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试题

护理基础知识1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24分

一 . 单选题(共 44题,每题 1分)

1.造成输血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 ) A.血液储存时间过久 B.血液被剧烈震荡 C.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性

溶液 D.输入异型血

2.败血症病人常见的热型为: ( )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3.使用约束具时,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 )

A.使用前向病人和家属解释使用目的 B.扎紧约束具,防止滑脱 C.安

置病人的肢体处于功能位 D.记录约束具使用的原因 4.脉搏短绌多见于: ( )

A.心房颤动病人 B.心室颤动病人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

人 D.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5.以下哪类病人需处于被迫卧位: ( )

A.昏迷病人 B.瘫痪病人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 D.极度衰弱

病人

6.病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 ( )

A.12~16℃ B.18~22℃ C.23~25℃ D.26~28℃ 7.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是: ( )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主动卧位 D.端坐位 8.关于体温的生理性改变,不妥的叙述为: ( )

A.正常人下午14:00~20:00体温较高 B.正常成人的体温略高于婴幼儿 C.正常人清晨2:00~6:00体温较低 D.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变化 一般不超过0.5~1.0℃

9.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病历时,应在抢救结束后哪个时间段内据实补记: ( )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10.长期使用缓泻剂会导致: ( )

A.腹泻 B.水、电解质紊乱 C.慢性便秘 D.腹痛 11.评价机体活动能力时,以下哪项不是主要观察内容: ( ) A.行走 B.书写 C.穿衣 D.洗漱 12.孙先生,60岁。因骨折卧床已3周,体质虚弱,近日骶尾部皮肤出现水疱并有破溃,上面附有少量黄色渗出液,护士观察后认为是压疮。该病人的压疮属于哪一期: ( )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坏死溃疡期 13.以下哪项为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 )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昏迷 14.王某下楼时不慎致踝关节扭伤,2小时后来医院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局部用热水袋 B.局部用冰袋 C.局部按摩 D.冷热敷交替使用 15.张女士,40岁,患者主诉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体检见耻骨上膨隆,

可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对该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让患者听流水声 B.口服利尿剂 C.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D.行导尿术

16.静脉输液时造成病人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是: ( )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液速度过快 C.长时间输入高浓度药液 D.输

液过程中无人守护

17.使用退热药后出现体温不升,不包括下列哪类病人: ( ) A.极度营养不良病人 B.全身衰竭病人 C.严重休克病人 D.抽搐病

1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疼痛的因素: ( ) A.个人经历 B.肥胖 C.疲乏 D.社会文化背景 19.以下对留置导尿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日更换导尿管 B.每周用消毒液清洗尿道口两次 C.鼓励患者喝

水 D.倾倒尿液时导尿管须高于耻骨联合 20.胆道梗阻病人的大便可呈: ( )

A.黑色 B.暗绿色 C.暗红色 D.白陶土色 21.万女士,因“脑出血”3日,目前昏迷,其机体活动功能为: ( )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22.不需要采取去枕仰卧位的病人是: ( )

A.胸膜炎病人 B.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 C.昏迷病人 D.行椎管内

麻醉术后病人

23.可放置冰袋降温的部位是: ( )

A.枕部、肘窝 B.颈部、腹部 C.腋窝、胸部 D.头顶、腹股沟 24.杨女士,50岁,因患尿毒症而入院,患者精神萎靡,食欲差,24小时尿量80ml。下腹部空虚,无胀痛,请评估病人目前的排尿状况是: ( ) A.尿潴留 B.少尿 C.无尿 D.尿失禁

25.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年老、体弱 B.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C.营养不良 D.石膏夹板使用

不当

26.李先生,60岁,因“脑血栓形成”后3周,右侧上下肢能在床面上平移,但不能抬起,判断其肌力为: ( )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27.发生溶血反应时患者排出浓茶样尿液,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 ( )

A.大量陈旧血液 B.胆红素 C.淋巴液 D.血红蛋白 28.临终病人经常抱怨,甚至斥责医护人员和家属,此心理反应期为: ( )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29.以下哪一种饮食有利于压疮的预防: ( )

A.高蛋白,高维生素 B.低盐,低蛋白 C.高脂肪,低维生素 D.高

脂肪,低蛋白

30.潮式呼吸的表现特点是: ( )

A.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B.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重复以上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 C.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 后再由深快到浅慢,反复交替 D.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突然停止呼吸,反复交替,周而复始 31.禁用热疗法的情况有: ( )

A.体温不升 B.结膜炎 C.末梢循环不良 D.肛门手术后 32.应采取中凹卧位的病人是: ( )

A.胸部手术后病人 B.胃切除术后病人 C.休克病人 D.十二指肠引

流后病人

33.对脑死亡标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B.无运动、无呼吸 C.无反射 D.脑电

波平直

34.胆道完全阻塞病人的尿液为: ( )

A.血尿 B.血红蛋白尿 C.胆红素尿 D.乳糜尿 35.有关睡眠型呼吸暂停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药物中毒引起的 B.睡眠型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 C.睡眠型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 的现象 D.肥胖者可发生睡眠型呼吸暂停

36.使用药物止痛时,错误的护理措施为: ( )

A.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按时给药” B.药物剂量应个体化 C.提倡尽早

静脉给药途径 D.控制止痛剂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 37.低氧血症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病人,应选择何种类型的氧疗方式: ( )

A.高压氧疗 B.高浓度氧疗 C.中等浓度氧疗 D.低浓度氧疗 38.遇热后易破坏的药物是: ( )

A.酵母片 B.黄连素 C.青霉素 D.盐酸肾上腺素 39.王女士,55岁,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第二天,护士协助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减少局部出血 B.减轻疼痛 C.减轻心脏负担 D.使渗出物流入盆 腔

40.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41.张女士,60岁,在运动时经常不自主地排出少量尿液,评估该病人情况为: ( )

A.真性尿失禁 B.充溢性尿失禁 C.假性尿失禁 D.压力性尿失禁 42.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 )

A.葡萄糖酸钙 B.氯化钙 C.盐酸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43.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且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此脉搏称为: ( )

A.脉搏短绌 B.缓脉 C.洪脉 D.间歇脉

44.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反应是: ( )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肺水肿反应 二 . 多选题(共 32题,每题 0分)

1.王女士,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两肺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B.高流量氧气吸入 C.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湿化氧气 D.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E.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下肢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扎 2.以下哪些情况测出的血压值偏高: ( )

A.午后或黄昏 B.测量下肢血压 C.平卧位 D.外界气温升高时 E.运动时

3.属于“三查”、“七对”的内容是: ( )

A.床号、姓名 B.药名、浓度 C.剂量、方法、时间 D.观察用药后反应 E.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4.对于尿失禁病人,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用接尿器接尿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D.控制病人饮水,减少尿量 E.理解、安慰、鼓励病人 5.使用约束具时,应观察: ( )

A.约束带下是否有衬垫 B.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 C.卧位是否舒适 D.使用时间是否过长 E.使用中是否有不安全因素 6.注射前需检查有无回血的操作是: ( )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动脉穿刺

7.便秘的常见原因包括: ( )

A.长期使用缓泻剂 B.排便习惯不良 C.直肠肛门手术 D.长期卧床 E.活动增多

8.以下哪些人群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 )

A.水肿病人 B.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 C.大小便失禁者 D.烦躁病人 E.咳嗽病人

9.护理记录应做到: ( )

A.及时 B.准确 C.客观 D.连续 E.完整 10.膀胱刺激征的主要症状有: ( )

A.尿频 B.尿急 C.尿痛 D.蛋白尿 E.水肿 11.可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的措施包括: ( )

A.选听病人喜欢的音乐 B.有节律的按摩 C.针刺穴位 D.采取舒适的体位 E.深呼吸

12.对于腹泻病人,不妥当的护理措施有: ( )

A.控制饮水量 B.如怀疑为传染病,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C.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 D.每次便后,进行肛周护理 E.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

13.可以帮助病人解除便秘的措施有: ( )

A.健康教育 B.多饮水 C.进行腹部环行按摩 D.早餐后排

便 E.选择适宜的排便姿势

14.正确使用无痛注射技术的做法有: ( )

A.分散病人注意力 B.采用合适体位 C.做到进针拔针慢、推药

快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粗长针头 E.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先注射刺激性弱的

15.帮助死亡病人家属应对失落与悲哀的措施有: ( )

A.做好尸体护理 B.鼓励家属表达情感,针对不同心理反应阶段采取相应措施 C.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合理安排后期工作与生活 D.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使丧亲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情义 E.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

16.输液病人发生空气栓塞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 ( ) A.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 C.取头低足高右侧卧位 D.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E.氧气吸入

17.在临床工作中预防或消除输液微粒的做法有: ( )

A.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 B.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 C.净化治疗室空气 D.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E.药液现配现用 18.成分输血的优点有: ( )

A.一血多用 B.针对性强 C.不良反应少 D.便于运输和保存 E.无须进行交叉配血

19.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 )

A.扩大胸腔容量 B.减少对心肺的压力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改善呼吸困难 E.减轻肺部淤血

20.制动对机体的影响有: ( )

A.血压升高 B.心脏负荷增加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肌肉无力或萎缩 E.挫折感加重

21.影响体温生理性改变的因素有: ( )

A.强烈的情绪反应 B.性别差异 C.环境温度 D.剧烈活动 E.年龄差异

22.造成患者尿潴留的原因有: ( )

A.前列腺肥大 B.使用麻醉剂 C.焦虑 D.外伤 E.膀胱过度充盈

23.不属于临床死亡期特点的是: ( )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瞳孔缩小 D.各种反射消失 E.出现尸冷

24.下列各项中对护理记录描述正确的是: ( )

A.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主观记录 B.病情观察应记录病人病情变化情况及住院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 C.记录护理措施时应记录准备为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 D.护理效果是记录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 E.护理效果记录的原则是记录护理或治疗后的最终结果 25.以下选项中适合冷疗的是: ( )

