州管辖。

大战结束後,中华民国政府将此地于1945年划归广东省管辖。1949年初,划归海南特别行政区管辖。

1949年10月中华民国政府退居台湾,并将此地连同南沙群岛划归高雄市管辖。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将此地划归广东省境,在海南省建省後转归海南省管理。目前由台湾海岸巡防署所保卫。

东沙群岛地处东亚至印度洋和亚、非、澳洲国际航线要冲,广州、香港至马尼拉或台湾高雄的航线由附近海域通过,具有重大航运意义。海产丰富,是南海重要渔场,盛产海龟、墨鱼、海参、鲨鱼和贝类,特产海人草,为驱蛔虫特效药。东沙历为闽、粤、台渔民,尤其是漳、潮、惠州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所和船舶停靠点。东沙岛上栖息大量海鸥,含磷很高的鸟粪堆积达数米之厚,为肥料和制药原料。东沙群岛清初名为“南澳气”,属陆丰县碣石镇管辖。东沙群岛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

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东沙礁为环礁,两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广,北水道浅窄。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东沙岛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树。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湿热多风,又为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所经,对气象预报有重要意义。岛上气象台和灯塔、台风观测站等建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曾在岛上填土筑机场。

东沙群岛最初名为月亮岛。自明朝起开始有中国人开发和经营东沙群岛,中国清朝雍正十一年(1730年)时,东沙群岛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东沙岛 位于北纬20度42分20秒,东经116度43分,居东沙环礁的西侧礁盘上,北距汕头市140海里。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公里,宽约0.7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1965年填平的浅湖面积),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它平均高出海面约6米,东北面稍高,达12米,西南面次高,约8米。整个岛屿呈四周高中间低形态。中部低地积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开口。1965年7月扩建东沙岛时,浅湖被填平,北面沙堤上修建了机场,使岛屿面积扩大。机场跑道长1500米,宽30米。岛上的地下水来自下雨时储积沙层中的淡水,由于海水的渗入,沙层中淡水被咸化,不能饮用。东沙岛目前由中国台湾驻守。

南卫滩 北卫滩 东沙岛西北面45海里处,在珠江口大陆架前缘的大陆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两个水底上升的珊瑚暗滩,在南的为南卫滩,在北的为北卫滩。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较大,水深64米。最浅处为60米,滩面有沙。两者都是沉水环礁,相距约2海里,中间有334米深的海谷。北卫滩200米等深线呈椭圆形,长21公里,中央深达185米,最浅处水深60米。在北卫滩北面还有浅滩5处,最浅为9米深。南卫滩200米等深线亦呈椭圆形,长约10公里。

东沙环礁 是一个圆形环礁,直径约为11-13海里。东北角在北纬20度47分,东经116度53分,南端在北纬20度36.5分,东经116度52分,西南为东经116度41分。东沙环礁是典型的环礁,即珊瑚礁体呈一环形地貌,中间为一浅湖,浅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间。但是,环礁并非连续

不断,而是有“门”和外海想通,礁盘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岛形成,正是岛,洲,礁,门都具备的典型环礁形态。东侧礁体呈弧形,礁宽1-2海里,长35海里,礁体已长到海面附近,东北部礁盘出露海面。环礁西侧为两“门”(即南北水道)夹一岛礁,礁体外缘急倾入海底,而向浅湖一侧则较缓。南水道宽而深,水道中深水线可达5.5米,水道上珊瑚礁头较少,有利航行。北水道较窄而浅,宽约2-2.6海里,深3-3.6米,水道上有不少珊瑚礁头生长,有些已距海面0.6米,不利航行。

中沙群岛,又名Macclesfield Island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居中的群岛。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相距约22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70多公里。共有30多个岛礁,中沙群岛古称为“长沙”、“石塘”。主要部分由隐没在水中的3座暗沙、滩、礁、岛所组成。长约 140公里(不包括黄岩岛),宽约60公里,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略呈椭圆形。包括南海海盆西侧的中沙大环礁、北侧的神狐暗沙、一统暗沙及耸立在深海盆上的宪法暗沙、中南暗沙、黄岩岛(民主礁)等,距海面约10~26米。除黄岩岛外,是一个几乎全部隐伏在水中未露出海面的群岛。东部的黄岩岛通常也包括在中沙群岛范围之中,在中沙群岛北面的宪法暗沙和南面的中南暗沙也一并归入中沙群岛。

中沙群岛大部分海区位于热带中部。是我国南海台风的发源地。

中沙群岛的岛礁虽然很少露出海面,但是,隐在水下的暗沙、暗礁、暗滩丛多,浅水处的面积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小于20米水深的礁滩面积的350平方公里。海水清净,海温25—28℃之间,最是适合各类海产繁殖生长。因此,中沙群岛渔场素以出产海参、龙虾、砗磲等珍贵海产品而著名,且产量极高,每逢1—4月,海面风浪不兴,海温趋暖,海水清澈之时,渔民们几艘、几十艘渔船成群结队前往中沙群岛生产,主要是垂钩名贵鱼类和捕捞海参、龙虾等。往返一趟十天半个月,就可满载而归。

