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我和吟诵

我和吟诵

薛瑞萍

今天或将来,每一个爱上吟诵的人,都必有一个“我和吟诵”的故事可以讲说。故事的开头大多这样:“有一天,有个人”。我的故事就是这样。

09年7月的一天,朱文君来电,邀我前往浙江宁波“名师大讲堂”作一场讲座。其间,文君用了恳求的语气说:“活动内容很多,别的不敢勉强你,但是,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的吟诵讲座,你一定要听!我相信,你听了一定会有感觉。”

何止有感觉!这一听,看云就如痴如醉,如沸如燃,一头掉进去拔不出来了!看云听课,从来不屑动笔,那天却认真作了记录,然后——拿着根据笔记重新罗织的提纲,在电话,在宾馆,在办公室„„给我以为慧根尚在的朋友,又是唱又是说,依样画葫芦的开起了小讲座。须知,此前的看云,从来不敢在人前“开唱”。

09年10月,南京东南大学礼堂,“现代与经典”会场,汪秀梅老师的《秋思》结束了,接着就是看云讲座。“听了汪老师的吟诵课,心情十分激动。我从不唱歌„„”台下送来温暖的、鼓励的鼓掌,“可是,就在刚才临上台的一瞬间,我决定豁出去了!”

于是,吟诵了徐健顺老师的《蒹葭》。颤颤悠悠、豪气十足。紧张与勇敢,都是前所未有。豁出去的感觉真好!从此,看云便一豁而不可收拾,常在讲座中学吟古诗词。目的是想告诉同行:吟诵太美好,看云爱吟诵。

2009年最大的收获是听了徐教授的讲座《吟诵之美》。感谢朱文君。她是《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文君的《狐与葡萄》(文言文)乃中国小语吟诵第一课。

今年寒假,是记忆中最幸福、最充实的假期。在清华园,我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吟诵培训。每天上午八点学习到晚上九点,是真正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在清华附小那间温暖的教室里,我和玫瑰做了五天同座,并且,班上很有几个同学,是因我而去的。比如江苏太仓的许丹仙,比如步印文化公司的于惠平,比如已经能用自己的调子吟诵朱熹《春日》的北京小友张友宸。

徐健顺的集中营具有可怕的魔力。五天之后,受训者纷纷发愿要做一粒饱满的种子,尽己所能,为吟诵在中国大陆的繁荣做贡献。

上学期,孩子们听了不少吟诵。看云也刻了不少光碟发给学生。想法很简单:只要学生知道有吟诵,对吟诵有兴趣就行啦。教师只管播种,不问耕耘与收获。以后的事情,山高水低,各自随缘啦。

元旦联欢会上,王艺伟吟诵了《五柳先生传》,这让教师大受鼓舞。

一个问题:关于吟诵,这学期我能为学生做什么呢?还是光听不讲吗?我可不想跟他们说什么“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一是没时间,二是没闲情。本学期课时高度紧张,诵读、朗读,还要应付所谓毕业统考。

宁波归来八个月,除了外出,几乎日不间断地听吟——饱听。开始只愿听徐健顺的新吟诵,因为新吟诵细腻浪漫,颇新潮;接着听他用普通话学吟传统吟诵;接着听程滨慷慨深情的京腔吟诵调。然后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仿佛是时间和“已听”在我内部自然蕴蓄发酵的结果:初听觉得声颤气游、呕哑嘈杂的老先生们传统吟诵——比如陈秉铮的《秋思》、文怀沙的《黍离》、高文的《清平调》„„那些并非录音棚制作出来的、带杂音的原汁原味原唱,竟然让我颠倒沉醉,获得极大的满足!