A.牙痛 B.急性扭伤早期 C.大面积组织损伤 D.深部化脓病灶 E.中暑

26.体温不升的危重病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 )

A.乙醇擦浴,增加皮肤内热量 B.热水袋保暖 C.增加盖被,提供24℃左右的病室温度 D.给予温热饮料 E.温水擦浴

27.以下各项对临终关怀的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 )

A.照料病人,以对症处理为主 B.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C.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D.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E.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28.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鼓励病人增加水分的摄入 B.病人大量出汗时降低室内温度 C.病人大量出汗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 D.监测生命体征 E.教会病人测量体温的方法

29.哪些情况下宜采取头低足高位: ( )

A.脊髓腔穿刺术后 B.胫骨结节牵引时 C.妊娠时胎膜早破 D.颈部手术后 E.肺部分泌物引流时

30.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压疮,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协助病人多翻身 B.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C.保持皮肤清洁、被褥干燥 D.身体空隙处垫软枕 E.按摩受压部位 31.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恰当的是: ( ) A.立即停药,送抢救室抢救 B.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1ml C.氧气吸入 D.遵医嘱予以抗过敏、抗组胺药物及纠正酸中毒 E.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32.下列哪些情况易发生瞳孔散大: ( )

A.颅内高压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吗啡中毒 D.阿托品中毒 E.濒死状态

三 . 简答题(共 80题,每题 1分)

1.病理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可有哪些变化?见于何种情况?

2.何谓膀胱刺激征?

3.冷疗的目的是什么?

4.何谓医疗文件中的主观资料、客观资料?

5.临终病人通常经历哪些心理反应阶段?如何帮助病人适应这些反应?

6.何谓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有何优点?

7.腹泻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8.何谓尿失禁?尿失禁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0.如何判断肌力?

11.哪些部位好发压疮?

12.何谓脑死亡?脑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13.去枕仰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为什么?

14.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15.生理情况下体温有哪些变化?

16.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如何处理?

17.临终关怀的理念是什么?

18.正常人24小时尿量是多少?何谓多尿、少尿、无尿?

19.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20.什么情况下易出现体温不升?如何护理?

21.尿失禁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2.何谓压疮?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3.何谓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什么?

24.何谓尿潴留?引发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5.何谓护理效果?如何记录?

26.何谓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应记录哪些内容?

27.何谓安乐死?

28.何谓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29.冷疗有哪些禁忌证?

30.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1.如何帮助病人解除便秘?

32.如何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保管?

33.给药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病人的病情观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5.常用卧位有哪几种?

36.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如伺处理?

37.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38.临床上如何预防和消除微粒污染?

39.为什么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者需行控制性氧疗?

40.何谓全范围关节运动?

4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应是多少?过高或过低对病人有何影响?

42.如何评估疼痛?常用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

43.如何帮助临终和死亡病人家属应对失落与悲哀?

44.注射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5.何谓便秘?便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46.如何帮助病人减轻或缓解疼痛?

47.怎样评价机体活动能力?

48.何谓安全环境?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几方面?

49.如何帮助病人解除尿潴留?

50.何谓睡眠型呼吸暂停?多见于何种情况?

51.何谓冷热疗法?

52.何谓临终关怀?

53.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压疮可分为哪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54.半坐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有何临床意义?

55.氧疗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56.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病人应取何种体位?为什么?

57.抢救病人时应如何书写护理记录?

58.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多见于何种情况?

59.何谓输液微粒?何谓输液微粒污染?

60.哪些人群是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6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62.自然光线下。正常瞳孔直径是多少?何谓瞳孔缩小、瞳孔扩大?各见于何种情况?

63.何谓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64.哪些因素影响疼痛?

65.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66.何谓意识障碍?依据程度的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67.何谓间歇脉和脉搏短绌?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多见于何种情况?

68.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为什么?

69.何谓环境?何谓内环境和外环境?

70.哪些情况下宜取头低足高位?

71.生理情况下血压有哪些变化?

72.记录护理措施时应注意什么?

73.何谓(输血中的)溶血反应?溶血的原因有哪些?

74.热疗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禁忌证?

75.长期使用缓泻剂为什么会导致慢性便秘?

76.护理记录应该体现哪些原则?

77.粪便颜色的变化有何临床意义?

78.何谓制动?制动对机体有何影响?

79.输液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如何处理?

80.何谓潮式呼吸、间停呼吸?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各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 3.B 4.A 5.C

6.B 7.A 8.B 9.C 10.C

11.B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C 20.D

21.D 22.A 23.D 24.C 25.B

26.C 27.D 28.B 29.A 30.B

31.B 32.C 33.D 34.C 35.A

36.C 37.D 38.C 39.D 40.D

41.D 42.C 43.D 44.C

二.多选题

1.A,B,C,D,E 2.A,B,E 3.A,B,C,E 4.A,B,C,E 5.A,B,C,D,E

6.B,C,D,E 7.A,B,C,D 8.A,B,C 9.A,B,C,D,E 10.A,B,C

11.A,B,C,D,E 12.A,C 13.A,B,C,D,E 14.A,B,E 15.A,B,C,D,E

16.A,B,D,E 17.A,B,C,D,E 18.A,B,C,D 19.A,B,D,E 20

.C,D,E

21.A,B,C,D,E 22.A,B,C,D,E 23.C,E 24.B,D 25.A,B,E

26.B,C,D 27.A,C,D,E 28.A,C,D,E 29.B,C,E 30.A,B,C,D,E

31.B,C,D,E 32.A,D,E

三.简答题

1.(1)血尿: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所含红细胞量的多少有关,尿液中含红细胞量多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2)血红蛋白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形成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酱油样色。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振荡尿液后泡沫也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4)乳糜尿:因尿液中含有淋巴液,故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2.尿频、尿急、尿痛为膀胱刺激征。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称尿频,是由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病人突然有强烈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称尿急,是由于膀胱三角或后尿道的刺激,造成排尿反射活动特别强烈;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为尿痛,为病损处受刺激所致。有膀胱刺激征时常伴有血尿。

3.(1)减轻局部出血: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衄、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2)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冷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同时,冷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等。(3)控制炎症扩散: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限制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的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适用于高热、中暑等。

4.主观资料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病情发展、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并提出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的记录。客观资料是指病人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医嘱等客观情况,以及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前,医生讲明情况后,病人或其亲属签字的文书资料。

5.临终病人通常经历5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1)否认期护理: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经常陪伴在病人身旁,协助其满足心理方面的需要,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2)愤怒期护理: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快,但应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其宽容、关爱和理解。(3)协议期护理: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4)忧郁期护理:多给予同情和照顾,经常陪伴病人,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安排亲朋好友见面、相聚,并尽量让家属陪伴在身旁。注意安全,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护理:尊重病人,提供安静、明亮、单独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继续保持对病人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

6.成分输血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成分输血的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

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保存和运输。

7.(1)去除病因,如为肠道感染则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3)调理膳食。鼓励饮水,酌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暂禁食。(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5)保持皮肤完整性。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7)心理支持,促进舒适。(8)健康教育。讲解腹泻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可分为3种类型。(1)真性尿失禁:膀胱稍有一些存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见于昏迷、截瘫等情况,因排尿反射活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膀胱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还见于因手术、分娩所致的膀胱括约肌损伤或支配括约肌的神经损伤,病变所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良。(2)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内贮存部分尿液,当膀胱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自主地溢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排尿即行停止,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3)压力性尿失禁: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少量尿液排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可发生于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或半小时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主要表现有:(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濒死感。(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10.通过机体收缩特定肌肉群的能力来评估肌力。肌力程度一般分为6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

11.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侧卧位时:好发于耳郭、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郭、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12.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不可逆的脑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脑死亡标准:①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波平坦。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13.(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使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头痛,去枕仰卧位可减轻上述症状。

14.(1)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鼓励其主动参与护理。(2)鼓励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预防尿结石的形成。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4)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①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1~2次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5)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以防止尿液反流。(6)间歇夹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7)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做膀胱冲洗,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15.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影响而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变化范围一般不超过0.5~1.0℃。(1)昼夜变化: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的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节律有关。一般,清晨2:00至6:00体温较低,下午14:00至20:00体温较高。(2)年龄差异:婴幼儿的体温略高于成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老年人体温偏低,与代谢率低及活动量少有关。(3)性别差异:一般女性体温稍高于男性。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即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上升,体温会升高约0.3~0.5℃。(4)活动影响:剧烈活动使肌肉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1℃左右。(5)饮食影响:进食的冷热可以暂时性地影响口腔温度,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0.3℃左右。(6)其他:强烈的情绪反应、冷热的应用、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个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都对体温有影响。

16.(1)立即停药,使病人就地平卧。(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4)抗过敏。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等。(5)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胺类药物。(6)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7)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动。

17.(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18.正常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平均1500ml。多尿:指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

19.(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①病人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②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和衣服时,切忌拖、拉、推等动作;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④使用便器时防擦伤。(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①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

燥;②避免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②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①对易发生压疮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②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营养。(6)健康教育: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

20.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低温环境中,机体由于散热过多过快,而产热不能相应增加,将使体温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产热不足,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多可导致体温不升;全身衰竭的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导致体温不升;某些休克、极度衰弱、重度营养不良病人在应用退热药后发生急剧降温反应,可导致体温过低。护理措施(1)采取保暖措施:①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以24℃为宜;②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等;③置新生儿于温箱中;④给予温热饮料;⑤摩擦身体表面,增加皮肤内热量。(2)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直到体温回复至正常且稳定。(3)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

21.(1)心理护理: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3)外部引流: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①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排尿反射,预防泌尿系统感染;②观察排尿反应,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③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5)对长期尿失禁的病人,行导尿术留置导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定时放尿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

