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赵欢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 要 当前,我国县区级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发展,如何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子政务低成本、便捷高效的优势,已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发展,深化应用。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平台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限制,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电子政务平台就是这一优化重组过程的载体。电子政务平台的业务模式按照服务对象分为:政府对政府及部门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工作报告和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和公众的电子政务、政府与公务员间的电子政务四类。本文旨在讨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我市电子政务平台试点建设现状
根据试点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组暨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组,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展开。2012年10月,我市全面升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宁国(www.ningguo.gov.cn),打造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新平台。该网站下设“走进宁国”、“新闻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公共资源交易”六大主要板块,将过去分散于各单位及论坛的政务公开及政务服务电子系统整合,形成一个风格统一、内容全面、操作方便的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
(一)初步完成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
目前,我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已完成市直各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企事业单位三大板块的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根据国办函(2011)99号文件的要求建成了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内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行政职权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并根据组配、主题、服务对象三个不同标准对全部信息进行分类,方便查询。公开单位包括72个市直部门、机构,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个企事业单位。设立依申请公开网络窗口,在线接受市民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扩大了公民知情权的行使途径。
在服务终端建设上,加强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建设等政务公开信息查阅点的建设。档案馆投资100多万建成宁国市标准机房、投入70多万建成市电子文件中心,为政府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供现代化的支撑,同时在档案馆安装触摸屏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文件免费查阅。图书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98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为市民免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查询途径。
(二)电子政务服务工作规范进行
在政务服务工作中,积极探索网上审批服务业务,不断强化网上办事功能。以我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目前有51个市直单位进驻中心,进驻事项2155个,其中非许可审批事项占75%以上,所有申请均通过网上业务系统办理,办件过程网上透明运行,在政务服务专栏页面上实时滚动显示,申请人可以直接查询受理部门、申报日期、应办结日期、责任人等信息,了解案件办理进度。截止2012年10月31日,累计报件数为310527,累计办结数为309500,办结率为99.67%。为规范办事流程,行政服务中心采用电子监察系统,与财政非税系统连接,监察各类审批、收费事项的法律依据。同时,电子监察系统还能够监察办事时限,在应办结时限前预警、发出黄牌警告,提高办件速度。与此同时,今年年初我市在行政服务大厅每个窗口都安装了服务评价器,将群众评价纳入到工作考核中,促进服务优质、高效。
为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我市将原政民互动平台(bbs.ningguo.gov.cn)整合到新的政府门户网站形成政民互动专栏,并囊括了市长热线(12345)、在线访谈、领导信箱等多种互动形式,让政府知道市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三)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为构建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市场,我市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发建设了一套符合宁国实际的电子招投标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发布公告、网上报名、网上发布标书、网上缴纳与退还保证金、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投标、网上抽取专家和网上电子辅助评标活动。整个招投标工作流程均在网上运行、全程监控,推动招投标工作由传统招投标模式向现代招投标模式的转变,进而减少人为因素,规范招标行为,堵塞招标漏洞,遏制违规行为,实现了我市招投标工作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运行的目标。今年6月13号,我市首例电子招标活动——卫生监督所改扩建工程施工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全部招标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没有全部落实。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都应当遵照条例,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要求,及时、准确的公开政府信息。然而,有些行政机关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适用于有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自己属于党群口、政办口或者政法口,信息公不公开无关紧要。事实上,行政权力与部门类别划分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论是职权部门,还是依据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又或者是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都应当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应当将其在履行指责或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获取的非涉密信息公开。因为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所获取的信息,具有范围广、可信度高的特点,包含着众多行政管理信息、市场服务信息、
客观决策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考社会、分析市场配置资源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公布信息的“含金量”较低。有些单位虽然信息公开的数量很多,但是内容却平淡无味;有的仅仅是将部门工作的进度放置到网上,并不考虑是否必要;有些重要信息的公开缺乏连续性,只提了个开头,却不知道后续情况如何。
(二)电子政务服务功能弱化