昨晚,听叶嘉莹先生吟《赠卫八处士》, “哦,这真是一首好诗!我真有福气!我终于知道!”窗外风雨大作,屋内看云唏嘘。

“唱歌和吟诵的不同在于:唱歌重在曲调,吟诵重在字词。吟诵传达出吟诵者对于诗词的独特理解,好的吟诵会让人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而不是这个曲调真动听。”培训班的课堂上,徐教授反复强调。

叶先生八十多岁了。她的吟诵有些轻微的颤动,透着说不出的沉郁、刚毅与温情。可是当我放开声音学吟的时候,我的声音竟然比她还要颤抖,一句接一句,气息根本连不上——可见吟诵能够养气健身之说绝非虚言。想到当中国大陆采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古诗词的时候,先生却独自飘零海外,面对各种肤色的学生坚持用吟诵的方法教学古诗词。一瞬间,我对所谓“宗教情怀”有了理解:所谓宗教情怀,就是不管成败利钝,一意做自己认为正确、美好的事情。用叶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不管他们懂不懂,喜欢不喜欢,也不管这些东西对他们将来有没有用,我都要用最大的热忱去讲,因为我讲的是李白、杜甫、苏轼„„这些人、这些诗词,不容我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敷衍。

我想,当人抱定这种信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站在彼岸了。此岸的成败利钝、兴衰毁誉——对于这个人已经连蛛网都 算不上。

于是心中有了决断。

2月21日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姜嘉锵老师。姜老师是唱古典诗词最多的歌唱家,多年来,他坚持用吟诵法唱诗,为此他常常修改歌谱。

姜老师的唱诗光盘已经买不到了,从培训班刻录回来的三张碟片是我的宝贝。

星期一,上课第一天的下午,学生就听《春晓》。今天上午,教师先讲“平仄”,接着带着他们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正确朗读《春晓》,然后告诉学生什么是依字行腔——然后再听《春晓》,最后我让他们站起来,尽量放松地跟着光盘,用吟诵的方法,学唱《春晓》。 又转来两个新生,63个孩子大班,要想让他们都跟着唱出来,现有的非专业刻录而成的吟诵材料显然有些力薄、带不动。我且从“吟诵艺术表演化”的唱诗开始,以后再带他们跟着真正的吟诵,体会“平长仄短” 依字行腔”。

唱诗不是吟诗。暂时借用唱诗作为过渡,是不得已,更是一种偶然。将来,面向儿童的吟诵教材必须富有感染力、带动力。只让人听了独自感动是不够的,要能让整班孩子都能有所感应,有所激动才行。“好听”“花”是入门的前提,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和我一样,渐渐迷上“白色的吟诵”。

“不管怎么讲,对于孩子来说,听唱诗总比听流行歌曲强。”徐健顺说。

“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其实就是音乐垃圾。听多了,不仅会让你变傻、变躁,而且会让你变丑。因为声音是滋养大脑的营养,因为干净、美好的声音可以净化、美化你的相貌。”这是看云课堂的老生常谈了。

宁波 归来,转眼八个月过去。为什么看云一直没有就吟诵写东西?

第一,吟诵是要发声的,吟诵的好处或者真谛,实在不是文字可以表达的。原本应当涌动成为声音的感受,一落到文字,其意义就已经减半。朋友,如果你对吟诵有兴趣,我会立刻关掉电脑,放开喉咙和胸襟,用我并不悦耳的声音与你交流。

第二,很惭愧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调。只能带着深切的喜爱,去学别人的调子。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就吟诵说长道短。更不要说教学了。

然而今天为什么写了呢?

就因为叶先生的《赠卫八处士》。我知道,如果今天不给学生讲点什么,不在这里写点东西,我会又一夜失眠的。至于听吟而落泪,已经好几次了。情通古人的感觉真好!有一层深藏的壳因为吟诵而软化、脱落的感觉真好!