中沙群岛正如南中国海上其他岛屿一样,临近海域有丰富鱼产,还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气等资源。因为浅滩,所以临近海域航行困难。目前中沙群岛沒有驻军和居民,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及菲律宾都声称拥有中沙群岛的主权。我国1984年将中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1988年海南省成立,中沙群岛划归海南省。中沙群岛,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县级)。中沙群岛为中沙岛礁虚拟镇。

黄岩岛 又名民主礁,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海面的岛礁。国际上把它叫作“斯卡伯勒浅滩”,这是为了纪念1748年在此触礁沉没的英国军舰“斯卡伯勒”号。位于中沙东侧,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它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屹立在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山,一直伸长到海面附近,形成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水下大环礁,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包括礁湖)。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高于海面0.3—0.5米,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环礁中的泄湖经过疏浚后是良好的码头、连防波堤都不用修了,战略地位显著。

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当时称“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

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80年代初,菲律宾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当时黄岩岛是驻菲美军实际控制的靶场,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1992年美国从菲律宾撤军,交还苏比克湾基地的时候、也把黄岩岛“移交”给了菲方。这时候起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欲望越来越大。 菲律宾声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的三条理由是:

首先,“黄岩岛被菲律宾实际控制”。美军曾控制该岛,但这并未改变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的事实,因此,菲律宾从美军手中“继承主权”的说法在国际法上站不住脚。

第二,“黄岩岛在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菲律宾号称该理由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但早在国际上出现“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概念之前,黄岩岛就已经归属中国了。

第三,“黄岩岛离菲律宾最近”。菲律宾以地图显示,黄岩岛离菲吕宋岛最近,只有约120海里,但是国际法从来没有规定距离远近可以作为主权依据。

另外关于菲律宾:

依据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1930年的《英美条约》,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而黄岩岛在此之外。1935年颁布的菲律宾《宪法》和1961年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中菲律宾政府均重申了这一界线。90年代之前菲律宾出版的

地图也未将黄岩岛列入其领土。

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包括菲律宾)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当时

黄岩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领土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管辖:中国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地理位置:北纬15°07′,东经117°51′,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

黄岩岛是南中国海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国际上称之为斯卡伯勒浅滩

(Scarborough Shoal),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领土。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黄岩岛距菲律宾苏比克港约140海里)。

目前,菲律宾宣称实际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地理概况

黄岩岛四周为距水面0.5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周缘长5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20米的潟湖。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黄岩岛礁块出水图

环礁四周有星罗棋布的礁块露出,礁块表面大小一般为1—4平方米。以北、南两端的礁块最为密集,北端者称为北岩,南端者称为南岩。南岩是在礁盘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形似大石柱,上部面积约3平方米,海拔1.8米。

黄岩岛发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黄岩岛泻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信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从事渔业活动或者避风。

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幽深的马尼拉海沟,海沟

最深处水深5377米,是南中国海水深最深的地区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历史沿革

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黄岩岛海域是中国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他们经常驾渔船进入湖及周围海域进行渔业活动。

1935年1月,中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将黄岩岛(当时称“斯卡巴洛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中国版图。

1947年底,中国内政部正式编制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将黄岩岛(当时称“民主礁”)划在“断续国界线”内。该线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历史性界线,中国对线内的岛、礁、滩、沙洲拥有主权。

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将黄岩岛定为标准名称。

主权争议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不存在对该岛的主权之争。

1992年以来,菲律宾前国家安全顾问戈勒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挑起争端。 从1993年起,菲律宾对该岛进行勘测、考察和巡逻。1997年,菲律宾海军毁坏了中国主权标志;当一艘载着中、美、日三国无线电爱好者的中国船只抵该岛考察时,菲律宾竟在外交场合称中国“企图占领黄岩岛”,还制定了作战原则以维护其“主权”。1998年,菲律宾成立了包括舰艇部队、航空分遣队和情报部队的专门机构。

1999年,菲军舰多次驱赶、撞沉中国渔船。并特意将淘汰的军舰“BRP Benquet ”搁浅在黄岩岛(11月3日)上。中国要求菲律宾拖走。作为总理朱镕基正式访问菲律宾的前提,12月5日“BRP Benquet”被拖离了黄岩岛。2004年菲律宾又将其置于南沙中业岛。

依据1898年的《巴黎协议》、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1930年的《英美条约》,

东经118°线为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而黄岩岛在此之外。1935年颁布的菲律宾《宪法》和1961年的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中菲律宾政府均重申了这一界线。

1990年代以前菲律宾出版的地图也未将黄岩岛列入其领土,国际社会(包括菲律宾)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当时黄岩岛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据菲媒体报道,菲总统府文官长埃尔米塔2009年3月11日宣布,尽管中国抗议并坚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但阿罗约还是于前一天签署了第9522号共和国法案,即“菲律宾领海基线法”。他告诉媒体,“领海基线法”并未特别宣称斯普拉特利群岛(指南沙群岛)和斯卡伯勒浅滩(指黄岩岛)归属菲,因为菲对这两个岛屿的主权主张“已经在现存法律中得到体现”,“不需要再在新签署的法案中得到体现了”。

