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学案用

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学案

【考纲要求】 1. 钠的性质及用途。

2.Na 2O 和 Na 2O 2的性质及用途。

3.Na 2CO 3 、NaHCO 3 、NaOH 的性质及用途。

4.Na 2O 2 与 H 2O 、CO 2 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 钠

1. 物理性质:

物性: 色,质地 ,密度____,熔沸点_____,导电导热性____。

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保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2. 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 ── (切面很快变___,Na2O 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_) Na+O△

2 ── (_____火焰, 大量烟, 生成__________固体)

以上反应说明Na 2O 2比Na 2O 稳定。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 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

① 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 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 同

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④ 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2Na+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 ②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_ 总结对比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 (7)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 3溶液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钠与碳酸氢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等反应的现象。 二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2. 过氧化钠与CO 2、H 2O 的反应应用于质量差法的计算

例:2.38克CO 2和H 2O 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 2O 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 2和H 2O 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3.硫酸钠

Na 2SO 4·10H 2O ,俗名:芒硝。在玻璃、造纸、纺织、染色、制水玻璃等工业上广泛应用,医药上用作缓泻剂,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盐湖及海水中。

4.氢氧化钠

性质:有很强的 性,易 (用作 ),溶于水时会 , 受热/不)分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工业制法:2NaCl+2H2

O

NaOH+C12↑+H2↑

A 、等质量(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酸和生成CO 2的情况。 B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 分别加热蒸发NaHCO 3溶液、Na 2CO 3溶液 并灼烧固体的不同。 D. 制取Na 2CO 3的方法(侯氏制碱法)

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 3、CO 2(氨碱法) ,利用NaHCO 3的溶解性小于NH 4HCO 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 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CO 2、NH 3至饱和行吗?)

NH 3+H2O+CO2=NH4HCO 3 NH 4HCO 3 +NaCl=NaHCO3↓+NH4Cl

2NaHCO 3−−∆

→Na 2CO 3 +CO2↑+H2O

(制纯碱的工业方法)

6. 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例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84w 2-53w 131w B. 84(w 1-w 2) C. 73w 2-42w 1 D. 115w 2-84w 1

131w 131w 131w 1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

B. 向Na 2 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 D. 向Na 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

例3.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1)A 、B 、C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 、 (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学案

【考纲要求】 1. 钠的性质及用途。

2.Na 2O 和 Na 2O 2的性质及用途。

3.Na 2CO 3 、NaHCO 3 、NaOH 的性质及用途。

4.Na 2O 2 与 H 2O 、CO 2 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知识梳理】 一 钠

1. 物理性质:

物性: 色,质地 ,密度____,熔沸点_____,导电导热性____。

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保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黄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2. 化学性质: (1)跟氧气反应:

Na+O2 ── (切面很快变___,Na2O 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_) Na+O△

2 ── (_____火焰, 大量烟, 生成__________固体)

以上反应说明Na 2O 2比Na 2O 稳定。 (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NaCl(白烟)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 2S Na+S—

(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

① 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 钠立即跟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 同

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④ 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2Na+2H2O =2NaOH +H2 ↑离子方程式: ②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

(5)钠与酸反应: Na + H+ —

实质是钠与氢离子直接反应,比与水的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 (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_ 总结对比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 (7)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 3溶液 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述钠与碳酸氢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等反应的现象。 二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2. 过氧化钠与CO 2、H 2O 的反应应用于质量差法的计算

例:2.38克CO 2和H 2O 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 2O 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 2和H 2O 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3.硫酸钠

Na 2SO 4·10H 2O ,俗名:芒硝。在玻璃、造纸、纺织、染色、制水玻璃等工业上广泛应用,医药上用作缓泻剂,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盐湖及海水中。

4.氢氧化钠

性质:有很强的 性,易 (用作 ),溶于水时会 , 受热/不)分解,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工业制法:2NaCl+2H2

O

NaOH+C12↑+H2↑

A 、等质量(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酸和生成CO 2的情况。 B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 分别加热蒸发NaHCO 3溶液、Na 2CO 3溶液 并灼烧固体的不同。 D. 制取Na 2CO 3的方法(侯氏制碱法)

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人足量的NH 3、CO 2(氨碱法) ,利用NaHCO 3的溶解性小于NH 4HCO 3的溶解性原理,使NaHCO 3从溶液中析出(依次通人CO 2、NH 3至饱和行吗?)

NH 3+H2O+CO2=NH4HCO 3 NH 4HCO 3 +NaCl=NaHCO3↓+NH4Cl

2NaHCO 3−−∆

→Na 2CO 3 +CO2↑+H2O

(制纯碱的工业方法)

6. 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例1.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的Na 2CO 3样品的纯度,现将w 1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A.

84w 2-53w 131w B. 84(w 1-w 2) C. 73w 2-42w 1 D. 115w 2-84w 1

131w 131w 131w 1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

B. 向Na 2 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 D. 向Na 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

例3.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1)A 、B 、C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 、 (填化学式); (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相关文章

  •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准](GB31573-2015)
  • ICS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1573-2015 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Emission standards of pollutants for in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发布稿) 本电子 ...查看


  •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扫描] 1.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以I 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知识点 ...查看


  •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说课
  •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的说课) 高二化学 谭雄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这章是介绍金属及其化合 ...查看


  • 中图分类号
  • 中图分类号-化学类(O6) O6-0 化学原理和方法 O6-01 化学物质命名法 O6-04 化学计算.化学统计 O6-041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O6-05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O6-051 化学与数学 O6-09 化学史 O6-1 化 ...查看


  • 高中化学无机部分知识框架
  • 高中化学无机部分知识框架 认识物质 原子结构 中子 N--关于同位素 原子核 质子 Z K L M N O P Q(2n2) 核外电子Z 关于能量 关于半径 相对原子质量≈质量(A )=原子数(Z )+中子数(N )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 ...查看


  • 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轮复习
  • 第10讲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知道Na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2.能利用Na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3.能规范解答以Na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4.了解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5 ...查看


  • 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 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摘要: 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中有机金属配合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化工.石油企业中所用的有机配合物催化剂.分析化学测定中用的金属配合物.环境污染物处理中的重金属络合剂 ...查看


  • 7)高中化学66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 请在百度文库搜索"高中化学66专题"下载全部66个专题的资料 7.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 金属单质及其性质 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 ...查看


  •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片及其复合物在传感领域的应用进展
  • 近年来,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热.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掀起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因其层与层之间较弱的范德华作用力以致可以将其剥离成二维TMD纳米片,这种二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电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