课堂上,我用录音笔播放了金戈学吟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学生很喜欢。2月23日晚,金戈坐在我的前排,听程滨用吟诵方法讲解《前赤壁赋》。程是叶先生的弟子,在南开中学任教。金戈则在人民大学读金融学研究生。

我爱吟诵。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能形成自己的基本调,不能真正学会吟诵。但是我想,这不妨碍我把吟诵带给朋友,尤其是我的学生。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一朵花,吟诵,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根,我们需要归根,我们需要得到根的滋养。

相信,经过很多像徐健顺这样拥有宗教情怀的文化英雄的努力,吟诵一定会在中国大陆复兴。

面向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吟诵教材正在筹划中,即将由贵州教育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其实只要有兴趣,这两套教材都可以看成是面向全社会每一个识字的人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恳请大家关注,这也是我写这张帖子的原因。

我和吟诵

薛瑞萍

今天或将来,每一个爱上吟诵的人,都必有一个“我和吟诵”的故事可以讲说。故事的开头大多这样:“有一天,有个人”。我的故事就是这样。

09年7月的一天,朱文君来电,邀我前往浙江宁波“名师大讲堂”作一场讲座。其间,文君用了恳求的语气说:“活动内容很多,别的不敢勉强你,但是,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的吟诵讲座,你一定要听!我相信,你听了一定会有感觉。”

何止有感觉!这一听,看云就如痴如醉,如沸如燃,一头掉进去拔不出来了!看云听课,从来不屑动笔,那天却认真作了记录,然后——拿着根据笔记重新罗织的提纲,在电话,在宾馆,在办公室„„给我以为慧根尚在的朋友,又是唱又是说,依样画葫芦的开起了小讲座。须知,此前的看云,从来不敢在人前“开唱”。

09年10月,南京东南大学礼堂,“现代与经典”会场,汪秀梅老师的《秋思》结束了,接着就是看云讲座。“听了汪老师的吟诵课,心情十分激动。我从不唱歌„„”台下送来温暖的、鼓励的鼓掌,“可是,就在刚才临上台的一瞬间,我决定豁出去了!”

于是,吟诵了徐健顺老师的《蒹葭》。颤颤悠悠、豪气十足。紧张与勇敢,都是前所未有。豁出去的感觉真好!从此,看云便一豁而不可收拾,常在讲座中学吟古诗词。目的是想告诉同行:吟诵太美好,看云爱吟诵。

2009年最大的收获是听了徐教授的讲座《吟诵之美》。感谢朱文君。她是《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文君的《狐与葡萄》(文言文)乃中国小语吟诵第一课。

今年寒假,是记忆中最幸福、最充实的假期。在清华园,我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吟诵培训。每天上午八点学习到晚上九点,是真正的集中营式的魔鬼训练。在清华附小那间温暖的教室里,我和玫瑰做了五天同座,并且,班上很有几个同学,是因我而去的。比如江苏太仓的许丹仙,比如步印文化公司的于惠平,比如已经能用自己的调子吟诵朱熹《春日》的北京小友张友宸。

徐健顺的集中营具有可怕的魔力。五天之后,受训者纷纷发愿要做一粒饱满的种子,尽己所能,为吟诵在中国大陆的繁荣做贡献。

上学期,孩子们听了不少吟诵。看云也刻了不少光碟发给学生。想法很简单:只要学生知道有吟诵,对吟诵有兴趣就行啦。教师只管播种,不问耕耘与收获。以后的事情,山高水低,各自随缘啦。

元旦联欢会上,王艺伟吟诵了《五柳先生传》,这让教师大受鼓舞。

一个问题:关于吟诵,这学期我能为学生做什么呢?还是光听不讲吗?我可不想跟他们说什么“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一是没时间,二是没闲情。本学期课时高度紧张,诵读、朗读,还要应付所谓毕业统考。

宁波归来八个月,除了外出,几乎日不间断地听吟——饱听。开始只愿听徐健顺的新吟诵,因为新吟诵细腻浪漫,颇新潮;接着听他用普通话学吟传统吟诵;接着听程滨慷慨深情的京腔吟诵调。然后呢?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仿佛是时间和“已听”在我内部自然蕴蓄发酵的结果:初听觉得声颤气游、呕哑嘈杂的老先生们传统吟诵——比如陈秉铮的《秋思》、文怀沙的《黍离》、高文的《清平调》„„那些并非录音棚制作出来的、带杂音的原汁原味原唱,竟然让我颠倒沉醉,获得极大的满足!

