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者: 谢丽梅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

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对小狗包弟的

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作家对小狗包弟的深沉歉疚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

狗的行为。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

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文的思想价值。 【教学内容及

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将一步思

考和探讨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 二、思考与探讨 1、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

的? 明确:沉重——歉疚 2、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

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作者为何沉重、为何歉疚? 明

确:作家想到解剖台上的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感的包弟送入虎

口,心中便愧疚难当,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 4、作家一共写了两个故事。请大家

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何异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相同点: 都是写人与

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 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注

定了作家后来内心的自责和忏悔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深入探讨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

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

理解。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他们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

心态;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

从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强烈地感受当时社会的动乱,所以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

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巴金的忏悔有

什么意义? ①提醒我们“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

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的“非人”年代。 ②为了表现作家自己的一段心灵历

程。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敢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

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

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深入作者内心 “我写作是为了

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 四、文

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揭露文革的罪恶 作家严于自我解剖 的可贵精神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五、总结全

文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①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②看到“文革”对人的

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③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

社会变迁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知去感染读者;④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

合乎人性、呼唤良知的新时代的到来。 【附】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 “20世纪

中国的良心”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可是,他的良知将永存美好人间! 有这样一

位老人,他走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和

赤子之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

1

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浩瀚的文字中让

人感悟生命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拷问、审视自我…… 沧桑与青

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于巴金身上,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

作出丰富的注解。 而今天,“世纪老人”巴金,永远地睡着了。 “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

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巴金的心愿,也是他的自信。 六、课后作业 你从本文获得有关写作方面的哪些启

示?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训练眼力,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

众命运的痕迹;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为表情达意的需要,

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详略、次序;合理地安排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

伏,等等。学生还可以另作补充。 高中语文, 设计, 教学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098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围绕包弟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

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2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

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

护住爱犬?

(明确)文革。教师介绍文革。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

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

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

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

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推荐阅读: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和巴金的《怀念萧珊》

九、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包弟 歉意

可爱

3

听话 忏悔

通人性

有情义 大写的人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中学 梁龙江

一、作家与作品(幻灯片2)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

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齐读对联)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

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幻灯片2)(几部代表作品)(幻

灯片3)

虽然早被认为是21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巴金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

学,甚至从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呐喊。

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便是巴金直面“文革”灾难,正视人格扭

曲,再现历史真实,说真话,表真心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随想录》中的名

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幻灯片4)

二、整体感知

抒情写意是散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一篇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幻灯片5)

那么,巴金老人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小狗包弟怎样的情感呢?(齐读文中凝练集中

地表现了作者巴金对小狗情感的句子)(幻灯片5:答案)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课文分析

4

1.如此看来,对于巴金,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幻灯片6)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

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

2)作揖讨糖果吃;

3)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4)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

5)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

6)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特点概括:

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幻灯片7)

2.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而一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

后是如何处理的?(幻灯片7)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

因为文革抄“四旧”:一则养狗可能会被当做是小资情调;二则这只小狗的来历非同寻

常,甚至可能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罪名:为了保全全家人,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故

而巴金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文革是包弟走上死路的根本原因)(幻灯片7)

★文革简要回顾

包弟如此聪明伶俐、有情有义,却因为“文革”失去了生命。小狗的结局尚且如此悲

惨,生活在“文革”时期的人的命运又如何呢?“文革”到底是何等的洪水猛兽呢?(刘少

奇、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老舍、9TH老工商业者)(幻灯片8-10)

(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盲从的所谓的革命浪潮声里,他们被打为“走资派”

“反动派”)那么巴金呢?(幻灯片11)

5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

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

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

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小结:(幻灯片12)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政治是高压的政治,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十年

文革,十年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累累不可弥合的精神创伤。即使一条小狗,也可能摆脱不

了“文革”无情的迫害,比如包弟,比如艺术家邻居的小

狗。

3.历史的战车,带走了包弟。对于巴金,包弟的离去已经不可挽回,唯有对小狗包弟无

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歉意(幻灯片12)。哪些段落是集中描写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意?