22.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压力是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局部组织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压的压迫,致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压疮。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受床单或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以及病人半坐卧位身体下滑时,皮肤与床铺的摩擦和剪切力的产生,均可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出汗、大小便失禁等使皮肤潮湿,加上尿液和粪便的刺激作用,酸碱度改变,使皮肤表皮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极易破损。(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时,松紧不适宜,衬垫不当,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血坏死。(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全身营养不良和水肿的病人皮肤都较薄,抵抗力弱,受力后易破损;营养不良的病人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局部缺血、缺氧严重而易发生压疮。

23.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24.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引发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或尿道有梗阻性病变,如前列腺肥大或肿瘤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受阻。(2)动力性梗阻:由于排尿功能障碍引起,而

膀胱、尿道并无器质性梗阻病变,如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所致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3)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卧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焦虑、窘迫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由于尿液存留过多,膀胱过度充盈,致使膀胱收缩无力,造成尿潴留。

25.护理效果是指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反应结果包括达到预期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或措施实施后,效果不是很快出现,而是需要护士继续认真观察,所以记录护理效果时不仅仅是记录最后结果,本班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结果也应该及时记录,记录的原则是只要有护理措施就应有护理效果。

26.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

27.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及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28.主动卧位:指病人自己采取的卧位。见于轻症病人,通常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舒适卧位,并能随意变换卧床姿势。被动卧位:指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被迫卧位:指病人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这类病人通常意识清楚,具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如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29.(1)血液循环障碍:大面积受损、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水肿等病人,因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足,如使用冷疗,将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性病灶:因冷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3)组织损伤、破裂:因冷使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尤其是大范围组织损伤,应绝对禁止冷疗。(4)对冷过敏:因冷疗而出现过敏症状,如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5)冷疗的禁忌部位:①枕后、耳郭、阴囊处:以防冻伤。②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③腹部:以防腹泻。④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6)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30.(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病人自尊。(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主要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使之获得约束具应用的有关知识。(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活动。(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31.(1)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及家属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并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2)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病人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理想的是饭后(早餐后最佳),因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3)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饮水,适当食用油脂类的食物。(4)鼓励病

人适当运动:卧床病人可进行床上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运动,以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5)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提供病人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6)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7)指导进行腹部环形按摩:排便时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按摩,以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8)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9)使用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以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10)以上方法均无效时给予灌肠。

32.(1)遇热易破坏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如疫苗、免疫球蛋白、青霉素应置于干燥阴凉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2)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如乙醇、过氧乙酸、酵母片、糖衣片等需装瓶盖紧。(3)易燃、易爆的药物,如环氧乙烷、乙醚、乙醇等需密闭,并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以防意外。(4)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用深色瓶子盛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置于阴凉处。(5)各类中药均应置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需密盖保存。

33.(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中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如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②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3)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备好后及时分发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给药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4)密切观察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记录。(5)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4.(1)病人的主诉。(2)原有及新出现的症状、体征。(3)对病人目前病情或状况判断有明显意义的资料。(4)病人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5)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6)病人新出现的情况,如入院、手术、出院等情况。(7)住院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如失踪、病人企图伤人或自杀等情况。

35.常见卧位有:①仰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休克卧位)、屈膝仰卧位;②侧卧位;③半坐卧位;④端坐位;⑤俯卧位;⑥头低足高位;⑦头高足低位;⑧膝胸卧位;⑨截石位。

36.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按反应程度给予对症处理。轻度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可缓解;中、重度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37.(1)收集资料:了解发热程度,评估发热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低体温:给予头部冷敷或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退热药。(3)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热型及伴随症状,观察降温效果。

(4)饮食调整:鼓励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增加水分摄入。(5)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温湿度;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6)心理护理:注意心理反应,提供心理支持。(7)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知识,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测量体温和物理

降温的方法。

38.(1)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输液器,以减少污染机会。(2)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注意其透明度、有效期及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等。(3)净化治疗室空气,有条件者可采用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输液前的配液及药物添加。(4)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溶液内。输液管末端使用终端滤器,以阻止溶液中的微粒和异物进入血液循环。(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药液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39.因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如果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低氧血症迅速解除,也解除了缺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使呼吸进一步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甚至发生二氧化碳麻醉;另外,由于缺氧的消除,通气低下部位的血流反而增加,使已失调的通气/灌注比例障碍更为严重,导致PaCO2进一步增高。所以,这类病人需采用控制性氧

疗。

40.全范围关节运动(range-of-motion,ROM)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锻炼方法。ROM可分为主动性ROM和被动性ROM。主动性ROM指个体可以独立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被动性ROM指个体依靠护理人员才能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

4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舒适、整洁、安静。病室温度一般以18~22℃为宜,新生儿室、老年科室以及检查、治疗时室温应略高,以22~24℃为宜。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畏缩,缺乏动力,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易受凉。病室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空气潮湿,细菌易于繁殖,同时水分蒸发减少,病人感到气闷不适,对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室内空气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咽痛、烦渴等,尤其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不利。

42.(1)评估内容: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时间;③疼痛的性质;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达方式;⑥影响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有无伴随症状等。(2)评估方法:①询问病史,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②观察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疼痛时的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检查疼痛的部位;③阅读和回顾既往病史,了解以往疼痛的规律以及使用止痛药物的情况;④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评定疼痛的程度。(3)常用工具:①数字式疼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②文字描述式评定法:将一直线等分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之一表示其疼痛程度。③视觉模拟评定法:用一条直线,不作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病人根据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受在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④面部表情测量图:图示6个代表不同疼痛程度的面孔,病人可从中选择一个面孔来代表自己的疼痛感受。

43.(1)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对病人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合理要求。(2)指导家属间相互扶持,共同分担照顾责任。(3)做好尸体护理,以体现对死者的尊重、

对生者的抚慰。(4)鼓励家属表达情感,认真倾听其诉说,针对不同心理反应阶段采取相应措施。(5)提供有关知识,安慰家属面对现实,使其意识到安排好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对亲人最好的悼念。(6)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如经济问题、社会支持系统等,使丧亲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情谊。(7)通过信件、电话、访视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

44.(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①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②注射部位按要求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③注射器的活塞和针头的针梗必须保持无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仔细检查药液,如发现药液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棉垫。所用物品须先浸泡消毒,再处理。对一次性物品应按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损,不漏气;针头锐利、无钩、不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紧密。一次性注射器须在有效时间内且包装须密封。(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处。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患皮肤病处进针。对需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药液按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时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要防止药液浪费。(8)注药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药液前,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

(9)应用无痛注射技术:①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②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推药速度要均匀。③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5.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产生便秘的原因有:某些器质性病变;排便习惯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制;强烈的情绪反应;各类直肠肛门手术;某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量不足;滥用缓泻剂、栓剂,灌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等。

46.在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1)药物止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为取得最佳用药效果,可根据药物半衰期“按时给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镇痛同时起到“预防”作用;提倡口服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应个体化;应用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病人控制止痛)装置,即采用数字电子技术,通过编制一定程序和输液泵来控制止痛剂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2)物理止痛:应用冷、热疗法及按摩、推拿等止痛措施,减轻局部疼痛。(3)针灸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针刺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止痛目的。(4)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采用电脉冲刺激仪,在疼痛部位或附近置2~4个电极,以微量电流对皮肤进行温和的刺激,使病人有刺痛、颤动和蜂鸣的感觉,达到提高痛阈、缓解疼痛的目的。(5)心理护理:建立信赖关系,尊重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减轻心理压力;通过选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指导想象等方法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6)促进舒适: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通过简单的技巧,如帮助病人适当活动、改变姿势、变换

体位等使病人感到身心舒适。(7)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学会面对疼痛,掌握减轻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

47.通过对病人日常活动情况的观察来判断其活动能力。如观察其行走、梳头、穿衣、洗漱等,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机体的活动功能可分为5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48.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医院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1)物理性损伤:①机械性损伤,如跌倒、撞伤等;②温度性损伤,如烫伤、烧伤、灼伤、冻伤等;③压力性损伤,如压疮等;④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皮炎等。(2)化学性损伤:由于化学药物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用药次数过多、用药配伍不当等引起的损伤。(3)生物性损伤:微生物及昆虫等造成的伤害。(4)医源性损伤: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的病人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49.(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2)提供隐蔽环境,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病人安心排尿。(3)调整体位和姿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病人,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其床上排尿。(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或艾灸关元、中极穴等,刺激排尿。(5)按摩、热敷,以放松肌肉,促进排尿。如病情允许,可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6)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7)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行导尿术。

50.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造成的,见于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阻塞性呼吸暂停则出现在严重的、频繁的、用力的打鼾或喘息之后,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肥胖者脂肪堆积在咽部、舌根部阻塞气道,也可引起。

51.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52.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53.(1)淤血红润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2)炎性浸润期: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为紫红色,压之不褪色;表皮水泡形成,病人有疼痛感。(3)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54.(1)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由于重力作用:①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使肺活量增加;②使部分血

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①促进引流;②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差,因而可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吸收,促使感染局限化和减少中毒反应,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③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过渡。

55.临床上根据吸入氧浓度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4种类型。(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56.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57.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的时间和补记时间,详细记录病人初始生命状态、抢救过程和向病人及其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有关资料。

58.(1)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2)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很大,可突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59.输液微粒: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60.(1)昏迷、瘫痪者:自主活动丧失,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2)老年人:机体活动减少,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3)肥胖者:身体过重使承重部位的压力增大。(4)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5)水肿病人: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并增加了承重部位的压力。(6)疼痛病人:为避免疼痛而处于强迫体位,机体活动减少。(7)石膏固定的病人:翻身和活动受限。(8)大小便失禁者: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污物的刺激。(9)发热病人:体温升高可致排汗增多,皮肤经常受潮湿刺激。(10)使用镇静剂的病人:自身活动减少。

61.(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2)急性肺水肿: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