昨晚,听叶嘉莹先生吟《赠卫八处士》, “哦,这真是一首好诗!我真有福气!我终于知道!”窗外风雨大作,屋内看云唏嘘。

“唱歌和吟诵的不同在于:唱歌重在曲调,吟诵重在字词。吟诵传达出吟诵者对于诗词的独特理解,好的吟诵会让人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好,而不是这个曲调真动听。”培训班的课堂上,徐教授反复强调。

叶先生八十多岁了。她的吟诵有些轻微的颤动,透着说不出的沉郁、刚毅与温情。可是当我放开声音学吟的时候,我的声音竟然比她还要颤抖,一句接一句,气息根本连不上——可见吟诵能够养气健身之说绝非虚言。想到当中国大陆采用西方理论解释中国古诗词的时候,先生却独自飘零海外,面对各种肤色的学生坚持用吟诵的方法教学古诗词。一瞬间,我对所谓“宗教情怀”有了理解:所谓宗教情怀,就是不管成败利钝,一意做自己认为正确、美好的事情。用叶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不管他们懂不懂,喜欢不喜欢,也不管这些东西对他们将来有没有用,我都要用最大的热忱去讲,因为我讲的是李白、杜甫、苏轼„„这些人、这些诗词,不容我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敷衍。

我想,当人抱定这种信念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站在彼岸了。此岸的成败利钝、兴衰毁誉——对于这个人已经连蛛网都 算不上。

于是心中有了决断。

2月21日下午给我们上课的是姜嘉锵老师。姜老师是唱古典诗词最多的歌唱家,多年来,他坚持用吟诵法唱诗,为此他常常修改歌谱。

姜老师的唱诗光盘已经买不到了,从培训班刻录回来的三张碟片是我的宝贝。

星期一,上课第一天的下午,学生就听《春晓》。今天上午,教师先讲“平仄”,接着带着他们按照“平长仄短”的方法,正确朗读《春晓》,然后告诉学生什么是依字行腔——然后再听《春晓》,最后我让他们站起来,尽量放松地跟着光盘,用吟诵的方法,学唱《春晓》。 又转来两个新生,63个孩子大班,要想让他们都跟着唱出来,现有的非专业刻录而成的吟诵材料显然有些力薄、带不动。我且从“吟诵艺术表演化”的唱诗开始,以后再带他们跟着真正的吟诵,体会“平长仄短” 依字行腔”。

唱诗不是吟诗。暂时借用唱诗作为过渡,是不得已,更是一种偶然。将来,面向儿童的吟诵教材必须富有感染力、带动力。只让人听了独自感动是不够的,要能让整班孩子都能有所感应,有所激动才行。“好听”“花”是入门的前提,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会和我一样,渐渐迷上“白色的吟诵”。

“不管怎么讲,对于孩子来说,听唱诗总比听流行歌曲强。”徐健顺说。

“现在的很多流行歌曲其实就是音乐垃圾。听多了,不仅会让你变傻、变躁,而且会让你变丑。因为声音是滋养大脑的营养,因为干净、美好的声音可以净化、美化你的相貌。”这是看云课堂的老生常谈了。

宁波 归来,转眼八个月过去。为什么看云一直没有就吟诵写东西?

第一,吟诵是要发声的,吟诵的好处或者真谛,实在不是文字可以表达的。原本应当涌动成为声音的感受,一落到文字,其意义就已经减半。朋友,如果你对吟诵有兴趣,我会立刻关掉电脑,放开喉咙和胸襟,用我并不悦耳的声音与你交流。

第二,很惭愧到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调。只能带着深切的喜爱,去学别人的调子。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就吟诵说长道短。更不要说教学了。

然而今天为什么写了呢?