(10-13)

大声朗读该部分,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幻灯片

13)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

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悔恨)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李清照《武陵春》句“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13年5个月之后,面对眼前的一切,想念着深爱的妻子萧珊,回想起萧

珊在如茵的草地上逗包弟玩的情景,心里的无限悲戚之情油然而生。典型的触景生情、情景

交融)

6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

上的债„„

以上句子都可见巴金内心之沉痛,歉意之深。

四、深入探究(幻灯片14)

4.“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

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

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

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讨论交流2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他懦弱,他本可以活得更畅快些。可他却主动背上了精神包袱。有人说这正是他

人性的闪光点。巴金的忏悔让我们看到了他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气度,对良知的坚守(对失去

良知的悔恨,就是对坚守良知的呼唤),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性真善美回归的呼唤。(幻灯片

15)

A.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

革”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灾难。巴金认为,他具有

这样的责任。而这,或许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这是怎样的哀

痛者和幸福者)

B.姑不论“文革”的动机是好是坏,单看“文革”的过程,残酷而又多么荒唐,可是

竟然有那么多人盲从荒唐,足见当时许多人中了这种荒唐愚昧思想的流毒。故而,破除思想

的禁锢极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补充材料:勃兰特的一跪)a

(幻灯片16)无独有偶,1970年12月7日,曾经的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

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

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

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

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 `a

(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

六、突破难点

纵观全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

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可以或

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对比(幻灯片17)——横向上,在艺术家遭到迫害之时,邻居的小狗与认

识艺术家的人形成对比,突出狗的有情有义,人的冷漠无情,社会的残酷——暗示巴金不得

已放弃包弟的原因;纵向上,小狗知恩图报,艺术家对小狗的深情永远没有改变;包弟对巴

金有情有义,巴金固然钟爱包弟,最终放弃了它,比较中加深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疚。

思想内容: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甚至是一条狗,

在文革中遭到迫害数见不鲜,具有普遍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折射出文革时期,人不如

狗,人性扭曲的事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七、课文小结

有人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巴金老人正是因为他

承受的磨难才能清醒地看待社会,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坦荡地走完一生。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

6分这一刻停留了。然而,熔铸在他作品中的仁爱与忠诚、正义与自律,以及他的人道主义

将永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感动中国2003巴金颁奖词》来结

束这堂课吧。(幻灯片18)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

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板书设计:

文革

8

艺术家与狗:有情有义────────────────────被打后拒食而死

(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 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政治高压、人人自危

聪明可爱

文革 勇于反省

巴金与包弟:善解人意 讨人喜欢─ 送上解剖台 怀念、歉意 坚守良知

有情有义 甘当责任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题目:《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三)感受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苏轼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方法和手段: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唐的风烟已逝,大宋的帷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

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文化的天空。他是诗词

王国中的一株奇葩,他是古代文坛里的一枝独秀。他——就是苏轼。

9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去领略苏学士

的风采。

二、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

之一。

2、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

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于是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地,

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

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

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前、后《赤壁赋》、《念

奴娇 赤壁怀古》为其代表。

3本课学习目标。

(一)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豪放词风。

(二)感受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3、请听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用心感受苏轼词豪放的风格。

四、解题,补充资料。(多媒体展示)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

10

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从“怀古”二字可看出这是一首怀古词。

咏史怀古诗词,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 五、合作探究

1、赏析上阕景物描写,感受豪放词风。

那么,《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借什么古事、古人、古迹感慨自身呢?(生答:赤壁之战、周瑜、赤壁)下面我们共同赏析上阕的景物描写,感受豪放词风。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上阕写了哪些景,所写之景呈现了什么特点?(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多媒体展示)

分组作答,师明确:(一)“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苏轼不由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词首三句境界开阔,气象恢弘,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乱石穿空,“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涛拍岸,“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博击的力度;卷起千堆雪,“卷”字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所写之景呈现出气势磅礴(壮阔、宏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豪放的风格。

11

12

13

孤鸿横渡人世的悲欢,他若飘然的智者笑对人生沉浮,他如红尘的过客留下千古风流。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段文字,题目《我看苏轼》。 2、 熟读并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写景——赤壁

抒情 人生苦短 壮志难酬

怀古——周瑜

教学反思:本设计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依怀古词特点深入地赏析了这首词,先写了什么景物,后怀念哪个历史人物,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伤今,我们充分感受到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其中复习到初中的怀古词,以旧带新,使学生对怀古词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本课的学习引起了学生学宋词的浓厚兴趣,为辛弃疾词两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四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5

适用对象:高一学生

作者姓名:杨德霞 作者单位:河北祖冲之中学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师

杨德霞 单位 祖冲之中学 电话 [1**********]