埃尔米塔声称,该法案的通过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且“新的法律并不是要扩张领土,只是要对领海基线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大事记

50年代初,驻菲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

1977年10月、1978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队还登上岛进行考察活动。

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但由于当时黄岩岛由驻菲美军实际控制,菲律宾并未提出主权要求。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理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7年4月30日,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组织的中美日无线电探险队登上黄岩岛进行无线电探险活动期间菲律宾多次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此进行跟踪、监视和干扰。

1997年5月20日,一艘菲律宾海军巡逻艇在黄岩岛外11千米处拘捕了一艘准备航行到

马绍尔群岛的中国渔船,拘留了21位中国渔民。

1997年8月5日,菲律宾和美国联合在黄岩岛附近举行飞机和战舰的实战演习。

1998年1月起,中国海南省四艘渔船在两个月时间内,相继在黄岩岛海域被菲海军拦截,51位渔民遭到非法入境的指控,被菲拘押近半年时间。

1999年5月23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黄岩岛遭菲军舰追击并被撞沉,导致11名渔民落水。据报道,菲海军在追赶渔船时,曾使用机枪扫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此向菲提出严正抗议和交涉。

1999年6月,菲律宾教育部在新版地图中将黄岩岛,连同整个南沙群岛列入版图。8月,菲政府把“南沙群岛是菲律宾领土”列为修宪的内容,试图以法律的形式进行领土扩张。

1999年11月3日,菲海军一艘舰艇在黄岩岛巡逻时搁浅。菲宣称军舰是在参加救援时发生故障,经中国多次交涉后,仍不将船只拖走。

2000年5月28日,菲海军开枪射杀一名中国渔船船长。

2009年1月28日,菲律宾参议院三读(即最后一读)通过了2699号法案,即“制定菲律宾领海基线的法案”,该法案将中国所有的两处岛屿划为菲律宾所属岛屿。

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中国驻菲大使馆11日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接下来,这一法案将被提交联合国审议。但中菲学者都认为,联合国是绝不会采纳这一法案的。中国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主权问题不容置疑,如果菲律宾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一意孤行,势必造成双方更多冲突。

中国政府对黄岩岛的态度

抗议的姿势很好看,可惜只是婆婆妈妈的软弱表现而已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表示,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姜瑜说,中国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要充分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

使命意识,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09年3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已发表声明。我愿再次重申,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2009年3月12日

注意事项

目前中菲两国在岛上都没有永久设施或主权标志。中国主权标志于1997年被菲军破坏。 截止到2008年,黄岩岛地区还是被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旅游潜水(1998)和业余无线电探险(1994,1995,1997 和2007)也是允许的,但会受到菲律宾海军的监视。 现状 : 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黄岩岛周边海域

个人观点:目前只有菲律宾对中国在中沙群岛的主权持有异议。鉴于黄岩岛是中沙群岛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且位于中沙群岛的最东端,该岛不仅是中沙群岛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拥有全部中沙群岛的主权的重要象征。占据了中沙群岛最东端的黄岩岛,相当于在中国与菲律宾的海上边界处立下了中国领土的界碑,锁住中沙群岛的东大门,确保中沙群岛海域为中国囊中之物,外敌再也觊觎不得。反之,中国如果失去黄岩岛,则相当于失去守卫中沙群岛的前防阵地,中沙群岛将暴露在外敌面前,时刻有被侵犯和掠夺的危险。因此,黄岩岛是捍卫中国海洋领土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绝对不能含糊(如共同开发控制等),绝对不能有任何妥协退让。

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西沙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古代这里被称为

永兴岛

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面积2平方千米,也是西沙、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政治中心;岛上风光旖旎,椰树成荫。岛上有政府大楼、银行、邮政、商店。淡火净化工程结束了岛上靠大陆来船供给淡水的历史。永兴岛上最多的是椰树,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l000多棵,美丽的批把树亭亭玉立,羊角树、马王腾、马凤桐、美人蕉几乎遍地都是,野蓖麻、野棉花随处可见。岛上的主要景点有西沙海洋博物馆、西沙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等。

西沙海洋博物馆

在永兴岛中心区,有一座三层的楼房,门口挂着“西沙海洋博物馆”牌。博物馆中陈列了许多海洋生物的标本。有身上布满了孔雀斑点的“孔雀颈鳍鱼”,有底部如马蹄的“马蹄螺”,花开如梅的海参“梅花参”,以及各种鱼类标’本,形态各异的珊瑚花和石花,使整个陈列馆琳琅满目,趣味无穷。

西沙将军林

在永兴岛的西部,有一片绿影婆娑的椰林,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沙将军林”,这里的每一棵树上都写着栽种者的名字,国家领导人和100多位将军先后在这里栽种过。

