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文教学 作文 指导
[正文]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关系密切,互为一体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取的。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叶老明确告诉我们:教师讲授课文,就是教学生“文章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可见,语文教学必须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讲课文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结合课文进行及时、恰当、有效的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使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达到完美的结合呢?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渗透写作指导。
1、从课文内容中学习选材。
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论据库,可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学生若能把课文中的材料充分运用起来,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1
例如,让你写一篇《秋》的文章,你的头脑中可能会浮现出诸多的秋日之景,我记得我在上课时,同学们提到了果园、山上的庄稼、秋风落叶、秋雨、秋水等等。但所有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能放进一篇文章呢?这些景象靠什么来统领?有的同学提到了要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既然这样确定了,那么你就要选取能突出收获的一些景象,与此不相干的,你就必须忍痛割爱,这就是选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学生只要能认真分析并总结,就能做到学以致用。
2、课文的结构中学习谋篇布局
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挥毫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才能一挥而就。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会分析一篇课文的结构。不管是理清思路还是划分段落层次,目的是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只要我们对一篇文章的框架了然于心,这既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内容,更利于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它的谋篇布局。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例如,《桂林山水》的“总分总结构”和《有个孩子叫咪咪乔》“插叙”的结构等,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
3、借课文表现手法深化作文主题
从课文的表现手法中学习写文章时的一些技巧,老师在上课所强调的某些句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某些段落用了对比,文章中有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用在我们的文章中,就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使自己的文章形象生动,充满生
2
气与活力。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灵活、运用修辞优美、化用诗词巧妙的句子引导学生仿写,在一点一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可以提醒我们,一定要学会细致的观察。而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手法也会使我们写文章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叙述或者是介绍上。 二、指导学生进行模写。
运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模写写作。因为语文课文中选编的课文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古含中外,无所不包,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学生学习语文,首先以学范文为主。范文是极好的作文范例,不教会学生模仿范文,不重视利用这现存的材料,那是极大的浪费。上海的心理学专家林崇德博士被桂林地区教委请到桂林讲学时,也曾对模仿作文大加推崇。他说:“创造从模仿开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只有在模写中提升,在提升中模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1、学模写课文的标题
中学语文所收篇目,其标题可谓各呈异彩。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死海不死》;或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驿路梨花》;或生动形象,脉脉含情,如《醉人的春夜》;或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变色龙》„„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析题之时,我总是着意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
3
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比较,用心抓“题眼”,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学会拟题的方法。这样篇篇渗透,天天“见面”,耳濡目染,使学生即掌握了命题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内涵,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作文课上,自命题作文时,学生根据训练要领,刻意追求,拟出了许多言简意丰、新颖不则又颇具吸引力的题目。如《异别》、《啊,小康路》、《“清真”》名酱牛肉、《民族魂-读有感》等,都非常别致醒目,令人耳目一新。 2、仿课文的开头、结尾
语文课本中堪称“凤头”、“豹尾”的课文开头、结尾,俯拾皆是。好的开头,先声夺人,引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下去;好的结尾侧以高屋建瓴之势,画龙点睛之效,令人“把作品读完以后,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篇”(列夫.托尔斯泰语)。老舍《济南的冬天》的开头,用北平的凤对济南没有风声,用伦不见日光对济南的响晴,有热带日光之毒对济南的温暖的空气,一组排比,贴切自然,犹如信手拈来,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物点。魏巍的《我的老师》,开头只有一句话:“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开门见山,一下子点出了题目“我的老师”。又如魏味《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用抒情感染式,鲁迅《故乡》结尾用耐人寻味式,《一件珍贵的衬衫》结尾用自然收速式等等。像这样的《凤头》、《豹尾》,我总是先发动学生自己主动地“引人”,问学生你“认为本文的开头、
4
结尾有什么特点可倍(背)文”。“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叶圣陶语)有的学生写《送袄小记》,开头说:“用手摸摸身心穿的新棉袄,软绵绵,舒坦坦,暖烘烘,爸爸来送棉袄的那件事又浮现在我眼前”。(倒叙)有的学生写《瞧我们这个班》,结尾说:“瞧我们这个班,多么蓬勃向上的一个优秀集体”!(自豪的归纳,巧妙点题)都不失为“凤头”、“豹尾”。
3、抓住课文的细节 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鲜明、具体、精妙,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闪光点,也是文章借以显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一种技巧。人们读文以后总忘不了那些“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精雕细刻。在讲课当中,碰上这些对学生的写作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彩片断,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冯骥才的《珍珠鸟》描写了珍珠鸟是怎么和作者一步步由陌生到亲切再到最后的信赖,写的细致入微。抒发了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深厚感情。像老舍《小麻雀》中11次描写小麻雀的眼晴,抒发了一种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真挚感情„„对此,我让学生细细筛癣分类、归纳,予以评注,制成卡片,并通过写教材评论和读书会等语文活动,督促学生经常读一读,想一想,练一练。谁在作文中借鉴变通,创了一点,引进得好,就及时反馈,大张旗鼓地鼓励、表扬,增大“赏识效应。”久而久之,学生见得多了,琢磨得透了,