高中语文小狗包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者: 谢丽梅 小狗包弟 【教学目标】 1、认识文革给人身心

造成的巨大伤害; 2、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3、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对小狗包弟的

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作家对小狗包弟的深沉歉疚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

狗的行为。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引导法 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

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文的思想价值。 【教学内容及

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将一步思

考和探讨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 二、思考与探讨 1、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

的? 明确:沉重——歉疚 2、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

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3、作者为何沉重、为何歉疚? 明

确:作家想到解剖台上的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感的包弟送入虎

口,心中便愧疚难当,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 4、作家一共写了两个故事。请大家

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何异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相同点: 都是写人与

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 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注

定了作家后来内心的自责和忏悔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深入探讨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

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

理解。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他们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

心态;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

从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强烈地感受当时社会的动乱,所以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

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巴金的忏悔有

什么意义? ①提醒我们“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

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的“非人”年代。 ②为了表现作家自己的一段心灵历

程。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敢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

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

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深入作者内心 “我写作是为了

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 四、文

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揭露文革的罪恶 作家严于自我解剖 的可贵精神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五、总结全

文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①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②看到“文革”对人的

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③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

社会变迁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知去感染读者;④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

合乎人性、呼唤良知的新时代的到来。 【附】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 “20世纪

中国的良心”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可是,他的良知将永存美好人间! 有这样一

位老人,他走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和

赤子之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

1

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浩瀚的文字中让

人感悟生命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拷问、审视自我…… 沧桑与青

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于巴金身上,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

作出丰富的注解。 而今天,“世纪老人”巴金,永远地睡着了。 “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

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巴金的心愿,也是他的自信。 六、课后作业 你从本文获得有关写作方面的哪些启

示? 关心社会现实,重视文章的现实意义;训练眼力,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

众命运的痕迹;表达真情,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为表情达意的需要,

合理地安排材料的详略、次序;合理地安排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事”与“情”相结合;注意文章情感的波澜起

伏,等等。学生还可以另作补充。 高中语文, 设计, 教学

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098

内容来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

2、品味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2003年“感动中国”对巴金的颁奖词中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请你围绕包弟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2、找一找文眼: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四、再读课文,把握情感。

1、诵读第3段和第5段,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请你用这样的句

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特性)的小狗,因为它(举例)。”

2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天天守在睡房门口,

等我们回来,从不厌倦。

2、用诗行的形式总结。

3、“我”为什么没有小狗了?是什么外界的力量使善良的一家人最终没有保

护住爱犬?

(明确)文革。教师介绍文革。

五、品读课文,深挖主旨——分析作者“歉意”。

1、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文革后,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过错的

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表达歉意

诵读第10段,画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品读之。

六、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生自由赏析打动自己的字、词、句。

七、延伸迁移,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

推荐语,10-70字之间。

示例:

情义与怯懦的对比,可爱与残暴的较量,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一

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让我们笑着,哭着,心痛着……

八、推荐阅读: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和巴金的《怀念萧珊》

九、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包弟 歉意

可爱

3

听话 忏悔

通人性

有情义 大写的人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湖北省黄冈中学 梁龙江

一、作家与作品(幻灯片2)

寒夜中,斗志激扬追觅繁星,誓除黑雾急呼雨电

憩园里,闲情难有再擎爝火,彰显大家光照春秋

(齐读对联)这是一副纪念一位中国文人的挽联。这副挽联,不仅概括了他一生的追求,

还融入了这位文人一生中8部代表作品。这位中国文人是?(幻灯片2)(几部代表作品)(幻

灯片3)

虽然早被认为是21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但巴金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

学,甚至从不以文学家、作家自居。他认为自己的写作就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心的呐喊。

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里程碑”的《随想录》便是巴金直面“文革”灾难,正视人格扭

曲,再现历史真实,说真话,表真心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随想录》中的名

篇《小狗包弟》,品味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个中真意。(幻灯片4)

二、整体感知

抒情写意是散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一篇散文的核心和灵魂。(幻灯片5)

那么,巴金老人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他对小狗包弟怎样的情感呢?(齐读文中凝练集中

地表现了作者巴金对小狗情感的句子)(幻灯片5:答案)

“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三、课文分析

4

1.如此看来,对于巴金,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幻灯片6)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