收复西沙纪念碑

在永兴岛上有两处纪念碑亭,亭中各树一碑,其一为“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纪念碑说明中详尽地叙述了当时情况。另一碑是1991年4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立的“中国南海诸岛工程纪念碑”,那是一座淡灰色大理石碑,前面用白色的大字详尽地叙写了西沙、南沙、中沙、东沙群岛的历史沿革、疆域面积等,背面是一幅《中国南海诸岛图》。

鸟 岛

在永兴岛东南四五十海里的地方的一座小岛屿,岛上栖息着10万多只鲣鸟、绣眼岛、燕鸥等鸟类,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岛上的鸟儿非常乐于和人待在一起,人一踏上鸟岛,白鲣鸟便迎面而来,同时,众鸟奏起悦耳的声音,招朋唤友,形成一幅人马和谐相处的画面。

石头岛

南海诸岛中的最高峰,海拔约17米,离永兴岛不远。这里海水极为洁净,经海浪击蚀后的礁石,奇形怪状,风光独特。在晴朗天气时,阳光可照到水下30多米,岛屿附近5米深的海底一览无余,形态各异的珊瑚花,把整个海底装扮得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特别是那珍贵的红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光泽滋润,似透非透,树状纹理非常清晰,极为妩媚动人。

七连屿

离永兴岛3个小时的航程,在永兴岛的西南方。其实是由七个大小不一的小岛屿组成,岛上。为无人区,不过风光旖旎,海鸟纷飞,让人留恋。而在岛屿周围有着由珊瑚虫堆集成的珊瑚环礁,大小不一,有的绵延数千米,犹如一个个神奇的海上动物园。用肉眼你就可看到全身翠绿的翠斑珊瑚虾和腹鼓虾。美蝴蝶鱼、红蝴蝶鱼等数十种色彩艳丽的珊瑚礁鱼,忽闪忽闪地游来游去。

历史与现状

在距海南岛l80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睡莲,像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古称七洲洋、千里长沙。

西沙群岛是由45座岛屿、礁、沙滩、沙洲等组成的群岛,主要有北岛、石头岛、七连屿、永兴岛、中建岛、珊瑚岛、金银岛等。自古以来西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很早时候海南渔民就在此地生活,海南建省后,划属海南省管辖。

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海洋性热带气候。

南沙最难:

南沙群岛简介

地理位置

南沙群岛群岛位于我国南海(即南中国海)南部,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 分布 海域最广,岛礁最多,位置最南的群岛,南海诸岛归海南省管理。地理上, 南沙群岛位于东经109度30 分至117度50分,北纬3度40至11度55分之间, 由大大小小200多个岛礁沙洲滩组成,其中多数不具备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条件。

重要的战略地位

A.南沙群岛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包括附近海域面积达70万平方千米。 南沙海域的自然资源丰富, 其南部东部和西部的外缘地区,如曾母盆地,礼乐沙盆地等都蕴藏油气资源,具备相当的商业开采价值。

B.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国际航道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 又位于越南金 兰湾基地和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基地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重大 的战略价值。

--------------------------------------------------------------------------------

行政管辖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 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 在此之后至清代, 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 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欧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 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 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 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关于美英对日和 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庄严指出: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 中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此后至今,针对外国 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 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侵犯和无可争辩的 主权。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 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1959年3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了“西、南、中沙群岛办 事处”。

从1984年起,中国科学院对南沙群岛进行了为期3年的科学考察。 1987年上半年,“实验2号”、„实验3号” 两艘考察船重点考察了曾母暗沙盆地, 并对东北部10礁进行登礁考察,在59个观察点进行水文、气象、生物等22个项目 的综合考察。 1987年下半年至1988年2月我国在南沙永署礁上人工修筑岛礁, 建立了海洋观测站。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后,南沙、西沙和中沙3群岛划归海南省 管辖,仍在永兴岛设“西沙中沙南沙工委办事处”。1992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南沙群岛等岛屿及其海域是中国领土和领海。中国人民海军行使着保卫中国主权的职责。1987年, 人民海军多舰种合成编队曾在曾母暗沙海区列阵阅兵。1988年3月14日,人民海军到南沙群岛九章群礁海域巡逻,并在赤爪礁建立观察点, 遭到越南入侵舰船的寻衅攻击,人民海军坚决予以还 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今天,在浩渺无垠的南沙海域,人民海军在南疆第一线7个 礁盘上的五星红旗下守卫着祖国海疆。

同时,多年来,中国台湾当局一直派军队驻守在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上

------------------------------------------------------------------------------------

南沙群岛目前被占领情况简介

南沙群岛包括:

南沙群岛 双子群礁 贡士礁 北子岛 北外沙洲

南子岛 奈罗礁 东南暗沙 东北暗沙 北子暗沙

永登暗沙 乐斯暗沙 中业群礁 铁峙礁 铁峙水道

梅九礁 中业岛 铁线礁 渚碧礁 道明群礁

双黄沙洲 南钥岛 杨信沙洲 库归礁 长滩

蒙自礁 郑和群礁 太平岛 敦谦沙洲 船兰礁

安达礁 鸿庥岛 南薰礁 小现礁 大现礁

福禄寺礁 康乐礁 九章群礁 景宏岛 南门礁

西门礁 东门礁 安乐礁 长线礁 主权礁

牛轭礁 染青东礁 染青沙洲 龙虾礁 扁参礁

漳溪礁 屈原礁 琼礁 赤瓜礁 鬼喊礁

华礁 吉阳礁 泛爱暗沙 伏波礁 永暑礁

逍遥暗沙 火艾礁 西月岛 马欢岛 费信岛

和平暗沙 火星礁 大渊滩 五方礁 五方尾

五方南 五方西 五方北 五方头 浔江暗沙

半路礁 南方浅滩 东坡礁 棕滩 宝滩

东华礁 彬礁 安塘滩 安塘礁 鲎藤礁 巩珍礁 礼乐滩 雄南礁 阳明礁 礼乐南礁 紫滩 莪兰暗沙 红石暗沙 仙石滩 忠孝滩 勇士滩 神仙暗沙 海马滩 北恒礁 恒礁 孔明礁 三角礁 禄沙礁 美济礁 仙娥礁 信义礁 海口礁 半月礁 舰长礁 仁爱礁 仙宾礁 钟山礁 立新礁 牛车轮礁 片礁 蓬勃暗沙 指向礁 南乐暗沙 校尉暗沙 都护暗沙 保卫暗沙 司令礁 双礁 石龙岩 乙辛石 无乜礁 玉诺礁 南华礁 六门礁 石盘仔 毕生礁 榆亚暗沙 二角礁 浪口礁 线头礁 金吾暗沙 普宁暗沙 簸箕礁 安渡礁 破浪礁 光星礁 光星仔礁 息波礁 南海礁 柏礁 单柱石 鸟鱼锭石 安波沙洲 隐遁暗沙 尹庆群礁 华阳礁 东礁 中礁 西礁 南威岛 日积礁 康泰滩 朱应滩 奥援暗沙 碎浪暗沙 南薇滩 蓬勃堡 常骏暗沙 金盾暗沙 奥南暗沙 广雅滩 人骏滩 李准滩 西卫滩 万安滩 弹丸礁 皇路礁 南通礁 北康暗沙 盟谊暗沙 义净礁 海康暗沙 法显暗沙 康西暗沙 北安礁 南安礁 南屏礁 南康暗沙 隐波暗沙 海安礁 琼台礁 潭门礁 海宁礁 澄平礁 欢乐暗

从各方面的资料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南沙群岛绝大多数岛礁已被几个周边国家抢占。但各种资料对具体的数目和 岛礁并不统一。经过查证,比较准确的被占岛礁个数为:越南:29个;菲律宾:8(9?)个;马来西亚:10 (?)个;文莱:0个;中国:8 (9?)个。

越南

越南侵占我国南沙群岛数目最多,南沙群岛的绝大多数岛屿都被越南所侵占。 从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经开始抢占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到1975 年4月,北越打败南越后立即派兵占领了这些岛屿,完全背弃先前他们在南沙群岛上的主张即南沙群岛属於中国领土。目前越南声称拥有全部南沙群岛主权。

越南在南沙群岛问题上可谓处心积虑,他们陆续在1973-1974,1978,1988, 1990-1991,和1998年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29个岛屿之多,(也有资料说是21),这些岛礁是: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的时间

126 鸿庥岛 10.11 114.22 1973

249 南威岛 8.39 111.55 1973

133 景宏岛 9.53 114.20 1973

100 南子岛 11.26 114.20 1973

123 敦谦沙洲 10.23 114.28 1973

242 安波沙洲 7.53 112.56 1980

142 染青沙洲 1978

247 中礁 8.55 112.22 1978

225 毕生礁 8.56-8.59 113.39-113.44 1978

239 柏礁 8.04-8.17 113.15-113.23 1987(先马后越) 248 西礁 8.49-8.53 112.12-112.17 1988

220 无乜礁 8.50-8.53 114.38-114.41 1988

250 日积礁 8.39-8.40 113.39-111.42 1988

129 大现礁 10.00-10.08 113.52-113.53 1988 246 东礁 8.48-8.50 112.34-112.40 1988

223 六门礁 8.46-8.50 113.54-114.03 1988

222 南华礁 8.40-8.46 114.10-114.12 1988

124 舶兰礁 10.23 114.35 1988

101 奈罗礁 11.23 114.19 1988

149 鬼喊礁 9.45 114.15 1988

147 琼礁 9.46 114.22 1989

260 广雅滩 8.08 110.31 1990

256 蓬勃堡 7.56 114.44 1989

264 万安滩 7.28-7.33 109.56-109.57 1990

263 西卫滩 7.52 109.58 1991

南威岛图片- 等待收复中!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景宏岛 - 等待收复中!

安波沙洲(越南人在安波沙洲大胆活动,干想干的事,包括养猪,种果树,旅游等)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染青东礁 - 等待收复中!