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②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3)静脉炎: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②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4)空气栓塞: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②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62.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为2~5mm,平均为3~4mm。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或有机磷农药、吗啡等中毒。瞳孔直径大于5mm为瞳孔散大。见于阿托品药物反应、颅内压增高及濒死状态。

63.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以下3种特征: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引起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温度刺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作用于体表,引起组织损伤,如灼伤或冻伤。受伤的组织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2)化学刺激:如强酸、强碱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化学灼伤使受损组织释放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使疼痛加剧。(3)物理损伤:刀切割、针刺、碰撞、身体组织受牵拉、肌肉受压、肌肉挛缩等,均可使局部组织受损,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4)病理改变:疾病造成体内某些管腔堵塞、组织缺血缺氧、空腔脏器过度扩张、平滑肌痉挛、局部炎性浸润等可引起疼痛。(5)心理因素:心理状态不佳、情绪紧张或低落、愤怒、悲痛、恐惧等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导致疼痛,如神经性偏头痛。此外,疲劳、睡眠不足、用脑过度可导致功能性头痛。

64.(1)年龄: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婴幼儿不如成人对疼痛敏感,随着年龄增长,对疼痛的敏感性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又逐步下降。(2)社会文化背景: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病人的文化教养,均可影响病人对疼痛的认知评价,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反应。(3)个人经历:过去疼痛经验可影响病人对现存疼痛的反应。(4)个性心理特征: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因个体气质、性格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5)情绪: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6)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当个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7)疲乏:病人疲乏时对疼痛的感觉加剧,忍耐性降低;当得到充足的睡眠、休息时,疼痛感觉减轻。

65.(1)自然环境因素:①自然地形、地质、气候的影响,如水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气温过高易致中暑。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干旱、洪水等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②环境污染,如大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与日俱增等,使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并威胁到人类健康。(2)社会环境因素: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及劳动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均可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66.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为精神活动的不同程度的改变。依据程度的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1)嗜睡: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又可入睡。(2)意

识模糊: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3)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4)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5)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甚至是强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呼吸不规则,可有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机体仅有维持呼吸与循环的最基本功能。

67.间歇脉是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主要是由于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发生的冲动引起了期前收缩。如果每次或每两次正常脉搏之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则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间歇脉可以是某些心脏病的严重体征,如心肌病、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也可以是情绪激动或恐惧引起的暂时征象。脉搏短绌指脉率少于心率,脉律完全不规则。多见于心房纤颤病人。由于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发生极高频率的冲动使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排血量少的心脏搏动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造成脉率低于心率。

68.休克病人应采取中凹卧位,即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69.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人类的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生理方面指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系统间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维持生理稳定状态并与外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适应外环境的改变。心理方面则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它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阳光、空气、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社会文化环境则包括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

70.(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需采取右侧卧位)。(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4)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71.在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可发生各种变化。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增高,以收缩压增高显著。(2)性别:成年男子的血压比女子略高约5mmHg;绝经期后的女性血压逐渐升高,与男性相差不多。

(3)昼夜节律:清晨血压最低,白天逐渐升高,到午后或黄昏最高。(4)运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5)环境:外界气温高则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外界气温低则血管收缩,血压升高。(6)体型:肥胖以及体重过重的人血压较高。(7)体位:一般情况下,卧位时血压低于坐位,坐位时低于立位,这与重力代偿机制有关。但长期卧床或应用某些降压药物后,由卧位改为立位时,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情绪:情绪激动、紧张、恐惧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9)个体差异:约有1/4的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不

相等,右侧高于左侧10~20mmHg。两下肢的血压基本相等。下肢可以高于上肢20~40mmHg,因为股动脉管径较粗,血流大。(10)其他:吸烟、饮酒、药物都对血压有一定影响。

72.记录护理措施时应注意:所记录的措施并不是准备采取的护理措施,而是护士真正实施在病人身上的护理措施,是将已做的事实记录下来。如为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采取早期活动的措施,可记为:帮助病人翻身××次,床边坐起××次,每次××分钟。

73.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溶血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输入了异型血: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输入10~15ml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2)输入了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值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3)Rh因子所致溶血: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产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74.热疗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疼痛;减轻深部充血;促进保暖和舒适。热疗的禁忌证有: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各种脏器出血;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小时内);皮肤湿疹;急性炎症反应,如牙龈炎、中耳炎、结膜炎;金属移植物部位;恶性病变部位。

75.使用缓泻剂可暂时解除便秘,但长期使用或滥用又常成为导致慢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其机理是服用缓泻剂后结肠内容物被彻底排空,随后几天无足量粪便刺激正常排便,没有排便又再次使用缓泻剂,如此反复,其结果使结肠的正常排便反射失去作用,反射减少造成结肠扩张弛缓,这样结肠就只能对缓泻剂、栓剂、灌肠等强烈刺激做出反应,产生对缓泻剂的生理依赖,失去正常排便的功能,导致慢性便秘。

76.(1)及时性: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护士采取了护理措施,出现了护理效果,就应该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及时记录。(2)准确性:数据、药物的量、引流液的色量、生命体征的数据等要准确无误,尽量避免用一些主观判断的词语,如大量、少量、明显等。另外描述也要准确,应将护士要表达的实际情况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避免产生歧义。(3)客观性:是指记录客观存在的事,即做什么记什么,病情是什么记什么,而不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主观内容的记录。(4)连续性:同一病人的前后记录在内容上要有连续性。病人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是连续的,记录应能体现护理的连续性,并应贯穿于病情记录、治疗效果和指导康复的始终,以体现对病人整体的、持续性的护理过程。(5)完整性:护理记录内容应当在病情栏内如实记录病人病情变化、观察结果、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实际效果,避免记录过于简单。(6)合法性:内容应符合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的要求。(7)层次性和重点性:护理记录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与病人病情有关的内容。

77.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如果粪便颜色改变与上述情况无关,提示消化系统有病理变化存在。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果酱

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78.制动即活动受限,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制动对机体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1)对皮肤的影响: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受损或形成压疮。(2)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肌肉无力或萎缩,关节僵硬或挛缩,手足下垂,骨质疏松等。(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与深静脉血栓形成。(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导致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滞留。(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出现便秘且常常伴有头痛、眩晕、厌食、腹胀。严重的便秘可导致粪便嵌塞,使排便更加困难。(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结石、感染等。(7)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出现焦虑、失眠、有挫折感等。

79.(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50%的乙醇湿化氧气,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方法,但应慎用,如有贫血则禁忌采用。

80.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5~30秒),又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似潮水起伏。产生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只有当缺氧严重、PaCO2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

后,呼吸中枢失去有效兴奋,呼吸暂时减弱甚至停止。多见于脑炎、尿毒症等病人。有些老年人在深睡时也可出现潮式呼吸,是脑动脉硬化的表现。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有的可为不规则的深度及节律改变。产生机理与潮式呼吸一样,但预后更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

护理基础知识1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24分

一 . 单选题(共 44题,每题 1分)

1.造成输血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不包括: ( ) A.血液储存时间过久 B.血液被剧烈震荡 C.血液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性

溶液 D.输入异型血

2.败血症病人常见的热型为: ( )

A.弛张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3.使用约束具时,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 ( )

A.使用前向病人和家属解释使用目的 B.扎紧约束具,防止滑脱 C.安

置病人的肢体处于功能位 D.记录约束具使用的原因 4.脉搏短绌多见于: ( )

A.心房颤动病人 B.心室颤动病人 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

人 D.房室传导阻滞病人

5.以下哪类病人需处于被迫卧位: ( )

A.昏迷病人 B.瘫痪病人 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 D.极度衰弱

病人

6.病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 ( )

A.12~16℃ B.18~22℃ C.23~25℃ D.26~28℃ 7.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是: ( )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主动卧位 D.端坐位 8.关于体温的生理性改变,不妥的叙述为: ( )

A.正常人下午14:00~20:00体温较高 B.正常成人的体温略高于婴幼儿 C.正常人清晨2:00~6:00体温较低 D.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变化 一般不超过0.5~1.0℃

9.因抢救未能及时记录病历时,应在抢救结束后哪个时间段内据实补记: ( )

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10.长期使用缓泻剂会导致: ( )

A.腹泻 B.水、电解质紊乱 C.慢性便秘 D.腹痛 11.评价机体活动能力时,以下哪项不是主要观察内容: ( ) A.行走 B.书写 C.穿衣 D.洗漱 12.孙先生,60岁。因骨折卧床已3周,体质虚弱,近日骶尾部皮肤出现水疱并有破溃,上面附有少量黄色渗出液,护士观察后认为是压疮。该病人的压疮属于哪一期: ( )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浅度溃疡期 D.坏死溃疡期 13.以下哪项为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 ) A.嗜睡 B.意识模糊 C.昏睡 D.昏迷 14.王某下楼时不慎致踝关节扭伤,2小时后来医院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局部用热水袋 B.局部用冰袋 C.局部按摩 D.冷热敷交替使用 15.张女士,40岁,患者主诉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体检见耻骨上膨隆,

可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对该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让患者听流水声 B.口服利尿剂 C.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D.行导尿术

16.静脉输液时造成病人急性肺水肿发生的原因是: ( ) A.输入致热物质 B.输液速度过快 C.长时间输入高浓度药液 D.输

液过程中无人守护

17.使用退热药后出现体温不升,不包括下列哪类病人: ( ) A.极度营养不良病人 B.全身衰竭病人 C.严重休克病人 D.抽搐病

18.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疼痛的因素: ( ) A.个人经历 B.肥胖 C.疲乏 D.社会文化背景 19.以下对留置导尿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日更换导尿管 B.每周用消毒液清洗尿道口两次 C.鼓励患者喝

水 D.倾倒尿液时导尿管须高于耻骨联合 20.胆道梗阻病人的大便可呈: ( )