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对陌生人吠,一声叫唤就跑开;

2)作揖讨糖果吃;

3)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它的镜头;

4)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

5)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

6)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特点概括:

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幻灯片7)

2.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而一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

后是如何处理的?(幻灯片7)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

因为文革抄“四旧”:一则养狗可能会被当做是小资情调;二则这只小狗的来历非同寻

常,甚至可能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罪名:为了保全全家人,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故

而巴金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文革是包弟走上死路的根本原因)(幻灯片7)

★文革简要回顾

包弟如此聪明伶俐、有情有义,却因为“文革”失去了生命。小狗的结局尚且如此悲

惨,生活在“文革”时期的人的命运又如何呢?“文革”到底是何等的洪水猛兽呢?(刘少

奇、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老舍、9TH老工商业者)(幻灯片8-10)

(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盲从的所谓的革命浪潮声里,他们被打为“走资派”

“反动派”)那么巴金呢?(幻灯片11)

5

巴金在十年浩劫中的大致经历:

放弃包弟并没有换得保全一家人,1968年8月,巴金被关进牛棚改造,随后经受了大

字报、挂牌游街等形式的批斗。

1970年,到农村改造,掏大粪、喂猪、背稻草、种地……

1972年,妻子萧珊在饱受精神折磨后患上癌症,病逝。

巴金的儿子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性格变得内向抑郁,疾病

缠身。此时,巴金69岁。

巴金曾在《病中》一文写道:“当姚文元拿着棒子的时候,我给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

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十年间我不过是一条含着眼泪等人宰割的牛。”

小结:(幻灯片12)社会是病态的社会,政治是高压的政治,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十年

文革,十年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累累不可弥合的精神创伤。即使一条小狗,也可能摆脱不

了“文革”无情的迫害,比如包弟,比如艺术家邻居的小

狗。

3.历史的战车,带走了包弟。对于巴金,包弟的离去已经不可挽回,唯有对小狗包弟无

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歉意(幻灯片12)。哪些段落是集中描写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意?

(10-13)

大声朗读该部分,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巴金内心感受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幻灯片

13)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

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自责)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悔恨)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李清照《武陵春》句“物是人非事事

休,欲语泪先流”。13年5个月之后,面对眼前的一切,想念着深爱的妻子萧珊,回想起萧

珊在如茵的草地上逗包弟玩的情景,心里的无限悲戚之情油然而生。典型的触景生情、情景

交融)

6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

上的债„„

以上句子都可见巴金内心之沉痛,歉意之深。

四、深入探究(幻灯片14)

4.“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

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

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

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讨论交流2分钟,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他懦弱,他本可以活得更畅快些。可他却主动背上了精神包袱。有人说这正是他

人性的闪光点。巴金的忏悔让我们看到了他自我反省的勇气和气度,对良知的坚守(对失去

良知的悔恨,就是对坚守良知的呼唤),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性真善美回归的呼唤。(幻灯片

15)

A.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

革”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灾难。巴金认为,他具有

这样的责任。而这,或许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这是怎样的哀

痛者和幸福者)

B.姑不论“文革”的动机是好是坏,单看“文革”的过程,残酷而又多么荒唐,可是

竟然有那么多人盲从荒唐,足见当时许多人中了这种荒唐愚昧思想的流毒。故而,破除思想

的禁锢极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补充材料:勃兰特的一跪)a

(幻灯片16)无独有偶,1970年12月7日,曾经的反对德国纳粹的英勇斗士、时任德

国总理的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不由自主地下跪,这在当时被誉为“欧

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一跪,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深深的忏悔,它的份量重如泰山。

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的愤怒,他们为勃兰特的举动感动

得热泪盈眶,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尊重,回归正常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 `a

(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对象不同,但他们的歉疚与忏悔,殊途同归)

六、突破难点

纵观全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

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可以或

缺?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思路章法: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

表现手法:对比(幻灯片17)——横向上,在艺术家遭到迫害之时,邻居的小狗与认

识艺术家的人形成对比,突出狗的有情有义,人的冷漠无情,社会的残酷——暗示巴金不得

已放弃包弟的原因;纵向上,小狗知恩图报,艺术家对小狗的深情永远没有改变;包弟对巴

金有情有义,巴金固然钟爱包弟,最终放弃了它,比较中加深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疚。