毕生礁.该礁于1978年被越南侵占,现在已经在东北部的小沙洲上建成院落式礁堡一处,另有越南新闻提到毕生礁B,所以可能在该礁的西南有礁石出水的地方建有礁堡,沙洲上驻军在30人以上。

六门礁是1988年开始被越南侵占,进过几次扩建现在有两座礁堡,驻军人数估计在一个排的规模,这里属于越南重点加强的区域,为的是阻止我军继续南下,同时有些越南的慰问宣传活动就

以该礁为最东端。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奈罗礁 - 等待收复中!

被越南侵占的南沙群岛鬼喊礁 - 等待收复中!

菲律宾

菲律宾目前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8个岛礁(也有说法为9个)。这些是: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时间

111 中业岛 11.03 114.17 1971

158 马欢岛 10.44 115.48 1970

159 费信岛 10.49 115.50 1970

116 南钥岛 10.40 114.25 1971

98 北子岛 11.27 114.22 1971

157 西月岛 11.05 115.02 1971

115 双黄沙洲 10.42-10.43 114.19-114.20 1978

216 司令礁 ef 8.22-8.24 115.11-115.17 1980

南沙群岛中业岛,等待收复中,自1974年1月被菲律宾侵占。

文莱

文莱目前在南沙群岛未占领任何岛礁,但文莱声称的海域将南通礁包括在内。 1990年4月文莱

曾派兵侵占南通礁(1), 但并未公开声称对其主权(2)。

马来西亚

从1983~ 1986 年, 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9 个岛礁, 并已把弹丸礁开辟成为一个旅游点, 以强化其对所占岛礁的“合法化”。马来西亚目前侵占的南沙群岛岛礁个数远在3个、5个和6个的几种说法之上,(其中榆亚暗沙和簸箕礁不知道是否被其驻军,可以肯定的是1999年6月和8月礁上建筑被马来西亚炸毁并且马来西亚在此两处礁盘上修建设施)。而马来西亚在卢康暗沙(分北康暗沙、南康暗沙、中康暗沙)建有油气田,马来西亚单方面声称根据“大陆架公约原则”对12个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因南沙群岛岛礁多为珊瑚礁,处于水下,也可能有新礁体露出水面,而各方都不愿意公开表示,所以马来西亚实际控制下岛礁具体占领的准确数目不详。

序号 中文名 地理坐标 被占时间

265 弹丸礁 7.23 113.35 1977 ? 1983-08(较准确)

235 光星礁 7.38 113.48 1987

236 光星仔礁 7.37 113.56 1977? 1986?

238 南海礁 7.56-8.00 113.53-113.58 1979? 1986? 1987?

267 南通礁 6.20 113.14

226 榆亚暗沙 8.07-8.14 114.30-114.50 1999年6月

232 簸箕礁 8.06 114.08 1999年6月

268 北康暗沙 5.23 112.30 不详

277 南康暗沙 5.00 112.40 不详

中康暗沙 4.20 112.41 不详

以前的弹丸礁

被马来西亚占领后,现在的弹丸礁

中国

中国台湾自1946年起就在太平岛上驻军。 我国大陆1988年才开始派兵进驻南沙群岛守卫,目前我国大陆和台湾共在8个岛礁上驻军。另外,经网友刘成刚指出,站长查证,2004年台湾省在离太平岛很近的一个岛礁“中洲礁”建立了一个木石结构的观鸟亭,台湾的一个高官还专门去巡视该礁石。相信目前该礁也在台湾省海巡属管辖之下。但是查阅1935,1947和1983年我国历次公布的南沙群岛名称中并无“中洲礁” 这一岛礁名,相信是珊瑚礁长高后新出现的礁体,或者1983年公布标准名称时露出水面还不多。根据郑和群礁的地形,很可能该礁是位于 太平岛和敦谦沙洲之间的一个礁体。请参看郑和群礁地图。

序号 中文名 地理从标 时间

122 太平岛 10.23 114.22 1946

154 永署礁 9.30-9.40 112.53-113.04 1988 148 赤瓜礁 9.42 114.17 1988

136 东门礁 9.55 114.30 1988

127 南薰礁 10.10-10.13 114.13-114.15 1988 113 渚碧礁 10.54-10.56 114.04-114.07 1988 245 华阳礁 8°51'-8°52' 112°50'-112°53' 1988 198 美济礁 9.52-9.56 115.30-115.35 1995 中洲礁 10.23左右? 114.25左右? 2004

1.收复太平岛时立的碑

2.太平岛图片

3.太平岛图片

永署礁

赤瓜礁

东门礁图片

南薰礁 主权碑

渚碧礁 图中可以看到第3代建筑物及其西南的第2代平台。中国于1988年在渚碧礁建立了第一代高脚屋,随后于90年代后期扩建成第三代建筑物

华阳礁图片 南海第一哨——华阳礁

美济礁 钢筋混凝土建筑楼房基本完工 1999年02月05日

曾母暗沙是在我们手里 已经修了哨所 驻军了

可能是这个,“立地暗沙”,立地暗沙(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是一座位于南海的暗沙,为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实际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而非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管辖。北纬3度58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0秒。

