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清白在人间]阅读答案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有名清官,深得老百姓的ài dài,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luò yì bù jué。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zhuó zhù,派人送来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嘱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①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②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③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④万年青草情意长,常驻山间心相关。百姓长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表,高声咏唱了一首诗:“⑤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做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www.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大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了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面写下了这样一首诗:“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1.读拼音,写出规范字。ài dài

luò yì bù jué

zhuó zhù2.文章中的哪一首诗最能反映出于谦铁面无私,清廉不赂,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3.文章中的哪一首诗是反映于谦告诫友人要为民做官的?4.把文末第⑥首诗补充完整。

5.于谦不收皇上的礼、好友的礼,为什么看到“黎民”的礼就收下了?6.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1.爱戴 络绎不绝 卓著2.第⑥首3.第③首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因为“黎民”是老百姓,万年青代表为官清正,所以于谦收下了“礼物”,表示了自己不会辜负老百姓期望的决心。6.第一段(第1自然段):于谦被老百姓称为“于青天”。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于谦拒收了皇上、好友的礼,却收下了“黎民”的礼。 第三段(最后一自然段):于谦被贪官诬陷,被罢官问罪,但留得清白在人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有名清官,深得老百姓的ài dài,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

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luò yì bù jué。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zhuó zhù,派人送来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嘱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①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②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③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④万年青草情意长,常驻山间心相关。百姓长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表,高声咏唱了一首诗:“⑤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做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www.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大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了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面写下了这样一首诗:“⑥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1.读拼音,写出规范字。ài dài

luò yì bù jué

zhuó zhù2.文章中的哪一首诗最能反映出于谦铁面无私,清廉不赂,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3.文章中的哪一首诗是反映于谦告诫友人要为民做官的?4.把文末第⑥首诗补充完整。

5.于谦不收皇上的礼、好友的礼,为什么看到“黎民”的礼就收下了?6.用“‖”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要留清白在人间》答案:1.爱戴 络绎不绝 卓著2.第⑥首3.第③首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因为“黎民”是老百姓,万年青代表为官清正,所以于谦收下了“礼物”,表示了自己不会辜负老百姓期望的决心。6.第一段(第1自然段):于谦被老百姓称为“于青天”。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于谦拒收了皇上、好友的礼,却收下了“黎民”的礼。 第三段(最后一自然段):于谦被贪官诬陷,被罢官问罪,但留得清白在人间。


相关文章

  •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事物形象答案
  • 鉴赏诗歌的形象之事物形象答案 四.从课本中来 1.选修 卜算子 咏梅 思考:作者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在恶劣的环境中,梅花寂寞凄凉的.饱受摧残,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依旧保持着清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梅自 ...查看


  • 梵高的坟茔(节选)范曾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  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 ...查看


  • 高三回扣-诗歌鉴赏
  • 高三回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 ó,&q ...查看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及答案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班级姓名 1.<稻草人>的作者是(1894-1988)原名,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童话集有<>.<>等. 2.<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 ...查看


  •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解题指导.参考答案)
  • 小学语文小考精练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1: 读一读,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名言诗句. 六年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可亲可敬的老师,有(        )的苏格拉底,(        )的孔子,(         )的(         )-- ...查看


  •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
  •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诗歌鉴赏(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诈骗,呈现出骗局设计丝丝入扣.难....辨真伪的特点.这已引起公安经侦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 ...查看


  • 端午节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端午节 (2008年6月4日14:30,著名学者纪连海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就如何传承端午节习俗等问题与网民进行互动交流.)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 中国自古就是个尚"礼& ...查看


  •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 高考古诗词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也是进行阅读考测的有效形式.因此,在2007年高考古诗词阅读考测中,比较阅读题占有相当的比例.有重庆.湖北.江西.辽宁.浙江等五个自主命题省市采用了这种考查形式,超过全部18 ...查看


  • 2014年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1]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cǎi fá (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不同类(或不同关系)的,请找出来.(3分) (1)亚洲 欧洲 绿洲 大洋洲 ( ) (2)目瞪口呆 秋高气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