思想内容: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甚至是一条狗,

在文革中遭到迫害数见不鲜,具有普遍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折射出文革时期,人不如

狗,人性扭曲的事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七、课文小结

有人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巴金老人正是因为他

承受的磨难才能清醒地看待社会,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坦荡地走完一生。

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淌过崇山,流过峻岭,穿过峡谷,在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

6分这一刻停留了。然而,熔铸在他作品中的仁爱与忠诚、正义与自律,以及他的人道主义

将永远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感动中国2003巴金颁奖词》来结

束这堂课吧。(幻灯片18)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

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

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板书设计:

文革

8

艺术家与狗:有情有义────────────────────被打后拒食而死

(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 狗的忠诚、人的背弃 政治高压、人人自危

聪明可爱

文革 勇于反省

巴金与包弟:善解人意 讨人喜欢─ 送上解剖台 怀念、歉意 坚守良知

有情有义 甘当责任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设计题目:《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三)感受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苏轼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方法和手段: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唐的风烟已逝,大宋的帷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

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文化的天空。他是诗词

王国中的一株奇葩,他是古代文坛里的一枝独秀。他——就是苏轼。

9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去领略苏学士

的风采。

二、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唐宋八大家

之一。

2、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43岁时因“乌台诗案”被

捕入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于是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地,

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

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

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前、后《赤壁赋》、《念

奴娇 赤壁怀古》为其代表。

3本课学习目标。

(一)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豪放词风。

(二)感受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3、请听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用心感受苏轼词豪放的风格。

四、解题,补充资料。(多媒体展示)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接下来

10

让我们走进词作,具体探究,“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题目,从“怀古”二字可看出这是一首怀古词。

咏史怀古诗词,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迹等生发议论,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伤感;有的孤影自怜,感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理想。 五、合作探究

1、赏析上阕景物描写,感受豪放词风。

那么,《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借什么古事、古人、古迹感慨自身呢?(生答:赤壁之战、周瑜、赤壁)下面我们共同赏析上阕的景物描写,感受豪放词风。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上阕写了哪些景,所写之景呈现了什么特点?(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多媒体展示)

分组作答,师明确:(一)“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苏轼不由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词首三句境界开阔,气象恢弘,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乱石穿空,“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字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涛拍岸,“惊”字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博击的力度;卷起千堆雪,“卷”字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所写之景呈现出气势磅礴(壮阔、宏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豪放的风格。

11

12

13

孤鸿横渡人世的悲欢,他若飘然的智者笑对人生沉浮,他如红尘的过客留下千古风流。同学们,了解了这样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段文字,题目《我看苏轼》。 2、 熟读并背诵全词。 板书设计 写景——赤壁

抒情 人生苦短 壮志难酬

怀古——周瑜

教学反思:本设计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依怀古词特点深入地赏析了这首词,先写了什么景物,后怀念哪个历史人物,作者怀古的目的是伤今,我们充分感受到苏轼人生苦短和壮志未酬的苦闷。其中复习到初中的怀古词,以旧带新,使学生对怀古词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本课的学习引起了学生学宋词的浓厚兴趣,为辛弃疾词两首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4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四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15

适用对象:高一学生

作者姓名:杨德霞 作者单位:河北祖冲之中学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教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教师

杨德霞 单位 祖冲之中学 电话 [1**********]


相关文章

  • 赤壁怀古教案 1
  •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型 新授 课时 2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的意境. 2.理解烘托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1.鉴赏怀古诗词写景.怀古.抒情的自然 ...查看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和词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词的内容,学习词人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词的内容,学习词 ...查看


  • 词两首比较教学
  •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教学实录 作者: 加入日期:10-07-13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第二板块"千古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 [导语设计] [知识积累](见课件) 1.作家作品 苏轼:"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就是写的苏洵.苏轼.苏辙.苏轼一生命运坎坷,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名垂青史.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他是 ...查看


  •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查看


  • 赤壁怀古教案
  • 教学目的:1.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初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2.体会作者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3.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要点:1.重点把握词中的形象和意境.2.感受苏轼旷达.洒脱.坚韧的人生态度.3.背诵这首词.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查看


  • 苏轼词两首1
  •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济源六中 李改艳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词的意境应通过学生诵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引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作的赏析. ...查看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文杰 教学目标 : 1.体会词人的豪放词风,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英雄形象的塑造: 3.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教学时 ...查看


  • [苏轼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