在曾母暗沙西南约15海里,八仙暗沙西南约12海里。

南沙群岛的海宁礁(Herald Reef)和澄平礁(Sierra Reef)南方约70公里。 马来西亚的亚西暗沙(Tanjong Payong)北方约50公里。

印尼的纳土纳群岛(Natuna)东方约400公里。

婆罗洲的尼亚城(Niah)西方约120公里

周围水深25-27浔(45.7-49.4米),最浅处19浔(34.7米)。

南沙群岛的历史,解放军在南沙已建永久式礁堡

前些天,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穿梭在各基层舰连之间,听取官兵意见。2月27日下午,记者好不容易见到他,听他讲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南沙西沙官兵生活大变样的故事。

南沙西沙,远离祖国大陆,岛礁环境险恶,官兵生活艰苦。黄嘉祥深情地说,守礁官兵的困难也是舰队党委心头的牵挂。大家一致认为: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时尚生活引入南沙西沙。

黄嘉祥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改扩建,南沙过去的高脚屋已被永久式礁堡所代替。礁堡上用电有保障,室内空调、冷藏设备、电视机、DVD等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建成了卫星通信固定站,实现了与大陆的视频通话和数字同步传输。为了让守礁官兵吃上放心米面,海军党委组织科研人员研制出7大类、48个品种的

过去,

黄嘉祥介绍说,西沙变化也不小。机场、海底光缆已经连通各岛,一艘现代化交通艇也于近期交付西沙部队使用,艇上装备了先进的动力和导航系统,建有专用干货舱、冷藏舱和客舱,岛际交通运输难的问题迎刃而解。西沙医院通过全军远程医疗信息网,可以和军内外医疗专家网上会诊、实施复杂手术。随着新型节能蔬菜大棚的建成,20多种瓜果蔬菜在西沙试种成功,加上海水培植蔬菜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基本保证了西沙官兵旺季蔬菜不断,淡季盘中见绿。

============================================================================

南沙群岛局势骤然升级

南海诸岛各群岛及主要岛屿礁滩简介

(一)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金银岛尾岛、尾峙0.36

2、甘泉岛圆岛、圆峙0.30

3、珊瑚岛老粗岛、老粗峙0.31

4、全富岛全富峙、全富、曲手0.02

5、鸭公岛鸭公峙0.01

6、银屿龙坑0.01

7、银屿仔银峙仔2000(平方米)

8、咸舍峙咸舍、咸且岛3000(平方米)

9、石屿石屿2000(平方米)

10、晋卿岛四江门、四江岛、世江峙0.21

11、琛航岛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0.28

12、广金岛三脚峙、小三脚岛0.06

13、盘石屿白树仔、白峙仔、白礁0.40

14、中建岛半路、半路峙、螺岛1.20

15、永兴岛猫注、吧注、猫岛2.10

16、石岛小巴岛0.08

17、南岛三峙0.17

18、中岛二岛0.13

19、北岛长峙、长岛0.04

20、赵述岛树岛、暗岛、船暗岛0.22

21、东岛猫兴岛、巴兴、吧兴岛0.60

22、高尖石尖石、双帆0.04

23、筐仔沙洲筐仔峙0.01

24、东新沙洲4000(平方米)

25、西新水洲2000(平方米)

26、南水洲0.06

27、中沙洲0.05

28、北沙洲0.02

29、西沙洲0.04

西沙群岛除了这些露出海面的岛屿沙洲以外,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在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2.10平方公里,仅次的东岛为1.60平方公里,中建岛为1.20平方公里,其余的都有0.4平方公里以下;海拔最高的石岛为13米,其余在9米以下,一般为1—5米。高尖石是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西沙群岛是我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永兴岛

是西南中沙群岛行政、交通、经济的中心。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海上水碧波平,鸟翔鱼跃,一派生机盎然。

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首府,海南省派出的政府机构(相当于县级)驻在该岛。当地政府对各岛礁及其海域实施卓有成效的主权管辖,并致力于促进海岛社会文化事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形成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我国渔民航行到西沙各岛或远船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必经永兴岛中转。现在,除了庞大的渔业

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永兴岛还是西南中沙群岛的经济中心。除了强大的海洋经济管理的功能之外,巨量的海岛物资集散功能和本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都起到向各岛礁及其海域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永兴岛的建设日新月异。岛上海洋渔业生产、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讯业、商业零售业、物资供销业、金融保险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等国民经济诸多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岛上卫生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海洋研究事业、气象测报事业等等社会文化事业日益发达;岛上先后完成了电厂、港口码头、机场、医院、海水净化、冷冻库、商业服务大楼、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等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今日的永兴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产发展、居民生活幸福,是名符其实的海岛新都市。

东岛

位于西沙群岛的东侧,故名。距永兴岛6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较大的岛屿。以其海鸟众多而闻名于世,人们了称之为“鸟岛”。1981年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

东岛树林茂密,原生的麻枫桐树大干壮,枝短叶疏,蔚然成林,是白鲣鸟栖息的主要树木;岛四周遍布草海桐、银毛树等灌木丛,绿茵欲滴;人工种植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批把等等和各类花划更是随处可见。整个岛屿郁郁葱葱,终年常绿,热带海岛型环境异常优美。

