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访城西友人别墅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

壳花②。【注释】 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

ǐ)壳花:枳树的花。【试题】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

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

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浙江省丽水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 雍陶,唐朝诗人。字国钧,成都人。

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鉴赏】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

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

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

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

“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

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

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ch

ì chù )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

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

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

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

该不是拟错了题吧?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

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

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

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

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

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

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

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现在,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

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怎么能不被它吸引呢?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

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

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那么,诗中难道真的丝毫没有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当然不是,只是没有直接出现而已。

其实,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

不是也多少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么!而且,在这投影之中,谁能说,它没有包含作

者对于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

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

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范之麟)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 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

壳花②。【注释】 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

ǐ)壳花:枳树的花。【试题】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

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

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浙江省丽水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 雍陶,唐朝诗人。字国钧,成都人。

太和间第进士。大中八年,自国子毛诗博士出刺简州。诗一卷。【鉴赏】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

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象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

淡素而又清香袭人,不失为一篇别具风姿的佳品。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诗题中的“城”,是指唐代

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澧水”就从城旁流过。句中省略了主人公的动作,通过对

“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

小路上。

“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

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诗人赶路时间之长、行程之远,连同他不辞劳顿地彳亍(ch

ì chù )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都浓缩在“日高”二字中,足见诗人.用字的精炼。接着又用

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

全诗已写了一半,还没有涉及友人的住所,似乎有点让人着急。接下去最后两句:“村园

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

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疑惑:访城西友人别墅,

该不是拟错了题吧?

原来诗人.注意的是一座座带有围篱庭院的村舍,连同它们座落其中的一条条村巷,想从

中寻到友人的别墅,可是,它们形状如此相似,竟然象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多相似”,并

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观察、判断,甚至还充满了新奇和惊讶。这意味着作者是初

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农村,并且是初次拜访这位深居农村的友人。他并不熟悉这里的环境,也

不知道“友人别墅”的确切位置。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还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

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

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

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

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

现在,不知是春风催发了枳花的生机,还是枳花增浓了春意。久居城市的作者,在访友

过程中,意外地欣赏到这种自然脱俗的村野风光,怎么能不被它吸引呢?

三、四两句写得曲折而有层次,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微妙转换:由新奇、迷惘变成惊叹、

赞美。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郊园春景展现在他眼前,使他忘掉了一切—他陶然心醉了,完全沉

浸在美好的遐想之中。

那么,诗中难道真的丝毫没有涉及友人和他的别墅?当然不是,只是没有直接出现而已。

其实,从那门巷相似而又枳花满村的环境中,从那朴素、划一、洋溢着闲野情趣的画面中,

不是也多少可以看出友人及其别墅的投影么!而且,在这投影之中,谁能说,它没有包含作

者对于别墅主人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这首诗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诗人.没有象其他访友篇

什那样,把主要笔墨花在描写抵达友人居处后的见闻上,也没有渲染好友相逢时的情景。在

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范之麟)


相关文章

  • 雍陶[访城西友人别墅]澧水桥西小路斜 赏析
  • 雍陶<访城西友人别墅>赏析 范之麟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作者从平常的题材中,发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揭示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 ...查看


  • 关于桥的诗句:访城西友人别墅
  • <访城西友人别墅>原文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访城西友人别墅>赏析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 ...查看


  • 关于风的诗句:访城西友人别墅
  • <访城西友人别墅>原文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访城西友人别墅>赏析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 ...查看


  • 写景诗:访城西友人别墅
  • <访城西友人别墅>原文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访城西友人别墅>赏析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访城西友人别墅
  • <访城西友人别墅>原文 澧水桥西小路斜, 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访城西友人别墅>赏析 "澧水桥西小路斜",扣紧诗题,展开情节."澧水桥西"交代 ...查看


  • 初中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鉴赏太平初级中学刘云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考点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村园门巷多相似 处处春风枳壳花
  •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出自唐朝诗人雍陶的古诗作品<访城西友人别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翻译] 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 ...查看


  • 中考古诗词赏析
  • 中考古诗词赏析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本诗以" (2分) 10."几处早莺争暖树 ...查看


  • 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
  • 中考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 [摘要]这节语文课,是大家最后一节语文课,这节课就是明确中考有哪些题型?该采取什么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补救?下面,我们就根据中考试卷出题的顺序,归纳各类题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考前 语文课 最后一节 这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