A.黑色 B.暗绿色 C.暗红色 D.白陶土色 21.万女士,因“脑出血”3日,目前昏迷,其机体活动功能为: ( )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22.不需要采取去枕仰卧位的病人是: ( )

A.胸膜炎病人 B.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 C.昏迷病人 D.行椎管内

麻醉术后病人

23.可放置冰袋降温的部位是: ( )

A.枕部、肘窝 B.颈部、腹部 C.腋窝、胸部 D.头顶、腹股沟 24.杨女士,50岁,因患尿毒症而入院,患者精神萎靡,食欲差,24小时尿量80ml。下腹部空虚,无胀痛,请评估病人目前的排尿状况是: ( ) A.尿潴留 B.少尿 C.无尿 D.尿失禁

25.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年老、体弱 B.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C.营养不良 D.石膏夹板使用

不当

26.李先生,60岁,因“脑血栓形成”后3周,右侧上下肢能在床面上平移,但不能抬起,判断其肌力为: ( )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27.发生溶血反应时患者排出浓茶样尿液,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 ( )

A.大量陈旧血液 B.胆红素 C.淋巴液 D.血红蛋白 28.临终病人经常抱怨,甚至斥责医护人员和家属,此心理反应期为: ( )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29.以下哪一种饮食有利于压疮的预防: ( )

A.高蛋白,高维生素 B.低盐,低蛋白 C.高脂肪,低维生素 D.高

脂肪,低蛋白

30.潮式呼吸的表现特点是: ( )

A.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B.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重复以上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 C.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 后再由深快到浅慢,反复交替 D.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突然停止呼吸,反复交替,周而复始 31.禁用热疗法的情况有: ( )

A.体温不升 B.结膜炎 C.末梢循环不良 D.肛门手术后 32.应采取中凹卧位的病人是: ( )

A.胸部手术后病人 B.胃切除术后病人 C.休克病人 D.十二指肠引

流后病人

33.对脑死亡标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B.无运动、无呼吸 C.无反射 D.脑电

波平直

34.胆道完全阻塞病人的尿液为: ( )

A.血尿 B.血红蛋白尿 C.胆红素尿 D.乳糜尿 35.有关睡眠型呼吸暂停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药物中毒引起的 B.睡眠型呼吸暂停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两种 C.睡眠型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 的现象 D.肥胖者可发生睡眠型呼吸暂停

36.使用药物止痛时,错误的护理措施为: ( )

A.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按时给药” B.药物剂量应个体化 C.提倡尽早

静脉给药途径 D.控制止痛剂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 37.低氧血症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病人,应选择何种类型的氧疗方式: ( )

A.高压氧疗 B.高浓度氧疗 C.中等浓度氧疗 D.低浓度氧疗 38.遇热后易破坏的药物是: ( )

A.酵母片 B.黄连素 C.青霉素 D.盐酸肾上腺素 39.王女士,55岁,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第二天,护士协助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

A.减少局部出血 B.减轻疼痛 C.减轻心脏负担 D.使渗出物流入盆 腔

40.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41.张女士,60岁,在运动时经常不自主地排出少量尿液,评估该病人情况为: ( )

A.真性尿失禁 B.充溢性尿失禁 C.假性尿失禁 D.压力性尿失禁 42.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 )

A.葡萄糖酸钙 B.氯化钙 C.盐酸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43.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且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此脉搏称为: ( )

A.脉搏短绌 B.缓脉 C.洪脉 D.间歇脉

44.输血过程中最严重的反应是: ( )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肺水肿反应 二 . 多选题(共 32题,每题 0分)

1.王女士,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两肺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B.高流量氧气吸入 C.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湿化氧气 D.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E.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下肢下垂,必要时四肢轮扎 2.以下哪些情况测出的血压值偏高: ( )

A.午后或黄昏 B.测量下肢血压 C.平卧位 D.外界气温升高时 E.运动时

3.属于“三查”、“七对”的内容是: ( )

A.床号、姓名 B.药名、浓度 C.剂量、方法、时间 D.观察用药后反应 E.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4.对于尿失禁病人,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用接尿器接尿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D.控制病人饮水,减少尿量 E.理解、安慰、鼓励病人 5.使用约束具时,应观察: ( )

A.约束带下是否有衬垫 B.局部皮肤颜色和温度 C.卧位是否舒适 D.使用时间是否过长 E.使用中是否有不安全因素 6.注射前需检查有无回血的操作是: ( )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动脉穿刺

7.便秘的常见原因包括: ( )

A.长期使用缓泻剂 B.排便习惯不良 C.直肠肛门手术 D.长期卧床 E.活动增多

8.以下哪些人群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 )

A.水肿病人 B.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 C.大小便失禁者 D.烦躁病人 E.咳嗽病人

9.护理记录应做到: ( )

A.及时 B.准确 C.客观 D.连续 E.完整 10.膀胱刺激征的主要症状有: ( )

A.尿频 B.尿急 C.尿痛 D.蛋白尿 E.水肿 11.可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的措施包括: ( )

A.选听病人喜欢的音乐 B.有节律的按摩 C.针刺穴位 D.采取舒适的体位 E.深呼吸

12.对于腹泻病人,不妥当的护理措施有: ( )

A.控制饮水量 B.如怀疑为传染病,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C.饮食中增加高纤维食物 D.每次便后,进行肛周护理 E.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

13.可以帮助病人解除便秘的措施有: ( )

A.健康教育 B.多饮水 C.进行腹部环行按摩 D.早餐后排

便 E.选择适宜的排便姿势

14.正确使用无痛注射技术的做法有: ( )

A.分散病人注意力 B.采用合适体位 C.做到进针拔针慢、推药

快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粗长针头 E.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先注射刺激性弱的

15.帮助死亡病人家属应对失落与悲哀的措施有: ( )

A.做好尸体护理 B.鼓励家属表达情感,针对不同心理反应阶段采取相应措施 C.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合理安排后期工作与生活 D.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使丧亲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情义 E.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

16.输液病人发生空气栓塞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 ( ) A.立即停止输液 B.通知医生 C.取头低足高右侧卧位 D.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E.氧气吸入

17.在临床工作中预防或消除输液微粒的做法有: ( )

A.采用密闭式一次性输液器 B.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 C.净化治疗室空气 D.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E.药液现配现用 18.成分输血的优点有: ( )

A.一血多用 B.针对性强 C.不良反应少 D.便于运输和保存 E.无须进行交叉配血

19.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 )

A.扩大胸腔容量 B.减少对心肺的压力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改善呼吸困难 E.减轻肺部淤血

20.制动对机体的影响有: ( )

A.血压升高 B.心脏负荷增加 C.深静脉血栓形成 D.肌肉无力或萎缩 E.挫折感加重

21.影响体温生理性改变的因素有: ( )

A.强烈的情绪反应 B.性别差异 C.环境温度 D.剧烈活动 E.年龄差异

22.造成患者尿潴留的原因有: ( )

A.前列腺肥大 B.使用麻醉剂 C.焦虑 D.外伤 E.膀胱过度充盈

23.不属于临床死亡期特点的是: ( )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瞳孔缩小 D.各种反射消失 E.出现尸冷

24.下列各项中对护理记录描述正确的是: ( )

A.护理记录是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主观记录 B.病情观察应记录病人病情变化情况及住院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 C.记录护理措施时应记录准备为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 D.护理效果是记录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 E.护理效果记录的原则是记录护理或治疗后的最终结果 25.以下选项中适合冷疗的是: ( )

A.牙痛 B.急性扭伤早期 C.大面积组织损伤 D.深部化脓病灶 E.中暑

26.体温不升的危重病人,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 ( )

A.乙醇擦浴,增加皮肤内热量 B.热水袋保暖 C.增加盖被,提供24℃左右的病室温度 D.给予温热饮料 E.温水擦浴

27.以下各项对临终关怀的理念理解正确的是: ( )

A.照料病人,以对症处理为主 B.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C.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D.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E.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28.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鼓励病人增加水分的摄入 B.病人大量出汗时降低室内温度 C.病人大量出汗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 D.监测生命体征 E.教会病人测量体温的方法

29.哪些情况下宜采取头低足高位: ( )

A.脊髓腔穿刺术后 B.胫骨结节牵引时 C.妊娠时胎膜早破 D.颈部手术后 E.肺部分泌物引流时

30.预防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压疮,正确的护理措施包括: ( ) A.协助病人多翻身 B.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C.保持皮肤清洁、被褥干燥 D.身体空隙处垫软枕 E.按摩受压部位 31.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恰当的是: ( ) A.立即停药,送抢救室抢救 B.立即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5~1ml C.氧气吸入 D.遵医嘱予以抗过敏、抗组胺药物及纠正酸中毒 E.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32.下列哪些情况易发生瞳孔散大: ( )

A.颅内高压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吗啡中毒 D.阿托品中毒 E.濒死状态

三 . 简答题(共 80题,每题 1分)

1.病理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可有哪些变化?见于何种情况?

2.何谓膀胱刺激征?

3.冷疗的目的是什么?

4.何谓医疗文件中的主观资料、客观资料?

5.临终病人通常经历哪些心理反应阶段?如何帮助病人适应这些反应?

6.何谓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有何优点?

7.腹泻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8.何谓尿失禁?尿失禁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0.如何判断肌力?

11.哪些部位好发压疮?

12.何谓脑死亡?脑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13.去枕仰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为什么?

14.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15.生理情况下体温有哪些变化?

16.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如何处理?

17.临终关怀的理念是什么?

18.正常人24小时尿量是多少?何谓多尿、少尿、无尿?

19.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

20.什么情况下易出现体温不升?如何护理?

21.尿失禁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2.何谓压疮?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3.何谓临床死亡?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什么?

24.何谓尿潴留?引发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5.何谓护理效果?如何记录?

26.何谓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应记录哪些内容?

27.何谓安乐死?

28.何谓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

29.冷疗有哪些禁忌证?