东岛上生长着很多种类的陆生动物。黄牛、山羊成群,据观察,现存黄牛有十四、五群,约300多头;山羊时有出没。还有野狗、山鸡、野鸭、野猫等等。这些动物都是很多以前我国渔民在岛上居住和生产而放养繁衍下来的。

东岛是海鸟的“天堂”。现在鸟类50多种,总数约达五万只。其中白鲣鸟最多,估计超过三万只。这些海鸟在海上觅食时,经常移居其他岛屿,形成所有的岛屿礁滩都有成群海鸟栖息。

(二)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的一个群岛。西北与越南遥摇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沿海相接。其中心岛屿太平岛,北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750公里。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点,位于太平岛以南,北距海南岛榆林港约1500公里。

南沙群岛拥有广阔的海域,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岛屿礁滩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群岛。已发现和命名的岛屿礁滩有近200个,其中露出海面的岛屿11个,沙洲6个,岛屿的陆地总面积约2平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

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1、北子岛奈罗线仔0.14

2、南子岛奈罗峙仔0.13

3、中业岛铁峙0.33

4、南钥岛第三峙0.07

5、太平岛黄山马峙0.43

6、鸿庥岛南乙、南密0.08

7、景宏岛秤钩0.08

8、西月岛红草峙0.16

9、马欢岛大罗孔、罗孔0.06

10、费信岛罗孔仔0.04

11、南威岛鸟仔峙0.15

12、北外沙洲奈罗下峙水下

13、双黄水洲双黄水下

14、杨信沙洲铜锅、铜金(8000平方米)

15、敦谦沙洲马东、黄山马东0.09

16、染青沙洲染青峙0.12

17、安波沙洲锅盖峙0.02

在南沙群岛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太平岛也只有0.4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鸿庥岛仅有海拔6米。

南沙群岛地处低纬度,南部距离赤道更近,气候终年高温,四时皆夏。以太平岛为例,年平均气温27.9℃。一年中气温变化很小,最热的四、五月为29.0℃,最冷的一月为26.8℃。年降雨量为1842毫米,雨季达7个月。与其他几个群岛相比,南沙群岛受台风影响稍小。因为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形成的台风,受热带海洋气流的牵引和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一般是向西、西北方向移动,台风中心较少直接侵袭南沙群岛。

太平岛

位于北纬10°23ˊ,东经114°22ˊ。略处南海海洋的中央。面积0.4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政府派出“太平号”军舰前往收复南沙群岛,为了纪念此艘军舰,遂将古称的“南沙马峙”重新命名为“太平岛”,我国渔民历来称此岛为“黄山马”、“黄山


相关文章

  • 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 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摘要]2011年11月17日开幕的东盟峰会上,相继出现了呼吁讨论南海问题的声音.公众再次对我国蓝色国土投以高度关注的目光.南海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已逐步升级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南海的维权步履维艰,如果在 ...查看


  • 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 近年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及美国等国在我国南海的一些行动与我国产生争端.今年5月13日,是联合国原定要求的各国就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提交申请的时间.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会更为公开化,我国应该加紧研究.对策.展开工作. 南海 ...查看


  • 怎么维护我国南海权益?
  • 怎么维护我国南海权益? 2011021115 卢婕萍 [摘要]最近以来,我国海疆呈"多事之秋":南海争端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同时南海问题在中国 ...查看


  •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 浅析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和前景 摘要:由于南海的重要意义,引起了当前的热点--南海问题.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南海周围各国对南海的争夺使中国南海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地位实力大增的新中国使用先礼后兵的政策,坚 ...查看


  • 南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 南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自1986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一贯坚持"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但从今日南海局势来看,这显然是中国的一厢情愿,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大量被东南亚国家侵占,传统的"九段 ...查看


  • 南海,中国的加勒比海--南海争端的现状及前景
  • 南海上空,波谲云诡,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如何化解南海危机,从表面上看是考验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实际上是国力和军力的比拼 引子 2011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解决南海争端须从'冷处理'"的文章,文章摘要如下:南 ...查看


  •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从1949年到现在已经六十三年了,这是和平的六十三年,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几场边境冲突和局部战争,但战争似乎离我们很远.在歌舞升平当中,国人似乎都认为战争的危险已经离我们而去,真的如此吗? 中国是世界上领国最多的国 ...查看


  • 南海争端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
  • 社会聚焦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第7-8期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 (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 上海闵行 201100) 内容提要:南海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使其成为各国的争夺点.最近,我国南海争端又起,东南亚群国已 ...查看


  • 南海争端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 1
  • 社会聚焦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第7-8期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 (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 上海闵行 201100) 内容提要:南海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使其成为各国的争夺点.最近,我国南海争端又起,东南亚群国已 ...查看


  • 南海争端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_吕晓伟
  • 社会聚焦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第7-8期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 (上海市闵行区委党校 上海闵行 201100) 内容提要:南海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使其成为各国的争夺点.最近,我国南海争端又起,东南亚群国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