5
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战时”比赛和作文考试,也就化难为易了。
4、 品读课文的字句 课文多为名家名作,或朴实在记,或凝炼准确,或委婉隽永,或辞妍情真,或自然清新,字字珠机,语言技巧都很高。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他不说春风拂面,而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个“抚摸”,巧用拟人格,多么亲切;小草开始生长发绿了,先生用一个“钻”字,多么形象,充满生命力!文中迭字、迭词、迭句的大量运用、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欣欣”、“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音韵响亮,节奏欢快,读上琅琅上口,使我们觉出了抑扬顿挫的语言美,仿佛听到了春天优美的旋律。对这样空灵华美的妙词佳句,我要求学生一要咀嚼,品尝,领悟其中的味儿,培养语感;二要广收博采,不断积累丰富词汇、辞格,掌握各种句式的特性,不拘一格,广开“语”路;三要注意学以致用,尽快将阅读中获得的养分转化为表达能力。我坚持师生平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心把课文中的名言佳句移植于课堂教学语言之中,凭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时时熏陶感染于语言的特有魅力之中,以此强化他们在自己的言谈和写作中对美的语言的自觉追求和把握能力。
三、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
6
活用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训练,让它渗透到学生的文章中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保驾护航。我的做法分类如下:
①补说续写类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在妈妈感到内疚后她又是怎么做的?后来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完后我要求学生对以后的事情进行了续写,展开想象续写一二百字,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
②读后感类
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把你的感受、体会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200字左右。
③想象创编类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言行写的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故事。除此之外还有迁移拓展类、体验感受类、话题写作类、自由表达类等等,这些只是一种罗列式的展现,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体味,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可贵的写作训练资源,将这些可贵的资源适时运用起来,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7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从各方面入手,来撤销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从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外,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结合课文指导作文,结合作文学习课文。为达到教学目的,语文老师既要立足课文,钻研教材,从课文中总结归纳作者文章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作文知识学习课文。这样从课文到作文,从作文到课文,又从课文重新回到作文,如此循环往复地学习,学生不但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而且写作能力也会随之稳步提高。
“课文”即“酵母”习作的资源。“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即“源泉”,习作的舞台。“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深掘课文,细嚼课文,从课文里学作文,以读促写,以写 促读,双管齐下,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我的语文理念”一节。
2、《如何科学有效的指导作文写作》
3、《怎样写好作文》 教育出版社1993年
8
浅谈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将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文教学 作文 指导
[正文] 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关系密切,互为一体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取的。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叶老明确告诉我们:教师讲授课文,就是教学生“文章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可见,语文教学必须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讲课文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结合课文进行及时、恰当、有效的作文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使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达到完美的结合呢?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渗透写作指导。
1、从课文内容中学习选材。
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论据库,可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学生若能把课文中的材料充分运用起来,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
1
例如,让你写一篇《秋》的文章,你的头脑中可能会浮现出诸多的秋日之景,我记得我在上课时,同学们提到了果园、山上的庄稼、秋风落叶、秋雨、秋水等等。但所有这些东西是不是都能放进一篇文章呢?这些景象靠什么来统领?有的同学提到了要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既然这样确定了,那么你就要选取能突出收获的一些景象,与此不相干的,你就必须忍痛割爱,这就是选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学生只要能认真分析并总结,就能做到学以致用。
2、课文的结构中学习谋篇布局
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挥毫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才能一挥而就。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会分析一篇课文的结构。不管是理清思路还是划分段落层次,目的是在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只要我们对一篇文章的框架了然于心,这既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内容,更利于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它的谋篇布局。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例如,《桂林山水》的“总分总结构”和《有个孩子叫咪咪乔》“插叙”的结构等,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
3、借课文表现手法深化作文主题
从课文的表现手法中学习写文章时的一些技巧,老师在上课所强调的某些句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某些段落用了对比,文章中有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用在我们的文章中,就会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使自己的文章形象生动,充满生
2
气与活力。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灵活、运用修辞优美、化用诗词巧妙的句子引导学生仿写,在一点一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可以提醒我们,一定要学会细致的观察。而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手法也会使我们写文章时,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叙述或者是介绍上。 二、指导学生进行模写。