30.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1.如何帮助病人解除便秘?

32.如何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保管?

33.给药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4.病人的病情观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35.常用卧位有哪几种?

36.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如伺处理?

37.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38.临床上如何预防和消除微粒污染?

39.为什么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者需行控制性氧疗?

40.何谓全范围关节运动?

4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应是多少?过高或过低对病人有何影响?

42.如何评估疼痛?常用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

43.如何帮助临终和死亡病人家属应对失落与悲哀?

44.注射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5.何谓便秘?便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46.如何帮助病人减轻或缓解疼痛?

47.怎样评价机体活动能力?

48.何谓安全环境?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哪几方面?

49.如何帮助病人解除尿潴留?

50.何谓睡眠型呼吸暂停?多见于何种情况?

51.何谓冷热疗法?

52.何谓临终关怀?

53.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压疮可分为哪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54.半坐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有何临床意义?

55.氧疗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56.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病人应取何种体位?为什么?

57.抢救病人时应如何书写护理记录?

58.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多见于何种情况?

59.何谓输液微粒?何谓输液微粒污染?

60.哪些人群是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6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62.自然光线下。正常瞳孔直径是多少?何谓瞳孔缩小、瞳孔扩大?各见于何种情况?

63.何谓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64.哪些因素影响疼痛?

65.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66.何谓意识障碍?依据程度的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67.何谓间歇脉和脉搏短绌?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多见于何种情况?

68.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为什么?

69.何谓环境?何谓内环境和外环境?

70.哪些情况下宜取头低足高位?

71.生理情况下血压有哪些变化?

72.记录护理措施时应注意什么?

73.何谓(输血中的)溶血反应?溶血的原因有哪些?

74.热疗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禁忌证?

75.长期使用缓泻剂为什么会导致慢性便秘?

76.护理记录应该体现哪些原则?

77.粪便颜色的变化有何临床意义?

78.何谓制动?制动对机体有何影响?

79.输液中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如何处理?

80.何谓潮式呼吸、间停呼吸?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各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一.单选题

1.D 2.A 3.B 4.A 5.C

6.B 7.A 8.B 9.C 10.C

11.B 12.C 13.A 14.B 15.B

16.B 17.D 18.B 19.C 20.D

21.D 22.A 23.D 24.C 25.B

26.C 27.D 28.B 29.A 30.B

31.B 32.C 33.D 34.C 35.A

36.C 37.D 38.C 39.D 40.D

41.D 42.C 43.D 44.C

二.多选题

1.A,B,C,D,E 2.A,B,E 3.A,B,C,E 4.A,B,C,E 5.A,B,C,D,E

6.B,C,D,E 7.A,B,C,D 8.A,B,C 9.A,B,C,D,E 10.A,B,C

11.A,B,C,D,E 12.A,C 13.A,B,C,D,E 14.A,B,E 15.A,B,C,D,E

16.A,B,D,E 17.A,B,C,D,E 18.A,B,C,D 19.A,B,D,E 20

.C,D,E

21.A,B,C,D,E 22.A,B,C,D,E 23.C,E 24.B,D 25.A,B,E

26.B,C,D 27.A,C,D,E 28.A,C,D,E 29.B,C,E 30.A,B,C,D,E

31.B,C,D,E 32.A,D,E

三.简答题

1.(1)血尿: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所含红细胞量的多少有关,尿液中含红细胞量多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2)血红蛋白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形成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酱油样色。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恶性疟疾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振荡尿液后泡沫也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4)乳糜尿:因尿液中含有淋巴液,故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2.尿频、尿急、尿痛为膀胱刺激征。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称尿频,是由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病人突然有强烈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称尿急,是由于膀胱三角或后尿道的刺激,造成排尿反射活动特别强烈;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为尿痛,为病损处受刺激所致。有膀胱刺激征时常伴有血尿。

3.(1)减轻局部出血: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适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衄、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2)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冷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同时,冷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烫伤等。(3)控制炎症扩散: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限制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的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适用于高热、中暑等。

4.主观资料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病情发展、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并提出诊治情况的主观认识的记录。客观资料是指病人的症状、体征、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医嘱等客观情况,以及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前,医生讲明情况后,病人或其亲属签字的文书资料。

5.临终病人通常经历5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1)否认期护理:坦诚温和地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经常陪伴在病人身旁,协助其满足心理方面的需要,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2)愤怒期护理:认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内心的不快,但应注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给予其宽容、关爱和理解。(3)协议期护理: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4)忧郁期护理:多给予同情和照顾,经常陪伴病人,允许其用不同方式宣泄情感,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安排亲朋好友见面、相聚,并尽量让家属陪伴在身旁。注意安全,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护理:尊重病人,提供安静、明亮、单独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继续保持对病人的关心、支持,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

6.成分输血是根据血液比重不同,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成分输血的优点: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

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保存和运输。

7.(1)去除病因,如为肠道感染则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3)调理膳食。鼓励饮水,酌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暂禁食。(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5)保持皮肤完整性。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7)心理支持,促进舒适。(8)健康教育。讲解腹泻的有关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可分为3种类型。(1)真性尿失禁:膀胱稍有一些存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胱处于空虚状态。见于昏迷、截瘫等情况,因排尿反射活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膀胱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还见于因手术、分娩所致的膀胱括约肌损伤或支配括约肌的神经损伤,病变所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良。(2)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内贮存部分尿液,当膀胱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自主地溢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排尿即行停止,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3)压力性尿失禁: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少量尿液排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可发生于用药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或半小时后,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主要表现有:(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伴濒死感。(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循环血量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10.通过机体收缩特定肌肉群的能力来评估肌力。肌力程度一般分为6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

11.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侧卧位时:好发于耳郭、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郭、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12.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不可逆的脑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脑死亡标准:①对刺激无感受性及反应性;②无运动、无呼吸;③无反射;④脑电波平坦。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过低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影响,即可做出脑死亡的诊断。

13.(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使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头痛,去枕仰卧位可减轻上述症状。

14.(1)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鼓励其主动参与护理。(2)鼓励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预防尿结石的形成。

(3)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4)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①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1~2次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③每周更换导尿管。(5)病人离床活动时,妥善固定导尿管,以防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以防止尿液反流。(6)间歇夹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训练膀胱反射功能。(7)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做膀胱冲洗,每周检查尿常规1次。

15.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影响而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变化范围一般不超过0.5~1.0℃。(1)昼夜变化: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的变化,与机体昼夜活动的节律有关。一般,清晨2:00至6:00体温较低,下午14:00至20:00体温较高。(2)年龄差异:婴幼儿的体温略高于成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老年人体温偏低,与代谢率低及活动量少有关。(3)性别差异:一般女性体温稍高于男性。成年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即排卵后由于孕激素水平上升,体温会升高约0.3~0.5℃。(4)活动影响:剧烈活动使肌肉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1℃左右。(5)饮食影响:进食的冷热可以暂时性地影响口腔温度,进食后,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使体温暂时性升高0.3℃左右。(6)其他:强烈的情绪反应、冷热的应用、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个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都对体温有影响。

16.(1)立即停药,使病人就地平卧。(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4)抗过敏。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等。(5)纠正酸中毒和遵医嘱给予抗组胺类药物。(6)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7)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前不宜搬动。

17.(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18.正常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平均1500ml。多尿:指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2500ml。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

19.(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①病人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②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和衣服时,切忌拖、拉、推等动作;③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④使用便器时防擦伤。(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①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

燥;②避免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①对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②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①对易发生压疮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②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营养。(6)健康教育: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

20.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低温环境中,机体由于散热过多过快,而产热不能相应增加,将使体温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产热不足,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多可导致体温不升;全身衰竭的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导致体温不升;某些休克、极度衰弱、重度营养不良病人在应用退热药后发生急剧降温反应,可导致体温过低。护理措施(1)采取保暖措施:①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以24℃为宜;②给予毛毯、棉被、热水袋、电热毯等;③置新生儿于温箱中;④给予温热饮料;⑤摩擦身体表面,增加皮肤内热量。(2)密切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直到体温回复至正常且稳定。(3)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

21.(1)心理护理:尊重和理解病人,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3)外部引流:必要时应用接尿装置引流尿液。(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①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多饮水,以促进排尿反射,预防泌尿系统感染;②观察排尿反应,定时使用便器,建立规则的排尿习惯;③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5)对长期尿失禁的病人,行导尿术留置导尿,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定时放尿锻炼膀胱壁肌肉张力。

22.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压力是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局部组织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压的压迫,致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压疮。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受床单或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以及病人半坐卧位身体下滑时,皮肤与床铺的摩擦和剪切力的产生,均可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出汗、大小便失禁等使皮肤潮湿,加上尿液和粪便的刺激作用,酸碱度改变,使皮肤表皮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极易破损。(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时,松紧不适宜,衬垫不当,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血坏死。(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全身营养不良和水肿的病人皮肤都较薄,抵抗力弱,受力后易破损;营养不良的病人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局部缺血、缺氧严重而易发生压疮。

23.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24.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引发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或尿道有梗阻性病变,如前列腺肥大或肿瘤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受阻。(2)动力性梗阻:由于排尿功能障碍引起,而

膀胱、尿道并无器质性梗阻病变,如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所致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3)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卧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焦虑、窘迫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由于尿液存留过多,膀胱过度充盈,致使膀胱收缩无力,造成尿潴留。

25.护理效果是指病人接受治疗或护理后的反应结果。反应结果包括达到预期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或措施实施后,效果不是很快出现,而是需要护士继续认真观察,所以记录护理效果时不仅仅是记录最后结果,本班实施护理措施后的结果也应该及时记录,记录的原则是只要有护理措施就应有护理效果。

26.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别、住院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

27.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及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停止无望的救治或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的全过程。