就因为叶先生的《赠卫八处士》。我知道,如果今天不给学生讲点什么,不在这里写点东西,我会又一夜失眠的。至于听吟而落泪,已经好几次了。情通古人的感觉真好!有一层深藏的壳因为吟诵而软化、脱落的感觉真好!

课堂上,我用录音笔播放了金戈学吟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学生很喜欢。2月23日晚,金戈坐在我的前排,听程滨用吟诵方法讲解《前赤壁赋》。程是叶先生的弟子,在南开中学任教。金戈则在人民大学读金融学研究生。

我爱吟诵。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能形成自己的基本调,不能真正学会吟诵。但是我想,这不妨碍我把吟诵带给朋友,尤其是我的学生。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是民族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一朵花,吟诵,是被我们遗忘了的根,我们需要归根,我们需要得到根的滋养。

相信,经过很多像徐健顺这样拥有宗教情怀的文化英雄的努力,吟诵一定会在中国大陆复兴。

面向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吟诵教材正在筹划中,即将由贵州教育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其实只要有兴趣,这两套教材都可以看成是面向全社会每一个识字的人的。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恳请大家关注,这也是我写这张帖子的原因。


相关文章

  • 传统吟诵的用谱与传承方式
  • !""#年$月第!! 卷第! 期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0*1/0'23%*&4'0+*51/60'7*'894:0;*4 中图分类号:0-$( %&'(!""# )* ...查看


  • 让吟诵回归课堂
  • 摘 要: 学生学习古诗文积极性不高,难度较大,但古诗文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比重较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寻找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有效方法,让吟诵回归课堂. 关键词: 文言文 吟诵 兴趣 古诗文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性,与 ...查看


  • 晚会主持词:朗诵晚会主持词
  • 1.偶然的片刻(作者-心澜问水)朗诵:吟诵-心澜问水: 2.淡淡的感觉(作者-汐)朗诵:简单 3.为你守候(作者-为你守侯)朗诵:[飘香百合] 4.我爱你,湖南(作者-老抢)朗诵:吟诵-承诺 歌曲:草原夜色美(作者-心澜问水) 5.青青子衿 ...查看


  • 晚会主持词:论坛原创作品朗诵晚会主持词
  • 1.偶然的片刻(作者-心澜问水)朗诵:吟诵-心澜问水: 2.淡淡的感觉(作者-汐)朗诵:简单 3.为你守候(作者-为你守侯)朗诵:[飘香百合] 4.我爱你,湖南(作者-老抢)朗诵:吟诵-承诺 歌曲:草原夜色美(作者-心澜问水) 5.青青子衿 ...查看


  • 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 鸣春社(吟诵)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特此组织吟诵社团. 吟诵是汉诗文的唯一诵读方式,是汉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诗文的基本教学方法.小学阶段是人生起步阶段 ...查看


  • 在经典诗词歌赋吟诵比赛会上的讲话
  • 在振兴学校"经典诗词歌赋吟诵" 决 赛 大 会 上 的 讲 话 校长 陈群华 (2015年6月8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我校 ...查看


  • [经典诵读]主持词2
  • <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易经•蒙卦>里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就是养正教育.养正,莫过于读儒家经典书籍. 女:是的,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古诗文专项练习
  •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古诗文专项练习 (古诗.读读背背和练习过关) 一.根据要求填空. 1. 每当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人们欢度节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时,你 会吟诵:" , ."来表达思乡之情.这句话出自唐代大诗人 的< ...查看


  • [望洞庭]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望洞庭>的教学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螺:认识一个多音字: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望洞庭>: ②想象满月下的洞庭湖的静谧美好祥和的景色: ③理解<望洞庭>的诗句意思,感悟诗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