一是部门内部业务应用系统与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困难。目前,我市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职能部门有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比如民政、审计等部门,其自身的业务系统是由省部级单位直接开发管理的,系统比较成熟,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工作人员操作也比较熟练,因此不愿意使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这就造成了两个系统同时存在而不对接,在项目办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系统办理,办理完毕之后再次录入到电子政务平台,造成“体外循环”。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就完全被淡化了。
二是网上申报比例较低。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平台提供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便民服务等共计956个事项的网上申报,但实际上利用网上途径进行申报的寥寥无几。事项办理主要还是依靠窗口或者是部门受理,电子政务平台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部分公务员电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电子政务平台的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再好的硬件平台,如果不能充分地加以应用,也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总的来看,公务员的电子政务能力,特别是各级领导主动应用电子政务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而各级各部门领导人应用电子政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公务员队伍使用电子政务的态度和能力。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人员方面的培养。这些因素使得有些政府网站和便民服务网点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也就无法为公众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三、关于我市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行政理念和技术力量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技术角度的改革,而是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透明度,使得政府效能提高。行政人员要通过试点工作,改变传统的政府内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模式,确立政府服务公众、公众参与政务、政府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价值理念,进一步说,就是要确立民主、公平、人本、责任、效能的工作理念。只有理念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真正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
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的技术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有侧重地进行课程设置。对于领导干部的培训,应侧重在电子政务理念以及电子政务的系统规划与管理上,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加深对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对于专业
技术管理干部还应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电子政务的新的应用发展和实践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适应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普通公务员 则应把重点放在电子政务办公能力培训上,主要培训桌面系统应用、OA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平台应用等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服务力和执行力。
(二)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全面贯彻落实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政务公开的实质,不是单向发布,而是良性互动,通过及时有效的发布信息方便市民办事。首先,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为保证信息公开质量,各单位可以落实信息员岗位设置,及时采编与本单位有关的应公开信息,并建立信息发布内部审核制度,经单位内部审核后的信息由信息员报送到网站后台。 为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有效进行,可以将信息公开考核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中,设定最低发布频率和考核权重,根据各条目录的信息发布频率和分数比例,实现自动统计评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即使督促纠正,对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三)加大电子政务平台推广力度,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要尽快解决单位内部业务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对接难题,改变信息只在一个单位内部收集、加工、传递的模式,促使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系统间流动。可以利用IDC、JDC技术,通过CGI接口来制作可以实现数据库查询功能的Web页面。当然,这种方法只能解决已存在的数据的共享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接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同开发、管理业务系统的省部级单位接洽,促使条块之间、部门之间系统兼容,以解决基层系统冲突的问题。
市政府要建立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运行管理体系,将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成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由市效能建设领导组按照考评细则评分,“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形成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乡镇、社区便民中心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要加快设立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步伐,完善县、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村)三级服务窗口,落实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已有的便民服务场所和各类服务设施,建立服务窗口,配备办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所需的窗口终端、配套设备(高拍仪、打印机等)和自助终端,通过电子政务网络接入县级平台,完成事项配置、应用初始化、服务延伸等相关工作。将乡镇具有行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计生、民政、土地、林业、司法等站所实行集中办公,让它真正成为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的前沿窗口。加快实现全程代理网络化办公,通过开通村级网络
化办公点,开展了涉农补贴、农民合作医疗报销、身份证、老年证办理等事项的为民代理服务网络办公试点工作,使得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孙景峰,王锐.电子政务建设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9.1.25.
[2]刘晓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5.
[3]王雁伦,地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现状及规范运行探讨[J].中国招标,2009.5.17.