28.主动卧位:指病人自己采取的卧位。见于轻症病人,通常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舒适卧位,并能随意变换卧床姿势。被动卧位:指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通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此时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由护士帮助采取合适的卧位。被迫卧位:指病人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这类病人通常意识清楚,具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如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29.(1)血液循环障碍:大面积受损、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水肿等病人,因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足,如使用冷疗,将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性病灶:因冷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3)组织损伤、破裂:因冷使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尤其是大范围组织损伤,应绝对禁止冷疗。(4)对冷过敏:因冷疗而出现过敏症状,如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5)冷疗的禁忌部位:①枕后、耳郭、阴囊处:以防冻伤。②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③腹部:以防腹泻。④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6)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者慎用。

30.(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病人自尊。(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主要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使之获得约束具应用的有关知识。(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活动。(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

31.(1)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及家属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并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2)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病人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理想的是饭后(早餐后最佳),因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3)合理安排膳食: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多饮水,适当食用油脂类的食物。(4)鼓励病

人适当运动:卧床病人可进行床上活动;指导病人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运动,以增加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5)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提供病人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6)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器。(7)指导进行腹部环形按摩:排便时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行按摩,以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8)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9)使用简易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以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10)以上方法均无效时给予灌肠。

32.(1)遇热易破坏的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如疫苗、免疫球蛋白、青霉素应置于干燥阴凉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2)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如乙醇、过氧乙酸、酵母片、糖衣片等需装瓶盖紧。(3)易燃、易爆的药物,如环氧乙烷、乙醚、乙醇等需密闭,并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以防意外。(4)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用深色瓶子盛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置于阴凉处。(5)各类中药均应置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需密盖保存。

33.(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中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如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①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②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3)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备好后及时分发使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给药前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并给予相应的用药指导,提高自我合理用药的能力。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应了解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使用中加强观察。(4)密切观察反应: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做好记录。(5)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34.(1)病人的主诉。(2)原有及新出现的症状、体征。(3)对病人目前病情或状况判断有明显意义的资料。(4)病人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5)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6)病人新出现的情况,如入院、手术、出院等情况。(7)住院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如失踪、病人企图伤人或自杀等情况。

35.常见卧位有:①仰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休克卧位)、屈膝仰卧位;②侧卧位;③半坐卧位;④端坐位;⑤俯卧位;⑥头低足高位;⑦头高足低位;⑧膝胸卧位;⑨截石位。

36.输血中出现过敏反应按反应程度给予对症处理。轻度反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可缓解;中、重度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37.(1)收集资料:了解发热程度,评估发热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低体温:给予头部冷敷或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遵医嘱应用退热药。(3)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热型及伴随症状,观察降温效果。

(4)饮食调整:鼓励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增加水分摄入。(5)促进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适宜温湿度;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6)心理护理:注意心理反应,提供心理支持。(7)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知识,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测量体温和物理

降温的方法。

38.(1)采用密闭式一次性医用输液器,以减少污染机会。(2)输液前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注意其透明度、有效期及溶液瓶有无裂痕、瓶盖有无松动、瓶签字迹是否清晰等。(3)净化治疗室空气,有条件者可采用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输液前的配液及药物添加。(4)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粒进入溶液内。输液管末端使用终端滤器,以阻止溶液中的微粒和异物进入血液循环。(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药液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39.因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如果给予高浓度的氧吸入,低氧血症迅速解除,也解除了缺氧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使呼吸进一步抑制,加重二氧化碳的潴留,甚至发生二氧化碳麻醉;另外,由于缺氧的消除,通气低下部位的血流反而增加,使已失调的通气/灌注比例障碍更为严重,导致PaCO2进一步增高。所以,这类病人需采用控制性氧

疗。

40.全范围关节运动(range-of-motion,ROM)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来对此关节进行屈曲和伸展的运动,是维持关节可动性的有效锻炼方法。ROM可分为主动性ROM和被动性ROM。主动性ROM指个体可以独立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被动性ROM指个体依靠护理人员才能开始并完成全范围关节运动。

4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舒适、整洁、安静。病室温度一般以18~22℃为宜,新生儿室、老年科室以及检查、治疗时室温应略高,以22~24℃为宜。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畏缩,缺乏动力,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易受凉。病室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空气潮湿,细菌易于繁殖,同时水分蒸发减少,病人感到气闷不适,对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室内空气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咽痛、烦渴等,尤其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不利。

42.(1)评估内容: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时间;③疼痛的性质;④疼痛的程度;⑤疼痛的表达方式;⑥影响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有无伴随症状等。(2)评估方法:①询问病史,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②观察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疼痛时的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检查疼痛的部位;③阅读和回顾既往病史,了解以往疼痛的规律以及使用止痛药物的情况;④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评定疼痛的程度。(3)常用工具:①数字式疼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②文字描述式评定法:将一直线等分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之一表示其疼痛程度。③视觉模拟评定法:用一条直线,不作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病人根据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受在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④面部表情测量图:图示6个代表不同疼痛程度的面孔,病人可从中选择一个面孔来代表自己的疼痛感受。

43.(1)尽量满足家属提出的对病人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合理要求。(2)指导家属间相互扶持,共同分担照顾责任。(3)做好尸体护理,以体现对死者的尊重、

对生者的抚慰。(4)鼓励家属表达情感,认真倾听其诉说,针对不同心理反应阶段采取相应措施。(5)提供有关知识,安慰家属面对现实,使其意识到安排好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对亲人最好的悼念。(6)尽力提供生活指导、建议,如经济问题、社会支持系统等,使丧亲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情谊。(7)通过信件、电话、访视对死者家属进行追踪随访。

44.(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①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②注射部位按要求进行消毒,并保持无菌;③注射器的活塞和针头的针梗必须保持无菌。(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仔细检查药液,如发现药液变质、变色、混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棉垫。所用物品须先浸泡消毒,再处理。对一次性物品应按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损,不漏气;针头锐利、无钩、不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紧密。一次性注射器须在有效时间内且包装须密封。(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处。不可在炎症、瘢痕、硬结、患皮肤病处进针。对需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药液按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时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以防气体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要防止药液浪费。(8)注药前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药液前,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须拔出针头重新进针,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

(9)应用无痛注射技术:①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②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推药速度要均匀。③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要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如需同时注射多种药物,一般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45.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产生便秘的原因有:某些器质性病变;排便习惯不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制;强烈的情绪反应;各类直肠肛门手术;某些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量不足;滥用缓泻剂、栓剂,灌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等。

46.在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1)药物止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为取得最佳用药效果,可根据药物半衰期“按时给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镇痛同时起到“预防”作用;提倡口服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应个体化;应用PCA(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病人控制止痛)装置,即采用数字电子技术,通过编制一定程序和输液泵来控制止痛剂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2)物理止痛:应用冷、热疗法及按摩、推拿等止痛措施,减轻局部疼痛。(3)针灸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针刺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止痛目的。(4)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采用电脉冲刺激仪,在疼痛部位或附近置2~4个电极,以微量电流对皮肤进行温和的刺激,使病人有刺痛、颤动和蜂鸣的感觉,达到提高痛阈、缓解疼痛的目的。(5)心理护理:建立信赖关系,尊重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减轻心理压力;通过选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指导想象等方法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6)促进舒适: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通过简单的技巧,如帮助病人适当活动、改变姿势、变换

体位等使病人感到身心舒适。(7)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学会面对疼痛,掌握减轻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

47.通过对病人日常活动情况的观察来判断其活动能力。如观察其行走、梳头、穿衣、洗漱等,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机体的活动功能可分为5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如拐杖、轮椅)。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48.安全环境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医院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1)物理性损伤:①机械性损伤,如跌倒、撞伤等;②温度性损伤,如烫伤、烧伤、灼伤、冻伤等;③压力性损伤,如压疮等;④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皮炎等。(2)化学性损伤:由于化学药物剂量过大或浓度过高、用药次数过多、用药配伍不当等引起的损伤。(3)生物性损伤:微生物及昆虫等造成的伤害。(4)医源性损伤: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的病人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49.(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2)提供隐蔽环境,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时间,使病人安心排尿。(3)调整体位和姿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病人,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其床上排尿。(4)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针刺中极、曲骨、三阴交穴或艾灸关元、中极穴等,刺激排尿。(5)按摩、热敷,以放松肌肉,促进排尿。如病情允许,可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6)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7)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行导尿术。

50.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中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可分为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两种类型。中枢性呼吸暂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良造成的,见于颅脑损伤、药物中毒等。阻塞性呼吸暂停则出现在严重的、频繁的、用力的打鼾或喘息之后,由上呼吸道阻塞病变引起;肥胖者脂肪堆积在咽部、舌根部阻塞气道,也可引起。

51.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52.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安息所等。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53.(1)淤血红润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2)炎性浸润期: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为紫红色,压之不褪色;表皮水泡形成,病人有疼痛感。(3)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54.(1)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由于重力作用:①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使肺活量增加;②使部分血

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①促进引流;②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差,因而可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吸收,促使感染局限化和减少中毒反应,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③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过渡。

55.临床上根据吸入氧浓度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4种类型。(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于有明显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病人,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主要适用于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等。

56.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舒缩,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57.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的时间和补记时间,详细记录病人初始生命状态、抢救过程和向病人及其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等有关资料。

58.(1)稽留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多见于肺炎、伤寒、儿童肺结核等。(2)弛张热: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波动在1℃以上,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3)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很大,可突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多见于疟疾、成人肺结核等。(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59.输液微粒: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少数可达50~300μm,这种小颗粒在溶液中存在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判断液体的质量。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60.(1)昏迷、瘫痪者:自主活动丧失,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

(2)老年人:机体活动减少,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3)肥胖者:身体过重使承重部位的压力增大。(4)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5)水肿病人: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并增加了承重部位的压力。(6)疼痛病人:为避免疼痛而处于强迫体位,机体活动减少。(7)石膏固定的病人:翻身和活动受限。(8)大小便失禁者: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污物的刺激。(9)发热病人:体温升高可致排汗增多,皮肤经常受潮湿刺激。(10)使用镇静剂的病人:自身活动减少。