运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模写写作。因为语文课文中选编的课文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古含中外,无所不包,是指导学生读写结合的范例。学生学习语文,首先以学范文为主。范文是极好的作文范例,不教会学生模仿范文,不重视利用这现存的材料,那是极大的浪费。上海的心理学专家林崇德博士被桂林地区教委请到桂林讲学时,也曾对模仿作文大加推崇。他说:“创造从模仿开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学生只有在模写中提升,在提升中模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1、学模写课文的标题
中学语文所收篇目,其标题可谓各呈异彩。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死海不死》;或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驿路梨花》;或生动形象,脉脉含情,如《醉人的春夜》;或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变色龙》„„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析题之时,我总是着意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
3
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比较,用心抓“题眼”,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学会拟题的方法。这样篇篇渗透,天天“见面”,耳濡目染,使学生即掌握了命题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内涵,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作文课上,自命题作文时,学生根据训练要领,刻意追求,拟出了许多言简意丰、新颖不则又颇具吸引力的题目。如《异别》、《啊,小康路》、《“清真”》名酱牛肉、《民族魂-读有感》等,都非常别致醒目,令人耳目一新。 2、仿课文的开头、结尾
语文课本中堪称“凤头”、“豹尾”的课文开头、结尾,俯拾皆是。好的开头,先声夺人,引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下去;好的结尾侧以高屋建瓴之势,画龙点睛之效,令人“把作品读完以后,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篇”(列夫.托尔斯泰语)。老舍《济南的冬天》的开头,用北平的凤对济南没有风声,用伦不见日光对济南的响晴,有热带日光之毒对济南的温暖的空气,一组排比,贴切自然,犹如信手拈来,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物点。魏巍的《我的老师》,开头只有一句话:“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开门见山,一下子点出了题目“我的老师”。又如魏味《谁是最可爱的人》结尾用抒情感染式,鲁迅《故乡》结尾用耐人寻味式,《一件珍贵的衬衫》结尾用自然收速式等等。像这样的《凤头》、《豹尾》,我总是先发动学生自己主动地“引人”,问学生你“认为本文的开头、
4
结尾有什么特点可倍(背)文”。“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叶圣陶语)有的学生写《送袄小记》,开头说:“用手摸摸身心穿的新棉袄,软绵绵,舒坦坦,暖烘烘,爸爸来送棉袄的那件事又浮现在我眼前”。(倒叙)有的学生写《瞧我们这个班》,结尾说:“瞧我们这个班,多么蓬勃向上的一个优秀集体”!(自豪的归纳,巧妙点题)都不失为“凤头”、“豹尾”。
3、抓住课文的细节 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鲜明、具体、精妙,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闪光点,也是文章借以显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一种技巧。人们读文以后总忘不了那些“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精雕细刻。在讲课当中,碰上这些对学生的写作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精彩片断,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冯骥才的《珍珠鸟》描写了珍珠鸟是怎么和作者一步步由陌生到亲切再到最后的信赖,写的细致入微。抒发了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深厚感情。像老舍《小麻雀》中11次描写小麻雀的眼晴,抒发了一种同情弱小关心被损害者的真挚感情„„对此,我让学生细细筛癣分类、归纳,予以评注,制成卡片,并通过写教材评论和读书会等语文活动,督促学生经常读一读,想一想,练一练。谁在作文中借鉴变通,创了一点,引进得好,就及时反馈,大张旗鼓地鼓励、表扬,增大“赏识效应。”久而久之,学生见得多了,琢磨得透了,
5
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战时”比赛和作文考试,也就化难为易了。
4、 品读课文的字句 课文多为名家名作,或朴实在记,或凝炼准确,或委婉隽永,或辞妍情真,或自然清新,字字珠机,语言技巧都很高。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他不说春风拂面,而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一个“抚摸”,巧用拟人格,多么亲切;小草开始生长发绿了,先生用一个“钻”字,多么形象,充满生命力!文中迭字、迭词、迭句的大量运用、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欣欣”、“嫩嫩”、“绿绿”、“轻悄悄”、“软绵绵”音韵响亮,节奏欢快,读上琅琅上口,使我们觉出了抑扬顿挫的语言美,仿佛听到了春天优美的旋律。对这样空灵华美的妙词佳句,我要求学生一要咀嚼,品尝,领悟其中的味儿,培养语感;二要广收博采,不断积累丰富词汇、辞格,掌握各种句式的特性,不拘一格,广开“语”路;三要注意学以致用,尽快将阅读中获得的养分转化为表达能力。我坚持师生平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心把课文中的名言佳句移植于课堂教学语言之中,凭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时时熏陶感染于语言的特有魅力之中,以此强化他们在自己的言谈和写作中对美的语言的自觉追求和把握能力。
三、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
6
活用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训练,让它渗透到学生的文章中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保驾护航。我的做法分类如下:
①补说续写类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在妈妈感到内疚后她又是怎么做的?后来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学完后我要求学生对以后的事情进行了续写,展开想象续写一二百字,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
②读后感类
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把你的感受、体会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200字左右。
③想象创编类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言行写的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象,编写一个故事。除此之外还有迁移拓展类、体验感受类、话题写作类、自由表达类等等,这些只是一种罗列式的展现,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体味,我们还能发现很多可贵的写作训练资源,将这些可贵的资源适时运用起来,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7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从各方面入手,来撤销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从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外,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结合课文指导作文,结合作文学习课文。为达到教学目的,语文老师既要立足课文,钻研教材,从课文中总结归纳作者文章的成功经验,又要结合作文知识学习课文。这样从课文到作文,从作文到课文,又从课文重新回到作文,如此循环往复地学习,学生不但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而且写作能力也会随之稳步提高。
“课文”即“酵母”习作的资源。“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即“源泉”,习作的舞台。“课文”即“宝典”,习作的秘笈。深掘课文,细嚼课文,从课文里学作文,以读促写,以写 促读,双管齐下,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我的语文理念”一节。
2、《如何科学有效的指导作文写作》
3、《怎样写好作文》 教育出版社1993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