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作者:王勇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我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任重而道远的。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成,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避免和减少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和建设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有很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一、水利工程的现状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通过考察当前的农村水利,我们发现,有两个不可忽视问题:一是经过人民公社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留下的水利设施以及之后新建的水利设施所构成的水利系统;二是分户经营体制下的农村社会是如何使用、管理、维护这一水利系统以及如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的。
从当前农村水利的供给来看,人们通常认为,当前农村水利供给不足主要是因为资源短缺,如水利设施老化、新建项目少。资源短缺的确是当前乡村水利供给的一个制约因素,但只要国家没有能力全面解决乡村水利供给问题,资源短缺就不可避免。事实上,国家的确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水利供给的主要政策是国家投资大型水利,中小型水利由乡村社区自主建设,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资源视野中的水利问题,实质是一个政策问题。这一问题的潜在推论是,只要水利设施完善,农业灌溉问题就迎刃而解。显然,这一视野将乡村社会屏蔽了。从乡村水利研究来看,主要有两种主导性思路:第一种是乡村水利供给不足源于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解决办法是进行巿场化改革(如拍卖、租赁、承包);第二种是通过建立农户用水协会,连接个体农户与水利单位的供水关系。这两种思路的潜在推论是,用水是农户自己的事情,理性化的农户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一)、不好的影响
1、修建水利工程使得一部分农田大面积蓄水的地方,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这样的结果就是增加这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增加从而导致部分不缺水的农田出现了大面积的积水,使得部分农作物因受不了太湿润的环境而死亡。
2、不仅仅是这样水利工程中水库的建设使得水库周围出现低温效应的从而影响降雨分布,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而库区和邻近的农田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3、水利工程中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平均气温的升高会导致一些农作物受不了高温而死亡。
黄河龙羊峡水库蓄水后,国电公司西北勘测设计院,青海省电力局和气象局于1990 年就龙羊峡水库对局部气候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对降水的影响
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降水量增加为3%,距库岸较远的山区年降水量增加的12%。影响范围内的夜雨量增加明显。
(2)对气温的影响
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月平均气温其中有5 个月升高,12 月份升高最大为3℃,1 月份升高1.2℃;6 个月降低,10 月份降低最大为0.7℃,而对这一范围以外的区域影响很小。
4、水利工程中水库周围的农田会淤积很多泥,一些农作物会被淤泥所掩盖而死亡。 淤积形成主要来源为:从汇水流域进入水库的泥沙;由于库岸的改变、岛屿冲毁、库岸坡上不同的重力作用等产生的入库泥沙;由于水中悬移质沉降、淤积成为库底沉积物;从而导致其重力固结,含水量减小,有机物质矿化。
以陕西省三门峡水库为例,水库于1960年蓄水,一年半后,15 亿t 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5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5、水库蓄水后,水库开始发育。由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形成了新的库岸。从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过程角度分析、库岸可分为冲蚀型库岸、三角洲库岸、淤积盐岩型、漂浮泥炭型、贝壳泥炭型等多种类型。
修建大坝后形成不同类型的库岸可能会触发地震、滑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作者:王勇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我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任重而道远的。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成,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避免和减少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和建设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有很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一、水利工程的现状
水利工程是指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通过考察当前的农村水利,我们发现,有两个不可忽视问题:一是经过人民公社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留下的水利设施以及之后新建的水利设施所构成的水利系统;二是分户经营体制下的农村社会是如何使用、管理、维护这一水利系统以及如何解决农业灌溉问题的。
从当前农村水利的供给来看,人们通常认为,当前农村水利供给不足主要是因为资源短缺,如水利设施老化、新建项目少。资源短缺的确是当前乡村水利供给的一个制约因素,但只要国家没有能力全面解决乡村水利供给问题,资源短缺就不可避免。事实上,国家的确没有能力全面解决这一问题。当前,水利供给的主要政策是国家投资大型水利,中小型水利由乡村社区自主建设,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资源视野中的水利问题,实质是一个政策问题。这一问题的潜在推论是,只要水利设施完善,农业灌溉问题就迎刃而解。显然,这一视野将乡村社会屏蔽了。从乡村水利研究来看,主要有两种主导性思路:第一种是乡村水利供给不足源于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解决办法是进行巿场化改革(如拍卖、租赁、承包);第二种是通过建立农户用水协会,连接个体农户与水利单位的供水关系。这两种思路的潜在推论是,用水是农户自己的事情,理性化的农户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的影响
(一)、不好的影响
1、修建水利工程使得一部分农田大面积蓄水的地方,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这样的结果就是增加这部分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量的增加从而导致部分不缺水的农田出现了大面积的积水,使得部分农作物因受不了太湿润的环境而死亡。
2、不仅仅是这样水利工程中水库的建设使得水库周围出现低温效应的从而影响降雨分布,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而库区和邻近的农田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3、水利工程中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平均气温的升高会导致一些农作物受不了高温而死亡。
黄河龙羊峡水库蓄水后,国电公司西北勘测设计院,青海省电力局和气象局于1990 年就龙羊峡水库对局部气候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对降水的影响
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降水量增加为3%,距库岸较远的山区年降水量增加的12%。影响范围内的夜雨量增加明显。
(2)对气温的影响
距离龙羊峡水库库岸10km左右范围内,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月平均气温其中有5 个月升高,12 月份升高最大为3℃,1 月份升高1.2℃;6 个月降低,10 月份降低最大为0.7℃,而对这一范围以外的区域影响很小。
4、水利工程中水库周围的农田会淤积很多泥,一些农作物会被淤泥所掩盖而死亡。 淤积形成主要来源为:从汇水流域进入水库的泥沙;由于库岸的改变、岛屿冲毁、库岸坡上不同的重力作用等产生的入库泥沙;由于水中悬移质沉降、淤积成为库底沉积物;从而导致其重力固结,含水量减小,有机物质矿化。
以陕西省三门峡水库为例,水库于1960年蓄水,一年半后,15 亿t 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5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5、水库蓄水后,水库开始发育。由于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在新的水边线地带形成了新的库岸。从地质、地球化学和生态过程角度分析、库岸可分为冲蚀型库岸、三角洲库岸、淤积盐岩型、漂浮泥炭型、贝壳泥炭型等多种类型。
修建大坝后形成不同类型的库岸可能会触发地震、滑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