61.(1)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所致。(2)急性肺水肿: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

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②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3)静脉炎: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②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4)空气栓塞:①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②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62.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为2~5mm,平均为3~4mm。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或有机磷农药、吗啡等中毒。瞳孔直径大于5mm为瞳孔散大。见于阿托品药物反应、颅内压增高及濒死状态。

63.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具有以下3种特征: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疼痛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引起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温度刺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作用于体表,引起组织损伤,如灼伤或冻伤。受伤的组织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2)化学刺激:如强酸、强碱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化学灼伤使受损组织释放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使疼痛加剧。(3)物理损伤:刀切割、针刺、碰撞、身体组织受牵拉、肌肉受压、肌肉挛缩等,均可使局部组织受损,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4)病理改变:疾病造成体内某些管腔堵塞、组织缺血缺氧、空腔脏器过度扩张、平滑肌痉挛、局部炎性浸润等可引起疼痛。(5)心理因素:心理状态不佳、情绪紧张或低落、愤怒、悲痛、恐惧等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导致疼痛,如神经性偏头痛。此外,疲劳、睡眠不足、用脑过度可导致功能性头痛。

64.(1)年龄: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婴幼儿不如成人对疼痛敏感,随着年龄增长,对疼痛的敏感性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又逐步下降。(2)社会文化背景: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病人的文化教养,均可影响病人对疼痛的认知评价,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反应。(3)个人经历:过去疼痛经验可影响病人对现存疼痛的反应。(4)个性心理特征: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因个体气质、性格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5)情绪: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6)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当个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7)疲乏:病人疲乏时对疼痛的感觉加剧,忍耐性降低;当得到充足的睡眠、休息时,疼痛感觉减轻。

65.(1)自然环境因素:①自然地形、地质、气候的影响,如水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气温过高易致中暑。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干旱、洪水等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②环境污染,如大量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与日俱增等,使空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受到破坏并威胁到人类健康。(2)社会环境因素: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及劳动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均可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反应,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66.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为精神活动的不同程度的改变。依据程度的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1)嗜睡: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又可入睡。(2)意

识模糊: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3)昏睡: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4)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5)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甚至是强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呼吸不规则,可有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机体仅有维持呼吸与循环的最基本功能。

67.间歇脉是指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个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主要是由于心脏异位起搏点过早发生的冲动引起了期前收缩。如果每次或每两次正常脉搏之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则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间歇脉可以是某些心脏病的严重体征,如心肌病、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等;也可以是情绪激动或恐惧引起的暂时征象。脉搏短绌指脉率少于心率,脉律完全不规则。多见于心房纤颤病人。由于心房内的异位起搏点发生极高频率的冲动使心肌收缩力强弱不等,有些排血量少的心脏搏动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造成脉率低于心率。

68.休克病人应采取中凹卧位,即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69.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人类的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生理方面指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系统间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维持生理稳定状态并与外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适应外环境的改变。心理方面则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它对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阳光、空气、水、食物、土壤、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社会文化环境则包括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

70.(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需采取右侧卧位)。(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4)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71.在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压可发生各种变化。影响血压的生理因素有:(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会增高,以收缩压增高显著。(2)性别:成年男子的血压比女子略高约5mmHg;绝经期后的女性血压逐渐升高,与男性相差不多。

(3)昼夜节律:清晨血压最低,白天逐渐升高,到午后或黄昏最高。(4)运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增高。(5)环境:外界气温高则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外界气温低则血管收缩,血压升高。(6)体型:肥胖以及体重过重的人血压较高。(7)体位:一般情况下,卧位时血压低于坐位,坐位时低于立位,这与重力代偿机制有关。但长期卧床或应用某些降压药物后,由卧位改为立位时,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8)情绪:情绪激动、紧张、恐惧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9)个体差异:约有1/4的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不

相等,右侧高于左侧10~20mmHg。两下肢的血压基本相等。下肢可以高于上肢20~40mmHg,因为股动脉管径较粗,血流大。(10)其他:吸烟、饮酒、药物都对血压有一定影响。

72.记录护理措施时应注意:所记录的措施并不是准备采取的护理措施,而是护士真正实施在病人身上的护理措施,是将已做的事实记录下来。如为促进术后肠蠕动的恢复采取早期活动的措施,可记为:帮助病人翻身××次,床边坐起××次,每次××分钟。

73.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溶血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输入了异型血: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反应发生快,输入10~15ml即出现症状,后果严重。(2)输入了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即被破坏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影响pH值的药物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3)Rh因子所致溶血:Rh阴性者首次输入Rh阳性血液时发生溶血反应,但输血2~3周后体内即产生抗Rh阳性的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发生溶血反应。Rh因子不合所引起的溶血反应发生较慢,可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后才发生,并且较少见。

74.热疗的目的是: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疼痛;减轻深部充血;促进保暖和舒适。热疗的禁忌证有: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各种脏器出血;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小时内);皮肤湿疹;急性炎症反应,如牙龈炎、中耳炎、结膜炎;金属移植物部位;恶性病变部位。

75.使用缓泻剂可暂时解除便秘,但长期使用或滥用又常成为导致慢性便秘的主要原因。其机理是服用缓泻剂后结肠内容物被彻底排空,随后几天无足量粪便刺激正常排便,没有排便又再次使用缓泻剂,如此反复,其结果使结肠的正常排便反射失去作用,反射减少造成结肠扩张弛缓,这样结肠就只能对缓泻剂、栓剂、灌肠等强烈刺激做出反应,产生对缓泻剂的生理依赖,失去正常排便的功能,导致慢性便秘。

76.(1)及时性: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护士采取了护理措施,出现了护理效果,就应该由管床护士或当班护士及时记录。(2)准确性:数据、药物的量、引流液的色量、生命体征的数据等要准确无误,尽量避免用一些主观判断的词语,如大量、少量、明显等。另外描述也要准确,应将护士要表达的实际情况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避免产生歧义。(3)客观性:是指记录客观存在的事,即做什么记什么,病情是什么记什么,而不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主观内容的记录。(4)连续性:同一病人的前后记录在内容上要有连续性。病人是一个整体,护理过程是连续的,记录应能体现护理的连续性,并应贯穿于病情记录、治疗效果和指导康复的始终,以体现对病人整体的、持续性的护理过程。(5)完整性:护理记录内容应当在病情栏内如实记录病人病情变化、观察结果、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实际效果,避免记录过于简单。(6)合法性:内容应符合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的要求。(7)层次性和重点性:护理记录应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与病人病情有关的内容。

77.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如果粪便颜色改变与上述情况无关,提示消化系统有病理变化存在。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果酱

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78.制动即活动受限,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制动对机体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1)对皮肤的影响: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受损或形成压疮。(2)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肌肉无力或萎缩,关节僵硬或挛缩,手足下垂,骨质疏松等。(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与深静脉血栓形成。(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导致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滞留。(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减慢,出现便秘且常常伴有头痛、眩晕、厌食、腹胀。严重的便秘可导致粪便嵌塞,使排便更加困难。(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结石、感染等。(7)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出现焦虑、失眠、有挫折感等。

79.(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50%的乙醇湿化氧气,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4)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的一种最直接方法,但应慎用,如有贫血则禁忌采用。

80.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呼吸由浅慢到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5~30秒),又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复始似潮水起伏。产生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兴奋性减弱,只有当缺氧严重、PaCO2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

后,呼吸中枢失去有效兴奋,呼吸暂时减弱甚至停止。多见于脑炎、尿毒症等病人。有些老年人在深睡时也可出现潮式呼吸,是脑动脉硬化的表现。间停呼吸:又称Biots呼吸。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有的可为不规则的深度及节律改变。产生机理与潮式呼吸一样,但预后更严重,常在呼吸完全停止前发生。


相关文章

  • 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复习备考: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试题
  • 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试题汇总 执业护士儿科护理复习备考: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试题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试题[12]点击查看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试题[11]点击查看执业护士 ...查看


  • 护理学分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
  • 护理学分册(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5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9122740/[1**********]47 ·条形码:[1**********]47 ·包装版本: ...查看


  • 报考指南:护士执业考试
  • 护士执业考试制度和护士执业许可证制度是各国护士管理的通常做法.为加强我国护士队伍的建设,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保护广大公民的就医安全,卫生部1993年发布了第.31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查看


  • 优质护理试题及答案2013.6
  • 红河县人民医院 2013年优质护理知识竞赛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50分) 1.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间是( ). 2.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际床护比要达到( ). 3.目前我院已开展( )个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你能说出示范病房 ...查看


  • 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备考试题选(附答案)
  • 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备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胃大部切除毕I式吻合是指 A.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B.残胃与回肠吻合 C.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 D.残胃与横结肠吻合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A 试题:肾病综合征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常用制剂为 A. ...查看


  • 护士执业考试范围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考 试 大 纲 (试 行) 1 目 录 编写说明 ...................................................................................... ...查看


  • [护理中的人际沟通学]考查课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一.单选题(共 21 道试题,共 21 分.)V 1. 护患间沟通最合适的距离是:B A. 亲密距离 B. 个人距离 C. 社会距离 D. 公众距离 E. 安全距离 满分:1 分 2. 影响有效沟通的个人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A. 生理 ...查看


  • 护理教育学重点
  • 狭义的教育,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与教育学交叉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一门研究护 ...查看


  • 护理教育学 2
  • 单选题 1. 目标参照性评价是为了评价:评价对象达到客观标准的绝对位置 2.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为了目的的测评类型是:形成性评 价 3. 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虑:根据培养目标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 4. 笔试的特 ...查看


  • 2016年1月护理伦理学试题及答案
  •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月考试<护理伦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伦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和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一种护理理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