[4]连一燃.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研究[D].吉林:长春工业大学,2012.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委党校)
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赵欢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 要 当前,我国县区级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发展,如何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子政务低成本、便捷高效的优势,已成为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分析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发展,深化应用。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平台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限制,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电子政务平台就是这一优化重组过程的载体。电子政务平台的业务模式按照服务对象分为:政府对政府及部门间的电子政务、政府工作报告和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和公众的电子政务、政府与公务员间的电子政务四类。本文旨在讨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我市电子政务平台试点建设现状
根据试点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组暨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领导组,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展开。2012年10月,我市全面升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宁国(www.ningguo.gov.cn),打造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新平台。该网站下设“走进宁国”、“新闻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公共资源交易”六大主要板块,将过去分散于各单位及论坛的政务公开及政务服务电子系统整合,形成一个风格统一、内容全面、操作方便的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
(一)初步完成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
目前,我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已完成市直各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企事业单位三大板块的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根据国办函(2011)99号文件的要求建成了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主动公开内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事项、行政职权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并根据组配、主题、服务对象三个不同标准对全部信息进行分类,方便查询。公开单位包括72个市直部门、机构,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个企事业单位。设立依申请公开网络窗口,在线接受市民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扩大了公民知情权的行使途径。
在服务终端建设上,加强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建设等政务公开信息查阅点的建设。档案馆投资100多万建成宁国市标准机房、投入70多万建成市电子文件中心,为政府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供现代化的支撑,同时在档案馆安装触摸屏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文件免费查阅。图书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98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为市民免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查询途径。
(二)电子政务服务工作规范进行
在政务服务工作中,积极探索网上审批服务业务,不断强化网上办事功能。以我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目前有51个市直单位进驻中心,进驻事项2155个,其中非许可审批事项占75%以上,所有申请均通过网上业务系统办理,办件过程网上透明运行,在政务服务专栏页面上实时滚动显示,申请人可以直接查询受理部门、申报日期、应办结日期、责任人等信息,了解案件办理进度。截止2012年10月31日,累计报件数为310527,累计办结数为309500,办结率为99.67%。为规范办事流程,行政服务中心采用电子监察系统,与财政非税系统连接,监察各类审批、收费事项的法律依据。同时,电子监察系统还能够监察办事时限,在应办结时限前预警、发出黄牌警告,提高办件速度。与此同时,今年年初我市在行政服务大厅每个窗口都安装了服务评价器,将群众评价纳入到工作考核中,促进服务优质、高效。
为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我市将原政民互动平台(bbs.ningguo.gov.cn)整合到新的政府门户网站形成政民互动专栏,并囊括了市长热线(12345)、在线访谈、领导信箱等多种互动形式,让政府知道市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三)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为构建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市场,我市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发建设了一套符合宁国实际的电子招投标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发布公告、网上报名、网上发布标书、网上缴纳与退还保证金、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投标、网上抽取专家和网上电子辅助评标活动。整个招投标工作流程均在网上运行、全程监控,推动招投标工作由传统招投标模式向现代招投标模式的转变,进而减少人为因素,规范招标行为,堵塞招标漏洞,遏制违规行为,实现了我市招投标工作在阳光下公开、公平、公正运行的目标。今年6月13号,我市首例电子招标活动——卫生监督所改扩建工程施工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全部招标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没有全部落实。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及其他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都应当遵照条例,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要求,及时、准确的公开政府信息。然而,有些行政机关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适用于有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自己属于党群口、政办口或者政法口,信息公不公开无关紧要。事实上,行政权力与部门类别划分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论是职权部门,还是依据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又或者是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都应当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都应当将其在履行指责或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获取的非涉密信息公开。因为这些机关、企事业单位所获取的信息,具有范围广、可信度高的特点,包含着众多行政管理信息、市场服务信息、
客观决策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考社会、分析市场配置资源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公布信息的“含金量”较低。有些单位虽然信息公开的数量很多,但是内容却平淡无味;有的仅仅是将部门工作的进度放置到网上,并不考虑是否必要;有些重要信息的公开缺乏连续性,只提了个开头,却不知道后续情况如何。
(二)电子政务服务功能弱化
一是部门内部业务应用系统与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接困难。目前,我市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职能部门有自己的业务应用系统,比如民政、审计等部门,其自身的业务系统是由省部级单位直接开发管理的,系统比较成熟,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工作人员操作也比较熟练,因此不愿意使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这就造成了两个系统同时存在而不对接,在项目办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系统办理,办理完毕之后再次录入到电子政务平台,造成“体外循环”。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就完全被淡化了。
二是网上申报比例较低。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平台提供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便民服务等共计956个事项的网上申报,但实际上利用网上途径进行申报的寥寥无几。事项办理主要还是依靠窗口或者是部门受理,电子政务平台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部分公务员电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电子政务平台的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再好的硬件平台,如果不能充分地加以应用,也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目前总的来看,公务员的电子政务能力,特别是各级领导主动应用电子政务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而各级各部门领导人应用电子政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公务员队伍使用电子政务的态度和能力。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人员方面的培养。这些因素使得有些政府网站和便民服务网点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也就无法为公众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三、关于我市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行政理念和技术力量
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技术角度的改革,而是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透明度,使得政府效能提高。行政人员要通过试点工作,改变传统的政府内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模式,确立政府服务公众、公众参与政务、政府对自身行为负责的价值理念,进一步说,就是要确立民主、公平、人本、责任、效能的工作理念。只有理念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真正做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
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做好电子政务工作的技术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有侧重地进行课程设置。对于领导干部的培训,应侧重在电子政务理念以及电子政务的系统规划与管理上,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加深对推进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对于专业
技术管理干部还应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评估和鉴别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电子政务的新的应用发展和实践效果,以便辨识新技术给政府现代化带来的新的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适应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而对于普通公务员 则应把重点放在电子政务办公能力培训上,主要培训桌面系统应用、OA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平台应用等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服务力和执行力。
(二)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全面贯彻落实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政务公开的实质,不是单向发布,而是良性互动,通过及时有效的发布信息方便市民办事。首先,要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为保证信息公开质量,各单位可以落实信息员岗位设置,及时采编与本单位有关的应公开信息,并建立信息发布内部审核制度,经单位内部审核后的信息由信息员报送到网站后台。 为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有效进行,可以将信息公开考核纳入到年度目标考核中,设定最低发布频率和考核权重,根据各条目录的信息发布频率和分数比例,实现自动统计评分。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的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即使督促纠正,对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的,要追究相应责任。
(三)加大电子政务平台推广力度,建立长效考核机制
要尽快解决单位内部业务系统与电子政务平台对接难题,改变信息只在一个单位内部收集、加工、传递的模式,促使信息能够在不同的系统间流动。可以利用IDC、JDC技术,通过CGI接口来制作可以实现数据库查询功能的Web页面。当然,这种方法只能解决已存在的数据的共享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接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同开发、管理业务系统的省部级单位接洽,促使条块之间、部门之间系统兼容,以解决基层系统冲突的问题。
市政府要建立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运行管理体系,将政府及其部门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成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由市效能建设领导组按照考评细则评分,“以评促建、以评促用”,形成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乡镇、社区便民中心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
要加快设立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步伐,完善县、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村)三级服务窗口,落实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已有的便民服务场所和各类服务设施,建立服务窗口,配备办理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所需的窗口终端、配套设备(高拍仪、打印机等)和自助终端,通过电子政务网络接入县级平台,完成事项配置、应用初始化、服务延伸等相关工作。将乡镇具有行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计生、民政、土地、林业、司法等站所实行集中办公,让它真正成为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的前沿窗口。加快实现全程代理网络化办公,通过开通村级网络
化办公点,开展了涉农补贴、农民合作医疗报销、身份证、老年证办理等事项的为民代理服务网络办公试点工作,使得群众办事方便、快捷、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孙景峰,王锐.电子政务建设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9.1.25.
[2]刘晓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25.
[3]王雁伦,地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现状及规范运行探讨[J].中国招标,2009.5.17.
[4]连一燃.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研究[D].吉林:长春工业大学,2012.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委党校)